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准备迎娶

第338章:准备迎娶

南田刘家老宅,书房。

刘璎的母亲陈氏手拿着一件大毛衣来到书房里。初冬季节,天气开始寒冷,可还没有使用炭盆,她这是担心丈夫着凉,送衣服来了。

可是他一进房门就吓了一跳,因为她看见丈夫正在摆弄一支枪。“唉,你真是越老越像顽童了,这东西是在屋里摆弄的吗?还不快放下,看着怪吓人的。”

陈氏也是知道枪的事情,她知道那是儿子打发人送回来的,说是防身的利器。可总归是凶器,在室内摆弄,看着就危险,让她害怕。

不过她说“老顽童”有点过了,刘谨今年才34岁嘛。

刘谨嘿嘿一笑,赶紧把枪放到箱子里。

与刘基一样,刘谨也得到了一支新枪,就是新研制出来的转轮步枪。他也像老太爷那样喜欢这支枪,他留在身边,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摆弄,也经常找空旷的地方打几枪过过瘾,因此他现在操纵这支枪已经很熟练了。

陈氏给刘谨披上衣服,说:“你这么大人也不知冷暖,屋里这么冷也不知道加件衣服?要不早一点把炭盆点上吧?”

“不至于吧?我还没感觉冷。”

大户人家都有规矩,到什么节气使用炭盆都有一定之规,有点迂腐。

陈氏坐下来又问:“陈家的事定了吗?要是定了也好早做准备,时日可是不多了。”

陈氏说的是刘璎的亲事,到成亲的日子还有两个多月,她心里不能不着急。

因为刘家的人都在福州,这边老宅子已经是废弃的状态,实在不宜办喜事。刘谨对陈家的解释是:我家的生意主要都在福州,于是就把家搬到了福州。这也是为了生活方便,没办法的事情。

这样的解释能够让陈家接受在福州办喜事,此外还要劝陈家暂时搬到福州居住,理由当然还是为了方便,不然的话上千里送亲怎么得了啊?

至于为何离开富庶多事的浙江?这个事此时还不能说,待日后再找机会慢慢地透露。

于是就定下来婚事在福州操办,为此在福州专门为陈家准备了一处院子,算是聘礼送给陈家了,供他们临时居住。陈家也派人也到福州那边看过了,他们感到刘家真心相待,并且也感到刘家是殷实人家,一般的人家真的没有这么大的财力。

总之陈家还是很满意的。

就在这个档口,看门的下人来报,说发现一个不尴不尬的人,这两天总是在附近转悠,下人请示要不要抓来问问?

刘谨厉声训斥:“胡闹!咱们是寻常百姓人家,怎么能抓人呢?没王法了?”

“是,是,小的不敢。”

“继续盯着,不要惊动他,每日及时禀报。”

“是!”

这是很容易判断的,极可能是朝廷的密探来追踪刘基的。本地官府可能都不知道,最大的可能是朱元璋的密探,这是机密之事,一般不会动用地方衙门。

其实刘家早就放出风声,说刘基与三子刘诠外出云游去了,还说老大老二去南边广州做生意去了。说广州而不是福州,就是让他们查不到。云游之说也是最妥稳的托词,即便从此就失踪了也能解释通。

此时刘谨在老家的事情也办的差不多了,可以离开,于是与陈家约好日子启程去福州。两家人带着家眷乘坐客运船是最合适的,那船上起居吃饭都方便,所以就调动了那艘客运船。

刘家人少,只有刘谨夫妇带着一些男女仆人。陈家出行的人口更少,因为他们只是结亲,还没打算搬家,所以只有陈世举夫妇带着待出嫁的女儿和一个小儿子四口人,还有男女仆人带了十几个。

乘坐刘家的客船也相对安全,船上有一个什的水兵,武器是三眼铳,还有两门小炮。这些兵平时都是冒充水手和勤杂的,外人看不出来,关键的时候就能用上。此外,当刘家重要的人物乘船的时候还会派出了军舰在海上护航。

……

刘家开通的沿海客运航线是从洪武三年开始的,已经运营两年了。运营状态良好,已经是一个月开两个航班。现在只有这一艘客船,已经是满负荷了,如果再增加航班就需要增加船只了。

海上行船要看天气,有大风暴的时候就得停运。从这点来看走内河的船只更安全,可以随时躲避风暴,不至于有大的危险。同时,沿途的港口多,客运量也就大。

但是内河航运最大的问题就是速度慢,因为内河的船基本动力就是拉纤,因此船速小于人的步行速度。可以算一算,从江南步行到北方至少要一个月,拉纤的船就要走两个月了,这样的速度没法和海洋航线相比。

船在大海上走得快靠的是风帆,在内河航行同样可以使用风帆,为什么还要靠拉纤呢?

船只使用风帆的方法我们说过了,在大海上,无论什么风向都可以使用风帆航行,顶风也行。这是因为海上水域开阔,船只可以走之字形。但是内河大多狭窄,像长江中下游那么宽阔的水面不多,特别是南北水路大动脉的运河,最宽的地方二三十米,狭窄处只有十几米。风向好的时候可以使用风帆,但是这种情况不多。小船可以划桨撑篙,大船就只能雇用纤夫拉纤了。

所以说,内河的客运航线不是不能开,运营的办法要适应,同时也需要制造专用的船只。比较好的内陆航线就是长江,只要船只适应,同样可以使用帆船。正是这个原因,已经准备在长江上开辟航线了,为此正在造专用的客船。

当然了,如果没有刘璎的禁令,制造适应内河的机器船同样可以用较快的速度航行。但是那就太张扬了,说不定会引来什么麻烦。

……

刘陈两家人打从青田登上客船到福州,内河加海路也有小一千里的水路,这一路上有自家的仆人也有船上的杂役伺候着,再加上客舱设施齐全,船上还有大饭堂,旅途中很舒适,也就不觉得旅途之苦了。

每隔一段时间要停靠码头,以便采买新鲜吃食,补充淡水。刘陈两家人也会上岸去溜达溜达散散心,看看市井风俗,品尝一些风味小吃,买点地方特产。特别是陈家的人,很少远行,妇人们都是头一遭见识外乡的风貌,实在是眼界大开,倒是一次难得的旅行。

为照顾没有长时间乘船经历的客人,船只走的很慢,风浪大的时候就选择避风处停船,因此这一路慢行,停停走走的,走了五六天才抵达福州。

此时有关刘家在海外的情况并没有对陈家说,只说是在福州做生意,因此,安置陈家和后面办喜事都要在福州,于是客船直接到达福州码头。

知道刘谨陪着陈家人即将到来,刘璎已经提前来到福州,一同来的还有刘诠,在福州刘家自己的码头上也早就派人候着了。等到客船到达的时候,得了消息的刘璎和刘诠马上赶到码头上来迎接。有刘诠叔侄二人来接,对于陈家来说礼数足够了。

陈家的家主陈世举由刘谨陪着下船。陈世举三十出头,个子不高,走路很精神。刘诠不认识,可刘璎曾经见过面,是认识的,所以他和刘诠赶紧向前施礼问候。寒暄几句后,引导着客人上马车,车子轿子一大排,已经候在那里了。

女眷是不便相见的,她们从另一个梯子下船,刘璎向那边偷看几眼,今天到是个机会,他很想知道自己的未婚妻是什么模样,可是有丫鬟婆子簇拥着,实在看不清。

刘诠在旁边看着,偷着笑。

马车轿子把客人送到预备好的宅子安置,让客人好好休息,并约定明天在刘家府上设宴为陈家接风洗尘。

对于陈家来说,他们在福州算是暂住,家还在南田,因此娶亲之前的什么小定大定送聘礼的几个仪式都在老家那边办完了,在福州就等着结亲的正日子了。

刘家的聘礼丰厚,陈家看着很满意,也觉得面上有光,不足之处是礼品不那么精细,这与刘家家处两地有关,在南田的人手不够,办事又匆忙。可是陈家在福州临时居住的宅子也在聘礼中,不管陈家今后是否到福州定居,这处宅子就是陈家的了。

陈家也是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他们已经感觉到刘家的富足,也是怕女儿嫁过去受委屈,因此尽最大的能力置办嫁妆。比如他们才到福州就设法买了五顷地做陪嫁。

古代的人是以土地为根本的,女人自己手里有几顷土地不但是有私房钱,更重要的是有身价有地位。

按旧时的规矩室内的家具都是女方置办,为此就要派人到新房测量尺寸。陈家派了两个婆子过来,她们看到刘家的宅子并不大,不过是个三进的格局,但是院子很大,显然是有扩建的余地。

她们量了新房的尺寸,然后是要找家具行定制的,不可能从老家带来笨重的家具。

那两个婆子见到了刘璎的丫鬟菊花,便仔细端详,看的菊花很不好意思。刘璎生活简单,内宅里只有这一个丫鬟。

她们回去后对陈家学说,说这个丫头长得俊俏,只有十三四岁,还是没开脸儿的。“没开脸”就是没被男主人收为屋里人,装束发饰上是有区别的。这让陈家主母很满意,看来姑爷是个规矩人,但是也嘱咐女儿要提防。陈家也是有陪嫁丫鬟的,一般的陪嫁丫鬟都是候选的屋里人。古人一夫多妻,有钱人妻妾成群是常态。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8章:准备迎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