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动荡
八月二十日,朱见深的三大圣旨分别传向大明各地。
虽然众臣不知为何之前盛传的士绅纳粮,统一农业税,征收商税和矿税,朱见深为何没有推行。
然如此也好。
罪己诏是朱见深自己的意思,丢了南方和两京,确实应该下一罪己诏。
而军制改革和藩王皇亲改革。
在群臣看来到也无妨。
这藩王皇亲本就是朱见深自己的家事,群臣没必要干预。
而且藩王皇亲势力减少了。
士绅,豪强的势力就增加了。
此消彼长,这些代表士绅的官员,又怎会反对。
至于军制。
如此改革,也算是效法汉海王国。
而且如今军队虽然名义上是由五军都督府统领,是由勋贵统领。
但是实际上军队的掌控权已经变成了文官集团。
毕竟如今军官的升迁,俸禄的发放,军粮的征收,调动,兵源的补充等等工作都得通过兵部。
如此军队怎么改也得文官集团说了算。
自然群臣也不会反对。
于是三条圣旨,就这样毫无保留的发往了各地。
而三道圣旨发往各地后。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各地动荡由此开始。
不过也正如朱见深所料。
罪己诏让北地百姓再次对朱见深,对大明有了信心。
改军户,匠户入民户,统一户籍管理。
也让那些世代为军,为匠的百姓,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而军改也让大明各地军队焕然一新。
特别是军户不再世代为军,反而让这些人更加积极主动。
还有参军吃饷,也成为了大明百姓的一条出路。
唯一有抵触的是各地藩王,皇亲。
虽然这些人名号,族谱保留了下来。
但是土地,佃户被限制,甚至没有了供奉,俸禄。
让他们如何能接受。
于是很多皇亲藩王打算进京,拿着朱元璋颁发的皇明祖训向朱见深哭诉。
然而各地官员虽然原本都很恭维这些皇亲。
但是圣旨一下,这些官员立刻翻脸。
各地几乎是强制对藩王,皇亲进行处理。
同时这些官员以无诏不得进京为由,将这些皇亲全部拦下。
最终在无奈与无助下。
藩王皇亲们只能接受现实,交出了自己大部分的钱粮,土地,佃户。
而这为大明国库带来了差不多六千万两白银的收入。
另外还有两千多万亩的良田,八百多万的佃户。
这一下,让朱见深更加厌恶这些藩王皇亲了。
如今大明藩王少说也有上百人吧,皇亲几十万人。
居然弄出了这么多的银两,土地和佃户。
有这样的实力,确不思报国恩。
在朱见深看来,都该杀。
只是碍于情面,朱见深还是饶恕了这些皇亲们。
当然这之中也有一部分人,不打算束手就擒,打算铤而走险。
但最终也难逃厄运。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幸免于难。
那就是从南方汉海王国放回的淮王,宁王,楚王,蜀王等王。
这些人放回大明后,早已孑然一身。
所以朱见深不仅没有治罪,反而赏赐了诸王不少财物。
算是安置了诸王。
另外,对于从诸王得到的财富。
朱见深也耍了点小心思。
除去土地和佃户由户部接手,分与百姓外。
六千万两白银其中四千万两都进了朱见深的内帑。
只有两千万两进入了大明的国库。
而这群臣并未反对。
毕竟这些都是藩王,皇亲当中弄出来的。
本来就是朱家的。
朱见深弄入内帑,并无不妥。
如此,皇亲的处理,便在大明内有惊无险的完成了。
而有了钱的大明,也硬气了起来。
军队改革开始深入。
禁军也在各军精锐到达后,正式组建,替换了原有的京营三大营和京郊诸军。
同时军器局也开始了燧发火铳和燧发火炮的打造。
不过因为是手工打造,燧发枪机又极其复杂。
所以产量并不多。
军器局集中了一千名火铳工,加上一万名学徒工,一月也才打造出十把合用的火铳。
为此朱见深大怒,严肃处理了工部几个主事和军器局上下后,命黔国公沐琮亲自到军器局监督制造。
还别说,这样也确实让火铳的打制加快了不少,一月可以打造二十到三十杆。
不过这还是不能让朱见深满意。
命沐琮再多募集,培养人手,要求一月最少也得在五百杆以上。
一年最少也得在五千杆以上。
沐琮无奈,只得按此执行。
只是人手是增多了,产量也上来了。
这质量就差许多了。
同样的事情还有火炮的打造上。
除去火铳和火炮。
更让朱见深上火的是,钢铁车和钢铁船也陷入了停滞。
首先是钢铁船,因为钢铁产量不足,质量不过关,焊接技术不如汉海王国,又没有锻压机,车床技术。
所以大明如今根本打造不了一整块钢铁。
而勉强打造后,又因为焊接密封不过关,而很快沉没。
更别说船身设计,舱内设计对大明来说都是空白。
所以钢铁船几乎一开始就停顿了下来,毫无进展。
至于钢铁车,原本工匠们打算用木轮加木制车厢替代铁轮和铁车厢。
但是很快工匠们就发现,铁制转轴太脆,同样不能支撑起车辆。
于是工匠干脆全部用木头制作。
并成功打造了一辆木制三轮车。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木制三轮车的配重还不如马车。
这一下就尴尬了。
而把三轮车增重,增大确实可以让三轮车配重比马车大。
但是这样一个人根本骑不动,而要两个,三个人,相互配合才能勉强骑动。
这一下更尴尬了。
而这也让朱见深极为不满意。
朱见深不信,也不解为何汉海王国可以,但大明不行。
难道大明真的差汉海王国很远吗。
为何汉海王国一月可以打造数万把火铳,数千门火炮。
为何汉海王国可以打造在海上健步如飞的钢铁船,只要一人就可以骑动的钢铁车。
为何汉海王国可以,但大明用尽办法也打造不了。
仿制成功一个木制三轮车,还不如马车拉得多。
这究竟是为何。
这个问题不仅朱见深不解。
张懋,彭时等人也不解。
这就和为何汉海王国能如此长距离配合作战一样。
对大明来说就是一个大谜团。
虽然如此,但大明的改革不会停下。
如今有了钱。
朱见深不在乎投入银两。
哪怕用人去堆,自己也得带领大明追赶汉海王国。
打造火铳一万人不够,那就五万。
五万不够,那就十万。
反正如今大明不缺人。
十个工人加一百个学徒一月一把,白人就是十把,千人就是百把,万人就是千把,要是有五万人,不就可以一月打造五千把火铳了吗。
所以朱见深下令,再次从全国招募能工巧匠。
我大明绝不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