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确保实现“床等人”

第三十三章:确保实现“床等人”

2月2日上午,火神山医院举行了简短的军地交接仪式,在一片雷动的掌声中,武汉市长与军队援汉医疗队负责人共同签定了移交协议:自2月3日起,军队抽调140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将承担起武汉火神山新冠肺炎专科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

站在组织者和建设者代表队伍里,骄傲和自豪在程风雷的内心深处升腾:“时间作证,我们终于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火神山医院建设,就是一场与时间的“拔河”比赛。勇者逆行,分秒必争!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一名名建设者日夜兼程的无怨劳作。

“我们一定不负嘱托,按期完成火神山医院建设任务,保证质量、保证工期!”。1月24日,大年三十上午,数百名党员建设工人在党旗下郑重宣誓的场景,此时不由然闪现在程风雷的脑海,令他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一份份火热滚烫的请战申请,一声声坚定有力的铮铮誓言,一张张党旗下的坚毅脸庞,一个个逆行向前的抗疫身影,建设者们一次次推高工程建设极限的新刻度,诠释着一个个普通中国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程风雷是一个自信而又务实的实干者,1月22日接到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的任务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程风雷却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他在精神上总是那么自信,总是那么强大,总是那么一往无前,总有一种始终不肯示弱的劲头,总是洋溢着一种少见的男子汉阳刚气……

简短的军地交接仪式结束后,程风雷与大红宇集团副总经理刘曙光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人眼中都泪花闪烁。

程风雷双手紧握刘曙光的手,动情地说:“刘总,患难见真情,您关键时候对我的大力支持,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程指挥长,您客气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也是我们的应尽之责,是我们央企的应有担当啊!”

两人一起在医院院区查看,刘曙光据介绍说,火神山医院集装箱共安装完成了1650套,活动板房(医技楼、ICU病房)安装完成4500平方米,水电暖通设备、供氧系统等安装完成1720套。污水处理站设备吊装、一体化雨水提升泵安装和吸引站房、垃圾暂存间、焚烧炉基础浇筑都已全部完成。部分道路施工、室内装饰配套、室外医疗配套工程已全面展开,这两天也会抓紧工程“扫尾”,尽快圆满完成所有建设任务。

程风雷说:“建设们夜以继日地与时间赛跑,大家都辛苦到了极限。我们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不仅国内赞声一片,国外网友也是惊叹连连,有个澳大利亚网友观看完施工现场视频后评价道:‘在澳大利亚,政府需要先花25年做决定,再花20年来建造。而中国仅仅只需要10天,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刘曙光说:“是啊,这也是咱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程风雷感叹道:“为了打赢这场武汉保卫战,为了武汉早日渡过难关,一国人一条心,4万多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4万名建设者从八方赶来,义无反顾顶上去。参建人员与病毒赛跑,并肩奋战,抢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经过日夜鏖战,创造了10天左右时间建成两座传染病医院的‘中国速度’,充分展现了团结起来打硬仗的‘中国力量’!”

两人边走边聊,程风雷说:“医院是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建院增床,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举措。但光靠建这种大型传染病医院是不行的,还要大力征用宾馆、高校宿舍等作为集中收治隔离场所,再到把体育场、会议中心改造成‘方舱医院’,才能真正满足需求。前几天,我们利用一家高校体院馆,建成‘方舱医院’,得到了中央指导组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建议在全市推广。下一步,我想将我们滨江区体育中心也改建成‘方舱医院’,可以增加1000多个床位,希望刘总继续鼎力支持啊。”

“没问题。我马上安排技术人员过去看看,争取明天就开始施工。”刘曙光爽快地答应下来。

程风雷一听非常高兴:“那太好了!当前形势非常严峻复杂,由于新冠肺炎病人太多,医院都人满为患,患者和非患者混在一起,发热的、留观的、密接者、疑似的,这‘四类人’都没有被隔离,非常混乱。大医院都被挤爆,排队几小时都看不上病,确诊病例也住不上院,一床难求。只有尽快建立方舱医院,增加床位,收治轻症患者,将重症与轻症分离开来,才能真正解决‘应收尽收’的问题,从而争分夺秒地抗击疫情、抢救生命。”

刘曙光赞赏道:“您的想法真是切中要害,建设方舱医院确实是当务之急,一床难求、人等床的问题倘若不能尽快解决,确实会延误患者病情,也会造成疫情扩散和蔓延。”

“是啊,宁可让床等人,不能让人等床。只有建设方舱医院,才能真正实现从‘人等床’转向‘床等人’,‘收治难’的梗阻才能最终被打通,疫情防控才能进一步朝积极向好的态势拓展。”,程风雷兴奋地拍着拍拍刘曙光的肩膀:“这么吧,刘总,你叫上技术人员,我们现在就一起去滨江体育馆看看现场。”

“好的,我马上安排技术人员一起过去”。说完,他连忙用手机叫来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与程风雷一道驱车前往。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他们一起来到了滨江区体育馆。

体育馆负责人已在门口迎接。他介绍说:这座体院馆建于2015年,是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现代体育馆。体育馆中心区域是一个全封闭式综合场馆,主场馆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四周环绕着一些小型场馆。他边说边将大家引领到了中心场馆。

“嘿,还真不小!搭建1000床位应该不成问题。”刘曙光环视场馆四周,赞叹道。

程风雷说:“是啊,如果这个方舱医院建成,加上武汉农林经济技术学院已建成的那一家,我们滨江区就有了两家方舱医院,再加上定点医院和院校、酒店的临时隔离点,这三类床位将达到4500多个,就能够满足‘床等人’的需求!”

此时,负责防疫物资采购的常务副区长张海涛,也被程风雷叫到了体育馆。程风雷对张海涛交代道:“这个方舱医院争取两天建成,海涛,你立马安排,尽快将床位和相关物资采购到位。”

张海涛胸有成竹地说:“按照您上次的提示,我已提前作了物资采购安排,今明两天都能全部到位。”

“那很好!”程风雷对刘曙光说:“刘总,您安排技术人员先进行测量和设计,咱们明天上午就开工,如何?”

刘曙光说:“不用等到明天。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如果有装修材料的话,我们下午完成设计和清理场地,今晚就可以开工建设!”

“刘总真是爽快人,没想到您比我还性急啊,哈哈!”程风雷夸奖道。

刘曙光说:“这是必须的。与病毒赛跑,时间就是生命啊!”

“太好了!海涛,你那里物资上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我马上去安排,先将已经到货的装修材料,下午就运过来。”

安排完体院馆改建方舱医院事宜,程风雷又给弟弟程风华打电话,让他安排施工队伍,立即对征用的一些院校学生宿舍、宾馆稍加改造,作为临时隔离收治点。程风华满口答应,火速进行安排。

回到滨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后,程风雷立马召集指挥部成员“碰头”,详细询问近几天全区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他说:“打赢武汉保卫战,床位保障是关键。要实现‘床等人’,我们要做到这三步:第一步,医院、‘方舱’、隔离点各司其职,形成救治‘闭环’;第二步,应收尽收不落一人,治疗端口前移;第三步,配给医疗资源提升治愈率,加速病床‘流转’……”。

刘曙光一方面安排技术人员加紧测量,进行安装设计,另一方面,赶紧调集施工队伍进场。

施工队伍火速到达滨江区体育馆后,刘曙光迅速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并召开会议,决定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临时党支部采取一名领导干部带一、二名青年技术人员,一名党员带好身边三或四名普通员工的形式,成立了测量组、电器安装组、床位安装组、材料供应组、安全后勤保障组5个工作组,迅速展开施工。

此时正值春节,很多企业还没复工,建材成了棘手的问题。5个小时内,滨江区常务副区长张海涛和物资采购组的同事紧急联系了十几家供货商,反复沟通协调,终于找到可以正常供货的3家,加急调拨了5000米PVC塑料线槽、26000多米电线及1500个插座线板。

2月3日晚,天空飘起了雨丝,武汉迎来了一个湿冷的夜晚。然而,在滨江区体育馆“方舱医院”施工现场,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刘曙光临时组建了一支由25名机电安装技术人员和木工组成的党员突击队,成为此次战斗的中坚力量,安装防护隔板、分离通道、摆放床位、安装电路……每个人都在同时间赛跑。

在施工现场,有人指挥统筹,有人运送物资,有人负责建设,人人各司其职,都只为了心中共同的目标——早日建成“方舱医院”。

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新图纸安装隔板、摆放床位、铺设电路,把20—30个床位分为一个小“方舱”。再将一个个小“方舱”连接成片,形成整个大的“方舱”。

经过连续24小时奋战,2月4日21∶10,突击队完成了1200张医疗床位安装、配送电施工、空调安装调试等所有工序,圆满完成了“方舱医院”建设任务,交付给滨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程风雷对刘曙光夸赞道:“你们这只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没有你们战胜不了困难啊!”

刘曙光说:“施工人员确实很辛苦,为避免感染,大家量不摘口罩,能不吃东西就不吃,能不喝水就不喝,一直坚持到下工,十四五个小时不吃不喝,我看着也是很心疼他们。”

程风雷紧握刘曙光的手,真诚地说:“一次次高质量完成使命,背后是你们这些建设者们的无私付出。我代表滨江区的人民,衷心感谢你们!”

程风雷满怀豪情地说:“目前,我们滨江区‘床等人’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全面排查,应收尽收,不漏一人’,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的必然之举,我们要举全区之力,务其必成!”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武汉封城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武汉封城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确保实现“床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