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盐碳豆腐

第84章 盐碳豆腐

西南坊李家,黄氏正在后院菜地里锄草,盘算着把菜地修整一番,抽空种上一些萝卜和菠菜。

自从饺子馆招了帮厨,黄氏就空闲下来了,李大牛没空时,才去铺子里帮着看守柜台、收钱。如今也不用每日送饭去饺子馆,饺子馆里另外起了炉灶,由帮厨的胡婶掌勺,胡婶厨艺不错,李宝生和良玉吃了都赞不绝口。

胡婶的丈夫胡大叔是渔民,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住在离码头不远的村落里。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胡婶不得不找份活计补贴家用。

三伏天闷热难耐,黄氏累得大汗淋漓,一口气喝了碗绿豆汤降暑,瞬间感觉活了过来。

“娘,天气太热,您歇一会儿,当心中暑!”李瑶心疼的说。

“晓得了,你赶紧回屋里去。”黄氏放下碗,接着干活。

李瑶想帮忙,不过黄氏不答应,俗话说一白遮三丑,大姑娘晒黑了就不好看了。

李珠扶了扶草帽,指了指身后堆着像小山一样高的蔬菜,“娘,这些够了吧?”

倒不是黄氏偏心,用黄氏的话来说,李珠年纪小不怕晒,捂一个冬天就白了。

黄氏抬头扫了一眼,“多摘点,我给肖嫂子送一些。”

肖家就在李家隔壁,黄氏搬来虔州之后,与街坊四邻走动频繁,尤其是隔壁邻居肖家。

李珠出了一身汗,感觉浑身黏黏糊糊的不舒服,洗了个冷水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然后去了李瑶房里。

映入眼帘的是雕花博古架,原屋主留下的家具之一,黄氏用不上就搬到李瑶房里。与博古架挨着的是一张深色木纹案台,案台上摆放着一个黑漆妆奁匣子,和一套文房四宝。床榻摆在最里面,挂了天青色的帐子,李瑶正坐在床沿上纳鞋底。

李珠扫了一眼,不难看出她在给李琼做鞋。李琼跟附近的孩子们熟悉了,整天跟着他们东窜西跑,特别费鞋。

“大姐,你是不是有心事?最近看你总是闷闷不乐的。”李珠挨着李瑶坐下。

李瑶咬了咬唇,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珠儿,前几天我遇见了况秀才!”

李珠惊得跳起来,“什么?他还敢来找你!”

“不是来找我,买菜回来的路上碰巧遇见了。”李瑶用手比嘘,跑去关了房门。

“你有没有跟爹娘说?”李珠皱着眉头。

李瑶摇了摇头,“没有,他们肯定会担心。”

“那厮跟你说什么了?”李珠咬牙切齿的问道。

“......没,没说什么。”李瑶目光微闪,一副心虚的样子。

“我要去告诉爹娘。”李珠作势要走。

“珠儿,别去,我跟你说还不行嘛!”李瑶拽住她,一脸哀求之色。

李珠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这还差不多。”

李瑶才反应过来,妹妹只是吓唬自己,哭笑不得,“真是个坏丫头!”

“大姐快说。”李珠催促道。

李瑶讪讪一笑,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他觉得跟我有缘,还说他当初是被逼无奈......说了一大通乌七八糟的鬼话,我是不信的。”

”大姐,你就是为这件事烦恼?“李珠笑了笑,谁没遇见过人渣?

“那倒不是,”李瑶深深地叹了口气,“如今我们家不愁吃穿,一家人平安健康,弟弟们有书可念,连我也认了几个字,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要是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那该多好!”

近日黄氏有了空闲,正琢磨着给李瑶找婆家,不光托媒婆帮忙,还向肖婶她们打听。

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束缚太多,李瑶有这种想法不足为奇。就拿李珠的三位姑妈来说,嫁的并不远,李珠回来有几个月了,没见过姑妈们回娘家。听陈氏说,姑妈们一年难得回来一两次。

”这有何难?让娘替大姐找个离家近的,最好是挑家中有兄弟的,我们一起嫁过去,以后看谁敢欺负我们姐妹俩!“李珠开玩笑说道。

李瑶捂嘴大笑,“没羞没躁。”

姐妹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李瑶心情好了不少,还商量着要一起去街上买胭脂水粉。

黄氏从肖家回来时喜气洋洋,一扫前几日的愁容,看到李琼弄得全身脏兮兮的,居然没发脾气。

”肖嫂子给了我一块盐碳豆腐,喷香喷香的,正好添一道菜。“黄氏咧嘴笑道。

盐碳豆腐是一道独具风味的下饭小菜,把豆腐放入装有雪水、稻草灰和盐的密封罐子里浸泡一天,捞出后洗干净,浇上青辣椒、蒜泥,以及少许酱油,最后淋上热油即可食用,咸香开胃,解暑又解馋。

李珠笑了笑,没接话。邻里互赠吃食是常事,以往也不见黄氏如此高兴,肯定是因为其他的事情。

因李大牛在饺子馆里吃午饭,李瑞从书院回家后,黄氏就摆了饭。天气闷热,李瑞最近胃口不佳,今天有盐碳豆腐下饭,倒是吃了满满一大碗米饭。

李瑞在清溪书院只呆了短短一个月,言谈举止变得大方得体,早已不是当日那副乡下穷小子模样。黄氏不舍得孩子受一丝委屈,为了让李瑞早日适应书院的环境,零用钱都是给足了。

起初,李珠还不太放心,怕李瑞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观察了一段时间,见他如同在乌雲镇一般,下学就回家,偶尔给家中弟弟妹妹捎些吃食回来,李珠才放下心来。

“珠儿,春燕出门的日子快到了,要准备一份贺礼,她的喜好你知道吧?”黄氏突然问道。

春燕出嫁就定在八月初一。

李珠与春燕情同姐妹,这么重要的事情当然不会忘记,早就打算了要送一份贺礼。

“春燕姐姐的喜好应该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李珠笑着说道。

想到春燕的亲事是自己点头答应的,跟嫁女儿也没区别了,黄氏咬咬牙,拿了五两银子出来置办礼品。

五两银子不算少了,能买一亩水田。周嫂子的女儿周金花出嫁时,黄氏才送一篮子鸡蛋;杨发的女儿杨小芳出嫁时,黄氏送的是几尺花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丫鬟的古代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丫鬟的古代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第84章 盐碳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