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楚瑜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
她天生一副出水芙蓉的好脸色,从来不爱涂脂抹粉的,但今日这副模样若不遮一遮,恐怕母亲那里应付不过去。
楚瑜默默的坐到梳妆台前,盼春取了胭粉盒来,将茉莉花粉薄薄的打在她的眼眶下,忍不住感慨的想着:小姐这张脸生得真好,但就是生得太好了,才会引来奸人觊觎,要不怎会说红颜命运多舛呢?
盼春想到这里,险些落下泪来,她忙用袖子揩了揩眼角,强笑道:「小姐您瞧瞧,可好些了?」
楚瑜爱美,每天少说要照十来遍镜子,但今天她却只是草草望了一眼,便起身道:「去给母亲请安吧。」
她自己都不愿再看这张脸,因为朱十三将她所有的好心情都破坏光了。
母女俩在穿堂打了个照面,彼此皆是一怔,原来何氏的眼眶同样是发青的,至於楚瑜,她新生的黑眼圈连粉都盖不住。
她们睡不好的原因都是那门亲事,而朱墨,正是躲在幕後的罪魁祸首。
楚瑜一头扑进何氏怀里,抱着她的腰哭道:「娘,我不要嫁人!」
何氏亦痛哭失声,摸着她的头道:「娘何尝愿意你嫁给那人,这不都是没法子吗?」
丫鬟婆子们看着,都觉得心酸唏嘘。
两人哭够後,何氏似下定决心般,拉起女儿的手道:「走,随娘去松竹堂,让老夫人帮你想想法子。」
楚家祖上就有惧内的毛病,「妻为夫纲」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来,连楚老太爷亦是这般。既然丈夫不敢麻烦老太爷,她便想了个迂回的法子,若能说服婆母,这桩亲事指不定也就有转圜的余地了。
到了松竹堂,何氏还没来得及说明来意,楚老夫人就笑着招呼她上前,「快过来,才有人送来上好的山参,你也拣几枝回去,这东西提气是最好的。」
何氏走近一瞧,果然看到一大包长短不一的山参,且根根皆有拇指粗,不免感到惊讶。这样质地上佳的山参,一根怕是百两银子都拿不下来。
幸好何氏还不是那等见钱眼开的人,虽然惊奇,倒还把持得住,笑问道:「这是谁送来的?出手这样阔绰。」
「还能有谁,还不是你那未来的女婿。」楚老太太慈眉善目的望着她笑。
她从前对何氏这个三房媳妇还没这样亲切,如今倒是和蔼多了。
何氏愣了半晌才道:「是朱……大人?」她险些叫出朱十三这诨名。
楚老夫人赞许的颔首,「这孩子眼光不错,送来的都是真材实料,倒没叫那参行哄骗了去。」
楚老夫人对朱十三的印象相当好,让何氏大感意外,想来是那包山参发挥了效用,就不知朱十三还有没有给她旁的好处?
楚老夫人从前颇有风骨,但随着这几年定国公府愈来愈穷,她反倒愈来愈见钱眼开了。
何氏见她绝口不提朱十三的恶名,彷佛这是一桩极好的婚事,只能硬着头皮开口,「娘,那朱大人……」
这时,楚大夫人、楚二夫人一同过来请安,楚老夫人忙命人倒茶,把何氏给晾在了一边。
楚老夫人摆明了就只想敷衍,何氏气得一跺脚,赌气带着女儿离去。
朱十三态度强硬,婆母这边又乐见其成,何氏愈想愈觉得心酸,忍不住又落下泪来。
反倒是楚瑜懂事,抬手抹去她眼角的泪滴,安慰道:「娘,您别难受了,既然这门亲事推拒不得,我嫁过去便是,那朱大人又不是老虎,总不至於生吃了我。」
女儿是为娘的心头肉,何氏见女儿如此委曲求全,越发不舍,紧紧搂着她,哭个不停。
虽然退无可退,但何氏还是想尽最後的力量挣扎一把,她要求丈夫向朱府递帖子,请朱十三过来做客,实则是为了方便相看。
「啊?你还真想把他给请过来?」楚镇只是一个七品小官,甚少理会朝中风波,像朱十三这种人,自然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不然还能怎麽着?这可是关於瑜儿一辈子的幸福,难道你要让女儿这样不开心的嫁过去?」何氏瞪着丈夫道,「你舍得,我可做不到!」
何氏一发威,楚镇只好妥协。他当真向朱墨发了帖子,起先还有些惴惴不安,担心这位厉害的女婿不肯花功夫应酬,谁知朱墨居然欣然答应,倒让楚镇对他生出几分好感,觉得他还挺好说话的。
【第二章良配应为正直高洁之辈】
到了约定的日子,朱墨便登门拜访了。
楚瑜受了何氏的指点,悄悄躲在一架青竹屏风後头,准备窥探未来夫婿的一举一动。
说老实话,她也想知道朱墨到底是俊是丑,若真是獐头鼠目、丑得不成人形,她宁愿一嫁过去便自尽算了。
楚镇生性疏懒,向来不拘一格,偏偏在访客面前自觉抬不起头,明明该自惭的该是这奸佞才对,但朱墨实在与众人口耳相传的模样大不相符,他穿着一袭月白锦袍,衣袖上的金线晃得人眼花,气质矜贵温润,谈吐亦十分斯文有礼。
倘若是不识内情的人,兴许会将他当成不问世事的富家公子,但楚镇为官多年,深知此人乃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绝不可以凭外表论之,因此朱墨对他愈客气,他愈是战战兢兢,额上甚至冒出细汗来。
楚瑜从屏风後望见,不免有些诧异,按照她那套相由心生的理论,朱墨的为人应该不错才对,莫非外头的传言有误,他的心地其实没那麽坏?
楚镇本不愿接待这个烫手山芋,无奈何氏硬要他出面,因此处处手忙脚乱的,待要让人往凌云楼买几两好茶叶回来,再一想,朱墨在御前得势,什麽赏赐没有,只怕宫里的茶他都喝腻了。
幸好朱墨及时替他解围,「我不喝浓茶,饮些白水即可,大人不必费事了。」
楚镇这才松了口气,忙让人上一壶白水来。
朱墨慢悠悠的给自己斟了一杯,视线若有似无的瞟向屏风後头,似乎发现了什麽。
楚瑜一惊,忙将半个人撤回去,生怕被他瞧见。
朱墨收回目光,望着楚镇笑道:「我听说大人府上有个不错的园子,不知可愿领我一观?」
他自己府上又怎会没有个像样的庭院?这朱十三也忒古怪,但楚镇可不敢拂了他的意,赶紧起身,引他过去。
两人绕着湖堤装模作样走了半圈,管事忽报有客前来,朱墨便笑道:「大人不必为难,自去应酬吧,我这人很随和的。」
楚镇感激不尽的应下,心里却暗暗嘀咕,既然随和,怎麽这麽没眼色,还硬赖着不走,真把楚府当成自己家里了。
他一面腹诽,一面快步随着管事离去。
朱墨望着一株绿玉纷披的垂柳,轻轻笑道:「出来吧。」
楚瑜知晓他已发现了自己,她要是再躲着,倒显得作贼心虚,索性大大方方现身,屈了屈膝道:「大人。」
因在屏风後头看得不真切,又听闻他们来了庭院,她这才大胆的跟了过来,可是现在她後悔极了。
她一点也不想和他单独相处。
朱墨望着她,含笑不语,泰然自若,似乎在等她先开口。
楚瑜踌躇一下,说道:「大人先前送我的那盏花灯,我想了想,还是不要收下为好,因此已命盼春回房去取,正好交由大人带回去。」
她评判一个人,向来是先从外表,朱墨相貌不坏,应该是能讲道理的。
朱墨脸上没有半分不高兴,仍旧笑着,「怎麽,你不喜欢?」
「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你我才刚订亲,尚未成婚,还是避嫌为好。」
简单几句话,楚瑜却说得辛苦,毕竟得琢磨着该用怎样的措辞才能让他听得舒服,但是她的意思很明白,她并不乐意这门亲事。
朱墨不是傻瓜,自然听得出来,他笑吟吟的看着楚瑜,「你想要退婚?」
这人的脾气意外的好,就连说起这种事亦是和颜悦色的,楚瑜心头好感更浓,更觉得传言不可尽信。她欠了欠身道:「若能得大人成全,楚瑜感激不尽。」
「你可知道,一旦退了这门亲事,便再无人敢娶你,纵使有人对你青眼有加,也会因我之故心生忌惮。」朱墨似乎真心实意为她考虑,他诚恳的道:「况且,一个退过亲的姑娘,无论何种缘故,名声总归不大好听。」
他说的这些楚瑜都已考虑过了,但是她并不害怕,将来若遇到真心懂她的人,自然不会畏惧流言,况且她现今年纪尚小,没有成婚的心思。
楚瑜回道:「大人不必多虑,我自有我的法子,总不至於让大人为难便是。」说完,她一脸希冀的望着他,希望他能给她一个让她满意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