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带给孩子何种情感依恋关系?

你会带给孩子何种情感依恋关系?

你会带给孩子何种情感依恋关系?

三种依恋类型

小林看起来个性活泼,与朋友的关系也不错,但她在恋爱上总是以失败告终。她一年内要换几个男朋友,每次都是她热情地追求男友,刚开始她都很依赖对方,没过多久又以分手告终。她频繁换男友不是因为花心,而是因为男友大都受不了她,要和她分手。她极度渴望爱,却总是不能如意。

小林委屈地说起其中一个男友的事:她对男友很体贴,男友中午不爱吃食堂的饭,于是小林只要有空会给他做饭送过去。男友开车去上班,头天晚上她会查查汽油是否没了,然后帮他加满油,怕他迟到。

“我对他那么好,可他从来都不知道体贴我。我有时打电话给他,他说一声忙就挂了,根本不顾及我的感受。我感觉他根本不爱我。”

“他工作很忙,我就去他单位门口等他下班。有时打他电话他也不接,我拼命打电话给他,他就是不接,怎么会忙成这样?当然,我有时怀疑他脚踩两只船,所以会查看他的短信,甚至偷看他的邮箱。我们经常吵吵闹闹,最后他居然说受不了我,提出了分手。”

小林恋爱不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她的恋爱模式受什么因素影响?

小林和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早年是种什么模式?实际上,她属于典型的矛盾焦虑型依恋关系(具体解释见表1–1)。

表1–1依恋类型

(续表)

小林的母亲脾气火爆,情绪不稳定,一会儿极冷淡,一会儿极不耐烦,一会儿又对小林疼爱有加。这样的反复无常,使小林也在爱与不爱之间矛盾,她在恋爱关系中必然会不断寻找小时候从未得到的安全感,不断地要求对方做出对爱的许诺和保证,并且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关心自己,满足她对安全感的要求。如果对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唤起她在童年时的不安体验。可见,她将早期对母亲的又爱又恨的情感转移到恋爱对象的身上了。

你爱什么人,你的爱情故事怎样发展,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你的童年经历中。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其实是息息相关、丝丝入扣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你过去受了伤,就会极力想从当下爱的关系中得到加倍弥补,这样,你的恋爱婚姻中便有可能出现伤上加伤的危险时刻。

人们总想从后续的生活中为其童年经历的痛苦进行修复,这样就会让自己重新回到儿时生活的状态,比如说,一个有着酗酒父亲的女儿最后居然也找了一个酒鬼,因为她想在这种类似的生活情境中得到补偿。这也就像我前面提过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和过去的原生家庭做告别的原因之一。

小林曾经有一个差点儿就走向婚姻的男友,他们两人在心理需求上极其相似,男友在一个父母一直吵着要离婚的家庭里长大,也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都属于矛盾依恋型。小林和男友经常吵架,他们对对方的要求不断升级,极力寻求对方的注意,而且两人彼此都深深依赖。

这两种类型的人在一起分手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分手也是藕断丝连,要花较长时间。

小林还遇见过回避型依恋的男友(具体解释见表1–1),你能想象这样一个男人和小林在一起的场景吗?

一个不懂浪漫、表情木讷、不轻易表达感情的男人,和一个内心极度需要他人的肯定才能够获得一点儿自信的女人。

一个不愿意对他人表达赞赏、态度淡漠,对自身的悦纳程度不高的男人,和一个不知道怎么珍惜自己,唯有用唠叨或耍小性子来获取注意的女人。

这个女人的内心虽然需要他人的赞赏和爱,但是她永远得不到男人肯定的眼神和话语。男人无法理解这个女人“烦人”的背后其实是希望得到他的关爱。女人越是想要缠着这个男人,越是体验到被拒绝。

一个人不断地索求爱和关注,一个人严重缺乏表达爱的能力,最终导致他们分手。

以上这对回避型和矛盾焦虑型的恋人最后还是会分手。

如果两人都是这种淡漠的回避型个体,那么他们相结合可能不会像前两种组合类型的人那样经常吵架,但回避型的两人生活将会很平淡,缺少感情交流,互相不了解对方的心理需要,即使他们内心都很渴望爱情,也很难表达出来。

现在我们了解了两种不安全的情感依恋模式:回避型和矛盾焦虑型,还有一种健康的情感依恋模式就是安全型依恋类型。

“自信”和“信他”

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词是“信任感”,即你是否相信自己有吸引力,会被他人喜欢或被爱?反过来,你是否也能真正喜欢上别人或爱上别人?这需要一种“爱的能力”。

你能想象一个在婴儿期得不到父母对他深情投入的人,长大后会相信周围的人爱他吗?

一个不被父母爱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仅得不到父母的爱,而且他不会得到任何人的爱。相反,一个得到父母之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深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只有孩子在童年期与父母的依恋之情逐渐加深,并形成对自身的安全感,才能进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自己未来的个性发展打好基础。

儿童期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认为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有关。因此,这个时期受到伤害的人,如前面个案中的小林,她的潜意识认为母亲之所以对自己反复无常,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她不相信自己有被爱的价值,她需要反复地求证,却永远得不出内心的答案。

他不爱我,不是因为我不够好、没有价值,或者根本不值得被爱;

而是因为他害怕爱、不懂爱、不会爱、不能爱。爱情或亲情皆然也。

用精神分析的心理疗法来处理与不安全依恋相关的问题时,治疗的重点就是找到来访者早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把这种关系模式转移到治疗师与患者之间,从而创造一个理解和修通病人早年重要生活经历的机会。

例如,一个从小被父母过于严格要求甚至体罚的患者,有时也会故意激怒治疗师,想让其发怒。患者可能说:“瞧,你和我的父母一样,你也想打我吧。来打吧!”在此情况下,患者就是在对治疗师重复他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

想对早期的不安全依恋进行修复,治疗师就要扮演一个好的“养育者”的形象,提供给患者足够的关注和爱,让他能够依赖治疗师,从而体验到安全的依恋关系,重新构建一种更为健康有效的依恋模式,并将这种模式重新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来看看你是什么类型依恋的人,以及你成为父母后可能的养育方式。你无须对号入座,了解自己的倾向即可。

健康依恋需要情感基础上的理性力量

初生的婴儿,皮肤无比娇嫩,粉扑扑的身体、肉嘟嘟的脸蛋、亮闪闪的眼睛,向你展露出这世界上最纯净可爱的笑容。

对着这样一个嗷嗷待哺的、健康天真的宝宝,谁又不会油然而生出喜爱和亲近之情呢?但是那可爱的宝宝背后还有另一面:

宝宝不明缘由地、没完没了地哭闹,导致你已经很长时间没能睡个好觉;

宝宝身体不好,让你在半夜或者凌晨来回奔波于家和医院;

在妈妈身体状态不好,爸爸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他们对宝宝还能有多少长时间的耐心呢?

当你心力交瘁,同时还要处理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时,还能对宝宝全心地投入多少精力呢?

显然,人不是神,很多研究资料都表明,抑郁的母亲和对婚姻不满的父亲,在宝宝发出信号时会做出更为迟钝和微弱的反应。

如果把父爱母爱想当然地看作轻而易举的事,那么对于尽心呵护宝宝的父亲母亲是不公平的。看看下面的表1–2的A妈妈和B妈妈,她们照顾宝宝时有怎样的不同?

表1–2A妈妈与B妈妈

宝宝和父母就像在跳双人舞。在日常生活的不断实践中,双亲只有具备足够的敏感度去感受宝宝的需要,才能逐渐成为协调性更好的“舞伴”。之后双方都会对这种关系感到越来越满意,最终彼此产生了强烈依恋。

表1–3是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影响依恋关系形成的六个因素。

表1–3影响依恋关系形成的六个因素

总言之,我们相信大自然已经为了人类得以存续,而对其情感的产生通过注入本能的力量加以催化,以便人类完成抚育任务。但人类同样关注依恋的质量。想要彼此产生高质量的依恋,还需在情感之上加以理性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形成建立在不断学习和自我调整的基础上,建立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一种心灵的默契之上。

幸运的是,全世界处于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比其他类型的婴儿更多。

哪些人最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呢?

小时候被忽视、被虐待、不曾感受到爱的人

不想生孩子的父母

人格有缺陷或精神有障碍的人,如抑郁症患者等

在婴儿面前,我能掩饰自己的不愉快吗?

D,女,通过接受催眠回到9个月大的婴儿时期,她能回忆出当时家里的气氛,并且能说出妈妈抱着她伤心地哭泣之类的具体场景。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由自己投射出来的影像,但她能说出妈妈穿着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和爸爸在外屋喝酒之类的具体细节。这些细节和事后她妈妈提供的事实回忆居然是一致的。

个人观点

在心理学界,有些正统人士排斥催眠这种听起来有点玄乎的技术,把它当作巫术,我个人认为大可不必,中国古人就提出了“巫医同源”。甚至中医里有祝由科,所谓祝由之法,即通过使用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材料,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催眠在临床上的确有效,而且这种方法可以向人展示另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感受,这个世界尚有很多神秘和未知,如果人类已经发现通往这些未知事物的屋子里多了一扇窗口,我们为什么要关掉它呢?

无论怎样,我们要学会尊重面前的一切事物,不必把心理学或一些学科固执地放入某个所谓的科学框架里,凡事都去找一个貌似合乎理性的科学解释。

有一些崇拜西方医学的人士,如某位曾获国际知名大奖的科学家对《周易》和中医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们是没有前途的理论。“隔行如隔山”,不知这位科学家对中医真正了解多少,有多少发言权,他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所拥有的权威性和话语权是否也可延伸到所有领域?也许他是年事已高,因为人随着年岁日增,大脑不断地老化和衰退,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越来越低,理性思考在走下坡路,遂发表这种感情用事的言论。

从学科发展的现状来看,西方科学体系带来的认识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很多事物的价值永远不可能在显微镜下得到衡量,在实验室里发现的真理,不管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有多大,它们的重要意义远超过了科学实验室所能检测到的。

爱迪生说:“我们对百分之九十九的事物的了解,还不到其百分之一。”

宇宙有太多的神秘和未知,我们的知识如此有限,人类的力量如此渺小,为什么很多人要装作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轻易地去否定很多事物呢?那样的做法才叫“迷信”,是一种意识形态对另一种异己意识形态的无理排斥。

想象一下,有个弱小的孩子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再去哪儿,现在到底处于什么情况。四周一片漆黑,对于他是不是很可怕?如果创造一个“万事通晓”的假象,是不是可以让自己安心点?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觉得有所把控了?再或如,当他觉得自己拥有了坚定不移的科学精神,他是否更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没有一个理论的理解分析是完全正确的!

就像没有一个人能聪明到永远不犯错误。

这样去理解事物的目的不是意图陷入“不可知论”,而是“知无限”,不忙于固执地去否定万事万物。

此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这听起来有点玄乎,无论你是否相信,至少它的确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参见“个人观点”)

我们无法通过科学实验证明宝宝能够理解成人的喜怒哀乐,但处于某种压抑氛围下的宝宝,确实会有不安的感觉,比如某种被破坏的气氛,会引起他的不适。人们通过催眠可以察觉一些往事的痕迹。某些人在被催眠之后提供的信息甚至详细到让人惊讶,就像上面的D。

国外曾经有过一则报道,讲到某人只要一去浴室洗澡,或进入到闷热的环境就呼吸紧张急促,感觉快要断气似的。他也做过很多检查,然而没查出器质性的问题。医生通过对其催眠发现,他在胎儿阶段7个月大时在妈妈肚子里居然有过同样的感受!后来他妈妈表示,自己曾经在那个时候心情糟糕,不想要这个宝宝,明知在那时候用太热的水洗澡可能造成宝宝窒息,仍故意为之。

无论如何,父母都不应过于迷信自己的掩饰能力而是要让自己生活努力些,发自内心地笑出来。有的父母觉得尽管自己不高兴,但在宝宝面前情绪控制得很好。然而婴儿真的就无法识别他们的心情吗?

微笑是一种双向的信号。婴儿向母亲微笑时,母亲也报之以相同的信号。双方都给对方微笑作为回应,母子的纽带在来往的双向交流中紧密起来。你可能觉得,这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有些母亲在激动、焦急、发火时,企图掩饰自己的情绪,对婴儿做出一副笑脸。她们以为这样就不会影响婴儿的情绪。实际上,这样做有害无益。

我们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对双亲的情绪变化最为敏感,只要他们情绪稍有变化,我们就会做出反应。特别是在我们学会说话之前,即我们还未受到语言和文化习俗的影响之时,我们对他们的表情、姿势和声音方面的细微变化都要比后来敏感得多。

例如,有一匹叫“聪明的汉斯”的马,它不仅会数数,而且能对训练员的举动做出正确反应。事实上它的“聪明”就建立在敏锐的反应力的基础上,它能对训练人细微的体态变化做出反应。要它算数时,比如放5样东西让它数,它能用蹄子跺完5下后停住。这和训练员的暗示无关,如果换个陌生人让它数时,它同样能算出来。因为在它用蹄子敲到至关重要的那个数字时,会察觉到在场陌生人的身子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的一点儿紧张迹象。我们大家都有这种能力,即使进入成年之后也保存着这种能力(算命先生就是借用了这种能力来提高自己的正确率)。

而婴儿在学会说话之前,这方面的能力比成年人要强。所以,情绪焦躁的母亲不管怎样掩饰,实质上是骗不了婴儿的。如果她们掩饰真实的情绪,同时又伪装出一种虚假的情绪,婴儿会被两种相互抵触的情绪信号搞得头脑混乱。如果婴儿经常大量接触到这样的信号,就可能受到永久性的伤害,在日后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上遇到困难。

——摘自莫利斯的《祼猿》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爱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爱养
上一章下一章

你会带给孩子何种情感依恋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