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氏果然迅速被带偏离了原来的话题,朝吕娇娇仔仔细细的解释起来,“两家都说是过了七月半便托人来提亲,至于啥时候成亲这事儿还没定下来哩,你王婶说是早些成亲也好,总归有才年纪也不小了,可你三婶舍不得大妮,觉着还想在身边留两年。”

“那静香姐呢?”吕娇娇还惦记着另一个姐妹,紧忙追问道。

“你静香姐年纪不小,都快十五了,你大伯母她们说是早些成亲也是,莫大夫一听就喜笑颜开的,说是回去通知家里人早些过来下定,把儿媳妇领回家。”高氏说起莫大夫便笑了起来,“这莫大夫我瞧着也不像你回来说的那样脾气怪异,几句话就把你大伯母两个哄得高高兴兴,说话姿态也低,很会做人哩。”

听见两个姐妹的事儿都定了下来,吕娇娇这才松了口气,又替她们高兴又替她们惋惜,毕竟闺阁时光总是自由自在的,一旦为人妻子、为人媳妇,便不再如这般自由了。

吕娇娇还在思绪万千,高氏便在一旁幽幽的说了几句话,“说起成亲这事儿,方才我可听你大伯母说了,你静香姐的嫁妆从去年儿就开始准备了,今年已经绣了大半,就是下个月就成亲也赶得急做好,娇娇,你如今能绣出一朵花儿吗?”

吕娇娇就跟听见紧箍咒的孙悟空一般,连忙遁到吕德成身边问道,“爹,这些日子我那葡萄苗儿您可记得浇水没,还有圈里的鸡您喂得咋样了,想来您也忙不过来,我先回去瞅瞅,你们慢慢来慢慢来!”

边说边拎着裙角跑了起来,生怕高氏叫住自己。

高氏在后头气得直跳脚,若不是怀里抱着个孩子,说不得就要冲上去抓住吕娇娇了,吕德成心疼女儿,在一边劝道,“娇娇向来不喜欢这事儿,咱就别逼孩子了。”

高氏生了孩子之后气性倒是比以往大了不少,一听吕德成的话便更是上头,“你说得轻巧,到时候娇娇嫁人啥也不会,人能怪谁,自然是怪我这个做娘的没教好!”

吕德成一改往日和和气气的脾气,难得的反驳了几句,“什么叫啥也不会,娇娇做菜谁不翘大拇指,况且还会做生意,怎么想我都觉着没人配得上我闺女。”

高氏听到最后径直抱着孩子往前走,有种对牛弹琴的无力感。

自打家里定了大妮两人的婚事之后,吕娇娇便没再见着两人,高氏的说法是两人呆在屋里绣嫁妆,吕娇娇却估摸着是被好生训斥了一顿,不让两人出门。

偶尔吕娇娇在小道上撞见王有才,他也不复当初的文质彬彬,反而左闪右躲不敢直视吕娇娇,被吕娇娇的伶牙俐齿打趣了几回之后,更是远远的一见着吕娇娇便撒开步子开溜。

没过多久便到了七月半,天气渐渐的转了凉,一股风从院里吹过,偶尔还会冷得人发抖起来。

学堂里知道七月半各家要祭祖,早早的就给放了假,大毛两个一回来便腻在聪哥儿两个孩子身边不撒手。

因着今儿得去老宅祭祖,高氏一大早起来便给几个孩子多穿了几件衣裳,收拾好了就约上吕德海家一道儿往老宅去。

这是小半个月以来吕娇娇头一次见着大妮,却不像吕娇娇想象中的颓废,反而带着一副待嫁新娘的羞涩与期待,吕娇娇忍不住感叹自己白担心了。

今年七月半便如同以往一般在院里摆了条案,将堂屋里供着的祖宗牌位抬了出来,面前摆了不少贡品和时令的水果以及新出的米。

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传说中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

吕志明几人一早便等在院里,待一家子齐全了,便带着儿子准备起来。

吕娇娇两人同吕静香一见面,三人便抿着嘴笑了起来,顾及着七月半忌讳多,几人都不敢开口说话。

虽然没出声却还是引得张氏回头扫了一眼,几个女孩就垂下眸子盯着自己的鼻尖不说话。

吕德发作为长子先将八仙桌擦干净,倒干净香炉里面的沙子和香灰。

傍晚时分,便将条案摆在院子的正中间,香炉倒上一些沙子摆在条案的上方处。

而在条案的左右和下方处则分别摆上一条长凳,在条案正对大门的那一方,会在条案腿上方系上一面方正的步,待到要烧纸钱的时候,就要从布的两侧递到桌子下的盆子中。

等到准备完毕,一家子人便开始吃晚饭,桌上气氛沉闷,就连几个孩子也晓得今晚上忌讳多,只能埋头吃饭,不敢多说话。

待晚饭吃过,便要准备“接客”了。

吕志明的手上拿着几支香烛、一些纸钱,一边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似乎是说“吕家志字辈志明接您回来看看”之类的……

等走到一定距离后就会开始在地上或小土堆上插上香烛,然后便点鞭炮,整个村子都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度过,鞭炮点过后,一家子人就要就要鞠躬拜祖。

叩拜完祖先,吕志明便带着几个儿子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在阴间享用。

烧完纸钱吕志明便念叨起来,“今年多亏列祖列宗保佑,家里添了个小子,添了个姑娘,正是人丁兴旺的时候,只盼着列祖列宗再给老三屋里送个带把的。”

吕德海两夫妻对视了一眼,面上既是难过也是期盼。

原本吕家村的习俗,在七月半也是要放河灯的,七夕是期盼美好爱情,七月半则是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的祝福。

可是经过上一次吕静香两人的事儿之后,一家子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放河灯的事儿,吕静香两人更是垂下了脑袋降低存在感。

最后还是李氏发了话,让杨氏几个去放盏河灯表示个意思便行,接着便让吕娇娇带着几个小的在外头的小道上烧了些不带名字的纸钱,说是给没有亲人的孤魂野鬼。

待杨氏几人回了家里,这一整天的仪式便算是完成了。

过了七月半之后天气便渐渐转凉,村里人大半都开始着手准备秋收事宜,也有少部分正是闲散时候。

吕家村的马媒婆吃了晌午饭过后便扯了凳子坐在院里。

院门敞开着,便有熟悉的人从外头打了招呼,“马大娘,今儿个没出门忙活啊?”

马媒婆吐了一口嘴里的瓜子皮,这才扬了声说道,“他婶子也不瞅瞅如今啥时候了,过了夏日里哪家不忙着干地里的活,我哪里能有事忙。”

门外的人也发现自己问的不对劲,连忙打了几声哈哈便走远了,马媒婆倒也不在意,这生意有好就有淡,正好闲两日。

正这样想着,却有人敲响了院门,“马婶子!”

马媒婆抬眼看过去,便连忙挂上了笑容,起身上前迎接,“哎哟,有才他娘,这都许久不见你人了,今儿咋想着来我家耍哩?”

走进院里来的正是王婶,家里三个儿子争气不说,又同吕老二家起了豆腐坊,家底丰厚了不少,大儿子在附近几个村里的相亲市场上相当抢手。

马媒婆没少去她家磨嘴皮子,王婶一直都以王有才学业为重搪塞了过去,今儿居然主动上门,怪不得马媒婆又惊又喜,一时间居然忘记自己的老本行。

王婶倒也不含糊,开门见山的说了来意,“今儿这不是有事来请婶子你了吗,毕竟这村里若论起资历,您定然是一把手。”

马媒婆能做媒婆这么多年,自然是能听会说,察言观色的,一听王婶这话便知道生意来了,连忙拉着王婶坐下,接着亮出一排整齐的牙齿,捏着手帕就行礼恭喜起来。

“那婶子我可得先给你道一声恭喜了。”行完礼就立马吹嘘起来,“有才他娘你放心,这事儿交给我保准给你办得妥妥帖帖的,甭管她是哪家的仙女,我都给你讨回来。”

叽里咕噜一顿吹捧完马媒婆这才突然记起来,“对了,你相中哪家闺女了?是咱们吕家村的不?”

王婶一听马媒婆询问面色便有些怪异,大妮这个孩子她自然也是喜欢的,脾气温和,性子老实,两家又知根知底,可她怎么也没想到有才的婚事居然是这样稀里糊涂的给定了下来,过程也着实谈不上光彩,说话也不由得底气不足。

“就是村里吕家……”

还不等王婶说完,马媒婆就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捂着嘴笑开了。

“哎哟,吕老二家闺女对不?打从你刚才进门我就猜到了,没想到还真是。”马媒婆凑到王婶身边,一副亲热的模样,“要说起来你这眼光也真是好哩,他家娇娇不晓得多少人盯着,又能持家又能赚钱的,好些人都来问过我,这还是近些日子秋日里忙才消停了些。”

“对了,你家王大祥那妹子可还记得?头回也替他家鸿文来问过我一道儿,后来也不知怎么地又不了了之,连人都见不着了,也不晓得是不是私底下去探口风,吃了闭门羹。”

说着马媒婆还挑了挑眉头,捏着兰花指整理了一下衣裳,有些自得的说道,“这也是她活该,若是她请了我,指不定如今连婆婆茶都喝上了,偏偏自个儿冲上门去,姑娘家脸皮子薄哩,哪里这么好商量。”

王婶越听越觉着不对,到最后马媒婆还提了这么件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王婶更是面色古怪,迟疑的说道,“不是……他婶子……”

马媒婆见她面色古怪,还以为是自己说了那么一堆话使得王婶打了退堂鼓,生怕好容易有的一桩生意溜了,马媒婆立马转了口风。

“哎哟,有才他娘,你放心,你如今既然来找了我,那就是瞧得起我这门手艺,那我就是磨破嘴皮子,也非得给你说成不可。”马媒婆生怕她不相信自己,紧接着说道,“再说了,你同鸿文他娘可不一样,不说你家有才为人做事在村里可都是竖大拇指的,就说你同娇娇他娘打小手帕交的情分,这事儿还不是手到擒来……”

王婶这下哪里还能听她胡说,什么手到擒来,越听越是不对劲,便连忙拦住说道,“我说她婶子,你可误会了,我啥时候说瞧中的是娇娇了?”

若说以前王婶确实是想过这么一档子事,可如今越看便越觉得大妮做媳妇最为合适,娇娇那般的机智聪慧,做她的婆婆着实是有压力。

马媒婆一听不是吕娇娇,急忙将吕家几个适龄的姑娘在心里过了一轮,接着便有些为难的问道,“难不成……你要说的是吕老大家的静香?”

马媒婆一想到吕静香便觉着有些头疼,挽着王婶的胳膊便劝解起来,“我说有才他娘啊,要说他家静香也不是不行,长得也不赖,可这长相不能当饭吃啊。”

“他爹娘以前啥性子,村子里谁不晓得,就算如今两个人转了性子,在村里也总算有了点好名声,可这事儿谁说得准啊,哪天他爹又犯了赌瘾,静香他娘上你家门你能不帮着?”

“就是他爹娘能行,静香这闺女那也不是个贤妻良母的料啊,夫妻两个总得有一个做活吧,到时候他两口子都捧着本书摇头晃脑的,你两口子养他们不是?”

马媒婆虽然嘴快,说的却也是实情,通篇都在替王婶着想,王婶便不好开口反驳别人的一番好意,只能等马媒婆叽里咕噜的念叨完了,这才说道。

“他婶子,晓得你是为了我好,可我相中的,既不是吕老二家娇娇,也不是吕老大家静香,是吕老三家的大妮。”

马媒婆这下子才是真的呆住了,若说吕娇娇是因为好名声在相亲市场出名,吕静香是因为坏名声在媒婆口中传扬,那大妮可真是默默无闻,以至于此刻王婶提起吕家这么个闺女,马媒婆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

半晌之后马媒婆才想起来,就是吕老三那一家子闺女的老大,不爱说话,人也内向,多说两句话就要脸红。

有了吕静香在前,马媒婆也说不上来大妮有啥不好,可若说是配王有才,马媒婆又着实觉得有些可惜,直到最后恍惚间看了王婶一眼,马媒婆心里便恍然大悟。

估摸着是有才他娘怕找了个厉害媳妇,管不住,这才挑了这么个普普通通的儿媳妇,各方面都不出挑,正好拿捏得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生之小康农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重生之小康农家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