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采药

第2章 采药

齐孟睡的很不踏实,做了个奇怪的梦。

在梦中,他骑上一只巨大的白鹤,穿越虫洞,飞回到几百年后的家,在饭桌上听老婆唠叨寒假旅游的事情,吃完饭骑着白鹤去公司上班,飞过城市上空,无数人在下面拍视频。

醒来时,阳光穿过窗户破洞照进草屋,洒在他脸上。

昨晚那位黑饼少年穿着件黝黑的破棉袄,站在自己身边。

黑饼少年脖子上有红点,看样子昨晚被虱子咬的不轻,她面对齐孟,鼻孔上挂着两串晶莹剔透的液体,就快滴到齐孟口中。

“你叫啥?”

齐孟站起身,避开了从天而降的鼻涕。

“孟哥忘了?我,王道成!”

口口声声叫大哥,从王道成热情洋溢的样子,齐孟确定了两人之间的关系,这位少年应该就是自己的小弟。

没想到穿越到明代血汗工厂也会有小弟,难道不是在预示自己将要建功立业大展宏图吗?

“道成啊,你这名字很好听,你看啊,你爹妈给你取名时候就想到了你要当道士,道成道成,你将来会成为道士的!”

王道成白齐孟一眼:

“孟哥,小豆子昨晚没回来!”

小豆子是孩子中的一个,齐孟当然记不得了,他敷衍了句,这时屋外吵吵嚷嚷,其他人都起床了。

齐孟赶紧把破袄裙套在身上,跟着王道成出去了。

庵堂墙壁歪歪斜斜,屋顶盖着厚厚的茅草,若不是柴门上挂着“子孙堂”三个大字,还以为是到了诸葛亮襄阳耕读的老家。

“子孙堂,子孙堂,”

齐孟在心里默默念叨了几句。

子孙堂前站着群小孩,正七嘴八舌讨论那个名叫小豆子的失踪儿童。

“怕是在山里让狼叼走了!冬天山里没吃食,狼都出来了,昨日你们听见狼嚎没?!”

“他老娘住在老营街,跑回家去也有可能,谁愿意待在这山上······”

“莫要胡扯,下山要两三个时辰,沿途有提点、道官盘查,走不了的!”

齐孟听了一会儿,看来真的有狼,昨晚没被狼吃掉也算是幸运。

环境如此险恶还让上山砍柴,这血汗工厂也特么太黑心了。

必须先搞清楚自己穿越的具体时间,好决定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齐孟对小豆子的记忆完全消失,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这个小孩,祝他平安。

“孟哥,张道长带咱们去龙头崖采灵芝,赶紧吃东西,晚点就没了!”

齐孟点点头,昨天一番折腾,现在确实有些饿了。

“张道长?就是昨晚那个刀疤脸?”

刀疤脸此刻正在灶台前忙碌,他围着个脏兮兮的大围裙,像是艺术家出身的大厨子。

“除了他,还会有谁?”

王道成盯着刀疤脸,像在看一个移动的大饼,嘴角溢出两行口水。

他对采药什么的并不感兴趣,反正都是脏活儿累活儿,现在只关心穿越到什么时候。

武当山地位显赫,有明一朝,皆设有驻守太监,均州设有千户所,常年香客云集,八大宫殿收下的香火钱不下百万,当时有太岳(武当)山富甲天下的说法,武当香火钱经常用来赈济湖广灾民,湖广各府县入不敷出时,经常会找武当提督太监帮忙。

总之,留在武当不至于混的太差。

当然,如果穿越到明末,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荆襄一带,多有流民叛乱,成化元年三月,流民首领刘通(号刘千斤)联合石龙(号石和尚)、刘长子等,在房县大木厂立黄旗聚众起义,称汉王,国号汉,年号德胜,攻略襄、邓,屡败官军,朝廷难以平定。

崇祯年间,李自成由河南进入荆襄,攻破均州城,擒杀大明最后一任武当提督太监,占据均州城一半面积的静乐宫被一把火焚烧,一起被烧毁了的武当山下几座道观,武当道士被流贼裹挟,由湖广败退四川,最后伤亡大半。侥幸逃出去的,被我大清剃成猪尾巴辫,成为满洲主子的包衣奴才。

齐孟抬头望向子孙堂,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悲惨命运。

子孙堂相当于古代的幼儿园,当然其条件要比幼儿园差很多。

永乐皇帝大建武当,朝廷从各地征募得道高士,入住武当道观庵堂。

当时,天下道士入武当,由于道观庵堂众多,一时之间,全国道士竟供不应求,不能满足所需。

为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允许武当山收养均州附近孤苦孩童,选取聪慧之人,纳为道童,教会他们法器丹药之术,作为武当道众的人才储备。

当然,武当山附近一些富贵人家的孩子如果罹患重疾,医治无效,也会寄养在道门,以修行保全性命。

这种子孙堂制度贯穿明、清,延续数百年,直到民国还有存在。

“都不要说话了!吃饭!吃完干活!”

庵堂前面升起袅袅炊烟,张道长扯着嗓子喊叫。

齐孟上下打量这刀疤脸,见他剑眉星目,目光凌厉,手脚粗大,看样子也不像什么养尊处优的道士。

看那条醒目刀疤,齐孟不由对此人身世产生了浓烈兴趣。

望着升起的炊烟,闻到柴火燃烧的味道,肚子咕咕叫起来。

大家很快不再讨论失踪的小豆子,立即开始关注早餐问题。

在众人注视下,早餐来了。

满满一箩筐黑乎乎的“饼子”被摆在齐孟面前,刀疤道士瞪齐孟一眼,好像是怕他上来抢饼。

齐孟不屑一顾的撇撇嘴,又不是什么网红烧烤店,至于去抢?

“把被子盖成黑色,把饼烤成黑色,这特么都是群什么人啊!”

吐槽了几句,身边冲上来几人,不由分说就要抢饼,齐孟眼疾手快,抓起一块,吞进嘴里,刚要下咽时,苦味涌上来,半口饼被他吐了出来。

几个蓬头垢面的小孩愣愣的望向齐孟,像在打量怪物。

“齐大傻子!”

张道长抡起木棍冲过来:

“造孽啊!糟蹋粮食!窝窝头不吃!!”

齐孟丝毫不显愧疚,恨不能将窝窝头砸在刀疤脸上,这到底是什么黑暗料理,他大声道:

“大叔,今年是哪年,皇帝是朱元璋还是朱由检?”

张道长脸色顿变,捡起已经放下的木棍,劈头就朝齐孟打来。

“太祖名讳是你乱叫的?!自己挨打就罢了,连累了师傅······”

齐孟躲开棍子,张道长转身招呼其他人背上箩筐准备上山。

“大叔,今年是哪年?皇帝是朱由检不!”

箩筐跌落在地上,张道长脸上露出生无可恋表情。

“万历三十七年!”

“哪一年?!”

“万历三十七年!!“

万历三十七年啊,齐孟若有所思点点头。

刀疤担心他又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大喊一声:

“齐大傻子,跟上!”

齐孟背起竹篓跟在后面,他精神恍惚。

据他有限的历史知识可知,十年后,萨尔浒之战爆发,明军惨败,杜松被杀,建奴在辽东崛起,之后几不断侵扰大明。二十多年后,多尔衮率八旗军入主中原,明国灭亡。

齐孟叹了口气,抬头望向前方。

“道长,到了没?!”

道长也不搭理他,背着巨大的背篓,在神道上健步如飞,像只大猴子。

走了一会儿,青石板神道消失了,变成了土路,土路两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齐孟不敢再喊道长,生怕跌落下去连尸体都找不到。

道长终于停下,他们来到一处悬崖前,这应该就是王道成所说的龙头崖。

有人从背篓里取下绳子。绳子一端系在腰上,一端悬崖旁松树上,沿着悬崖攀援而下,动作显得很熟练,估计经常来这里采药。

峭壁石头滚落,坠入深渊,很久才听到落地声。

“快点!日头升起来,露水没了,灵芝就不好用了!”

张道士不耐烦望向这边。

齐孟鼓足勇气,绑上绳子,毅然走向悬崖。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明鹤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明鹤吟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采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