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第一回

()-王重阳夜出高句丽,柯镇恶大败全真教-

那一年临安城的许多儒生多因不满许多大臣贪脏枉法愤而举事,一起拥向南门校场。那时,王重阳率的全真七子与柯镇恶的江南七怪已成水火之式。王重阳的全真七子当时身处劣势,处处被动。这也是王重阳想就此机会杀一下江南七怪的锐气,于是把这个摊子朝柯镇恶那里一丢,自己跑高丽去看望故交金毛狮王去了,想要坐等柯镇恶出丑。

几天之后,王重阳从金毛狮王那里回来。只是没想到事情没什么太大变化,连柯镇恶的一根毛也没伤到。这一回来,一灯大师就将这些事交给了他来处理,一灯大师当时手握天下之神玺,掌控天下之兵符。那可是一言九鼎。一灯大师并对王重阳说:只要你处理得当,能够稳住阵脚,就别管我说过什么,还是一切的事都交与你办。然后自己只身去了夏都。十来天后,王重阳的柔性策略并没有收到什么成效果。反而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时正好波斯国酋长求见,一灯大师本是无心见他。只因对方再三请求。也没有办法,于是离开夏都回了临安。这一回来不大紧,正好翰林院的儒生都在骂他,加之这时禁膳的人也越来越多。一灯大师见了后,眉头紧锁,心里不禁火了起来,受人众儒生如此之辱,这也正是大师欲再做坑儒之人的缘由。

后来,翰林院儒生们开始禁膳,将整个事变推向上一个高.潮。这个首先是临安太学院的儒生们发起的。并宣读了禁膳檄书,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它太学府也纷纷效仿,一起涌向南门校场,人数也越聚越多。这时,倒是江南七怪那边的人先乱了,儒生禁膳就像是一把钢刃刺向了他们。他们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愿意和他们对话。其实江南七怪愿意放下身段的原因也还是怕将事情扩大了,要是到那时,这个摊子就不好收拾了。也是想在事还没扩大时就将此化解,只是七怪里面的人也有分歧,有人就是怕放下身段后,儒生们会得寸进尺漫天要价。所以老是出尔反尔的,儒生们也视其没有诚意。认为江南七怪也是在故意愚弄他们。直到江南七怪派人去校场探视,那是起不到一点效果,还搞个满脸红回来也就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了。这时,翰林院这边对江南七怪也是不抱任何的希望了。江南七怪也陷入了被动局面,一下子没了办法。

这时主动权一下子就落到了全真派这里。王重阳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派出手下弟子颜明子去处理这件事。这些儒生们对颜明子伸来的橄榄枝毫不理睬,对话也是在混乱中进行。不得已,被迫中断。颜明子仍不死心,又去找士绅大儒们去商量,希望他们能从中斡旋。于是就有了临安十二士共去南门校场探望儒生们的事。谁知这时翰林院的儒生们正在亢奋期,也失去了理性。人一旦处在极度的亢奋中,加之也没有真正的核心运筹帷幄,失去了理智也就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了。颜明子一下子乱了,如果解决不好,这就等于将机会白白地送给了江南七怪。谁知这边的对话一失败,矛盾随之激化。全真派也因此失去一次绝好翻身机会,就此既渐渐地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包括亡命的儒生们后来也反省到这一次绝佳的良机,无不有切肤之痛。由此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其实这一切也还都是王重阳背后操作的,王道长本来是要亲自已去看的,可是柯镇恶是死活是不让去,王道长便犹豫了起来。当时正值蒙古大汗即将访宋,朝庭希望这事能早点结束,到时别让弄得太难堪。先是江南七怪让搞得灰头土脸,主动权一下子在全真七子这边。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当时儒生们能有一个核心点,能抓住这个机会,讨价还价。和全真派一唱一和,儒和道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但全真派化之前的被动为主动,那么对华夏道统必将是一个天赐良机,也将是万民的福址。只要全真派能安稳平息事变,一灯大师就会将大权交与全真派这边。历史很有可能为之重演。但是一切就像是冥冥中注定的一样,不能改变。最终全真派大败,清洗出局,儒生们个个弄得亡命天涯,大宋江山从此失去了一次绝好的自强机会。

全真派这次也碰了一鼻子的灰。儒生们这时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失去了方向,儒生们平时对一些比较尊重的大学士这时也是不肖一顾。在激情下开始自我膨胀了起来,是什么人的话也听不进去了。这时,天下的学府都让挑动了起来,各地的儒生们也纷纷加入,声援南门校场儒生们禁膳之义举。事态就此迅速逐渐扩大,越来越不好收拾。颜明子也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亲自去了校场,跟儒生们亮明了底牌。作出了承诺,保证不秋后算账。儒生们的要求也会分期兑现。儒生们的头头们倒是深为感动,也愿意配合。可是大部分的人是冲昏了头脑,不仅迷失了目标,而且更是不能冷静思考,看不清形势,分不出好歹。于是就有人开始围攻颜明子,幸好有人保护,才得已脱身。接着,儒生们开始议事,最后撤离被否决。儒生们这时已经找不到任何目标,只剩下面子了和一股冲劲了。

当然这其中还有柯镇恶这个老家伙的暗算在里面。本来儒生们就视柯镇恶为头号大敌,柯镇恶眼看全真七子这边已经让事态稍稍控制了点下来,他那边就开始煽风点火。柯镇恶就怕这事让全真派的人给平息了。要是这样,他们的日子主就没法过了。于是稍有安定,一下子又将儒生们的情绪一下子激化起来。让全真派的人疲于奔命。丝毫不能有片刻之闲。颜明子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此将大好机会付之东流。

这时,民间一下子谣言四起,甚至有传言说一灯大师要以二十万人换二十年的安稳。临安城上下是人心惶惶,百姓们是议论纷纷。临安府太学的大学士们再也坐不住了,儒生们禁膳已经好几天了。他们联署表示关注,临安城百姓也一下子情绪高涨,纷纷前来围观。这时的一灯大师,已经做好最坏的准备,已经开始调动大宋御林军严阵以待。只是一灯大师还没有将这一切并跟朝野上下说。可身居大位的王重阳跟军中的关系也是颇为密切,应该是不会不知道的,这时他也知道危险在一步步逼地近。

接着便是蒙古大汗访宋,此时大汗也在国内搞变法,而且也很快就要失控,他的情况也是好不到哪里去。于是在一片混乱之中与一灯大师见了面,又签了协议。自此宋蒙两朝议和,结束敌对状态。一灯大师也安排王重阳与大汗的见面,王道长也深知自己的江湖地位既将不保,也是也豁了出去。在议事厅的对外讲话中,大赞大师的功德。表面是赞美,其实正是在跟大师摊牌。王道长这时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是希望大师能改变初衷,回心转意。此时,王道长的底牌一亮,就等一灯大师表态了。话说这边一灯大师还没有急于表态,倒是那头的杨六郎开始先表态了,表示站在一灯大师和柯镇恶的一边。杨家将统领八十万禁军,那是非同小可。几乎就这一步棋就要将王道长将死。

最后,几位重臣就要交换意见。在王道长与蒙古大汗见面的当天晚上便议了事。问题就在之前礼部的那个官论上,二十天前的礼部的官论已经给儒生们的举动定了性,定为图谋造反。这时王重阳主张妥协。拆销礼部官论,肯定儒生们的行为是正面的,并会为此承担责任。柯镇针锋相对,决不姑息,一步也不能让。让下一小步便会后退下一大步。中枢五臣,这时倒要看看其它大臣的意见了。伏子立虽然是总体倾向于王重阳,但是又显得模棱两可,态度暧昧。肖一岭是和柯镇恶态度一样,完全支持柯镇恶。倒是石长老的态度最不明朗,也是最为重要,可他是哪一边人多就住哪边靠。石长老此时兼刑部尚书,对儒生们长期霸占南门校场也极为不满,关键时刻还是和柯镇恶站在了一起。这次议事的结果是柯镇恶占了先。此时,王重阳已经是无棋可走了,就在侥幸地等待变数了。

这边的议会刚一完,理宗也找来了几位旧臣议事。他们分别是:裘千丈,杨六郎,彭山真人,大胡子和鲁大班,最后还有白云长老。他们也一至认定,不能妥协,不能退让,礼部定调不能变。否则,大宋江山将为之不保。也合计通过准备要将王重阳拿下,送进大理寺。只是后来情势变化太快,只是将其打入冷宫幽禁起来。

再说说儒生这头,自打他们占下南门校场后。禁膳已有数天,已有不儒生倒下。朝野土大夫们实在也是看不下去了,也纷纷表示了看法和关切。天下的儒生们情绪也为之高涨,在大宋各地走出太学府,声援临安城。就连偏远川黔,远至大理国也争相效仿,几成天下大乱之式。这时,王重阳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实在无法苦撑下去。于是带上随从小保子,走上了南门校场。王道长去了南门后,校场上是人山人海,道长带着小保子走进了人群中,并且将心里想说的话也说了出来。并说出:“吾等朽骨已老矣,无所谓之”的话。不知这时的其它门派能不能嗅出点什么味道来。王道长看是在做深情表白,但也是暗藏玄机。当时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有想号召江湖各门派联手之意。只是欲掩又盖,没人响应。当时的情势是非常紧急,王道长也在想做最后一博,只是外人没能看懂,等有人看懂了机会也已经错过了。有道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再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大好机会已经白白地擦肩而过。到这时,一场杯具注定要即将上演。这一天也是个分水岭,从这一天开始,全真派彻底失势,然后就是被清理出局。固执的儒生们活活地将全真派推向死地,反将机会送给了江南七怪,也将自己的命运断送。王道长也是深知这一切的,一灯大师在大宋江山生死存亡面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杀人。如果全真派一旦出局,这出戏就没法再唱下去。儒生们如果当时没有全真七子暗中怂恿和支持,也不可能玩起这么大的。现在全真派的失势已成定局,那些儒生今后也没法玩下去了。先是疯狂,最后等待他们的只有杀戮和死亡。打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人保护他们了,那就像是圈笼里等待宰杀的羔羊。王道长最后老泪纵横,也明知道这是见最后一面了。只是天真的学子们并没有这么想,他们已经冲昏了头,就连王道长亲自赤膊上阵,要下更大的赌注时,也没有人响应,儒生们更是不知所云。最后王道长只有黯然地离去。直到有一天,外面传来了阵阵貌似鞭炮的响声。王道长一点也不吃惊,因为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十九世纪末的朝日光鲜之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十九世纪末的朝日光鲜之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