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章 登州守备(四)

八十一章 登州守备(四)

?所谓没钱,是没有白银。

明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到崇祯接班的时候,商品经济已经十分发达,而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标志,就是货币。

明朝的货币,是白银。

简单地说,没钱的意思,就是没有白银,没有白银,无论你有多少经济计划,有多少财政报表,都是胡扯淡。

举个例子,陕西受灾,朝廷估算,要赈灾,必须一百万两白银,但是就算你把皇帝的圣旨拿到陕西,也换不来一两银子,因为没有白银,所以无法赈灾。(白银可不是票子随便印出来就能用的,各地更没有银行来给你提款)

好了,为什么没有白银。

先纠正一下,不是没有白银,而是白银不够。

为什么白银不够?

用大家都能明白的话说,就是白银有限,朝廷用掉了一两白银,未必能挣回来一两,加上我国人民,素来以勤俭节约闻名,许多人拿到真金白银,不喜欢花,要么存在家里,要么溶掉,做几个香炉、人像之类的,还能美化环境,所以市场的白银越来越少。

人口是生的越来越多,银两越来越不够用就算了相反的还在自己偷偷的不断减少,实在是要命。

更重要的是,明朝的商品经济实在太过发达,经济越发达,需要的白银就越多,可是白银就那么多,所以到最后,白银就不够用了。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有一个通称——通货紧缩。

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用纸币?

很好,如果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很聪明。因为聪明的人问出来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但史料告诉你,在你之前的六百多年,有人问过这个问题。这个人的名字,叫朱元璋。

六百多年前,他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开始发行纸币。

在经济学中,有这样一句谚语:棍棒打不垮经济理论。

这句话的通俗意思是,无论你多牛,都要照规矩来。

朱元璋就是牛人,也要按规矩来。虽然他发行了纸币,一千、一万都印过,可惜的是,几百年来,大家还是认白银,就不认纸币,再牛都没用,就算是印出张一百万的大钞来、我估计当时人家卖包子的都非常不愿意来收你的钱。

所以说还是现代化的社会好,每个国家发行的钞票都是会按国库里的黄金储备来印,货有多少我们就印多少。

所以世界大多数各国的物价基本上都是还比较正常,至少不会出现一百万只能买瓶水的现象。比较国库的黄金储备不够,你没事拼命印那么多票子。那只能是逼的钱不值钱、物价飞涨。

虽然除了某些国家比较脑残就是爱乱乱印票子,感觉不多印一点就是吃亏了。所以你去了日本、或者韩国到时候吃碗拉面就收你几千日元、我觉得你当时候还是不要惊讶。

因为我以前曾经看到某部韩剧发现里面随便一个小职员就是张口闭口几百万、几百万的,吓得我直以为韩国佬都是富的基层人民流油了,直到后来我才想起来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韩元吗,真是专吓唬文盲人。

这个问题到此为止,多余的话就不说了,你只要知道,崇祯同志是想赈灾的,之所以赈灾不成,是因为没有钱,之所以没有钱,是因为没有白银,之所以没有白银……

当然,之所以西北先闹起来,除去天灾、银祸外,还有点地方特色。

西北一带,向来比较缺水,比较穷困,比较没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较扯淡,所以这个地方的人,过得比较苦。

生活艰苦,饭都没处吃,自然没条件读书。

没条件读书,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没官做。

没官做,也得找事做。

而西北一带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当兵。

生活艰苦,民风自然彪悍,当兵是最合适的工作。

除了当兵之外,还有一份更为合适的工作——驿站。

驿站虽说比较小,但好歹是官办的,也算是吃皇粮的,而且各省都有拨款,搞点潜规则,多少能捞点油水,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毕竟大明的公务员再穷饭也是还有的吃的。

史料统计,光是甘肃陕西,就有几万人指着驿站过日子。

崇祯二年(1629),驿站没了,裁掉了。

被裁掉了,裁掉它的,是一个叫做刘懋的好人。

崇祯同志的运气实在太差,灾荒、钱荒、又夺了人家的饭碗,如果不闹,就不正常了。

他不是故意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偶然的灾荒,偶然裁掉驿站,偶然的地点。(超级猛人新秀李自成就在驿站上班、没了饭碗之后就跟着造反混饭吃去了)

如果其中任意一个偶然没有发生,也许就不会有最后的灭亡。

可惜,全都偶然了。

其实对于明末的灭亡很多人会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我认定,在这些偶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必然,一个真正的,决定性的原因。

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这个最终的原因,四个字——气数已尽。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大致都是有期限的。一个人能红两年,很可能是偶然的,能红十年,就是有道行的,能红二十年,那是刘德华,但刘德华也是红不了几百年,因为人的寿命也是有限的。

公司也一样,能开两年,很正常,能开二十年,不太正常,能开两百年的,自己去数。

封建王朝跟公司差不多,只开个几年就卷铺盖的,也不少。最多也不过三百年(大汉),明朝开了二百多年,够意思了。

当然,崇祯是不会这样想的,无论如何,他都要撑下去,否则将来到地下,没脸见开铺的朱元璋,愧对祖宗无颜面是也。

所以他派出了杨鹤。

杨鹤,湖广武陵人(湖南常德),时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经朝廷一致推荐,杨鹤被任命为兵部侍郎,三边总督,接替之前总督武之望的职务。

工作交接十分简单。应该说,基本不用交接,因为杨鹤到任的时候,武之望已经死了。

不是他杀,是自杀。

武总督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鉴于西北民变太多,估计回去也没什么好果子吃,索性自杀还能混个烈士的名号追赠。(孙元化就是心太软,下手慢了一点)

而杨鹤之所以接替这个职务,是因为一次偶然的谈话。

杨鹤是一个进步比较慢的人,在朝廷里混三十多年,才当上佥都御史,混成这样,全靠他那张嘴(小喷子水军是也)。

皇帝喜欢魏忠贤,他骂魏忠贤;皇帝讨厌熊廷弼,他为熊廷弼辩护。想什么说什么,几起几落,该怎么来还怎么来。

崇祯元年,他被重新委任为御史,当时民变四起,大家都在商议对策。

有一次,几个人聚到一起,聊天。聊的就是这个,杨鹤就在其中。

杨鹤是都察院的,这事跟他本无关系,他之所以掺和进来,还是两个字——嘴欠。反正牛鼻不上税不吹白不吹,洒洒唾沫星。

反正是吹牛,不用动真格的,就瞎聊。这个说要打,那么说要杀,如此热闹,杨鹤终于忍不住了,他说,不能打,也不能杀,我才是今天的话题之王。

然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元气说(什么出名乱瞎掰什么)。

在他看来,造反的人,说到底,也还是老百姓。如果杀人太多,就是损伤元气,国家现在比较困难,应该培养元气,不能乱杀。

几句话,就把大家彻底说懵了,对于他的观点,大家有着相同的评价——胡说八道。

不杀人,怎么平乱?你不把那些反贼宰了,你还指望再让他们普及几年文化教育就个个立地成佛了不成。

这是一个不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的理论,不要紧,有一个人接受就行。

不久之后,崇祯知道了这个理论,不会用人的老毛病又犯了,心里十分高兴下,急急的召见了杨鹤。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很快吏部主动提出,鉴于杨鹤同志的理论很有实用价值,正好前任三边总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杨鹤同志升任该职务。

既然你每次吹大牛鼻比谁都响,那我们就成全你吧,别屈才跟着我们成天洒口水了。

杨鹤不想去。原因很简单,本来就是吹吹牛的,压根不会打仗,去了干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而且是吹的破了天。外加吏部支持,皇帝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毕竟粉丝太多面子上过不去,不去实在落脸啊。

可是杨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讨厌。皇帝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省事,因为他的牛鼻吹的已经是出神入化把皇帝都骗成功了。

和杨鹤不同,吏部的同志们都是见过世面的,知道平乱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杨鹤这套把戏,也只能忽悠人,瞎吹两下混混工资。为达到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效果,让后来的无数白痴书呆子明白,乱讲话要倒霉,省的那些御史言官们没事就跟着瞎搅和乱扯,为了杀鸡给猴看才着力推荐他去的。

死在那边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脱层人皮。

毕竟那些黑恶势力团伙可没学过文化知识,你就是牛皮吹破天了人家也是不懂,不上刀子治治,人家就是不肯服,你还怎么着。

相比而言,崇祯的用心是比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欢杨鹤,是因为杨鹤提出了很好的理论——省钱的理论。

不花钱,不杀人,不用军饷,不用调兵,就能平息叛乱,太省了。空手套白狼是也。

就算是忽悠人的,最多把杨鹤拉回来砍了,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就这样,一脑袋浆糊的杨鹤去陕西上任,至少在当时,他的自我感觉很好。

杨鹤理论之中,最核心的一条,叫做和气。

用他自己的话说,杀人是伤和气的。所以能救活一个,就是一个,毕竟参加民变的,原先就是民。

这个理论,一年前,应该是对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明末小地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明末小地主
上一章下一章

八十一章 登州守备(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