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东山经

卷四 东山经

东山经

※原文

东山之首,曰樕(sù)

※注释

1犁牛:毛色黄黑相杂的牛,像虎纹似的。

※译文

东方第一列山系的首座山,叫作樕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1。

※注释

1活师:又叫活东,蝌蚪的别名,是青蛙、蛤蟆、娃娃鱼等两栖动物的幼体,头又圆又大而尾巴细小,游泳于水中。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藟山,山上有玉,山下有金。湖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食水,水中有很多蝌蚪。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

※注释

1箴:同“针”。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栒状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丰富的青石碧玉。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狗,却长着六只脚,名字叫作从从,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却长着老鼠一样的尾巴,叫作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勃亝1之山,无草木,无水。

※注释

1亝:“齐”的古字。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勃齐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水。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減(jiǎn)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1。

※注释

1鳡鱼:也叫作黄钻、竿鱼,体延长,亚圆筒形,青黄色,吻尖长,口大,眼小,性凶猛,捕食各种鱼类。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番条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鳡鱼。

※原文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儿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

※译文

再向南四百里,是座姑儿山,山上有茂密的漆树,山下有茂密的桑树、柘树。姑儿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鳡鱼。

※原文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1。诸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注释

1箴石:石针是古代的一种医疗器具,用石头磨制而成,可以治疗痈肿疽疱,排除脓血。箴石就是一种专门制作石针的石头。

※译文

再向南四百里,是座高氏山,山上盛产玉石,山下盛产箴石。诸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湖泽,水中有许多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泺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岳山,山上有茂密的桑树,山下有茂密的臭椿树。泺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湖泽,水中有许多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犲(chái)山,其上无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

※注释

1夸父:即举父,一种长得像猕猴的野兽。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犲山,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山下到处流水,水中有很多堪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沔,其中多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独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多的是美观漂亮的石头。末涂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南流入沔水,末涂水中有很多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鸣自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泰山,山上盛产玉,山下盛产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与一般的猪相似而体内却有珠子,叫作狪狪,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环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汶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竹山,坐落于汶水边上,这座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玉石。激水从竹山发源,然后向东南流入娶檀水,水中有很多紫色螺。

※原文

凡东山之首,自樕

※译文

总计东方第一列山系的首尾,自樕

※原文

东次二山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湣(mǐn)泽。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

※译文

东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座山,叫作空桑山,北面临近食水,在山上向东可以望见沮吴,向南可以望见沙陵,向西可以望见湣泽。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牛却有老虎一样的斑纹,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在呻吟,叫作

※原文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榖而无水,多鸟兽。

※译文

再向南六百里,是座曹夕山,山下到处是构树,却没有水流,还有许多禽鸟野兽。

※原文

又西南四百里,曰峄(yì)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rǔ)之水,其中多蜃、珧1。

※注释

1蜃:即大蛤,一种软体动物,贝壳卵圆形或略带三角形,颜色和斑纹美丽。珧(yáo):小蚌。蚌是一种软体动物,贝壳长卵形,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

※译文

再向西南四百里,是座峄皋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丰富的白垩土。峄皋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激女水,水中有很多大蛤和小蚌。

※原文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无草木,多砥砺。

※译文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三百里流沙,便到了葛山的尾端,这里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粗细磨石。

※原文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

※译文

再向南三百八十里,就是葛山的首端,这里没有花草树木。灃水从此发源,向东流入余泽,水中有很多珠

※原文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芑1。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2,名犰狳,其鸣自

※注释

1芑:通“杞”。即枸杞树。2眠,装死。3螽(zhōng):即螽斯,蝗虫之类的昆虫,体绿色或褐色,样子像蚱蜢,以翅摩擦发音,是害虫。

※译文

再向南三百八十里,是余峨山,山上有茂密的梓树和楠木树,山下有茂密的牡荆树和枸杞树。杂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水。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兔子却是鸟的嘴,鹞鹰的眼睛和蛇的尾巴,一看见人就躺下装死,叫作犰狳,发出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它一出现就会有螽斯、蝗虫出来,为害庄稼。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无草木,多水。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杜父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流水。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无草木,多水碧1,多大蛇。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其鸣自

※注释

1水碧:就是前文所说的水玉之类,即水晶石。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耿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水晶石,还有很多大蛇。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狐狸却长着鱼鳍,名字叫作朱獳,发出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就会有恐怖的事发生。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其中多

※注释

1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卢其山,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涔水,水中有很多鹈鹕,外形像一般的鸳鸯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发出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就会有水土工程的劳役。

※原文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译文

再向南三百八十里,是座姑射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流水。

※原文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译文

再向南行三百里水路,经过一百里流沙,是北姑射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石头。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无草木,多蛇,多碧、多玉。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碧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蛇多,盛产碧玉、水晶。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山,无草木,多水。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南姑射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河流。

※原文

又南五百里,曰缑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东流注于沙泽。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缑氏山,没有花草树木,盛产金银美玉。河流多源于此,向东注入沙泽。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獙獙,见则天下大旱。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姑逢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狐狸却有翅膀,发出的声音如同大雁鸣叫,名字叫作獙獙,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旱灾。

※原文

又南五百里,曰凫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

※译文

再向南五百里,是凫丽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箴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狐狸,却有九条尾巴、九个脑袋、虎一样的爪子,叫作

※原文

又南五百里,曰

※译文

再向南五百里,是

※原文

凡东次二山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

※注释

1载:戴。一般指将东西戴在头上。觡(gé):骨角。专指麋、鹿等动物头上的角,这种角的骨质与角质合而为一,没有差异,所以叫骨角。2婴:古代人用玉器祭祀神的专称。

※译文

总计东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尾,自空桑山起到

※原文

又东次三山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

※译文

东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座山,是尸胡山,从山上向北可以望见

※原文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译文

再向南行八百里水路,是座岐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桃树和李树,而野兽大多是老虎。

※原文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诸钩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1。

※注释

1寐鱼:又叫嘉鱼,古人称为鱼。这种鱼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暗褐色。须二对,粗长。

※译文

再向南行七百里水路,是诸钩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这座山,方圆一百里,有很多寐鱼。

※原文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译文

再向南行七百里水路,是中父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

※原文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译文

再向东行一千里水路,是胡射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

※原文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1,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2。

※注释

1菌蒲:即紫菜、石花菜、海带、海苔之类。2鳣鲔:鳣鱼,据古人说是一种大鱼,体形像鱼而鼻子短,口在颔下,体有斜行甲,没有鳞,肉是黄色,大的有二三丈长。鲔(wěi):鲔鱼,据说就是鱼。

※译文

再向南行七百里水路,是孟子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梓树和桐树,还生长着茂密的桃树和李树,山中的草大多是菌蒲,山中的野兽大多是麋、鹿。这座山,方圆一百里。有条河水从山上流出,叫作碧阳,水中生长着很多鳣和鲔。

※原文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龟1。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

※注释

1蠵(xī)龟:也叫赤蠵龟,据古人说是一种大龟,甲有纹彩,像玳瑁,又要比它薄一些。

※译文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流沙五百里,有一座山,叫跂踵山,方圆二百里,没有花草树木,有大蛇,山上有丰富的玉石。这里有一水潭,方圆四十里都在喷涌泉水,叫作深泽,水中有很多蠵龟。水中还生长着一种鱼,长得像一般的鲤鱼,却有六只脚和鸟一样的尾巴,叫作

※原文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mǔ)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

※译文

再向南行九百里水路,是踇隅山,山上有茂密的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还有许多赭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一般的牛却长着马一样的尾巴,叫作精精,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原文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1,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注释

1榑木:即扶桑,神话传说中的神木,叶似桑树叶,长数千丈,粗二十围,两两同根生,更相依倚,而太阳就是从这里升起的。

※译文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三百里流沙,便到了无皋山,从山上向南可以望见幼海,向东可以望见榑木,这里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刮大风。这座山,占据了方圆一百里。

※原文

凡东次三山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1羊,糈用黍2。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注释

1牡:鸟兽的雄性。2黍:一种谷物,性黏,子粒供食用或酿酒。在脱皮以后,北方人称它为黄米。

※译文

总计东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尾,自尸胡山起到无皋山止,一共九座山,途经六千九百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的身子却长着羊角。祭祀山神:在毛物中用一只公羊做祭品,祀神的米用黄米。这些山神,一出现就会起大风、下大雨、发大水而损坏庄稼。

※原文

又东次四山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獦(gé)狚(dàn),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qí)雀,亦食人。

※译文

东方第四列山系的首座山,叫北号山,屹立在北海边上。山中有一种树木,长得像普通的杨树,开红色花朵,果实与枣子相似但没有核,味道是酸中带甜,吃了它就能使人不得疟疾病。食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北流入大海。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狼,长着红脑袋和老鼠一样的眼睛,发出的声音如同小猪叫,叫作獦狚,是能吃人的。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外形像普通的鸡却长着白脑袋,老鼠一样的前爪和老虎一样的后爪,叫作鬿雀,也是能吃人的。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展水,其中多

※注释

1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旄山,没有花草树木。苍体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展水,水中生长着很多

※原文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东始之山,上多苍玉。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芑,可以服马,泚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多茈鱼,其状如鲋1,一首而十身,其臭(xiù)如蘪芜2,食之不

※注释

1鲋(fù):即鲫鱼,体侧扁,背面青褐色,腹部银灰色,肉味鲜美。2蘪芜:就是蘼芜,一种香草,叶子像当归草的叶子,气味像白芷草的香气。据古人讲,因为它的茎叶靡弱而繁芜,所以这样叫。3

※译文

再向南三百二十里,是东始山,山上多出产苍玉。山中有一种树木,长得像一般的杨树却有红色纹理,树干中的汁液与血相似,不结果实,叫作芑,把它的汁液涂在马身上就可使马驯服。泚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北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美丽的贝,还有很多茈鱼,长得像一般的鲫鱼,却长着一个脑袋和十个身子,它的气味与蘼芜草相似,人吃了它就不放屁。

※原文

又东南三百里,曰女烝(zhēng)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鬲(gé)水,其中多薄鱼,其状如鳣鱼1而一目,其音如欧2,见则天下大旱。

※注释

1鳣:通“鳝”。即鳝鱼,俗称黄鳝。2欧:呕吐。

※译文

再向东南三百里,是女烝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石膏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鬲水,水中有很多薄鱼,长得像一般的鳝鱼却只有一只眼睛,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在呕吐,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旱灾。

※原文

又东南二百里,曰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

※注释

1牙:这里指尖锐锋利、露出嘴唇之外的大牙齿。

※译文

再向东南二百里,是座钦山,山中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却没有石头。师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皋泽,水中有很多

※原文

又东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泽。其中多

※译文

再向东南二百里,是子桐山。子桐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余如泽。水中生长着很多

※原文

又东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yǔ),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译文

再向东北二百里,是座剡山,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猪却是人的面孔,黄色的身子上长着红色尾巴,叫作合窳,它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这种合窳兽,是吃人的,也吃虫和蛇,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水灾。

※原文

又东北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1。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钩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涝水,其中多

※注释

1桢木:即女贞,一种灌木,叶子对生,卵状披针形,在冬季不凋落,四季常青。初夏开花,是白色,果实椭圆形。

※译文

再向东北二百里,是太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茂密的女贞树。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一般的牛却是白脑袋,长着一只眼睛和蛇一样的尾巴,叫作蜚,它行经有水的地方水就干涸,行经有草的地方草就枯死,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瘟疫。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涝水,水中有很多

※原文

凡东次四山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右东经之山志,凡四十六山,万八千八百六十里。

※译文

总计东方第四列山系的首尾,自北号山起到太山止,一共八座山,途经一千七百二十里。以上是东方山系的记录,总共四十六座山,一万八千八百六十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山海经(国学大书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山海经(国学大书院)
上一章下一章

卷四 东山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