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新王府

第365章:新王府

台员的救灾粮食开始在江浙两省出售,价格低于市场两成,就是每一石稻谷价格低了一两六钱,这就给零售商形成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再考虑到此时的粮价是迅猛上涨的势头,自然会有商人想到囤积赚钱。

如此一来,刘家各处商铺货栈生意火爆,门庭若市,出货速度很快,有的货栈很快就销售一空,催货的消息纷纷传到淡水城。

总理衙门是粮食贸易的经办者,所以得到消息的刘诚急忙来到王府找刘璎商议。

刘诚说:“如果有粮商囤积粮食牟利,粮食就到不了民众的手里,没粮的还是没粮,怎么救灾呀?对于这些奸商,要不要告到当地官府呢?让大陆官府管一管。”

刘璎说:“二叔莫急,在大陆上我们只不过是商人,做不了官府的主,我们到官府告奸商很有可能惹出事端,再者说,那些官吏是好相与的吗?所以没别的办法,只能从经商上打主意。现在我能想到的就是加大运输量,投入更多的粮食。奸商的财力毕竟是有限的,到他们吃不下的时候,自然就会出货了。”

刘诚:“可是我们的商船已经全部都用上了,还怎么加大运输量呢?哦,我们可不可以租船呢?沿海的码头商船很多。可是外人的商船肯到台员来吗?再者说,也不宜让大批的商船来台员啊?”

刘璎说:“二叔的办法很好,我们就用租船的办法吧。说不希望大陆的船到台员来,那是我们以前不愿意张扬,可是现在皇上都给咱们台员王国的名号了,也不用隐藏什么了,所以大陆的船来台员,咱们欢迎。不过大陆上大部分人到现在都不知道有台员,他们不熟悉航线。我想,可以让租来的船去北竿岛运输那里的货。我们在北竿岛不是也囤积了不少的粮食吗?马上就可以运输,无需等待。如此一来,我们的商船只要集中运输台员到北竿岛这一段,大家都熟悉方便。”

刘诚:“好,这就可以加大出货量了。另外我觉得还可以用压价的办法,把批发价格再压低,让屯粮的奸商们无利可图,逼着他们出货。”

“对,这个办法更好,无利可图的买卖就没人干了。”

……

几天后,大陆上的商人就有了反应。

“李老弟,你手里还有货吗?”

“唉!别提了,我手里压着八十多石稻谷,六两四一石进的,本想着压一压赚点,哪成想啊?现在是五两六了……”

“是啊,幸亏我本钱小,手里货不多,可是也赔进去不少啊。李老弟,赶紧出货吧,后面还不知道怎么样呐。”

这就是刘家压价的结果,囤货的盼着涨价,赚一笔,没想到刘家继续降价,并且货源充足,店铺前再也没有抢货的景象了。

“妈的!我真想防一把火,烧了正兴。”

“正兴”是刘家货栈的字号。

“小声点!你不要命了!你没见县衙门里的衙役总在街上转悠吗?”

怎么会有衙役保护市面呢?因为从外面大量输入粮食,可以解决饥荒,同时避免骚乱,这符合朝廷的利益,因此官府就要维护进货的粮商。

又一人插话:“你们没见正兴货栈里十几个伙计吗?一个个的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强力壮,还有大堂里面靠墙立着的就是三眼铳,那可不是好惹的家伙。”

“对,我也看见了,松江卫所的兵用的就是那样的三眼铳,听说可以不歇气的打,比火铳厉害多了。”

明代地方驻军就是卫所,一般的卫所有几百户兵户。我们前面说过卫所,这里不再重复。他们说的松江卫,就是松江府的卫所,上海县属于松江府管辖。

“唉!李老弟,赶紧出货吧,咱们小本买卖赌不起,如果明天正兴再降价呢?”

……

到了洪武六年的十月,已经施工一年多的新王府建成了,刘璎带着官员前来查看。其实刘璎不是第一次来,在建设的过程中他来过几次,按自己的想法给予指点。

王府坐落在淡水城里中轴线上偏北的位置,像是四四方方的一座小城,是城中城。正门在南面,正面边长半里多(两百多米),这规模是没法跟皇宫比的,但是比平民的院子可就大得太多。不说别人,刘家在淡水城里的大院子连王府的四分之一都没有。

王府南面正中是大门,上面有门楼,就像是城门的样子。但是只有一个门,而皇宫的正门是三个门,这是不能攀比的。

皇宫中间的大门是给皇帝走的,大臣们只能走旁边的门,王爷可没这么大的排场。

刘璎等人进入大门后看到里面很宽敞,正面有个高大很长的影壁墙,墙上有很大的壁画。影壁后面是个大屋顶的建筑,那就是所谓的银安殿了。但是大殿正面朝西,所以进门后道路向左拐,走到那边的大殿正面有一个更宽敞的广场,四四方方的。

广场靠围墙一侧有一排房子,众人们从房前走过,有的还推门进去看看。

这些房子大多是公事房,有臣子们休息用的房间,有厕所,也有厨房和吃饭的地方。

在皇宫里可是没有大臣们吃饭的地方,也不会准备饭食,有经验的大臣上朝时会私下里带一些方便的干粮以充饥。刘璎讲究实际,不会限制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他命人在这准备一个小厨房,提供简单方便的食品。

这里的几间公事房,其实比大殿用处大,一般的会议都会在这里进行,而不是上大殿。

在公事房旁边有个大门,那边有个侧院,王府里辅助办公人员都集中在这个院子里。用现代话说就是秘书处、机要处等等。

众人的注意力主要还是那个大殿,大殿朝向西,就是朝向大陆方向,是尊大明为宗主国的意思。

大殿的基座很高,有七级台阶,上去就到了大殿的正门。

台阶的级数也是有规矩的,皇上的金銮殿是九级台阶,王爷是七级台阶。这规矩是不能破的,破了就是逾越,就是大不敬的罪过。

看着大屋顶房子的人们此时才注意到屋顶的瓦,那是普通民居用的瓦,是黑色的。这黑瓦非常显眼,因为人们看惯了彩色的琉璃瓦。

为什么不用琉璃瓦呢?因为此时烧制琉璃瓦的色彩有限的那么几种,并不能烧制出任意颜色的瓦。黄色琉璃瓦是皇上专用,别人当然不敢用;绿色很接近黄色,容易误会;蓝色的大多用于陵寝建筑,太不吉利了。所以干脆就用民间的瓦,制作精良一些就可以了。

刘璎站在大殿前看了看就准备离开,想去后面转转。

这时刘诠说话了:“怎么?王爷不想进入大殿看看吗?”

在家里刘诠可以称呼“大侄子”,现在有其他官员在,就得郑重其事的称呼王爷了。

刘璎对于礼仪不是很感兴趣,大殿里边当然会等级森严,这是刘璎不想进去的原因。可现在三叔说了,他不好扫大家的兴,只能点头说好。

众人登台阶进入大殿,不过大殿里空荡荡的。只见地面铺着青砖,非常平整,还有几根很粗的大柱子支起高高的房顶。主建筑都完成了,但是内部设施还没有。

正中位置上已经有个台子了,同样是七步台阶。台子上应该有个王座,但是现在还是空的。完工后应该有个座位,放一把宽大的椅子,是国王坐的,还要有个案子。

王座前面的左右应该有两排太师椅,这是供有身份的大臣坐的,其余的臣子就只能站立了。

现代里的长条会议桌,大家坐着开会,这形式不符合古代的礼仪。在古代是皇上坐着,大臣们站着。

其实这个大殿的存在主要是个象征意义,使用的时候不多,不要说刘璎不喜欢虚礼,不喜欢排场,就是皇上与大臣们议事都另有地方,很少上金銮殿,只有重要的日子才用到金銮殿。

这是王府的第一进院子,是最主要的部分,特别是大殿,它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大殿建造完成就标志着王府的建成。皇宫里的大殿不止一座,可是这里只有一个大殿。

王府后面还有很多小院子,从正中大门进去是一条笔直的甬道,甬道两侧都是一个一个的小院子,门楣上都有个名称牌匾。这些院子分门别类,有书房,有住房,有厨房,仓库等等的,也有仆役住的地方。如果国王有很多妃子的话,够等级的妃子都要有独立的院子,当然现在的刘璎只有一个王后。

按说王宫的内院外人是不能进去的,特别是男子。不是吗?偌大的皇宫里只有一个正常的男人,那就是皇上,外人谁敢进去?现在刘璎还没有住进来,所有的院子都是空的,再者说,刘璎不讲究这些,于是众人进入内院参观。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都是普通房屋建筑,但是有个大花园倒是值得一看,花园的位置就在王府秘书院子的后面,一墙之隔。里面有个亭子和一个大水池,再就是奇石花草什么的了,也没什么出色之处。

——end——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再生于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再生于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5章:新王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