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形篇
01
形篇
一单元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兵法》第四篇是《形篇》,《形篇》后面是《势篇》,“形势”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什么是“形”?“形”是大体得失的计算,我胜算有多大,这是算得出来的。算清楚了再做,算不清楚别做。
1不要强求胜利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注释
①先为不可胜:先使自己不可被战胜。
②不可为:不能指望敌人为我所胜。
译文
孙子说:以前会打仗的人,先要造成不会被敌方战胜的条件,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要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战胜敌人,在于对方(有没有犯错暴露了弱点)。因此,会打仗的人能让自己不被战胜,但不一定能战胜敌人。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凭主观愿望而强求。
历史故事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是指《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一系列北伐行动。
诸葛亮为了完成《隆中对》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方针,在后主刘禅在位期间,发动了多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丢了街亭,赵云又出兵不利等原因,蜀汉军只得退回汉中。第二次北伐,因为魏军及时来援,也没有成功。第三次出征,是为了防守魏军攻打汉中的行动,后因连日大雨,道路不通,魏军最后撤退。后一次北伐时,因为魏将司马懿看出蜀汉军粮草不多,不能久战。所以他闭门不出,扎营拒守,让诸葛亮无可奈何,只好撤军。最后一次,诸葛亮在渭水分兵屯田,做好了长期作战的打算。可惜这时他已身患重病,最后病死在了五丈原。将领姜维等人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撤退。
历史上,诸葛亮只出过两次祁山。然而,因为蜀汉国力弱于魏国,“兴复汉室”的口号也不再吸引人,再加上具体作战时的重大失利,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诸葛亮曾长期在隆中隐居,直到刘备“三顾茅庐”邀请,才加入刘备的集团。他帮助刘备制定了蜀汉发展的方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华杉详解
孙子的这段话可以归纳为一句:人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先管好自己,再观察别人,敌人如果无懈可击,我们是没办法取胜的。
于是“胜可知,而不可为”——可以判断我们能胜,但如果没有胜的形势,不可强求。那不可强求之后,怎么办呢?
首先是不办。很多失败,就是败在不知道“事情可以不办”,即网络上流行的那句“不作死就不会死”。办不到的事,就不要强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非要办,就会输光了老本。
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一点,认为这是不作为,必须有所作为,自己才心安。出兵北伐就是诸葛亮在不停地作为,可这种作为是没有任何胜算的,反而把自己累死了。他应该等,等待时机。一是争取自己活得长,二是把国内治理得富足强大,把后辈教育好,传承下去。但他像很多人一样,认为不能等,不能等的结果是什么呢?司马懿活得最长,结果三国归晋。
所以第二个策略,就是等待。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可惜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太少了。等待什么?一是等“形胜”,积累自己;二是等“势胜”,等对方失误。对方一失误,胜机就出现了;对方不失误,我们就没法赢,或者战胜的代价太大,还不如再等一等。
所以这又延伸出了第三个策略:能不能设法引诱对方失误?这点,后文会讲到。
可以说,这段话还在贯彻孙子的先胜后战思想:没有胜算,就不要打,要耐心等待,抓紧锻炼自己。“等待”不等于我们什么事都不做,“等待”是要在平时就积累自己。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只有充分地积累,等时机到来时,才能及时把握。所以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名家注解
形
曹操注:“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
张预注:“两军攻守之形也,隐于中,则敌不可得而知,见于外,则敌乘隙而至。”
2力有不足时要耐心等待
原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注释
①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不足,兵力不足。有余,兵力有余。
②藏于九地之下:九,泛指多数。指深深地隐藏自己。
③动于九天之上:指高明地发挥自己的威力。
译文
使敌人无法战胜我,这是防守的事;使我可以战胜敌方,这是进攻的事。采取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采取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人,深深隐蔽自己的兵力于各种地形之下;善于进攻的人,能高度发挥自己的力量于各种天候之中。所以,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全面胜利。
历史故事
王翦灭楚
秦王嬴政为统一全国,先是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然而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然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斩杀了秦军七个都尉。这一仗是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嬴政听到这个消息后雷霆大怒,他赶紧又请王翦出山,而王翦的条件就是要六十万的兵马。
嬴政答应了加兵的要求,王翦就率领六十万大军来到楚国。他驻扎下来,营门一关,也不出战,大军休养生息,甚至还开运动会搞体育比赛。因为秦军数量众多,楚军不敢轻易进攻。双方就这么耗了一年,楚军终于熬不住了,开始频频调动。楚军一调动,难免就会露出破绽,王翦趁机挥师出击,一举灭了楚国。
王翦
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和杰出的军事家。王翦是秦始皇嬴政手下的大将,连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拓土的最大功臣。他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华杉详解
孙子的思想一贯谨慎。“守则不足”,知道自己力有不足,就守。那要力量多大才攻呢?一定要“有余”才攻。也就是说,光力量够了还不行,一定要留有余地,要有压倒性的优势才攻。这样,才能“自保而全胜也”。王翦灭楚的例子,就是六十万大军开到别人家门口,但看楚国严阵以待,他就等着、守着。守了一年,等楚军一动,露出破绽,就马上出击,一举得胜。
这还是孙子的全胜思想。全胜的“全”,不光是要保全自己,也是要保全城池物资,甚至还要保全敌人。
自己保全,就是不要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保全对方,就是别让他败退的时候把桥梁、道路、城池等基础设施都破坏了,把粮仓物资也烧了。要把这些东西保全下来,为我所用。最好也不要杀害俘虏,而是把他们的军队保全,让他们没有战斗意志,主动投降,加入我军,我们的队伍就壮大了。
从学习上来讲,我们每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都是攻;深入研究一门课程,就是守。任何一个人,只要专注一个领域,加上长期的积累,必然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甚至在将来,可能就是世界顶尖了。
所以,守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千万别以为“守”是保守,是不进取。守,本身就是胜的积累,而且是加速积累!当我们深深地藏于九地之下时,要耐得住寂寞。积累到没人比我们研究得更深,没人知道我们有多深的实力,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了。而“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就是我们跟别人不在一个平台,不在一个层面。所以我不需要跟别人争,我只要努力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然后厚积薄发、横空出世,我自然不可战胜。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善战者,能为不可胜”。
二单元先胜后战是核心战略
“胜”和“战”要分开来看,这是两个阶段。先是胜,基础工作、基本面就是胜,然后才开战。我们的问题在于,总是关注“战”,不关注“胜”,就想取巧求速,所以没有胜就去战了,那就没有胜算。
3看见别人看不见的胜机
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注释
①秋毫:指鸟兽秋季更生之毫毛,形容极轻,举之并不费力。
②忒:差错,失误。不忒,不出差错。
译文
预见到胜利,并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这算不得最高明;打的胜仗,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最高明。这就像能举起一根毫毛,不能算力气大;看得见太阳、月亮,不能算视力好;听得见打雷,不能算耳朵灵。以前所谓善于打仗的人,都是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战胜了敌人。所以真正善战的人打了胜仗,并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战功,因为他的胜利都是有把握的。之所以有把握,是因为他们打的本来就是必胜的仗,打败的是注定会败的人。
历史故事
开国首功
萧何,是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张良并称“汉初三杰”。但关于他的大多数事迹,却不是那么出名。
萧何与刘邦是同乡,都是沛县人,早在刘邦还在沛县做一个小小的亭长时,萧何与他就是莫逆之交。后来,刘邦背秦自立,萧何一直追随左右,为刘邦出谋划策。随着起义队伍的扩大,刘邦手下渐渐会聚了很多能人良将。这其中,萧何主要负责坐镇后方、保障后勤,展现了优秀的管理才能。刘邦攻入咸阳时,将士们都被富丽堂皇的秦王宫迷得流连忘返,萧何却只关心秦朝的户籍、地形、法令等档案。他把这些资料一一清查,分门别类,全部收藏起来以待日后使用。刘邦从汉中反攻中原时,又是萧何留守后方,负责征税,供给军粮,安抚百姓,让刘邦的军队没有后顾之忧。此外,萧何还为刘邦举荐了很多人才。
正是因为这些功劳,西汉建立后分封群臣的时候,刘邦以萧何功劳为第一。其他那些骄兵悍将都不满意,认为自己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萧何一直待在后方,凭什么功劳第一。刘邦就说:“你们见过打猎吗?猎人规划路线,发现猎物踪迹,然后放狗去追。你们是‘功狗’,而萧何是‘功人’,你们说说谁的功劳大?”
萧何
西汉初年的政治家、宰相,史称“萧相国”。萧何一路辅佐刘邦,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华杉详解
按照孙子“先胜后战”的理论,真正善战的都不是“名将”。名将是什么呢?不可能打赢的仗,都给他打赢了,所以一战成名!项羽、李广,都是这样的千古名将。而真正善战的人呢,他准备充分,按部就班,他们战胜的都是容易战胜的敌人,是注定要失败的敌人。换言之,真正的善战者,不是把敌人打败,而是看见敌人已经败了,他才开打!
“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这句话很本质!善战者没有什么智名,也没有什么勇功。为什么呢?曹操注解说:“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也就是说,善战的人在敌人还未成形时,就已经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结果危险没有出现,大家也就看不到他的功绩。这就像医生治病一样,高明的医生不是治病,而是在我们还没生病的时候就给我们预防了!我们还没生病,他就看出苗头,给一个防治方案,最后避免了我们生病。但是没生病,我们就看不出这位医生的水平,反而是那些把重伤重病之人治好了的医生,大家觉得那才是水平高。
名将就和名医一样,谁都打不了的仗,给他打赢了。而真正的善战者呢,他从来没打过可歌可泣的硬仗,全是摧枯拉朽的轻松活儿。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就是这个道理:祸患还没形成,就被他消解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哪有智名呢?根本没打仗,人家就服了,那怎么体现他的勇敢呢?所以真的智将,如果领导不像刘邦那么明白,那大概就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功劳。
这里,就有个很有意思的选择题了:同学们不妨想一想,你是想做韩信那样功劳都能被人看见的“名将”,还是想做萧何这种在集体背后功劳最大的“智将”?
名家注解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李筌注:“知不出众知,非善也。”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曹操注:“原微易胜,攻其可胜,不攻其不可胜也。”
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梅尧臣注:“大智不彰,大功不扬,见微胜易,何勇何智?”
何氏注:“患销未形,人谁称智?不战而服,人谁言勇?”
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曹操注:“察敌必可败,不差忒也。”
4抓住敌人的失误
原文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注释
①不失:不失去。
译文
善于作战的人,总是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任何一个打败敌人的机会。
历史故事
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这个成语,出自韩信攻打赵国的战役。
韩信带兵数万,要经过井陉这个地方,去攻打赵国。韩信拂晓带兵出井陉口,先传令开饭时间,说破赵之后开饭。诸将不信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打败赵国,只是随便附和了。之后韩信背水列阵,赵军看见大笑,结果韩信一鼓破赵,刚好到饭点。
韩信能胜这一仗,主要是抓住了敌人的失误。韩信出井陉口之前,赵国的广武君曾向赵王陈余献妙计:一是拦截汉军的粮草;二是深挖战壕,高筑营垒,不与他交战。但是陈余不听。韩信得到谍报,知道赵国没派兵驻守井陉口,这才敢进兵。
广武君
广武君名叫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秦末汉初的谋士。秦末时,他辅佐赵歇,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李左车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流传至今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华杉详解
孙子说,两军对峙,我们要先管好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对方也懂兵法,也晓得立于不败之地,就是看谁先失误,如果双方都不失误,就一直熬下去,看谁的粮草多。一旦对方露出破绽,有隙可乘,就要猛扑过去,一击制胜。
“不可胜在己”,要立于不败之地,完全靠自己,跟别人没关系。而“可胜在敌”,看敌人什么时候失误,就要抓住时机。所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说:“古今胜败,一误而已。比如弈棋,一着失误,满盘皆输。”就像下棋一样,错了一步,被对方抓住了,我们有天大的本事也救不回来。因此,赵国的失败,不是败给了韩信,而是败给了自己。广武君本来有必胜之计,但是陈余不用,那一刻赵国便已经败了。只要让韩信出了井陉,那谁也挡不住。我们若是遇到了挫折或失败,也不要怨天尤人,羡慕嫉妒那些成功者,而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须知:一个人可以打败自己,也可以成就自己,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敌人失误的时候,我们不要错过。敌人不失误呢,当然也不是干等着,而要想办法勾引他失误。所以李世民说,所有兵法就一句话——多方以误。想各种办法引他失误。孙子也说:“兵者,诡道也。”大家都熟悉这一句,很多人就以为诡道是兵法的核心,用兵就是诡诈。其实不对,所有的诡诈都是为了调动敌人。对方不上我们的钩,我们诡诈也没有用;我们不上敌人的钩,他诡诈也是白表演。
5做好胜利的积累
原文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译文
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具备了取胜条件,再寻找敌人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开战,然后企图在战斗中侥幸获胜。
历史故事
耿恭备战
耿恭是东汉初期的大将,长年驻扎西域,防守匈奴。
汉明帝时期,东汉攻占了汉匈的前沿阵地车师。随后,东汉王朝便设立西域都护府。耿恭因为战功被封为西域的驻军长官,就屯兵在车师附近的金蒲城,负责守护车师。当时,北匈奴单于曾派遣数万骑兵来攻打耿恭。耿恭以逸待劳,先发制人,以不到一千人的兵力守城,让匈奴无功而返。
北匈奴这次撤军后,耿恭认为他们还会回来,于是带领将士来到疏勒城。此地有溪流可以固守,而且地势较高,易守难攻,耿恭便选择在此防备匈奴。果不其然,匈奴大军很快又围攻疏勒城。他们切断了城里的水源,企图困死城中的汉军,而且当时正是盛夏,人们很容易就饥渴难忍。在这种绝境下,耿恭身先士卒,“笮马粪汁而饮之”,同时率领众人在城中掘深井取水。匈奴人万万没料到城中竟有水源,以为耿恭有天神相助,无奈之下,只好再次撤围而去。
耿恭
东汉将领。耿恭为人慷慨多谋略,有将帅之才,曾多次参加攻打北匈奴的战斗,将车师纳入东汉版图。他还创下了使羌人十三个部落、数万人投降东汉的功绩。
华杉详解
先胜后战,在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前提下作战,绝不心存侥幸,这就是孙子的思想。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强者的兵法,弱者怎么会有压倒性优势呢?这世上哪有绝对的不败之地?
这样理解就错了,这不是强者的兵法,而是适用所有人的兵法。弱者如果没有压倒性优势,也可以有局部优势,所谓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就是弱者的局部优势。如果啥都没弄明白,就冲上去蛮干,当然成功的概率渺茫。而积累充足了再干,就有了立于不败之地的可能。耿恭虽然判断匈奴人会去而复返,但也不能百分之百肯定,可他仍然时刻做好防御匈奴的准备。果然匈奴来了,他才有能力与之一战。
如果我们将来走出校园,进入一个工作岗位,就扎扎实实努力学习努力干吧。只要我们确实是在自我积累、自我提升,到了该爆发的时间,我们就是高手了。这时候,我们就能立于传说中的不败之地,也能给自己的人生创造很多选择机会,过我们喜欢过的生活。这时候,就是胜中求战。
但有多少人愿意十多年地耐心干一件事呢?何况新闻上不是还有那么多快速发家致富的名人事迹吗,他们怎么行呢?
这里就要辨别一下了。第一,名人不一定真的行,可能只是吹牛。第二,这种事只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才能上新闻,更多的失败者是上不了新闻的。所以《孙子兵法》说:“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不要学习那些可歌可泣的人,他们的成功有太多偶然性,不是能学会的。要学我们身边的人,他们代表的才是普遍规律。
6创造胜利的大环境
原文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注释
①修道而保法:修明政治,严守法制。
②度:长短的丈尺,文中指国土大小。
③量:体积多少,文中指物产(主要是粮秣)收获的多少。
④数:数目,文中指户口、人口的多少。
⑤称:衡量轻重,文中指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⑥胜:胜负。
⑦以镒称铢:镒和铢都是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两为一镒,二十四铢为一两。
⑧千仞:仞,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此句指,好像八千尺上的水决堵而下,势不可当。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会修明政治,确保法度,所以能主宰战争的胜负。
军事上有五个范畴: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有了土地,就产生(双方土地大小不同)“度”的问题;土地大小不同,就产生(物产资源多少)“量”的问题;物质资源不同,就产生(能动员的兵力多少)“数”的问题;兵力不同,就产生(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称”的问题;敌我力量不同,就产生了胜负。所以,胜利之师对失败的一方来说,就像用“镒”对“铢”,占绝对优势;败亡之师面对胜利之师,则像以“铢”对“镒”,处于绝对劣势。胜者指挥部队,就像从千仞之高的山涧放下积水一样,这就是重大物质在高速运动中力量加剧的表现。
历史故事
秦扫六合
秦扫六合,是指战国末期的秦国逐步消灭六个诸侯国、统一中国的一系列战争。秦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秦国地处西陲,原本是关中地区的一个小国。但秦孝公时期,国君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废除了落后的奴隶主特权和世卿世禄制度,对内奖励军功,对外连横诸侯国,远交近攻。秦国先是吞并了身边的汉中、巴蜀、义渠、陇西等地区,扩大疆域,然后一步步瓦解六国的联合。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入楚国都郢,又在华阳击溃赵魏联军,在长平歼灭赵军。秦国至此,由一个边陲小国发展成了中原的大国。
等到秦王嬴政即位的时候,李斯就在向嬴政的上书中指出: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六国中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还能与秦国抗衡。可见,由秦国完成统一,已是大势所趋。
嬴政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嬴政第一次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也是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君主。他在秦国几代国君创造的优势基础上,最终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格局,被后人称赞为“千古一帝”。
李斯
秦朝著名的政治家、丞相。李斯是大思想家荀子的学生。学成之后,他入秦国为官,积极主张消灭六国、统一天下。而秦国统一天下后,他的政治措施,也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杉详解
孙子在这里说的“度”“量”“数”“称”,就是第一篇《计篇》里的敌我实力计算比较了。
“地生度”,看看我的国土多大、人口多少、粮食产量多少、税收多少、各种资源如何、敌人又如何。
“度生量”,“量”是测量、衡量。然后测量出“数”来。
“数”就是我这么大国土,这么多户口,产这么多粮食,能养多少兵。如果打起来,能支持多久,敌方又如何。
“数生称”,把敌我双方的数拿来比一比。
“称生胜”,一比较就知道胜败了,谁的数大,谁的胜算就大。
可见,到了《形篇》的最后,孙子又讲回了战争的基本面:国家实力、政治进步、法制严明。在本书开篇,我们就说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两回事。孙子虽然也讲诡道,但诡道在《孙子兵法》里是不太重要的一部分,孙子强调的始终都是基础和实力。秦国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不是它哪一条比其他诸侯国强,而是它的方方面面都比六国强。
《孙子兵法》的核心是先胜后战,胜就是基础工作,然后是战,这时候才可以想点儿巧妙的主意。成功都来自日积月累,而不是奇思妙想。成功者都是一直在做最基础的工作,而且始终关注基础工作。我们学习和生活,也应该遵循这个顺序:先把基础打好,才能步步向上。在基础不牢的时候,不要想着取巧求速,那是没有胜算的。
名家注解
修道而保法
杜牧注:“道者,仁义也;法者,法制也。善用兵者,先修仁义,保守法制,自为不可胜之政。伺敌有可败之隙,则攻能胜之。”
《形篇》全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