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黄河水利枢纽竣工
和平的时光总是容易过的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嘉华三年的初春。
这个时候,天气还是很冷的,黄河上面的结冰还没有化开。所以说,这个季节,黄河几乎是断流的状态,水量比以往要小很多。
然而,这寒冷的季节里面,却抵挡不了大康百姓们的热情。
就在今天,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伟大时刻,即将诞生——黄河治理工程竣工!
三年之前,在大康颁布的第一个2+3年计划里面,黄河流域治理水患的事情,被摆在了第一要务上。
三年以来,黄河两岸以及淮河流域的官兵百姓,共同努力,根据朝廷工部反复修改制定后的治理计划,开凿水渠,开挖人工湖,人工河道,甚至修筑拦河大坝等等。大家干的是热火朝天,心中都朝着一个目标——要把黄河奔腾的洪水给驯服!
如今,他们离达成目标,只差一步之遥了。
“陛下,待会儿的剪彩仪式,你只需要扯动这个绳子,大坝的水闸自然就会打开了。”
“哦?这么神奇的吗?我看那大坝的水闸,估计有千斤之重,就这么一根小小的绳子就能够提的起来?定国啊,你该不是在逗我吧?”
在重要的竣工仪式上,武定国把一根小婴儿手臂粗的锦绳交给了皇帝大哥,并且告诉他,轻轻拉动这根绳子就行了。
然而,皇帝大哥看着手中这根绳子,再看看不远处大坝上面的那个千斤闸,心里颇为不信。要知道,现在这个大坝,可是一边干枯无水的河床,一边是快要溢满的黄河水。这怎么可能用一根绳子可以拉的起来。自己又不是天生神力的项羽,力能扛鼎。
“我的大哥,虽然我这个人平时爱开玩笑,不过你见过我在这个时候开玩笑的吗?你还记得吗,上次咱们视察黄河口岸的内陆港口,不就是几个人通过人力吊车,把重达万斤的铁牛给吊起来的吗?”
“好像也是,上次就听你说,这是用了什么滑轮组之类的玩意儿,难道这东西这么厉害,能举重若轻。?”
皇帝大哥恍然大悟,好像回忆起了上次和武定国一起去黄河口岸视察的情形,那是皇帝大哥第一次见到了稷下学院师生们研究出来的人力吊车。
当时只有四五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一起拉动牵引绳,一下子就把重达万斤的铁牛给吊起来了。可把当时看戏的百姓们给看傻了,没想到这几个书生这么大力气啊!
然后,武定国为了科普知识,特意从百姓里面随机挑选了几个小姑娘,总共八人,她们这群娇滴滴的女孩子,一起发力,居然也能拉起万斤铁牛。
顿时,在场的所有老百姓都拍手叫好。简直太神奇了,这种机器的发明,岂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大力士?
武定国当时只是呵呵一笑,科学的奥秘多着呢,这还只是初级的滑轮组,若是再加改进,能让一个人拽动万斤铁牛也不是不可能。
这不,通过潜心研究,稷下学院终于是拿出了一个新人力吊车,用到了这次黄河竣工大典之上。
“吉时已到!请陛下开闸!”
洪亮的嗓音,带着一点点鸭公嗓的意思,平时殿前太监总管,临时客串了一下司仪工作。按照他的话来说,那就是这种名载史册的场面,自己好歹也要出一份力,争取能留个名号。比如说,黄河竣工大典,司仪某某某公公。
“好!开闸!”
皇帝大哥,顿生豪气,一声大吼,卯足力气,拉动了手中的锦绳。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吃力,皇帝一开始还有点用力过猛,不过一开始力气大也是对的。如果在工厂里面扳过阀门的人都知道,这第一下用力是最大的,后面用力就可以轻松点了。
果然,在皇帝陛下的均匀发力之下,远处大坝上面的千斤闸,缓缓的拉开了。瞬间就有黄河水倾泻而出,随着千斤闸的上提,倾泻出来的黄河水越来越多,形成了一道喷涌的黄色泉水。在大坝上变成了一道瀑布。
好在水压并不是非常大,毕竟这只是很多级大坝的最后一环。
武定国当初在治理的时候,就觉得,把阻拦水坝事后给拆了,太浪费人力物力了。而且也会造成下游的泥沙淤积过快。
倒不如废物利用,把阻拦水坝,改造成黄河上的水利大坝。
考虑到黄河在汛期水量充沛,武定国设计了很多级的大坝,类似于小浪底水库那种分级别大坝,然后在大坝区域内,还有分流的水道。等到大坝顺利建成,开闸放水,分流水道就会关闭闸口。
这是一个十分系统的工程,得亏有了吴唯训师兄的带队,加上武定国和一群稷下学院的专业学子参与,这套工程在一边建造一边修改之间,终于完成了。
根据稷下学院的测算(准不准确就不知道了),这一套黄河水利工程,能够使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如果后代的人维护到位,两百年也不是不可能。
为此,武定国特意让人打造石碑,把维护保养的方法,以及建造设计的方法,都给雕刻在这些大石碑之上,免得后世的资料丢失,白白浪费了这代人的努力。
当然,黄河水利工程不是一天能够建好的,后续的完善以及扩建,还能持续几年,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有一个大工程,也算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点。
随着各路水闸的打开,还有分流渠道的关闭,奔腾的黄河水仿佛一条被驯化的蛟龙,按照这人们给他设计的路线,温顺的流淌在中华大地之上,从此,黄河两岸的百姓,能够从这条古老的母亲河身上,得到更多的恩惠,而不是得提心吊胆的,担心她发脾气的日子。
“黄河清,圣人出!”
这是流传在黄河两岸的一句古老预言,现在黄河并没有清澈,只不过是温顺了许多。出没出圣人武定国并不知道,但是吴唯训这个名字,却一定会闪耀在历史的长河里。
治水功臣——吴唯训!
谁能想到,当初一个小小的偏远县令,如今能做到这样的地步。
那个时候,他不过是芸芸官场的一个不起眼小角色。自从遇到了武定国之后,人生就发生了精彩的变化。
跟随太子治理淮河流域水患,接着又着手治理黄河流域水患。
似乎,他从治水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这种义无反顾,也许正是他能够站在今天这个地步的必要因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工部侍郎吴唯训,治理黄河有功,擢升工部尚书,加封山阳县侯,钦此!”
从此,朝廷多了个吴尚书,治水专家——吴唯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