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助力

第264章:助力

福州知府派人到南竿岛看三眼铳,并带回去一支样品。

没想到这件事很快就惊动了朱家王朝的核心人物,此人是李善长。他的地位类似于刘基,也是文职的高级幕僚,明朝的开国元勋,朝中重臣。

此时朱家王朝初建,各地的地方政权都要重新梳理一遍,特别是江浙福建的沿海地区,是朝廷的粮食布匹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地,需要认真的清理,建立新的制度,安排各级官吏。

朝廷派来的大员就是李善长,他此时就在福建省,于是他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件事,并且看到了三眼铳的样品。

李善长看到这个武器的威力非同一般,当然也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于是他破例带着这件样品急速返回江宁。

由于李善长的因素,使得三眼铳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此时的江宁已经是新朝的都城了,因此改名为南京。“南”字是相对于“北”的,因为元朝的国都是元大都,就是北京城。元大都在北边,所以江宁被称为“南京”。

还有一个人也到了南京,就是张重二。他是按照刘璎的交代,在样品送出后立即去南京,当面向老太爷禀报,事情的原委必须让刘基清楚。

刘基当然能理解刘璎的良苦用心,他身处朝堂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呢?

张重二带去的老花镜让刘基特别的兴奋,他戴上试验,选了屈光度最小的一个,他刚步入老年,眼花的还不严重。

带来的花镜是两套,每套三个,屈光度大小不同,另一套是给老太太的。老太太戴上花镜看东西再也不吃力了,他乐呵呵地说:“还是我的大孙子孝顺啊!我没疼他。”

古代不是没有老花镜,而是太稀少,太珍贵,就是富贵人家也只是听说过,没人见过。

古代的花镜是天然水晶制造的,样子像是老年人手里拿的放大镜,只有一个镜片,用手举着。刘璎是仿照现代人的眼镜做的,放到古代是非常新潮的了。

。。。。。。

朱元璋看到李善长带来的三眼铳,他也是惊叹世上竟然有这等能工巧匠,能造出这么好的东西。他指着铳管上弯弯钩钩的文字问:“李爱卿,你学问大,这是什么文字?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人也不是没见过外国文字,周边的不少国家有自己的文字,比如西域(新疆以西)、印度等,东边的有高丽、日本,也都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从文字笔画上看都没有像英文这样子的。

朱元璋做过和尚,他肯定见过焚文,就是印度文字,并且正经和尚都应该会念,和尚念经念的就是焚文。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阿弥陀佛”就是焚文的经文。

朱元璋头一次见这种形状的字,他觉得新鲜才这样问的。

李善长算是大知识分子了,这一次也被问住了,他说:“回禀陛下,臣愚钝,不知这是什么文字,臣也是第一次见。”

欧洲各国文字是从拉丁文演变而来,从外形上看欧洲各国文字都有些类似。再过几十年,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人才能到东方,到那时候中国人才见到欧洲的文字。北边的俄罗斯此时还是欧洲的一个小公国,还没到东方,跟中国也没来往,当然不会有接触俄文的机会。

总之此时的人们极少有见过欧洲文字的。

蒙古人横扫了欧洲,他们应该知道欧洲的文字,但是游猎民族的蒙古人并没有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事情,既没有把东方文化介绍到西方,也没有把欧洲文化带到东方。

有历史事实为证,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就发生于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写了一本书,叫马可波罗游记,是第一次把东方文化介绍到欧洲。按说那个时候蒙古人就在欧洲啊?元朝的统治者也是蒙古人,可是东西方互不相知,蒙古人在干嘛?就像他们不存在一样。

呵呵,又扯远了,还是拉回来,继续咱们的故事。

。。。。。。

朱元璋是战场上熬出来的人,他一看就懂得这件武器的重要作用,于是他立即做出两个决定。第一是马上购买,有多少要多少,并且马上组建一个新的神机营,专门装备三眼铳并进行训练。第二是调集所有的能工巧匠来仿造,即便做不出来这么好的,差一些也行。因为他也是觉得贵了,现在王朝初建,战争还在进行中,国库空虚,没钱。他也希望三眼铳的数量越多越好,让军队大量装备,以对付蒙古骑兵。

朱元璋当然不会知道,他的明王朝的晚期,军队里都大量地装备了三眼铳。

可是他的工匠们造出来的三眼铳与西洋的相比,性能差的太远了,并且价格并不便宜。

这是因为钢材差,工艺落后,同时12毫米的口径也做不出来,只能做大口径的,枪管的壁厚也要增加,于是重量就上去了,没办法,只好缩短枪管,可是射程就短了,打击力度也不够。更不要说铜帽了,根本就不会做,于是只能用火种点火,速度慢不说,还要看天气,下雨不行,刮大风也不行。

还有那么小的铁弹丸,铸造或锻造出来后,每一个都要打磨,看着不起眼的小铁球,工费太高了。工匠们也是不懂,这圆溜溜的东西西洋人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结果工匠们造出来三眼铳之后一核算,一支的造价也要二三十两银子,并且弹丸也同样金贵,但是质量性能差远了。

西洋三眼铳上的洋文没人认识,但是都能猜到那是出产地的意思,于是工匠也在铳管上铸造了“大明洪武元年”的字样。

不管怎么说,性能差也是三眼铳,总比没有强。于是明军还是坚持自己制造,能装备更多的三眼铳。

一土一洋,这两种三眼铳在战争中还有一个区别:如果被蒙古人缴获则结果不同。胜败乃兵家常事嘛,所以缴获对方的武器很正常。

如果蒙古人缴获了土三眼铳,他们也会学着制作,造弹丸造火药就可以使用。

可是洋三眼铳到了蒙古人手里就废了。虽然可以不使用铜帽,可以采用点火的办法,貌似可以继续使用。但是因为口径小(12毫米),弹丸小,手工制作难度大。刘家的弹丸与枪膛空隙只有0。5毫米,手工很难做到,那就只能做更小的弹丸,于是打不了那么远,打击的力度也就差了。所以缴获的弹药用完了三眼铳就废了。

这个差别也可以看做洋三眼铳的一个优点。

。。。。。。

李善长又急速回到福州,主持购买事宜。他指示福州知府要好好谈生意,一是大量购买,二是要杀价,五十两一支他们吃不消。

对于价格刘璎是有准备的,五十两是报个虚价,底线是三十两,甚至赔本也愿意卖。因为刘璎的初衷是帮朝廷,最终受益的还是平民百姓。所以福州知府没怎么费劲就杀价到三十两,弹药同样要优惠。实际上这样的价格刘家还是赚钱的,并且随着制造技术的改进,产量增加,制造成本会越来越低,盈利也就更多。朝廷的钱该赚还是要赚。

第一批货只有十支,对官府的需求来说太少了。于是约定郑克义马上再去找西洋人采买,多多益善,越快越好。

实际上到下个月就可以提供第二批货,并且多达五十支。

这是因为在第一批产品之后就组建了专业的枪械工厂,专业的工厂用专业的设备,工人熟练,产量就大幅度提高。三眼铳就是给朝廷用的,造出来的全部卖出去,自己留下的很少。

刘璎预计明军初期装备一千支就能扭转对蒙古骑兵的作战的劣势。所以目前的生产能力可以保证供应。

。。。。。。

经过刘璎的努力,研制出三眼铳,并且其性能比原本的三眼铳更高,然后设法把它交到朝廷手里武装明军。这就扭转了明军对于蒙古骑兵的劣势,这个转变将会影响到明军的北伐,让明军更早奠定胜局。缩短战争的时间,减少明军的伤亡,这对朝廷有利,但是最终还是对平民百姓有利,他们可以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果真能够这样,就达到了刘璎的预期:施加自己的影响助大明一臂之力。

为了助力明军,三眼铳还不是唯一的,还有其他优秀的产品可以提供。比如明军一直在使用的独轮车是军队里极好的运输工具,只要他们需要就可以增加产量。类似的还有铁铲,军队里也一直在订购,现在有了轧制板材,就可以生产更好的铁铲。

北方河流少,并且大多不能行船,车辆就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在蒙古大草原上,使用最多的是马车。蒙古的马车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勒勒车,它的特点是车轱辘特别的大,这是为了适应草原的地理环境。

大草原上无所谓“路”,到处都可以走。由于地面不平,超大的轱辘可以克服这种地形。

那么可不可以为明军制造大轱辘的勒勒车呢?刘璎想到:他造出来的车未必切合北方平原、草原的需要,明军也不一定愿意采买,这种针对性极强,上赶着的买卖也不好做。与其这样就不如生产大车的车轴和轴承组件,按照马车轨距的标准,生产高标准的车轴加轴承套件,这就极大地提高了马车的性能,最终不是也帮了明军吗?

说到“轨距”,火车有轨道有轨距,马车没有轨道,也需要标准轨距吗?答案是需要。

马车在道路上走会压出车辙,车辙就是车轮在路上压出的沟,深度有十几厘米。车轮在车辙中走就比较平稳,摩擦力小,损耗也小。因此就需要标准轨距,不合标准的车走不到路上的车沟里,就颠簸费力。此时马车轨距标准是六尺,等于1380毫米。

马车最重要的部件就是车轴和轴承部件,是最能反映技术水平的。古代的车轴和轴承是什么样的呢?是木料制作的,车一走就嘎子嘎子的响。当然要选用好木料,要质地最硬的,一般都采用榆木制作。

不是有句俗语“榆木脑袋”嘛,用来比喻思想顽固不化的人,这说的就是榆木很坚硬,因此它是做车轴和轴承的首选材料。并且要选择北方很冷地区的榆木,因为天气冷,生长速度慢,木质就更硬。

无论如何坚硬的木料也比不上钢铁材料,特别是经过机械加工的,尺寸标准,这样的轴承就极大地提高了马车的性能。此时还做不了滚珠轴承,但是金属的轴承已经很先进了。

于是刘璎就决定把马车用的车轴组件作为产品来组织生产和销售,投放到市场上明军自然就会去采购。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4章: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