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这难道就是盛世了?
政通人和,百废……不对,现在应该说是百业兴旺。
恢复了和平之后的日子,成了老百姓们最喜欢的日子。没有战争要打了,大家老老实实的种田,然后做点手工业给家里增加点财富。加上现在推广的新粮食作物,让自己的土地一年都可以种很多作物。
百姓们手里的物产丰富了,自然会加速商品贸易的发展。现在大街小巷里面卖菜,卖水果,卖手工品,卖鸡鸭鱼的人,可是越来越多了。农民们把家里面吃不完的东西,倒腾到城镇里面,换一些钱,买其他的手工物品回去。
粮票的普及,让农民不必担心手里的货物被贱卖了。大不了拉上一车粮食,去官府那边换取粮票就是,反正官府的定价是非常公道的。至于其他的,也不用斤斤计较的以物易物。有了粮票这种方便的东西,咱出门也能阔绰一把了。
物资的极大丰富,还体现在了海外商品的输入之上。武定国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是有原因的,现在从海外最大的贸易额,是香料贸易,最多的贸易商品,居然是胡椒。
不得不说,人有钱了之后,头一个想到的还是要吃肉,要下馆子。这不,对于做菜使用的香料需求,就直线上升了。
然而胡椒这种东西,大康虽然国内不怎么生产,但是海上的小岛上,这些植物就像是野草一样繁茂。武定国甚至在京城都吃到了麻辣味的火锅!这让他一度怀疑,是不是还有和他一样的穿越者来到这个世界上了,连川菜都提前给弄出来了!
现在如果要给大康的周边贸易关系来一个排名的话,首当其冲的要数鲜卑汗国。
为什么是它呢?难道不应该是安南国吗?
呵呵,这可是老黄历了。就在嘉华三年的财政统计之中,鲜卑国的贸易成交量,首次超越了安南国,成为了大康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草原边境上,大康开办了数个茶马互市的口岸。这种按照海上港口贸易区模式的茶马互市,起初是应鲜卑可汗拓跋还都的邀请,效法汉朝开办的盐铁互市。
大康的商品,比如茶叶,香料,盐,铁锅,布匹等等,可以用来交换购买鲜卑国的牛羊、马匹。
为了扩大这种茶马互市的规模,武定国甚至还弄出了毛毡这种东西。也就是用羊毛,为基础原料,制作的一种布料。目前,武定国还没弄出毛线这种东西,不过已经在安排稷下学院进行研究了。
不过,羊毛都能成为商品,自然让鲜卑人喜出望外,他们最不缺的就是牛羊。或许卖羊,有点一锤子买卖的性质,毕竟牛羊长大也需要个三五年的时间,然而,羊毛不一样,一年能收割一次,就像是收割粮食一样。
话又说回来,这些羊毛也确实成为了牧民们的粮食。你看看鞑靼人,他们特别擅长剪羊毛,就指望着羊毛换取大康国内的土豆,麦子等等粮食,拿回家过冬呢。
这下好了,以后冬天缺粮食的时候,再也不用拿着刀子南下劫掠了,只需要拿羊毛就能换粮食了。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小娃娃在冬天活下来,没准能够快速的恢复人口也说不定呢。
鲜卑皇后慕容羞月反倒是有点担忧,因为他们鲜卑国内的那些半农半牧的百姓,都开始不准备种田了。
你看看种田多累啊,一年一收,还得定时侍弄,不然就会粮食产量不足,导致饿肚子。然而剪羊毛就简单多了,草自己就会长,不用专门伺候。羊自己会吃草,也不用特意伺候。最多就是剪羊毛的时候忙一下罢了。多轻松啊!
慕容皇后却知道,这里面有个巨大的弊端,那就是一旦大康断绝了羊毛贸易,自己国内的百姓捡着这些没法吃的羊毛,可熬不过一个冬天!
这要是一旦发生战争,大康只需要紧闭关口,拖上一个多月,就足够饿死大部分鲜卑人了。这里面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不得不查!
不过,这也是武定国想要的效果。他就是这么跟皇帝大哥商量的,所谓怎么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办法处理北方四国的威胁。那就是把控住他们的命脉,一旦这些草原百姓严重依赖大康的粮食输出,他们的上位者哪怕野心再大,能力再强,也会被大康限制得死死的。
比如说现在的鞑靼人,完全就沦落为看门狗了,大康要他打谁就打谁,不然没得饭吃。
同理,放在西北那边也是一样的,突厥人还好点,人家退路比较足,大不了往西边走一走,还是有不少中亚国家的,比如西北边的,现在应该叫乌克兰的地方,那里的人是种小麦的,物产还比较丰富。
吐蕃人就没法子了,青稞虽然能在青藏高原上存活,然而产量真是不敢恭维。盐虽然多,但是不可能当饭吃,严重依赖大康粮食输入,这是没跑了的。
所以说,大康的老百姓现在的生活很富足。
还记得当年那个逃难的大黄吗?他不是有个梦想吗?种几亩地,娶一个漂亮老婆,养几头牲口,再造上几个胖娃娃,送娃娃们念书。
现在他的梦想差不多实现了。
一大早,家里的大儿子,带着老二,就出去放牛了,他们家那头老黄牛,刚刚生了一个小黄牛,正产奶呢!大女儿每天都能挤一桶牛奶,正好弥补了自己媳妇这段时间奶水不足的尴尬。
每天,大黄也会去种地,家里的十五亩地,是朝廷分给他的,而他自己又开垦了十亩地。前段时间,刚刚种下五亩地的小麦,算是忙完了一段时间了。这会儿,得去看看其他地里面的土豆,还有一些南瓜。除除草,抓抓虫、施点肥什么的。
路过了邻居家的玉米地,大黄评头论足了一番,邻居家玉米地里面传来一股子硫磺的味道,看来是使过了农药。记得当初,这玉米还是他亲手教邻居种的呢。
大黄现在大小也算是个官,县里面的典农小吏。他的顶头上司,据说是稷下学院毕业的农科书生,本事大着呢,会种很多东西。将来自己的娃娃长大了,要是考不上科举,那就去武大人办的稷下学院去学本事,当一个县官衙署的典农官也不错。
差点忘了,得把自己媳妇亲手织出来的那些布给拿去卖了,顺便买点茴香,胡椒回来。嘿嘿,自己婆娘做的那道红烧肥肠,自己是百吃不厌。据说武大人也喜欢吃肥肠,嗯,果然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好像有点用词不对,回去找三娃娃问问看,家里就属他学问最好。
回想起当年,自己背着县令的女儿逃难的时候,差点被武定国的侍卫给一刀砍死。好在老天爷似乎比较开恩,他活了过来,也顺利娶了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县令千金。真是不敢想啊,虽然别人说县令女儿被糟蹋了,但是自己知道实情啊,不在乎,这有什么好在乎的。又漂亮,又贤惠,又聪明,又读过书,自己能娶到已经是前世修来的福报了。
“哎呀,听说书的讲隋唐,开元盛世也不过如此吧……”
在大茶馆里面,大黄看着天,喝下了一碗茶,扔下几个大子,慢悠悠的提着刚买的猪大肠,回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