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斗娃,其乐无穷
写东西最忌“闭门造车”,因此要读万卷书,还要走万里路。
上周,我是导游,讲对联,讲对称,讲得口干舌燥、头晕脑眩,日记写出来效果很一般。我想,是我过度干预限制了你的思考。
本周,角色转换,游魁星阁。翻身做主人的感觉真爽。
一
路上,我故弄玄虚地问,“你知道为什么叫魁星阁吗?”
这么高级的东西,我都不懂莫说他了。百度了半天后,他有点难为情地说,“好多字啊,看不懂。”
我暗笑,跟我运筹帷幄的场景是一样的。实际上,为了树立父亲高大的形象,我已经偷偷做了资料。咱先不扯“活到老学到老”的老话,比这残酷的现实是,你要不学习不进步,最先看不起你的就是你的孩子。
下面是我的表演。
“魁”就是第一名,考了第一名叫“夺魁”。“魁星”就是第一名的星。
说到这里,他恍然大悟道,“魁星阁就是保佑人考第一名的地方。”
嗯,我喜欢这个简单明了的说法。
关于“魁星”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秀才长得奇丑无比,不仅满脸麻子,腿上还有点残疾。但他却非常聪明,文章写得特别好,参加科举考试从“乡试”经“会试”,一路过关斩将,来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皇帝一看秀才的容貌和画着圈上殿的走路姿势,心中不大高兴,就随口问了下:“你那脸是怎么搞的?”
秀才答:“回陛下,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
皇帝觉得这人怪有趣的,又问:“那么你的瘸腿呢?”
他又回答:“回陛下,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
皇帝很高兴他的机敏,又问:“那朕问你一个问题,如今天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
他想了想说:“天下文章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
皇帝大喜,阅读完他的文章后,更是拍案叫绝:“不愧天下第一!”于是钦点他为状元。
这个丑文人的才学、智慧和发奋,使他后来升天成为魁星——北斗七星的前四颗,主管功名禄位。
“魁”字拆开来,一半是“鬼”,应魁星的面目丑陋,一半是“斗”,应魁星才高八斗、也应北斗星座。据说魁星手中的朱笔批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文人中传“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笔不点头”就来源于此。
因为有了这谈话,后来的参观中,他径自找到雅人四好:琴、棋、书、画,甚至在石刻中发现了“龙门”,你的小眼睛还挺好使的。
“兴文运”只是魁星阁的一个方面,还有就是“镇风水”。据说,这个局是暨大博士某先生在南海摆下的,看来效果不咋的。题外话,不表。
二
研究完地图,说第一站要去“弥勒钟声”,说是听起来不错。
找路的那一段让他写日记里了,一不小心就把我打造成一个“暴君”。当然了,晗哥从来不忍心批评我,他只是用调侃的口吻叙述了我的言行。你个小妖怪,我怀疑你偷看了我上次的日志,并抄袭了。
话说回来,爸爸离“真民主”还真有一大段路要走,希望你能持续批评指正。
很多时候谈教育孩子的经验只是让大家看到美好的,真正丑陋的只有通过孩子的口才发觉,惭愧。
“弥勒钟声”确实有个哑钟,我早就知道它就是一个新建的“景点”。
不过,我不动声色地表示,这个景点选得相当好,表达了对他英明选择的崇拜之意,这是我的一贯伎俩,用得很溜。
景点不咋的,但是亭上的一副对联还是引起了我们注意。具体点说,是他指引我注意的。
有时候,我投其所好,他也然。这是一场智力竞赛。有一个伟人不是曾曰过嘛:与娃斗,其乐无穷。
垂红/蕴玉/双亭秀
滴翠/流金/满岭春
我说,这儿叫“双亭”就可以了,新建一口哑钟根本是多此一举。
他同意。
还有一点要强烈补充下。他说亭上那个顶像葫芦,什么时候能爆来一个葫芦娃呢?爆字还着重用超重音读,感觉很了不起的样子。
我白了他一眼,心里骂道,不知所谓。
可爱又可笑,受不了我儿子。
三
离开这个不错的景点后,我们奔顶而去,一路拍照,一路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废话。
比如:(比较无聊,请直接忽略)
我问,你知道爸爸最爱的小孩是谁吗?(送分题喔。)
他答,我。
我说,错,是杨暻晗。
又问,你知道爸爸最爱的小孩是谁吗?
他答,杨暻晗。
我说,错,是我儿子。
每天反反复复的,不知他会不会觉得很烦呢?下次问一下。
怎么写完上面这些,有点无法直视自己的感觉呢?
半路,遇到一对父子在研究墙壁。
父亲敲着笃笃作响的墙壁,问孩子,“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孩子摇摇头。
麻烦的是,这话飘进了我爱显摆的儿子耳朵里,立即以此拷问我。
我只能说我比较无语啰。
后来,回家写的时候,还特意问我,这个该怎么写。
我说你可以用他们的对话来表达你想要的意思。心中暗喜他能学到这种描述的方法,遗憾的是,他就只是问了下。
跟上周的状态非常不同的是,他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动笔写了起来,感觉是有一大波文字在胸中汹涌澎湃,不吐不快。
写完后,非常自豪地说道,“比写秋游还要多。”
我估计你是让高楼给吓的,哈哈,这小孩恐高。用他的话说,“我的心最高已经能跳到脑子里了,因为太可怕了。”
别人才跳到嗓子眼,你牛点。
我故意骗他,飞出来的部分跟塔身就只是用一些螺丝接在一起,这下更是吓得魂不附体。
下次带你去玻璃桥玩玩。哈哈。
(20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