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迎战

第二十五章,迎战

原来是林觉联合冯严鲁等人私自发兵建州,要以兵力拿下李仁达等余孽,后来东窗事发了。

林觉终究是舍不下脸面,他要给李仁达等人一个教训。但说句不好听的,当年南唐发兵建州,最终轻而易举就灭了闽国,并不是因为查文徽用兵如神,也不是南唐兵力碾压,只不过是李璟乘人之危罢了。

当年的闽国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殷国”,是由王延政的兄长王延曦监国,但王延曦骄淫暴政,早就引起很多人的不满,殷国内乱延绵不息,不久后王延曦就成了争权的牺牲品,在在政变中被朱文进所杀,朱文进随后在福州自立为君。

那时王延政也攻克了建州,在建州称帝,这时才改国号为“闽国”。闽国两政争权,战乱不止,硝烟不熄,一国大厦摇摇欲坠,势必将倾。

朱文进后来开城迎接王延政,投效于他,李璟趁着王延政进发福州、建州兵力薄弱无人可守的空档,命查文徽带兵趁虚而入,将建州一举攻下,王延政应接不暇,在建州水南一带兵败如山倒,后来被李璟招降。

李璟当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命查文徽就此作罢班师回朝,但闽国余孽还未尽除,残留李仁达等残党,引起多人的不解,于是才有林觉不满现状,请命劝降的一幕。

谁知林觉想的美,李仁达等人却是不领情,林觉深感羞辱,又拉不下脸空手而归,只能出此下策。

李仁达既能宁死不从,那自然有他顽固的理由,他听人来报说林觉正集结兵马,准备用武力将他一网打尽,李仁达当即就有了决断,他投靠边邻的吴越,送去钱财示好,以请求吴越发兵抵抗唐军。

吴越地处狭小,但历来有不少开明的皇帝,将吴越治理得井井有条,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地处东南一带,建都杭州,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因此在五代时期这篇东南小国却是南方诸政权中经济文化发展的最快的地区。

但吴越不足的是,他辖区片小而偏,兵力不足,一旦南唐发兵闽国,他就会面临三方压制,闽国之于吴越,唇亡而齿寒矣。

当时的吴越王是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的第六子钱佐,吴越忠献王。钱佐会派兵相助李仁达,这是林觉、冯严鲁等人都始料未及的。而此时正安抚漳、泉二州的魏岑听说林觉发兵的事,也施以援手也擅自动用兵马与他们会合。

几人以私权调动南唐兵马,没有拿下李仁达不说,导致唐军死伤惨重,消息终究事兜不住了,还是传回了李璟处。

李璟听闻此事大动肝火,常梦锡随公公赶到宣政殿的时候,满地都是李璟扫下的奏折,周围已经跪了一地的王公大臣,个个都瑟瑟发抖。李璟何止是暴跳如雷,他真恨不得手刃了那三人。

公公踱步走上去,小心翼翼地开口:“皇上,常大人来了。”

李璟这才转身,他的眉头蹙成一条线,年轻的脸庞溢满了愤怒,气得手都在抖。他把手上的折子甩给公公,“常卿你来的正好,你看看、你看看林觉等人做的好事!”

公公递过奏折,常梦锡接过。李璟盛怒,他也不得不重视,刚刚来的路上公公有大概给他透露过是因为什么事,但到底公公也知道得不多,因而告知的就有限。

常梦锡仔仔细细、一字一句地研读,他亦是愈看愈愤怒,他不敢置信地抬头,刚脱口而出一个“这!”字,又有人进来通传,说孙晟、江文蔚、韩熙载等人也来了,不仅他们,连冯严巳都已经赶到。

冯严巳不是李璟叫过来的,是他自己来的。

李璟生了恻隐之心,他就是再无所事事,也知道冯严巳等人和其他大臣门不合,朝廷党争不曾间断,他怎么会毫无感知。林觉、冯严鲁、魏岑等人依附“宋党”,他们搞出了乱子,身为“宋党”之首的冯严巳又怎么可能毫发无损的独善其身。

虽然林觉等人实在让李璟大失所望,但他依旧信任冯严巳,这也是他为什么召见了其他大臣却独独剩下冯严巳的原因,若是此时大臣们伺机而动,冯严巳只身一人根本无法招架。

此时“宋党”有错在先,李璟也不好明里包庇冯严巳,就只能让他暂时呆在一边,只要冯严巳本人不出来招摇,他就能保下他。

只可惜冯严巳听不见李璟的心声,辜负了李璟为他的一番谋划,他愿意主动出来担责,迎接大人们的笔伐口诛。

冯严巳愿意主动出现,除了李璟,常梦锡也略感意外。

这时有大人谏言道:“皇上,林觉等人擅自发兵挑起战乱,危害我大唐江山社稷,百姓无端遭受牵连,其心可诛啊!”。

大人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臣等附议,臣等求请皇上立刻降旨召回林觉等人,万不可将此损伤任以扩大了。”

所有大臣拱身,共同求旨:“求皇上即刻降旨,命林觉等人收兵遣返。”

事不宜迟,李璟也担心局面会一发不可收拾,他正要降旨,冯严巳却出人意料站出来反驳道:“皇上,臣以为林觉等人私自发兵,其虽罪不可恕,但刀枪无眼,战场上瞬息万变,带兵作战之道最是忌讳临阵脱逃,若是此刻抽回兵力,难保敌方也会就此罢手。若是他们紧追不放,后果将不堪设想。发了兵就是离弦弓矢,万不可草草收回。”

李璟道:“依冯卿所言,难道就任由他们这样打下去?”

江文蔚马上站出来:“皇上不可!正如冯相所言,战场瞬息万变,才要趁现在局面还可以控制的机会立即停手,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啊皇上!”

查文徽附议冯严巳:“江大人此言差矣,那李仁达一众不过无名小卒,就算投靠了吴越,难不成我大唐就怕了他吗?所以此刻不但不能仓促收兵,还要乘势追击,此战若是能胜,那闽国三洲还不是尽在我朝手中!”

李璟没说自己的看法,他锁眉问:“诸位大人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其他人面面相觑,这时常梦锡也道:“皇上,臣以为江大人所言极是,此刻不宜发兵。自古以来,有晋国上卿智伯贪得无厌而死,有汉昭烈帝伐吴火烧连营八百里,因小失大退守白帝城抱憾而终。古语云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不到最后关头,是何结果都不得而知。逞一时之欲就大举发兵,实在鲁莽。“

他顿了顿,眼神轻蔑,不留情面道:”难道诸位大人这么快就忘了是因何原因才酿成今日之祸患吗?”

众人哑口无言。

从一开始就是因为李璟野心勃勃才会进攻闽国,乘势追击是因为贪心不足,林觉发兵是因为得陇望蜀,无人阻止便会得寸进尺,最终造成局面的不可控制,所以人要知足常乐。

大人们开始摇摆不定,眼见大势已去,查文徽义愤填膺,“常大人此话未免太过迂腐保守,我等若不主动出击,自开新路,难不成要一味退让坐以待毙吗?现如今敌方虎视眈眈,蓄势待发,我朝要半途而废,还要看我大唐的将士们答不答应!”

查文徽突如其来的一番号召触动了大臣们的心,就在不少人因为这番话变成了一边倒的时候,韩熙载突然笑道:“那照查大人的说法,将士们的尊严重要,那他们的性命就不重要了?百姓被战火牵连便是他们活该了?”

查文徽火气愈盛,“韩大人未免强词夺理!本官是为了江山社稷,大唐荣耀!百姓与朝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大唐子民又岂是些贪生怕死之徒?”

可查文徽忘了是他们先发制人,无端挑起祸事,百姓只有被动接受的份。

而且细心的人就会发现,这话带些诡辩的意味,偷偷替换了概念,转移了重心,以至于现在争论的不是战事带来的危害,而是要不要“持之以恒”地打下去,挣回朝廷的颜面。

可世人就喜欢冠顶堂皇的漂亮话,因为这种说辞最能引起人的共鸣,让他们因为一时感情的冲动联合在一起。

韩熙载笑得更厉害了,他拍拍手,语气是毫不掩饰的嘲讽:“查大人说的好,这样看来,只要现下有人敢不同意开战,便是贪生怕死之徒、不配做我大唐的子民了,冠上卖国的罪名本官惶恐得很哪!”

查文徽气结,可他不敢接口,正主还在上面坐着呢。

冯严巳从刚才开口后就不发一言,其他人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最终李璟一锤定音,“诸位大人觉得临阵脱逃有损我大唐国威,不堪平息将士怒火,既然如此,那就跟他们战个痛快。即刻传朕的旨意,着林觉、冯严鲁、魏岑为监军使,加派招讨使王崇文、副使王建封带兵会合,全力迎战闽国宵小,不得有误!”

众人齐呼:“臣等领旨,皇上圣明!”

韩熙载在心中冷笑,数万人的性命竟抵不过“大唐国威”,真是天大的笑柄。

常梦锡亦是不甘,他有万般言语郁结于心,奈何劝阻不得。

两人目光短暂交接,各怀心事,只有俯身接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南唐风华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南唐风华录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迎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