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曹操之六十一 曹操之死(一)

第六十一章 曹操之六十一 曹操之死(一)

真的不想用这个大家都不愿见到、听到、或联想到的,令人忌讳和刺心的字眼,来作为文章标题。但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我们的曹操-――恕我兜了一个圈,又改变称呼了。魏公、魏王、或魏武帝,实际上,只是从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或某一角度来称呼的,但他的真名实姓就是曹操,而且用这个名字,概括人的一生时,更为准确和全面――他再怎么有能力,也抗拒不了生命的法则,跳不出生死轮回的漩涡,离开了曾倾注了他满腔热血的世界。曹操累了,也该歇一歇了。

死,实际上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人的最后的站点。但是,这绝不是生命的终结,生命将以另一种形态生存着,直到被人们忘却为止。

面对我们的这位重要的主人公,实在是不愿让他,就这样撒手而去。曹操毕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丰富遗产,值得我们从头温故一下曹操的一生,让曹操在重新来过一次。

在前文中,已用十来万字,基本上交代了曹操的传奇一生。大家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曹操有了一些印象。这些文字材料,虽是尽可能地采用有事实根据的素材,但主要都是就是论事,没有系统地进行归纳整理,给人的感觉,总有支离破碎的遗憾,甚至前后不免有些抵牾。不过,曹操的这些事迹,实际上是完成了他一生的基本构架,剩下的空间,就是让后人有去慢慢思考的余地了。

曹操给人的印象,是多方面的。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曹操是以奸诈出名的。京剧中常常的脸谱,大家都有些熟悉,不消说,这是什么寓意了。说曹操,曹操到,大家谁都不敢对曹操一类尊神大不敬,没准儿就会遭殃的。其实,对于奸诈,我已多次做了注解,曹操的确很奸诈,而且奸诈的程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愧为一代奸雄,是奸诈界的领军人物。

奸诈,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与传统的道德相抵触。但在现实中,其实并不能完全以贬义的眼光去看待。特别是在战乱时期,战场上的策略,说白了,没有奸诈,就不会有任何意义。总不能让对手一对一地单挑,或设定规则,不准双方犯规。各色的运筹帷幄、指挥智慧,或战争艺术,说得难听一些,就是欺骗对方,麻痹对手的诡计。

“兵者,诡道也。”任何时代,任何指挥战争的君主或将军,没有奸诈的能力,就会在战争中,遭受无比惨痛的失败,白白葬送自己的军队和民众。在这种状况下,仁义只会为对方提供可趁之机。兵法中出奇制胜的“奇”,就是不按常规出牌,不按常理应对问题。可以说,奸诈是每位优秀指挥官必备的素质修养。每一部兵书,实际上就是奸诈的合集。谁会应用自如,就会在战场上,始终占据主动地位,处于不败之地。

现实中,很多人都会使诈,并想尽一切可能的方法,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奸诈水平,以期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事先自己的目标。但同时,谁都不会犯傻,谁都不敢公开表明自己的奸诈。这是很普遍现象,敢做而不敢当,总想为自己的奸诈披一件仁义的大衣,想方设法隐藏自己,并把它作为一个永远也不愿外泄的秘密和法宝。这些人,一方面,义正言辞地指责别人的奸诈;另一方面,有努力遏制奸诈的传播和蔓延,让自己少一个对手。

回顾曹操走过的一生,奸诈,除了与生俱来的遗传因子以外,后天的实际操作和锻炼很是重要。环境成就英雄。一开始,在曹操应该还是稚气未脱的孩童时期,为摆脱叔叔对他的斥责,诈作中风,成功地解决了一直困扰自己,不得随心所欲地开心玩乐的实际问题。玩,是孩子的天性;会玩的小孩,才聪明。曹操正是成功运用了奸诈,使得自己第一次尝到了奸诈的乐趣。也许,奸诈的本身,对幼年的曹操来说,就是一种很有诱惑力的玩法,是一个不错的智力游戏。幼小的心灵,有了这次成功经验的切身体会,曹操在长大以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避开有奸诈、诡计多端的字眼,换用聪颖、精明、天真、小机灵、小神童等等正面的词汇,用于曹操的童年时期,把它作为曹操的一种天赋,或者把它作为曹操的童年轶事,也未尝不可。哪一位明星或公众人物,没个传闻?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或立场,就会为此次的初次使诈,不禁拍案叫绝。

曹操在少年之时,爱好飞鹰走狗,不务正业,与当时的道德和礼法格格不入。也正是这样敢于藐视社会伦理的大胆作为,练就了曹操惊风骇俗、潇洒不羁的野马性格。礼法是啥东东啊,不过是束缚别人的精神链锁,让大家维持既定的游戏规则,好让自己为所欲为。这是什么道道,做皇上的,或者是达官贵族,就可以名正言顺以法律和伦理道德作为后盾,肆意地欺压和践踏百姓。实际上,曹操也是显宦子弟,完全可以养尊处优,维护现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学一学欺压百姓的本领,好做大做强自己的家业。

可曹操偏说,不!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曹操之六十一 曹操之死(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