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年

第89章 年

大茶村小学那块地,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人们经过它门前时,也很少再想起它。这正如同某些被人忽略了岁月悠久带来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迹。它的故事也只有与它同行过的人才能真可谓了解。陶慧珍把辅导孩子功课的场地转移到了吊脚竹楼楼下。学校后面李老以前居住的那所小平房再也没有人去过了。房门前长满了草。小学院子里的旗杆上,红旗还在飘扬。陶慧珍在斜对过的小吊脚竹楼的二楼上,目光总是盯着这些过去的、已停滞不前的东西出神。

她有足够多的时间发呆,只有她一个人的日子现在多,往后还更多呢。孩子们有时只是在晚上才来补课才来学舞,有时学业忙了晚上也不来。不来时,她就一直等,等到太阳落了山,她再上楼休息。

一个个白日就那样过去了,浪费也好,不浪费也好。陶慧珍平日里的生活起居单调没有新意。早早的起床,在清晨练古典舞的基本功,在日出后到后面的清溪洗衣。她回来后,小吊脚竹楼升起了缕缕炊烟。

在阳光笼罩四野的七八点钟,吃上一口早餐。通常是一碗粥,夹几口自己腌的菜。午饭和晚饭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也经常吃洋芋。身边没了别人后,陶慧珍不怎么再吃糯米了。

固定的时间到小卖部去拿报纸和期刊,顺便瞅一眼有没有自己的信。余下的时间用来看书、看报、发呆。李老的坟地和村尾的小寺院,她再没去。

临近岁末了,傣乡忽然有了年味儿。这种年味儿倒是与陶慧珍家乡的东北年味儿相去甚远。这区别更多的在于气温之差。陶慧珍记忆中的年味儿,是生冷的空气里呼出的白霜,是雪地里收拾也收拾不完的爆竹壳;是家门前的那一条冻了冰的护城河。

寨老告诉陶慧珍,今年的春节呀,大茶村是一定要吃上杀猪饭的。说起来令人不禁惭愧。小陶老师来到傣乡那么多年,大茶村都没吃上一回地地道道的杀猪饭。就是因为大茶村人过得艰苦。

如今就不艰苦了吗?陶慧珍淡淡的请教。

寨老躬着身体,拄着拐棍儿,细细的品着陶慧珍的问题。“苦日子不会那么轻易地结束,它时刻提醒我们甜的滋味是那么地值得我们去争取。”寨老说,“艰苦不是吃饱穿暖的对立面,我们得试着保留不惧怕过艰苦日子的品格。”

“那也就是说,我们大茶村现在有了选择,再怎么说,我们以前没得选。”陶慧珍说。

寨老年深日久的身子骨抖了抖:“是啊,老人我就是那个意思。所以说小陶老师啊,现在有选择了,今年的春节,大茶村要十分隆重的庆祝,歌舞篝火大席一样都不能少,要地地道道的傣乡滋味。这些提前几天就要准备了,你届时千万别在楼上一个人度过。一起跳舞吃杀猪饭哟。这段时间把你一个人晒着了,太孤单了,你始终要把这里当成你自己的家。”

陶慧珍下意识的扬了扬脖子,咽着挡在喉咙里的唾液。她看向远山又望回来。“老爷爷,我不能吃杀猪饭了。今年我打算回家过年,回故乡去。我好多年没见到爸爸妈妈了,今年格外想要回去。祝愿大家都能过个美满的春节!”

寨老知道陶慧珍的家乡远在东北,相隔这里几千公里。她在傣乡过了好些个春节了,没提出过回去。当下大茶村小学不在了,娃子们也都在县城读书,教育方面得到了改善。她这个意义上的支教也早就到了该说“回去”的时候。

寨老满脸皱纹的笑了,他不问她为何回去,也不问她还回不回来。他只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找到话题:“小陶老师,记得你上次说过,为了传承传统的傣乡文化,我最好是出版一本傣族文字和汉字批注的双语书。这事儿我临了临了还突然感兴趣上了。你以后能帮我联系一下出版社吗?有消息了给村寨里挂电话就行。”

陶慧珍记得这事儿呢,她满口答应了。其实陶慧珍有个朋友,就是做编辑工作的。

快春节时,陶慧珍提前了几天就收拾行李,到县城预定好火车票,给父母准备了一点傣乡这边的特产,同行李一起打包好。在这份特产中,也有一份属于文秀。在来去勐腊县城的路上,她一直在回忆以前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她想到她当初来傣乡时踏上火车前爸妈的神情,来了傣乡后,母亲从不厌其烦地催她回去,到对她倍感失望,再到如今的妥协。她想到她青春不在了,爸妈也随之年纪大了。这次回家,相见,应该会有很深的触动。

她想再回忆一会儿关于舞蹈生涯的事迹,但她又没心思去想。

不想了,回家,过个团圆年。她心里想。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最遥远的微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最遥远的微光
上一章下一章

第89章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