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红楼梦》没写完,《海上花》无人知(3)

序:《红楼梦》没写完,《海上花》无人知(3)

不过也许《海上花》的确不是一本容易让每个人都一见钟情的书。我自己就是个现成的例子。虽然早在1996年就拥有了张爱玲“全集”,大约也是熟读了的,因为很快就学起“张腔”来——当我回看那一时所写关于张爱玲的文章——唯读《海上花》的印象完全没有。后来应该还读过。知道个赵二宝的故事。一直搁着直到2009年春节刚过,凑巧拿起第一本书便是它,好看!写了一篇感想。然后就是2010年,也是春节刚过,想:“今年还是先看看它如何?”这一看,不得了,“轰隆”,掉了下去。太好看了,连错别字都仿佛不见了——再说网上也有了吴语原版可对照——连吴语版也看起来。后来我也不觉得吴语方言是我阅读的障碍了,一并喜欢上,就像喜欢粤语一样。

然而这一年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让我这只生物进化了。张爱玲说她十三四岁第一次看此书就着迷,并种下了一生的根儿,对比之下原来我这庸才所能做的唯有等待时间过去,岁数到了,开点小窍。只奇怪和庆幸这本初看之下毫无兴趣的书,在这些年大搬小搬很多书都不知所终的情况下竟一直留着。大约是出于对张爱玲的喜爱和信赖。这正是:

识真珠张爱玲两相译,

不知味朱映晓几读之。

朱映晓

2010年8月

注译《海上花》几乎是张爱玲文学工作的终点——还有研究《红楼梦》。

笔者按:《小团圆》一出——2009年的一天,某电视台谈话节目,一位教授先生说(大意):“我本来已经写好一本关于张爱玲的书,现在看来,呃,差不多都要重写了……《小团圆》实在把很多东西都颠覆了……”我想同样为此烦恼的应该不止他一个。我不免想回看我写过的为数并不算多的关于张爱玲的文章——又不想看,我对写过的文章大半都是不满意的,做人不要太挑剔,因为到最后最挑剔的对象就是自己,最严厉的批评都是自己给的——但望以后写得好点。

我现在终于把这些文章翻选出来,倒也觉得不是特别不堪,至少不存在像那位教授先生说的,要重新写过的问题。我想一般的也不至于要到重写的程度——当然我并不知道他写了什么。《小团圆》首先是小说,是作者当做文学创作发表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作者——从近些年被不断发掘出版的“张爱玲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开始,翻拍成电影的《色·戒》,以及这本《小团圆》,开卖之时无不和张爱玲本人的生活挂钩,大加宣传——倒正应了张爱玲所说过的:“这就是乱世,人都起些下作念头。”——当然咱们这是盛世。

虽然不是特别不堪,“错字”也不少——说便是错。所以我在每篇后面注明写作时间:从1996年开始,按顺序排列——这是我阅读张爱玲与《海上花》心路历程的说明,或许读者会因此增加一些对“张爱玲与《海上花》”了解的兴趣。

借张光

如果因为迷恋某个人物,就想细究那些和她有关的人,你一定会笑我是“追星族”。但我这样想:这世上出众不凡的人毕竟是少数,还要经过命运之中许多扑闪不定、结局叵测的路口,最终能达到光彩顶点的更是少而又少了——我们从关于这些人的种种传说中可以看到,如果路上的某一处际遇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后来可能就是那样而不是这样。成功,虽不是绝对的偶然,却也不是绝对的必然。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比《红楼梦》更亲切的人生回声:张爱玲与《海上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比《红楼梦》更亲切的人生回声:张爱玲与《海上花》
上一章下一章

序:《红楼梦》没写完,《海上花》无人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