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终于恢复了邦交,这一事件对亚洲和平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中日两国是怎样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呢?

中日恢复邦交的背景

中日两国间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但是由于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而经历了很大的曲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日本政府在外交上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中日关系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两国没有发生过正式的官方接触。但是,从50年代初,两国民间贸易就开始进行,文化交往也很频繁。1965年在中国的15个城市举行了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活动。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美国、中国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美国希望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对付苏联,调整其走进死胡同的亚洲政策,而中国也需要摆脱苏联的巨大威胁,改善周边环境。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使长期对立的两个国家实现了历史性的和解。这种变化也给日本以极大的冲击,日本在野党和企业界纷纷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面对不断高涨的邦交正常化的呼声,新当选的田中角荣首相决定顺应时代潮流,改变对中国的敌对政策,实现两国邦交的正常化。对中国来说,改善与日本的关系,有利于中国及亚洲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也会大大加快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积极的姿态。

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两国政府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废除1952年的“日台和约”,结束了日本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中日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关于日本的战争赔偿,尽管台湾当局在美国的压力下先期宣布放弃对日赔偿要求,给中国政府对日索赔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但中国政府主要从中日两国的友好和不加重日本人民的经济负担的角度考虑,放弃了中国政府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1978年8月,中日两国正式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在此基础上,1998年11月,两国又共同发表了《联合宣言》。三个文件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成为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基石。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不仅符合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的繁荣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民间交往日益频繁,几万名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日本在中国的留学生也不断增加。在中国的协助下,数千名残留孤儿顺利回到日本。从1979年起,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简称ODA),包括日元低息贷款、无偿资金赠与和技术合作,帮助中国在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活动,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大批日本企业到中国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对华贸易的增长。而政府开发援助对日本维持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也有重要意义。

中日《联合声明》的内容摘要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序言部分)

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正文第一条)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正文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正文第五条)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还原历史真相: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选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还原历史真相: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选载)
上一章下一章

中日邦交正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