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段孔雀舞

第62章 三段孔雀舞

秋荷又回到了家里的院子内,星空底下,那幢破旧的小平房虽然只有一片模糊的剪影,却也因此而好像焕发了生机。

她家里到了夜晚没有可说称得上是光亮的东西,没有灯光没有蜡烛。星空却比任何地方都要明亮得多。秋荷明白,正因为她家黑的纯粹,星光才会显得无比的耀眼。

她来到院子里经常起舞的那块空地。开始跳另一段孔雀舞。

脚尖落下,右腿向后探去,这是一道弯。右脚落地后,左腿腾起,背向后仰,这是第二道弯。身体前倾,成了第三道弯。做好了孔雀舞的亮相姿势,她像是被神秘力量复活的雕塑那样忽然焕发了生命,接下来所有的孔雀舞蹈动作,都是在那一刻的牵动之下完成的。或者还可以说,是由那一刻引起的蝴蝶效应,才诞生了之后的又一段孔雀舞。

这一段孔雀舞在秋荷的脑海里已成烙印,她几乎不需要做多余的准备就能沉醉其间;不需要思考就可一气呵成。在陶慧珍请求她跳的情形下,她跳的比每一次更加用心,更加卖力。整体也有了由缓到急、由慢至快的节奏。舞蹈身形是极具张力的,秋荷的脖子很长,手腕也细,她模仿孔雀在林间汲水的样子,与古老的传统男子孔雀舞合而为一。她舞蹈的基本功相当的出色,她今天也舞出了她所能达到的舞之巅峰。遗憾的是,她脑海里的伴奏,缺少了象脚鼓的鼓点音,只有巴乌和葫芦丝是远远不够的。

陶慧珍不敢眨眼的望着秋荷,实际上秋荷当然从没离开过小吊脚竹楼的门前。夜晚的样子只是存在于秋荷的脑海中。陶慧珍尽量没有发出声响,她起身靠近秋荷,神情严谨地观察她的每一个流于表面的动作,以及藏于背后的细节。陶慧珍抿着唇,面无表情的立在那。她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

秋荷从没像今天这么累过,她连续跳了两段孔雀舞中间没有停顿,汗水流到了她的下巴颏。陶慧珍注意到,她还偶然打破了固有的动作习性,在柔和的舞蹈动作中,企图加入一些带有张力的元素,这是陶慧珍所喜欢的。另外值得说的是,秋荷的手捏起“孔雀手”来,绝不含糊,有模有样。模仿绿孔雀的神态,也做的十分巧妙,活灵活现。无论是手弯还是臂弯,腿弯、胯弯。在形体动作上,于她一个从没有接受过科班训练的舞者而言,她已经做得无可挑剔了。只可惜,她并没有睁眼,所有的动作她都是在闭眼当中完成的,这就缺少了舞蹈的“神韵”。

或许是我对她太过苛刻了。她之所以要闭眼,只是为了回到那个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到的绚烂的星空之下罢了,亦或是为了聆听到她心目中的最佳配乐。我看到过她跳舞时的目光,也看到过她在小象脚鼓的鼓点下跳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陶慧珍这么想着。

傣族传统孔雀舞最重要的乐器是象脚鼓,在没有象脚鼓的时候,孔雀舞也会变得缺少了些意思。神韵是古典舞的灵魂,象脚鼓也可作为孔雀舞这么对比。

当下孔雀舞所用到的配乐,通常是葫芦丝的吹奏曲,伴有锣声。但那样的孔雀舞,缺少了一些“野性”。这使得舞者在“孔雀舞蹈”舞姿过度时的动作,偏向柔和。可是不要忘了,真正的野生绿孔雀,动作总是灵动中又带着“突然性”。

它们的动作不应是循环渐进,按部就班的,而应是喜怒无常,此起彼落的。

如此的灵动又突然的舞蹈动作,非得由象脚鼓才能胜任呢,象脚鼓时快时慢充满情绪递进的节奏,才是展现孔雀舞的最佳乐器。事实证明,傣乡的大部分民族舞蹈,都离不开象脚鼓的伴奏,正所谓是“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其他的乐器可以被象脚鼓代替。而象脚鼓却是无可替代的。

陶慧珍观察秋荷即将收尾的舞姿,心想,从舞蹈本身来讲,秋荷跳的实在是无可挑剔,她非常的优秀,她具备了很多人所不具备的特质与天分。诚然,陶慧珍对待秋荷也更加的严苛,尤其舞蹈是陶慧珍的专业,她更能看到流于表面之外的东西。尽管秋荷跳出了地地道道的傣乡传统孔雀舞,也没有使其变味儿,民族性没有缺失,这些都好。可是埋于心底假想的配乐,注定让秋荷的舞蹈丧失了“机动性”,也就是此起彼落的那种孔雀天生的野性。哪怕秋荷睁开眼睛立即让人想到绿孔雀,哪怕她天生与绿孔雀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时,秋荷终于舞完了,她共计跳了三段孔雀舞。她累坏了,蹲在地上大口呼吸,汗水由侧脸滴进了泥土。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最遥远的微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最遥远的微光
上一章下一章

第62章 三段孔雀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