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睿(八)托孤

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睿(八)托孤

第一百一十四章曹睿(八)托孤

曹睿孙然年轻,但但气色不是很好。身体不好,这与他的习惯不好有关。他在做皇帝前,不爱抛头露面,整天忙着看书,性格也很内向。特别是在自己的生母死后,曹睿更加孤独了,整天都都郁郁寡欢,沉浸在伤心痛苦阴暗与仇恨当中。后来为了替生母报仇,不得不强颜欢笑,使得他的心灵异常扭曲。

在处置了郭太后以后,按说曹睿应该可以全身心地干一番事业了。谁知他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极端,喜欢上了奢靡淫逸的生活。他不知道细水长流,才是保住长久的幸福。

曹睿似乎在和谁怄气,不注重龙体保养,恣情声色,不知节制,很快就透支了健康,支撑不住了。

曹睿的爷爷曹操,过惯了鞍马生活,身体锻炼得挺结实,还算是凑合着,活过六十多岁。这在当时,已经够可以的了。

父亲曹丕,就差多了,刚到了不惑之年,就呜呼哎哉了。

这位继任者,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可能也遗传了曹丕的基因,只活到三十几岁,就奄奄一息了。

曹睿没有自己的儿子,自己的骨肉早已一个个夭折了。在驾崩之前,没一个健在。只能抱养他人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嗣子。

曹睿不知从哪儿抱养了两个儿子,养子齐王芳和秦王曹询。这两位,估计与曹氏有些血缘关系,或者是哪位妃子红杏出墙,为曹睿争了一口气,留下了子女。

但曹芳与曹询,到底是谁的孩子,谁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敢乱说。

本来,曹睿立曹芳为嗣,要封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共同辅政。

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因与秦朗等人有些过节,担心曹睿死后,自己遭到报复。他们趁曹宇下殿,呼唤曹肇上殿议事。

刘孙二人,趁着曹睿身边只有曹爽,冒死劝阻曹睿收回成命。理由是先帝下过旨意,藩王不能辅政。特别是新主幼弱,大权容易旁落,最终难以控制局势。

曹睿有些生气,发起了脾气,问道,谁能担当辅佐的重任?

刘孙二人推举曹爽和司马懿。

曹睿想了一下,觉得还行,也就同意了。

刘孙二人一下殿,曹肇进来,得知情况,哭着劝曹睿,维持原先的旨意。

曹睿又是听从了,推翻了刘孙二人的建议。

等曹肇出来,刘孙二人又进去和曹睿磨蹭。

曹睿现在已经不行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又同意了刘孙二人的意见。

就这样,曹睿的旨意来回转变,快得像风车一样。

刘孙担心自己一出门,曹睿又会被别人说服,改变主意。

刘放对曹睿说,最好是写一份手诏,免得大家不执行。

不用说,刘放是担心曹睿变卦,先留下字据,作为证明。白纸黑字,再想反悔,可就不太容易了。

曹睿说,我太困乏了,没有力气写了。

这绝不是推辞,而是真的困了。

刘放爬上床,用右手抓住曹睿的右手,写好了诏书。

走出内殿,刘放将诏书宣读了一下,按曹睿的“意思”,将燕王等人,革去官职,遣回自己的府邸。

曹宇、曹肇、夏侯献、秦朗等人,见大局已定,没办法挽回了,只得洒泪而别,各奔西东了。

曹睿又下令,让传旨官,快马传唤司马懿。

司马懿当时在河内,一开始,是接到了曹睿的圣旨,让他到关中镇守。这是曹宇出道主意。

正在司马懿准备向关中开路,又接到了第二封圣旨,让他赶快赴京。

司马懿一看,不对劲儿,怎么前后旨意不一样啊?恐怕是京师出了紧急情况,还是赶快去吧,面见皇上。

曹睿看到司马懿来了,拉着他的手,说,死亡的痛苦,还是可以忍受的。一直没死,等你来的原因,就是要把后事托付给你。让你和曹爽,共同辅佐幼主。

当着司马懿的面,曹睿叫来了自己的养子,让司马懿认好了,谁是自己的接班人,千万别弄混了。

为了加强司马懿的印象,曹睿叫曹芳抱住司马懿的脖子,将他托付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非常感动,面对曹睿的信任,说,陛下你忘了当年献帝让我辅佐你吗?

当天,曹睿真的不行了,死于嘉福殿中。

看来,曹爽以司马懿,成为曹睿临死前的寄托。司马懿更是曹睿的精神支柱,不见到司马懿,曹睿是不安心放手离去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睿(八)托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