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江宁

第252章:江宁

刘璎看家里的情景是做全家迁移的打算了,他当然要设法阻止。于是他问道:“父亲,儿子我一回来就看到全家在忙碌,是不是准备一家老小都去江宁呢?祖父那边可有什么交待?”

刘谨没有犹豫,很快就回答说:“是啊,你爷爷在江宁为官,当然是不能离开的,一家人要团聚就只能去江宁啊?你是问老爷子怎么说?他说要你祖母和姨娘们都去江宁,也说了,让我们都去。哦,这个。。。。。。这是你爷爷的信,给你看看。”

说着,他找出来一个大信封,递给刘璎。

刘璎打开信仔细阅读后对刘谨说道:“父亲,祖父可没说搬家到江宁呀,说的是全家团圆,我们去江宁看看,住几天不就是全家团圆吗?咱们这么一大家子人定居于江宁也需要一个好大的宅子安置,祖父是否准备好了还不知道啊?”

“是吗?我再看看。”

说着,刘谨拿回信件,再仔细看两遍。看完了慢慢放下信,坐在那默默无语,陷入了沉思。

刘璎可以理解父亲的心情,那是原来太兴奋了,对事情没有仔细思量,现在全家都是奔着去江宁的状态,这还不是由他引起的吗?如果要刹车转弯无异于泼冷水,会不会有怨言呢?

如何安抚家人是下一步要做的,首先还要坚定刘谨不搬家的信念,让他下决心,而不是犹豫不决。

刘璎说道:“父亲您是知道的,从咱们家到江宁少说也是一千五六百里的行程,乘船也要三四天。船上再好的舱室也不能跟居家相比,何况还是十冬腊月天,天寒地冻的。这一路上的辛苦,一家老小的劳顿不容易。现在还不知道祖父那边的住宅是什么样,能不能很好的安顿下全家人。所以孩儿的意思还是大人们先过去看看,以安慰祖父思念之心,也算全家团圆了。若是那边一切如意,待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再搬家也不迟。”

听着刘璎说话,刘谨的感觉是儿子大了,不但嗓音变了,没有了童子的奶音,并且道理讲的透彻。

他说道:“哦,让我再想想。”

刘璎说:“是,请父亲再仔细权衡利弊。其实还有个潜在的危险,儿子怕犯忌讳不好说。”

“还有什么?但说无妨。”

刘璎又加着小心地说了瘟疫的可能性,就是对三叔说过的大灾之后必有瘟疫的那些话。

“父亲,瘟疫的事未必会有,但是不可不防。”

刘谨:“好吧,你劳顿一天也该好好休息,天色已晚,你去睡觉吧。”

“是,父亲大人晚安!”

。。。。。。

12月1日,刘家人离开南田去江宁。刘璎的劝说起了作用,已经成年的刘氏三兄弟都没有带家眷。出行的女眷是老太太阎氏和刘基的两个妾:楚氏和林氏,还有林氏出的幼子小名叫四福,此外就是丫鬟仆人和跟班常随,林林总总的也有几十人。

刘璎这一辈的只有他和刘珞兄弟二人,其他或是女孩,或者是年龄小,都留在家里了。

刘璎注意到了,他父亲和二叔的兴致依然很高,没有不高兴的样子。由此可以判断,他们接受了自己的意见,并且认为合情理。这就好,刘璎也放下心来。

可是刘璎的二婶等女眷们表现复杂,大多是无所谓的样子,也有表现失落的,似乎没能去见识江宁而遗憾。刘璎对自己的母亲是知道的,她不愿意出远门。再加一层,与长辈在一起受拘束,更何况她是长房媳妇,内宅的杂事都要管,哪有自己过日子舒坦呢?

刘家动用了四艘船把人和行李送到青田县城码头,然后改乘福顺三号商船。商船很大,她们这些人连一层客舱的一半都住不满。

江南的水陆是发达的,不但有自然的河流,也有人工开凿的运河,四通八达,所以一般的船只都无需出海。刘家的船走海路,主要原因是船大,内河航行怕有障碍。同时船大也就经得起风浪,走海路会更顺畅。再说还有一艘军舰护航,如果走内河,军舰就太显眼了。

商船沿着瓯江入海,与等在那里的赤龙号会和后向北行驶。然后入长江,两日后直达江宁。赤龙号并没有进入长江,护送到长江口就返回了,赤龙号的作用是预防遭遇海盗。

此时的江宁是江南第一大城市,六朝古都,交通建设当然是完善的。一般的船只都可以直接开进城内,比如著名的秦淮河,河的沿岸就是江宁城内最繁华的闹市区。很多河道都是很宽的,像福顺三号这样一千料的大船也可以进入某些主干河道。可是不管刘基是多大的官,他毕竟不是皇上,那就要避免张扬,如果给人留下张狂的印象,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所以福顺三号就停靠到城外的公用客货码头上了。这里是江宁最大的长江上的码头,是大名鼎鼎的下关码头。

这是一处码头的集群,大小码头一个挨着一个的绵延十几里。

船靠码头的时间是上午辰末。

辰时对应的时间是上午7点到9点,辰末就是快9点了。

古代计时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又分为初、中、末三段,每段40分钟。例如:辰初对应7点到7点40分,辰中对应7点40到8点20,辰末对应8点20到9点。

早就得到消息的刘基已经派人等在码头上了,车轿停了一大排,也引来不少民众围观。

这一世的刘璎还是第一次来到江宁,他知道不久后,新朝建立,江宁就会改名叫南京了。

下关码头就在江宁城外不远,应该说已经在城墙之下了,对面的城门是挹江门(挹,读音“意”)。江宁的城墙是当代最高大的城墙了,高三丈还要多。第二个特点是很多地段的城墙是石头砌筑的,坚固无比,所以有石头城之说。刘璎现在看到的城墙当然比现代里更加完整,城楼更是壮观。城墙上有很多的旗帜迎风招展,但这些也只是看着热闹,他并不懂得这些旗帜的含义。古人形容南京城的气势是“虎踞龙盘”,由此看来并非虚言。

船刚靠上码头,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已经等在那里了,此人看着很精神干练的样子。刘家兄弟们都认识他,这个人叫刘久坤,家奴的身份,是刘基身边得力的下人,他现在是江宁刘府的大管家。

福顺三号船身高大,码头上备有专用的舷梯,人力搬过来,搭上跳板,刘久坤快步上船。

“给大爷、二爷、三爷见礼了,三位爷吉祥!车轿都在码头上预备着呢,请几位爷下船。”

码头上一长排的轿子和马车都向前移动,但是秩序井然,还有几十个穿着战袄的士兵站成排警戒着,驱赶闲杂人等,这气势一看就是权贵大官。

女眷和主人们都坐轿,刘璎也坐上一顶轿子,仆人们都乘车。闹闹哄哄的半个时辰才就绪,车轿启动进城,浩浩荡荡的一队总有十多辆车轿,引来众多市民围观。这些车轿已经够惹人耳目的了,但还不是全部,码头上还有好几辆马车呢,它们正在装行李,老太太和姨娘们是搬家,携带的行李就多。

刘基的府邸在一个僻静的巷子里,但是位置并不偏僻。从外面看是高门大户的,门厅上方有写着“刘府”两个大字的匾额,看建筑显然是一处老宅子。朱元璋手下的文武官员很多,此时想必都会有类似这样的宅院。这么多大宅院如果说是买卖交易得来的恐怕不现实,新旧朝交替,恐怕少不了血腥的故事。

刘府里很意外的一个事是现在家主刘基不在家。

家属不远千里的来了,这是刘家重要的大事,时间还不到中午,刘基怎么不在呢?

答案也很简单:他伺候皇上身不由己。

是自己的家属重要还是皇帝老儿重要啊?答案明确:当然是皇帝重要啦。刘基上朝伺候皇上去了,一般要午后才能回来,如果有事,更晚也说不定。

刘基不在,一家人就由刘久坤带着几个仆人引导安置。

刘府的宅院很大,房屋建筑雕梁画栋的也很气派。进大门处有个影壁,影壁后面才是宅院的正门。中轴线的主院子很宽阔,内部是四进,一进院子是会客的,二进院子是书房,阎氏老太太就被安置在第三进院子里,四进院子里安置姨娘,第四进后面还有个杂院,那是厨房和女仆们的居所。

主院子的格局没的说,规矩又讲究。

老太太安置好了,其他人怎么办呢?

刘久坤引路来到西路跨院。西路的最前边(南边)是车马院子,很宽绰的。车马院后面是两个小院子,都是侧开院门的独立小院,小院里正房厢房俱全。看着院子的格局应该是客居院子,就是给客人居住的。

这一看就明白了,这处宅子很豪华,但是没有他们兄弟的私宅。大家只能暗自庆幸,幸亏没带家眷过来。不知道刘谨会不会暗自里佩服自己的儿子呢?

宅子的东路是个花园,假山、亭子、池水俱全。

宅院的位置是城市中心,都是一户挨着一户的,周围没有扩建的余地,如果非要给他们几兄弟建自己的院子,就只能把花园废了建住宅,并且也是很小的院子,没法跟南田老家的宅院相比的。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2章:江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