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过冬准备
二阶的土系主体法术“土岩引”跟一阶“青木引”、三阶“冰霜引”的具现法术有所不同,那就是它除了能具现各种大小的岩石土墙之外,还具备探索矿物的能力,这也不意外,毕竟三阶的“冰霜引”不就具备操控一切水元素的能力嘛,当二阶的土系和三阶的水系结合起来使用后,刘琦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盐!
没错!终于可以告别嘴巴淡得快失去味觉的苦逼日子了!
看着眼前具现出来的白花花的食盐,刘琦从来没有对咸味有这么渴望的感觉。
得到这些盐可不容易啊,首先得用二阶“土岩引”找出深埋在地下280米到500米的盐矿,再用“冰霜引”操纵水流到达盐矿所在地将盐矿溶解变成卤水,然后才能把食盐提纯出来。
刘琦不是没用画出的盐堆再用岩石进行具现,但具现出来的都是石头粉末,没有相应的元素,即使转换出来的东西也是形似质不对,也算是低阶的具现法术的一大缺陷,这个缺陷只有在五阶之后才能够得到弥补,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五大元素法术都已经具备,基本上没什么东西是不能完美具现的了。
刘琦愉快地将一陶罐的盐放进了厨房,有这一罐盐,起码这一年不用为盐发愁了,要找到盐矿可不容易,他好辛苦才在两座山后的一个山谷里探索到。
“大人!大人!”
听到那清脆的叫声,刘琦笑了笑,已经三天了,那小不点的爹爹应该也好了,当时为了救人,他几乎是一股脑冲进去施展手段进行抢救,也没跟周围的人怎么交流,或者说他也不知道怎么交流,从某个方面来说,刘琦是个比较孤僻的人。
不孤僻的话他就不会三十多还没个女朋友,整天沉浸在画画的世界里了。
因而,他救了人之后,一步都没有停留,转身就离开了。
留下来他也不知怎么跟这一群乞丐似的瘦猴一般的村民交流,多尴尬,还不如保持高冷的形象算了。
刘琦走到廊台,看到二丫带着她的父母来到了院子门口,二丫的爹憨厚地笑着,而她的母亲手中提着个篮子,篮子里都是野果,显然是过来感谢他的。
“丫头,我这就下来。”
刘琦轻飘飘地从廊台上跃下,来到他们身前,二丫咧着嘴在笑,嚷道:“大人!阿耶身子好了!二丫给你磕头!”说罢就跪地上给他磕头,她的父母也跟着磕,弄得刘琦哭笑不得,忙把他们扶起来。
“行了行了,知道你们的心意就好了,来,进来坐坐。”
把局促不安的二丫爹娘带到院子右侧新具现的木亭里,刘琦烧了壶茶,从厨房拿了叠用猴面包果实作为原材料转换成的葱油酥饼招待他们。
“来,吃几块饼,别客气。”也许是跟二丫投缘,刘琦在这家人面前表现得很大方自然,笑眯眯地每人塞了块饼,又各倒了杯茶给他们。“怎么样?好吃不?”
“好吃!好吃!”二丫狼吞虎咽,显然很久没吃这么好吃的饼,她的父母倒好些,拿在手里慢慢咬着,眼神里都流露出惊喜的神色。
“这是,我们去山上摘的果子,很,新鲜。我得洗干净的。”二丫的娘把简陋的装着野果的篮子,这小妇人手有些颤抖,显示出内心的忐忑。
“好,大家一起吃,感谢的话不用多说,远亲不如近邻,能帮忙不会推辞。”刘琦心里微微叹息,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把果篮放在桌子中间,当下就拿了颗野果咬了两口,以安这妇人的心。
“这是覆盆子,我们经常吃。”二丫笑嘻嘻地道,“有时候没饭吃,我们就找这些果子吃,不过越吃越饿。我更喜欢找松子吃,只是很难弄。”
聊得多了,二丫的父母也放松了下来,话说得虽然不多,至少也敢搭话了,刘琦也由此了解了小河村的一些情况。
这个村其实是一小群逃难的流民跑到深山里组成的小村落,这里群山环绕,几乎可以说是与世隔绝,要出到外面的官道起码还得翻六七座大山,生活困苦,得了病只能硬捱,熬不过也就死了,二丫的姐姐就是这样去了的。
“没有想过去外面发展?”
张二郎苦笑,摇头道:“外面?成年男子要么服苦役,要么被抓去戎边,想安稳的种田,收成上缴了赋税剩下也不够全家吃的,年年都饿死人,这年头,哪有人的活路?能逃的都逃了。”
人命如草芥,在古代真不是夸张的形容词。
张二郎一家,在这里至少勉强能填饱肚子,加上经常去山里打些野味,过冬也勉强能熬过去。
“这里冬天冷,大人要早做准备,多备些干茅草和柴火,不然大雪封山的时候,会很难捱。”
“下雪?我看你们家都是茅草房子,几乎到处都是缝,怎么过冬?”
“每年只能尽量用泥土封上几遍,再用干草围着,一家人挤在一块取暖,真不行的时候就围着灶台点个小火堆取暖。”
“冬天好难受的,我的手脚都冻伤过,还不敢哭,一哭更难受。”二丫在旁嘟哝道。
“每年冬天都难过,小河村哪年冬天没冻死过人。”张二郎苦笑道。
“你们的屋子不行,墙面薄又漏风,出事是迟早的事。”
“大家都这样过,有什么办法。”
刘琦沉吟了一下,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道:“如果,把你现在的茅草屋拆了,重新起泥土屋,我倒是有些办法,而且,冬天也不会冷。”
“真的?”二丫和张二郎都眼前一亮。
“就怕你们舍不得那屋子。”
“只要能过冬活下来,那屋子算什么。”张二郎一拍大腿,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只是,又麻烦大人想办法,实在是……”
“对我而言只是件小事罢了。”刘琦摆了摆手,“这样,你们先把家里有用的东西搬出来,去山里搬百八十块陶罐大小的石头,再砍上三棵粗点的树,长短不要紧,堆放在家门口,弄好这些之后,再来叫我。”
二丫一家走后,刘琦进了堂屋,拿出画具,夹好一张水彩纸画了起来。
依照客家民居的样式画一间土屋就行了,中间堂屋,左右两边各一卧室和厨房,还方便冬天给卧室里的火炕烧暖,烟囱靠着灶台角落走,直通屋顶……
这一次,刘琦采用了室内设计效果图的样式,把整个土屋的里里外外包括外形都画得详细无比,画好后想了想,又画多了几张。
张老汉背着手看着张二郎憋足了力气带着几个人到处找石头堆放在家门口,又请人帮忙去山上砍树,忙得不亦乐乎,不由觉得奇怪,走过去询问。“二郎,你在忙啥?弄这些东西做什么?”
“我一家子不是去拜谢救命恩人嘛,贵人是个好心肠的人,听说我们过冬艰难,就让我们准备这些东西,说有办法帮我们安然过冬……”汗流浃背的张二郎乐呵呵地笑道。
张老汉眼皮一跳,二丫这一家是交了好运的趋势?居然攀上了贵人的大腿?难道,这就是因祸得福?
“都要准备些什么?叔公帮你找多几个人。”
“没多少,就我这几个人差不多了,顶多两天时间就能把这些东西凑够。”张二郎傻笑道。
张老汉摇了摇头,道:“笨娃子,人多力量大,还是叫多些人来帮手的好,你说说还缺些啥?让乡亲们帮个手。”
张二郎犹豫了一下,道:“要三棵大树,王大哥帮我去砍了,等会过去抬。”
“得,我叫人去抬行了。”
在张老汉这个村长的号召下,抱着好奇的心理,这才过了一天的时间村民们就把二丫家需要的东西准备好了,于是张二郎带着蹦蹦跳跳的二丫到村口恭敬地把刘琦请了过来。
一众村民用恭谨的目光看着一身白色兜帽风衣的刘琦拿着一卷画纸来到二丫家,刘琦看了看茅草屋前准备的材料,满意地点了点头,扬声道:“大家退开一些,别靠得太近,有小孩的看好小孩,别跑过来,免得受伤。”
村民们忙不迭地后退,空出一大圈子来。
刘琦见空出的空间差不多了,展开画纸,启动土岩引法阵,黄色的方形法阵将整个茅草屋都笼罩其间,迅速将连同茅草屋一起的材料分解成黄色的光粒,不多时全部汇入法阵之中,一栋客家民居的投影落到了平整的茅草屋原地基上,迅速变大展开。
具现的能量引起狂风疾卷,把众人吹得东倒西歪,待他们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坚硬的土砌护墙,灰瓦屋顶,木梁承重的客家民居已经真实座落于诸人面前。
神迹!简直是神迹!
二丫揉了揉眼,惊喜地叫道:“大人!这是我的家吗?”
“当然是你的家,走吧,进去看看,张二郎你们夫妻过来,有些事情交待一下你。”
二丫欢呼着冲了进去,刘琦则带着张二郎夫妻进了卧室,把火炕的使用方法交待了一番:“这叫火炕,原理跟放大的土灶差不多,只是上面用泥土抹平当作床来使用,寒冬腊月之时,从厨房的入火口烧火,晚上睡火炕上面会很暖和,就不再有冻死之忧。”
“火炕里面需要使用一些耐火的陶砖,动手做有些麻烦,不过我这是用法术直接具现的,你们就不用担心质量的问题,当然晚上烧火后厨房还得注意一下防火,记得用这陶砖封住入火口,免得睡觉时候把房子烧了。”
在张二郎夫妻喜出望外的感谢声中,刘琦走出堂屋大门,看了看一众用惊讶和羡慕的目光打量着这房子的村民们,问道:“哪位是村长?”
“老汉,算是吧。”张老汉走前两步,迟疑地道。
“安排好小河村每家每户都像二丫家一样收集好材料,把家里重要的东西拿开,安排好顺序让我一家一家的对房屋重建。”刘琦淡淡地吩咐,“如果,不想冬天被冻死的话。”
村民们都楞了,旋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谢谢大人!”
“谢谢!太好了!”
“太感谢了!”
……
刘琦摆了摆手,村民们自动让开一条道路,用感激不尽的目光目送他离开。
这一刻,他们都认识到,这位神奇的贵人,跟以前高高在上的贵人们是不一样的。
他,冷淡的外表下有一副热心肠。
对刘琦而言,晋升三阶后体内的魔力大幅增长,以前一栋竹楼都耗空全身的魔力,现在能具现十座还留有余力,客家民居也不例外。
即使不用来具现房屋,他每天也要尽量耗尽体内的魔力以锻炼自己的魔力质量和经络的魔力输出承受能力,以达到进一步修行的目的。
每天用于打猎、培育猴面包树果实、转化粮食等等对他的魔力消耗已经很小,竹楼的仓库里各种粮食储备也已饱和,现在拿来建屋子刚刚好多一个修行的项目,材料还不用自己收集。
就当作是做善事了。
随着小河村一栋又一栋的民居具现而出,小河村的村民脸上笑容一天比一天多,刘琦的声望在村民心目中蹭蹭蹭往上涨。
每次他走到村道上,遇到的村民不再躲避,而是尊尊敬敬地喊上一声“大人”。
这个称呼还是二丫那小女娃率先叫起的,现在二丫跟刘琦已经很熟悉了,时不时还拉着村里仅有的两个小娃儿跑去刘琦家玩。
刘琦的心理年龄都已经三十多了,正是成家立业喜欢小孩的年岁,为此特地在院子里具现了个有木滑梯的小游乐场给三个娃娃活动,还每人给了一个小动物玩具,有四个轮子用草绳拖着走的那种。
对二丫那三个娃娃而言,那个小游乐场就是他们的乐园。
刘琦怕他们过小河的小木桥落水,又特地具现了一座有护栏的三米宽木桥代替原来的小木桥架在河上。
村民们看出刘琦对娃娃们的爱护,心底对他愈发亲近,时不时送些鸡蛋什么的表示心意。
刘琦不缺这点东西,出于村民的一片心意,他收下了,然后也帮忙想一想怎样改善一下他们穷困的生活条件。
“老爷子,过冬的存粮准备得怎样了?”
如今张老汉在刘琦面前也敢说上话了,终究是庄稼汉,说话直来直去,道:“今年收成不是很好,应该能挺得过去,倒是西边杨寡妇孤儿寡母的,可能不是很好过。”
刘琦记起跟二丫一起玩的一个叫杨狗儿,一个叫王山,都4、5岁大小,又瘦又黑,杨狗儿更是一脸菜色,明显是营养不良。
“这样,你让缺粮食的人家去山上割麻草和芦花,送到我家院子门口,我用粮食换,如何?”
张老汉一怔,顿时大喜,忙点头答应:“当然好!当然好!这时候哪家不缺粮食啊?只是,麻草和芦花不值钱啊,大人。”
“值钱与否你不用考虑,我自有用处。十斤麻草或芦花换三斤面饼,这面饼是干的,非常耐储存,放半年都不会变质,吃的时候拿来蒸或烤都可以,应该可以让你们度过这个冬天。”
张老汉含泪连连道谢,他算是看出来了,贵人是变着法子来帮大家,又不想大家感谢他,让他觉得别扭。
这是个大善人啊!不,说是大恩人都不为过!
张老汉把感激藏在心底,咋咋呼呼地去动员村民了,五十多的人,蹦起来跟二丫一样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