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好父母

成为好父母

成为好父母

先与自我对话

如果父母之爱不善加利用,可能会造成这份爱的质量有所降低。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带来影响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你的环境条件和个人特点。

你的经济拮据吗?

住房拥挤吗?

身体健康吗?

你觉得自己小时候幸福吗?

你容易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吗?

你们夫妻之间恩爱吗?

宝宝降生后和你在一起的时间多吗?

你们起初想要这个孩子吗?

你认为宝宝是生不逢时吗?

如果以上问题的回答有一半是负面的,就要引起你的关注了。

尽管我们不能断言:恶劣的环境条件一定会导致母爱的缺乏,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母爱的力量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就像发芽需要适合的温度一样。

从自我行为中发现童年的痕迹

我在工作中遇见了这样一对母女:女儿对妈妈充满怨恨,妈妈则哭诉,女儿曾让她跪在家门口的马路中间。人来人往,妈妈觉得很羞耻,只能把头深埋下来。这时,女儿立即冲过去,扇了她两耳光,厉声说:“把头抬高跪正,谁让你低下头!”于是,妈妈只能照做,跪了一上午。

这实在令人无法理解吧。那么,让时光倒流到女儿童年的时候,她的爸爸长年在外工作,而且有了外遇。她的妈妈性格暴躁易怒,打骂孩子是家常便饭,扫帚、板凳、筷子、碗等,通通都是她打女儿的工具。

有一次,好不容易爸爸回来了一趟,买了精致的礼物送给女儿。妈妈却把看起来极其诱人的礼物放在桌上,让女儿坐在一米远的椅子上,故意让她眼巴巴盯着那礼物,只许看,不许摸,更不许拆,就这样折磨着她。女儿实在忍不住,咽着口水,蠢蠢欲动,抬起屁股准备看一眼礼物。突然,“嗖”的一记耳光从天而降,孩子脸上立刻出现了几道红印,只见妈妈痛斥女儿:“让你动!有本事你再动,看我不打断你的腿!”到最后,女儿也不知爸爸买了什么送给她。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妈妈和女儿的地位发生了这么大的反转呢?女儿渐渐长大了。有一天,妈妈拿着晾衣竿准备抽打女儿,人高马大的女儿迅速夺下晾衣竿,同时反扣住妈妈的手说道:“臭婆娘,让你再敢打我!”

这对母女看起来匪夷所思,这位母亲性格的确易怒,在常人看来她的做法已经有些变态了。她何至成为这样?她真的那么厌恶自己的亲生女儿吗?

这位母亲的直接刺激事件是与丈夫感情不好,丈夫在外做生意,有了外遇,想和她离婚,她就是不离,不甘心便宜了别的女人。她没有力量去接受丈夫有外遇的事实,越不面对现实,她的心里越痛苦。在漫长的等待和失望中,她所有正常的情感都被扭曲了,变成怨妇加弃妇,最后成了悍妇,孩子便成了她的出气筒。

当女儿渴望礼物时,她对女儿的折磨,已经被她想象成她在惩罚那个负心汉。抽打女儿时的快感被无意识地变成在报复无情的丈夫。

这个女儿没有得到双亲之爱,她当然也没学会怎么去爱,她从妈妈身上学会的是暴力、愤怒和抑郁,她从爸爸身上学会的是淡漠和疏远。所以,成年后的她如法炮制地对待妈妈。

那这个女儿如果将来也生了一个女儿,又会怎样呢?她的婚姻生活会顺利吗?

摆脱成长的阴影

如果这个女儿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没有及时得到修正或治疗,那么等她有了孩子,也许会用和妈妈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人生。我们可能会发现历史居然惊人地相似,不幸也许会再次降临到这个女儿身上。

有些喜欢对孩子施展拳脚的爸爸会这样说:“我从小就是被打大的,现在不也好好的?怎么这小子……居然敢不听话了!”

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总以为大人有理,以至于有时压抑了心中微弱的反抗声。我相信这种在暴力中成长的男性起初被打时也不可能是心甘情愿的,但慢慢就认同了体罚的方式。

但是,有些人却能够自悟,努力地不让过往的伤害继续干扰和打乱他们接下来的生活。

如果你不喜欢你的成长经历,那么你会想去改变,这个改变可能是艰难的,你必须自己创造出一个为人父母的榜样。

你可能会感叹:“我不愿意像我父母那样做,但为什么我总是在做同样的事情?”

你意图重新书写你的童年经历,如同打破一个养成多年的恶习。习惯的力量都是非常强大的,熟悉的行为模式让你无法自拔,它还会让你放弃改变的意愿。

因为,你的童年经历无论快乐与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它已经成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尤其那些在小时候被忽视、受虐待的孩子,往往都想改变以前的痛苦。他们常常会许下美好的愿望,发誓不让自己的子女受到他们曾遭受的伤害。

可是,当他们的孩子生气烦躁,没有百依百顺时,这类父母很可能感觉自己再次遭受了情感挫折(就像童年渴望亲情时的受挫感),他们会减少和回收自己的情感,甚至可能忽视或虐待他们的子女,或者表现得情绪不稳定,在虐待和溺爱之间来回变化。

当然,如果你喜欢父母亲养育你的方式,他们就是可接受的榜样,你会用他们的方式来对待你的子女。而你也是幸运的,因为你心中有父母之爱的力量。

那么,不幸的成长经历真的如此沉重,非要我们用余生去背负,而且还有可能伤害下一代,并且改变起来如此困难吗?

“再见”行动,告别原生家庭

如果你想更轻松地上路,去做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去做成熟的父母,那么你首先需要告别的是自己的原生家庭,你要和自己的父母说“再见”——这不是要你和他们断绝关系,你只是在内心宣布独立。

25岁的阿哲坐在我的办公室里说:“我早就和我父亲说再见了,我父亲在7年前就和我断绝关系了,而且我也不想和他联系,我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不,这绝不是“再见”。阿哲的情况实质上和依赖的情况一样,他并没有完成离家的过程。他叛逆性地断绝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实际上在情感上还是与原生家庭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过不是以依赖的方式,而是以痛苦、怨恨的方式或带着隐藏的愤怒和憎恨,这样的负面力量很强大。

健康的关系,永远是一种平衡的关系,它既不会紧密到让人窒息,也不会疏远到完全分离。

“再见”行动怎么去做呢?

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坐下来和你的父母好好谈一谈,告诉他们你的生活和你的决定。不过,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如果你无法做到,那么你可以采取下面的方式。无论如何,你最好完成这个倾诉的步骤。

在心理辅导中,我们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帮助你完成:

你坐在一把椅子上,然后在对面摆上一张空椅子,让椅子面向你。想象你的妈妈就坐在那张椅子上,好像她就在你面前一样,告诉她你成长过程中所有的感受:痛苦、欢乐、骄傲、沮丧。然后再想象你爸爸坐在那椅子上,继续采用这样的方法完成这一步骤。

这时候,你可以放声痛哭,让悲伤淹没你……

你也可以破口大骂,把愤怒发泄出来……

只要不是装得无动于衷,怎样都好。

如果你的父母已离世,你可以去他们的墓地,倾诉真实的情感,这对长期受压抑和受伤害的心灵有很好的疗效。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写信。有些人无法当面表达感受,那么可通过写信的方式,尽情释放和宣泄出自己所有的感受和痛苦。信件不一定要立即寄出去,你可以在你的心情已经平复许多的时候再把信寄出去。

谁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父母?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或多或少都有些伤痕,而且父母有时也无法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这不是因为父母想刻意伤害子女,而是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并不完美,也会犯错。

在你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你心中的上帝。那么,当我们以某种方式和父母在情感上告别后,又该用什么来填补心中父母角色的空缺呢?

对于心理严重受伤的孩子,当他们觉得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很难改变过去时,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机构。

其实,对于童年生活在痛苦、受虐或其他不健康的家庭关系中的人来说,用正确的方式和原生家庭道别是一件非常艰难甚至无法做到的事。他们会说:

“没必要吧!我已经走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去回忆这些痛苦的往事?我已经忘了,为什么还要搅进去?”

其实,他们潜意识并不想离开原生家庭,因为离开就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修补”过去了。或者是他们内心还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或者不甘,所以无法轻易放下“恨”,放下“委屈”。

虽然“离开”很痛苦,但这是值得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摆脱过去的阴影。你的内心才能更为强大,重获自由。

当你不再执着于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了指挥摆布你的能力。你也就获得了自由。

(续表)

拿出勇气,开放心态,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如果你已经是孩子的父母,在看这本书时,你发现自己有些方面做得不是太好,或者你的另一半做得不好,那么不要指责自己或指责别人——花费时间在指责上只会让你失去效率。那什么是有效率的想法呢?我们可以这样思考:

◆现在你在什么地方?你在做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你想去哪里?你想改变什么?

◆和你的爱人一起,找个安静的地方,拿出笔来回想一下你们自己的童年经历……

◆写下至少5个对你有帮助的家庭经历……它们为何对你有帮助?

◆再找出5个你认为糟糕的家庭经历……为什么你认为这些经历很糟糕?

◆再让对方重复上述行为。

◆由对方来指出你在养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分析这些行为从何而来。

◆什么引导你做出不当的行为?

◆列出你们试图改变的部分,想想看,可以用哪些行为来代替呢?……

◆双方签订口头或书面协议。

◆如果执行中重蹈覆辙,那么双方都有权利和义务提醒对方,使改变越来越有成效。

当你在这样做的时候,千万不要借此攻击伴侣,试图为教训对方找些合理论据,说明对方如何不对。这样做没有意义,没有结果,大家应该就事论事,表现得平静且智慧些。

假如我们想改变,就寻找一些办法让这些改变运作起来,如一些类似以上的分析和思考,不要再去纠结谁是谁非这样没有建设性的问题。

过去的事,故意犯错也好,无意犯错也罢,当下,你只管丢弃它!

虽然放下过去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只要一个人有足够的勇气,他就随时都可以改变自己,去挑战熟悉和习惯的强大力量,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当我说起勇气,请不要立刻展开一个勇士的身躯和豪言壮语、无所畏惧、坚强果敢之类的联想。勇气是心里有恐惧、有疑惑,还有痛苦,但你还是继续向前。一个什么都不知道害怕的人,不是勇士,八成是脑袋进水了。

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但凡事抱着开放的心态很重要,不要用各种条条框框去把自己限制住了。不做限制,你才会发现世间有无限可能性,“一切皆有可能”。这才是希望所在。

你要先敞开内心,去接纳或包容四面八方的声音,有足够的信息量,才能听见属于自己的声音,从中找到能装进自己生活的滋养物。最终合适与否,你就得仔细问问自己的内心了。

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之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了未来所有关系的起点。

——约翰·鲍尔比,依恋理论之文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爱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爱养
上一章下一章

成为好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