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呛的哑口无言
在民间习俗当中,婴儿满三日、三十日、百日周岁都会替孩子举行一个庆祝活动。
满三的,叫做洗三,又称“三朝洗儿”。这个用意在医学上的说法可以解释为,是替婴儿清洁,防止疾病。参加的宾客会在身上戴葱。而葱姜蒜这一类辛辣品,在现代都具有杀菌的效果。可见得古人也不是乱来的。
当然,对现代进步的医学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只是到现在都无法免除在礼仪上,和实际上的作用。
除了对新生儿祝福外,还提供一个交际的场合。像是小儿洗三的时候,宾客还会往小儿的盆子里面投钱。现代人办洗三就…
洗三是应酬,满月更免不了。何大将军金孙的满月,当真是贺客盈门,人潮不断。何家大院前面车马如龙,哪怕汉代民风还比较勇悍,大部分文武官员骑马甚过乘车、坐轿,可还是把何家大门挤的水泄不通。
“大哥,会不会有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概?”当何晋跟着刘备打马来到大将军府,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景象,看着刘备满脸羡慕,何晋打趣道。
“咳,那是自然,备最大的志向便是振兴家门。”刘备脸色不自然得咳了一些,才回复正常,这些天在外面吹了许久的什么,为天地立心,现在被揭穿难免有些尴尬。不过好在都是自己兄弟,没啥好羞愧的。
进了何家大门,何晋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俩个简单的儿童玩具,后世给小孩子启蒙用的。看那迎宾一脸嫌弃,嫌弃两人身份低,送的礼物还很差,何晋开始满嘴跑火车,把这礼物夸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
“去,嫌弃这些东西,你知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大汉独一份,特别适合小孩子玩的。这是学步车,看到没有,将来大将军孙子学步,正好可以用上。前面会发出声音,光听声音就知道孩子在那,还不怕跌倒。大将军的金孙,跌倒了你担的起吗?
还有阿,这是叠叠乐,知不知道现在正是刺激婴孩脑部发育的时候,将来孩子是贤、愚,优、劣就看小时候了,不然怎么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给大将军金孙玩这个,包管长大聪明伶俐。
这你都不懂,看你就知道你小时候没玩过什么玩具,难怪只能在这里看门。”
一番话气的那个迎宾差点就冲着何晋挥老拳,还好刘备把何晋拉回来,向这个势利眼的迎宾说了两句好话。才没有在大将军府门口上演全武行。一边走,刘备还一边训斥何晋,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大将军可比宰相还要风光,这样得罪那个迎宾,太不智了。
“大哥,你好意思说我,刚刚你还不是在旁边偷笑。教训那个从礼物和名声对人下菜的小人,大哥你也很高兴吧。”“恩咳,总之,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哪怕教训了一顿狗眼看人低的迎宾,刘备和何晋还是没得到什么好位置。这很正常,刘备现在出了一点名气,可问题是背后实在没有什么倚仗,最大的倚仗就是三个义弟,既然这样,被塞在某个角落也是很正常的。
等人都来了不少,仪式才正是开始。满月礼,男婴在出生后的第三十天,女婴则是第二十九天。这一天要会剃掉婴孩的头发,俗称“理胎发”。
这其中规矩不少,要先备妥葱、红鸭蛋、红鸡蛋、石头、金锁片、铜钱放在浴缸内,剃发前须先沐浴,并用红鸡蛋及鸭蛋在婴儿头上轻轻滚动三次,取其“红顶”,希望他平步青云、功成名就。
其他东西都各有寓意,葱是希望婴儿聪明,红鸡蛋则有再生、繁殖及圆满之意。红鸭蛋则是希望他长得高壮。
石头取意“压胆”,因为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头骨还很软棉,石头就是希望小朋友头壳快快长硬,如同石子般坚硬、健壮。金锁片及铜钱取意财运及好运,希望孩子将来大富大贵。
何晋和刘备混在人群当中,观看这些仪式。这些是作给人家看的,显示何进对金孙的重视。此外,还有一些仪式是早就做完了。比方说今天理所当然要祭祖。
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祭拜神明和祖先,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要额外准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这还不是一次拜,每逢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节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为止,祈祷小孩顺利健康长大。
所谓床母,就是类似国外牙仙那样,小孩子的守护神。传说为鸟首人身,或者人身而附有羽翼,故又称“鸟母”。她是民间传说中,注生娘娘的从神,能保护婴儿、幼儿,使婴儿睡眠安稳,不易恶梦受惊。
何晋想,大概是小孩很烦吧。经常白天狠睡,晚上不睡,或者饿醒,新手父母会被烦死的。拜床母,希望好睡一点。
何晋兴致勃勃的看着这些仪式,这些传统的东西,几乎都被丢光了。边看难免忍不住想到,自己有没有机会给自己得孩子做这些。还是别人帮他做?
现在虽然他很努力的替自己延长了一年寿命,还一副对未来很有把握的样子。可是每次只要打开系统,看着那倒时计,心头的压力还是沉甸甸的。
仪式完成,自然就进入正题,正题是什么?当然是吃吃喝喝,交际应酬阿。何进的孙子也不是真的金打的,大家来看货真价实的金人,会来就是为了应酬。
“不是吧,好歹堂堂大将军府,就给人家吃这个。”何晋饿的饥肠辘辘,专门晚上来大将军府吃顿好吃的,没想到端上来的竟然是,面条?
更正,汤饼。现在还没有面条这说法,在说了,这东西…喵的,真的就是饼。面粉揉饼,水煮后,加料,就端了上来。在东汉,这是颇受欢迎的吃法,不过,对何晋来说只有满满的怨念。
他不是讨厌面条,是讨厌这种汤饼,虽然个头不大,但是跟个饺子皮似的,吃起来多不方便,哪有面条好。更重要的是,我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我是来吃大餐的,要面条我家里下就好了,何必跑来你这边吃这个。
“四弟,这满月,本来就称汤饼会了。不吃汤饼,吃什么。”,刘备笑着说道,“吃吃看,这大将军府,那怕是汤饼,也别有滋味。”
何晋其实也没嫌弃汤饼难吃,只是对于预期的落差太大,才会抱怨。认真来说,这汤饼很好吃。用料很讲究,应该是鸡汤配上上好面粉的汤饼。
之后,又是很多种面粉制作的饼类上来。汤饼宴,也不是一定光面了,凡是面粉制品都端了上来,不管是蒸的、煮的、烤得、炸的。其中百戏园不少特产都在其中。
吃饱喝足后,就开始今天正戏了,开讨论会。当然,不是哪种什么工作报告,或者事后检讨什么的讨论会,而是名士间的一种问答。有点像是学术研讨会。
这在汉代是挺流行的,在三国演义中,其实也是经常看见的,虽然形式略有不同。比方说,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是一个代表。比方说魏晋的清谈,也是这种讨论演变来的。又或者在蜀、吴外交方面,经常也可以看到类似的问答。
问方提出一个问题,或是诘难。然后看对方如何回答。有考验双方反应的,也有考验双方学问的程度的。所以,何晋要跟着来了,这种讨论刘备举办过很多了,问题是,今天是在大将军府上。
以前都是刘备举办过很多,就是何晋假借抄书的名义,实则聚拢一些寒门,刷名气那种也是。让大家畅所欲言,然后刘备点评两句。不过这回可不是刘备的主场,何晋才会跟着过来。
果然,讨论开始以后,马上有人点名刘备。
“要说论孝道,在座诸位都是一时名士,学问精深,可是阿,有人明明学问不精,却恬不知耻,要强行与人讨论,刘校尉,不知汝通孝经否?”
一个人模狗样,自称精研孝经的家伙先是对刘范点点头,便站了起来,当众点名刘备。何晋知道今天的大戏来了。今天刘备可没有办法混过去了,不是主人,他不好让别人来说。
以往刘备可以这样说,他是主人,今天尽情让所有人说,给大家抒发己见的机会。也不会有人特别找刘备麻烦,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那些被请来的寒门,还稍微要点脸皮,刘备不主动露丑,也不会有人找他麻烦。
可是今天怎么也免不了了,所以何晋才跟着过来。没有最好,有的话就看他了,当下何晋面带微笑,说了些什么,刘备就站起来说了“备未曾读过孝经。”
当场就有人笑了起来,一个笑,很多人就跟着笑,那人更是得意洋洋的说到:“刘校尉,就汝这般不孝之人,何以窃据高位,某劝汝,早早滚出雒阳,免得丢人现眼。”
就在这个时候,何晋又说了什么,继续面带微笑,然后刘备就直接呛的那人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