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出走

第323章:出走

刘基担心被害,竟然想到再次返回京城。他的道理是把处于弱势的自己放到明处,在皇上的眼皮底下,他以为众目睽睽的阳光之下就没人敢暗害他了。

这想法太过简单,亏他被赞为古人的智者,在这个问题上他名不副实了。

关键在于他不知道要他命的人正是他膜拜的君王!古人的忠君思想太顽固了,他以为帝王就是为民做主的圣人,岂不知想要他命的正是他心目中的明君。

但是你点破了有用吗?古人不是有这样的信条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知道刘基会不会这样迂腐,被皇上害死还坚持做忠臣呢?

所以刘璎想到:不能再提皇上了,这是说不通的,只能说要加害他的都是淮西派的小人。

刘璎说道:“哦,祖父是担心淮西派小人的加害,可是淮西派的大官和主要人物都在京城啊?若返回京城不是送上门吗?眼下祖父您没了官职,没有权,就是平民百姓,又如何抵挡他们的算计呢?皇上高高在上,政务繁多,日理万机,能顾得上您这个老臣吗?他们算计陷害人当然不会玩明的,暗箭更难防啊!祖父去京城的意思是托皇上的庇佑,孙儿觉得难,除非那些歹人弃恶从善。”

刘基是聪明人,聪明人就不会固执己见,刘璎说的话有道理,只要不固执就能明白。淮西集团的人构陷他是前不久的事,那不也是在皇上面前吗?皇上干预纠正了吗?所以指望皇上庇护是不靠谱的。

聪明人都有傲气,他没服过谁,可是对自己的这个孙儿愈加看重,他感觉自己的孙儿真是绝顶聪明之人。

刘基:“哦,有理。真难为孙儿你小小的年纪能说出这样的道理来。看来祖父我老了,不中用了,唉!可是终不能坐以待毙呀?孙儿可有什么办法?”

刘璎:“祖父您身体健壮思绪敏捷,怎么能说老呢?其实孙儿我也没什么好办法,现在能想到的就一个字:躲。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孙儿还想问:祖父回家这一个多月可曾见过什么外人吗?比如好友或者郎中大夫?”

刘基说:“你是问我见过谁?哦。。。。。。祖父我还是知道凶险的,在京城的时候都是闭门谢客的,现在还是这样,也算是习以为常了。在这南田,我生于此长于此,怎能没有几个好友呢?可只能是忍了,一概都不见。哦,倒也有例外,亲戚总不能不见吧?有的还是长辈,哪能不见呢?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见,一般的都是由你二叔款待,我就托病不出了。哦,对了,既然是养病,总要找大夫的,回来后请过一个大夫。”

是啊,皇上耳目众多,他辞官回家不就是躲灾祸吗?如果离开了朝廷,以为自由了,就广泛交结朋友,怎么能让皇上放心呢?这点见识刘基还是有的。

刘璎心里想,还算好,没见几个人。他说道:“祖父还是很谨慎,孙儿的意思也是见的人越少越好。孙儿说一个办法祖父您看可否?”

“说说看。”

“我的意思是请祖父秘密出行,隐瞒行踪,去一个安全的地方,以避免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活。心情舒畅了才能身体康健。把烦恼丢在一边,愉快的生活不好吗?外人不知道,还以为您依然住在南田,我们可以找一个身形与祖父相似的家仆,让他住在宅子里,如果有实在躲不开的,可以让他顶替露面。当然这个办法只能隐瞒一时,如果皇上想重新启用祖父,这办法是瞒不住的,而且也不敢隐瞒,那可是欺君之罪呀!”

刘基笑了:“呵呵,终是小儿之见,孙儿你这个办法的确只能满得一时,不会长久的。瞒谁也瞒不了朝廷,说不定什么时候朝廷就会有人来,那就露馅了。”

刘璎:“祖父说的对,可是瞒得一时也好啊?到时候您已经远走高飞了,还怕他不成?”

在刘璎苦劝之下刘基终于松动了,答应说出去看看再说。他的转变有孙儿劝说的因素,恐怕更主要的还是对自身安全的担心,派系争斗他也受够了,想远离这个漩涡。

既然决定躲开朝廷,那就难免有“二心”了。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谨。

刘基说:“不管你的父亲是不是人质,都要叫他回来,他不回来我是不能走的,否则就是陷他于死地了。”

刘基思绪还是很严谨,如果刘谨滞留于在南京的时候刘基潜逃之事败露,那还会有好结果吗?所以他一定要先让刘谨脱身。这也体现了刘基爱子心切。

刘基:“或许是我们多虑了,你父亲本就不是什么人质。所以我们先写一封信去试试看,他见信能回来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回来再另想办法。”

刘璎:“还是我派个人吧,信就不要写了,口信更可靠一些。”

“好吧,随你办吧。”

刘诚得知后主动要求去南京接大哥,被刘基制止了。刘基说:“家里的事情也不少,还是需要你办事。”

刘璎派心腹仆人张重二带个伴当去了南京,这边家里也在做出走的准备。

既然是等刘谨回来,那么这一次出走就是全家的行动了。为了不惊动更多的人,特别是不要惊动官府,刘基说:“南田还是暂时留下一个人好一些,能够敷衍官府。这地方山高皇帝远的不像京城那么凶险,有个风吹草动的也能提前知道,有所防备。”

刘诚说:“是要有所防备。一个是加强家丁护卫的力量,刘璎你可以从北竿岛调来十几个护卫队,再配一些好武器,人不多,不显眼,用得上时可以顶一阵子。二是要有随时能走的准备,水路和陆路都要准备好,以应对突变。”

刘基:“对刘谨的安全不必过于担心,至多一两个月,把善后事务做好他也可以走了。”

刘璎看看老太爷,他对老爷子的话感觉突然。因为他这样说就是下定决心了,这一走就不打算回头了,这可是要下大决心的。不过细想也有道理,按刘基的地位,他如今不辞而别,就是对于皇上的不忠,甚至皇上会认为是背叛,哪里还会有回头路呢?既然如此,也就不必顾虑这些了。

十二天后,洪武三年六月十五日,刘谨从南京顺利返回,并没有遭遇麻烦。从这个结果看刘璎的顾虑是多余了,看来并没有人质一说。想想也有道理,现在朱元璋坐了天下,皇权威加四方,浙江乃王朝核心之地,并非边远地区。也就是说,刘基回了老家,还是在皇权的掌握之中,何必要人质呢?

不过刘谨回来后说到一件事倒是让刘基警觉。

刘谨说前几天有个官宦子弟给他提亲,说是他一个人孤身在外给他找一个小妾侍候起居。刘谨当时没有应允,事后一查,这个女子竟然是李善长家里的丫鬟。

这个事幸亏了有情报体系,当然刘家的情报不那么正规,需要的情报不一定能搞到。这一次很幸运,可巧查到了。

这件事说明李善长并没有因为刘基辞官而放过他,还是千方百计地算计。由此更是坚定了刘基出走的决心。

刘家是个大家庭,人口众多,要静悄悄地走,不露风声很难。刚好新改装的客船已经完工,这艘船是1200料的大船,船上客舱、厨房、餐厅等设施都很好,乘坐舒适。这么好的客船在这个时代是绝无仅有的,就是刘基也没见过。

这艘船太大,是到不了南田的,刘璎把它调来停在瓯江的青田码头,家人分批乘坐小船转运到青田。为了减小影响,出行都是分批,并且晚间出行。人口现行一步,行李细软缓行。

在瓯江入海口处,有两艘军舰等在那里为客船护航。目的地是北竿岛,那里有现成的宅院,都是刘璎、刘诠、刘诚先后建造的。

家人和主要的仆人都带走了,最后刘谨留下善后。偌大的家业都要安排妥当,商铺作坊有关门的,有转让的,只象征性地在南田留下两间铺子,走后给管家经营。祖坟是带不走的,要安排看墓人。要紧的亲戚都动员他们跟着走,不走的要嘱咐他们老实做人,不可张扬。

刘谨也是深居简出,一般的客人都不见。

因为刘基出走是保密的,所以老宅子里安排一个冒名顶替的老仆人,熟人当然是骗不了的,托病不见就是了。生人就无所谓了,非见不可的也可以见,比如经常要找大夫看病。古代没有照片,谁能知道是真刘基还是假刘基呢?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23章: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