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印度经济抢入快车道(3)
宝莱坞是印度电影业的别称,因电影城设在孟买而得名。印度电影在发展中国家有广阔的市场。
宝莱坞的成功来源于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它的影片以震撼人心的情节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广大观众——小伙子巧遇姑娘,恶霸夺取姑娘,姑娘莫名其妙地开始一连串梦一般的歌唱和舞蹈,随同数百人的合唱——从印度的村庄一下转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
这是在许多影片中都有的情节,但没有谁计较这些。美貌迷人的电影明星如赫里辛克·罗香和卡里纳·卡普尔,使从印度德里到南非德班的观众都为之倾倒。
宝莱坞的电影业不断发展,宝莱坞影片正在着力吸引西方观众和制片商的眼球——特别是那些制作精美、情节生动的影片。
宝莱坞巨片《拉甘》(也翻译为《土地税》),获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由米拉·奈尔导演的关于一场新德里婚礼的巨片《季风婚礼》仅以150万美元的投资,在全世界赚得3000万美元,并且安排在百老汇上映。
全部由歌唱、舞蹈和灯光组成的音乐片《孟买之梦》代表了宝莱坞的品牌,在伦敦西区上映时引起轰动,不久后在百老汇上映。
宝莱坞的成功让好莱坞看到了印度电影的实力。由迪斯尼创作主任威拉德·卡罗尔导演的音乐喜剧片——《马里戈德》成为好莱坞与宝莱坞合作的处女作。好莱坞不得不承认,宝莱坞已经拥有了世界上一半的观众,西方观众也正加入进来。
宝莱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印度电影业的发展,年增长率达到15%,是印度GDP年增长率的3倍。卖座的大片甚至能提供25%或更多的利润。2008年,全世界的电影院共出售了36亿张宝莱坞影片门票,好莱坞影片的门票为26亿张。另外,新的销售帮助了利润增长。宝莱坞电影在海外的DVD、电视片和卫星电视销售上赚得了亿美元。
现在,美国的好莱坞都开始了它的“宝莱坞梦”。索尼电影公司发行了《拉甘》和《克什米尔使命》,并且随后还要发行10多部宝莱坞影片。20世纪福克斯公司与受大众欢迎的宝莱坞制片商拉姆·戈帕尔·维马签署了一个协议,在印度发行他的后3部影片并且在国外发行。
还有,由亥伯龙电影公司和印度公司合作拍摄的场面华丽的印度语和英语音乐片——《马里戈德》在美国筹资1000万美元。制片商汤姆·威特和导演威拉德·卡罗尔与电影明星们提前一年签署了合同,这在市场秩序混乱的孟买几乎是个奇迹。尽管出现了这种罕见的组织水平,威特允诺新影片将肯定是地道的宝莱坞电影,但增加了许多美国观众喜欢的情调。
当然,宝莱坞并不是完美的,它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不管怎样,宝莱坞让人们看到了它的成长。或许,宝莱坞自身的成长过程就是一部精彩的电影。
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印度已今非昔比。过去,印度人为吸引外资四处奔波。现在印度人帮助国内企业向国外投资。印度企业正在向国际企业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