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国际交往中的礼仪

39.国际交往中的礼仪

涉及到与外国商人交往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求双方要熟习对方的特定风俗、礼仪、习惯等等。否则,极易产生误会、尴尬或难堪。

对于此,可以事先通过翻查对方风俗习惯方面的资料,也可以通过询问该国熟人或向熟悉此道的人打听。

(1)跨文化交谈中的礼仪语。

礼仪也是一种文化价值层面,这一层面以高度仪式化的行为和全无定式的行为为两极而界定。在跨文化交谈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礼仪语,都反映其民族文化的习惯。注意这些极常见极细微的事情,将会使交谈更成功。

1)见面语。

见面语是熟人在路上相遇打个招呼,寒喧应酬。这是一种全人类性的礼貌习俗,但招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一般用这样的方式:

“你去哪儿?”――“我出去一趟。”

“怎么才回来?”――“车子太挤了。”

“买什么去啊?”――“随便看看。”

“饭烧好了吗?”――“正在烧呢!”

“冲凉了吗?”(在广州一带)――“还没有呢!”

以上问者并非真想知道什么,不过是一句脱口而出的招呼语。答者也是含糊的,即使对方不回答,而扯一句别的话,问者也不在乎。这一问一答的意思实际上跟“你好”是差不多的。如果遇上欧美人,也按照中国人习惯打招呼:

“Haveyoueaten?”(吃饭了吗?)

“Whereareyougoing?”(你上哪儿去?)

对方将非常生气,他们认为这种问法纯粹是干涉别人的私事。对欧美人,你如果问他“饭吃了吗?”他回答:“没有。”你就应该请他吃饭,否则就会导致语言行为失礼,外国友人会想:你既然不存心请我吃饭,又有什么必要问我吃饭没有呢?这不是虚伪吗?一位应邀在我国大学里讲学的外籍专家,不满地对身边中方接待人员说:“你们一些人,总要干涉我个人行动,实在不能理解!”原来他把中国学生和他在校园路遇时的问候语“你上哪儿去,休假了吗?”当成实务性的问话了,于是产生了中国学生喜欢干涉老师个人行动的误会,反把学生的礼貌行为误会为失礼的行为,这种误会在大学里经常发生。

西方文化中,一般的招呼语是:“Howdoyoudo!”;当今美国口语中“Howareyoudoing?”(你好!)作为寒暄招呼用语十分普遍。这正如“Howareyou?”并非具体问身体究竟如何一样,它就等于简洁的“Hi"。有时也有意无意地谈论一下天气。除了用口语表达外,点一点头,笑一笑或者做一个打招呼的手势,也许更得体。

在泰国,人们见面,总是亲切地相互问候“撒瓦迪!”(泰语“你好”)。问候时,双手合十于胸前,低头相敬。这种合掌礼在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三种:小辈见长辈时双手高高举起,举到前额为限;平辈相见时双手略为举起,举到鼻子高度;长辈对小辈还礼时,只需要举到胸部的高度。当然,不管在何时何地,遇有他人向你合十致意时。你都应当合十回礼。否则,是失礼的。

在日本人之间,平常相互见面最普通的招呼语是“你早”、“你好”、“请多关照”、“再见”、“拜托了”、“失陪了”等。

在非洲,人们热情好客,见面礼节颇多。两人初次见面,凡是当时能够想到的,几乎都要问一遍。在毛里塔尼亚,见面不仅问人好,还要问对方的牛、羊和骆驼好不好。因为这是一个牧业国家,牲畜的兴旺同人的健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称呼语的使用受文化背景的制约是十分明显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称呼习惯,能使交际对象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如英、美人习惯称已婚妇女为“夫人”,未婚女子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统称为“女士”。如果错称已婚者为“小姐”,一般会被谅解,因为,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但是,在日本,对妇女一般不称“女士”、“小姐”,而称“先生”,如“中岛京子先生”。

在男士之间,一般称为某某(姓氏)先生,对有学位、官职、军衔的,则在先生之前冠以职衔,如“博士先生”、“部长先生”、“上校先生”,对于大使和**部长以上负责官员,在官衔之后往往会加上“阁下”两字,否则会被认为失敬于对方。又如,“爱人”一词,在我国一般专门指称配偶。然而,在海外则理解为“情人”,所以,不能随便使用这一称谓。

此外,在和女外宾打交道时,要特别注意西方国家事事均以“女士优先”的礼仪习惯。妇女走进会见场所时,男人要起立。拜访时,先向女主人致礼;告别时,先向女主人道谢。男女共餐时,应以女主人为主座论次;上菜敬酒时,应以先女后男为序。进门、登车时,男人通常要为女士开门。上楼、下电梯、进入会议厅要让女士走在前面。离开某场所时,男人要帮妇女穿上大衣。尤其是在上层社交场合,更要注意“女士优先”的礼仪。

2)发问语。

在中国,一般熟人之间发问很随便。比如,工资在中国差不多是公开的,同事或朋友挣多少钱一月,无须保密,即使问一下“你现在工资多少?”谁也不会见怪。但在欧美,这样发问令人反感。他们觉得挣多少钱是他们的私事,对别人的私事是不应该乱打听的。又如,日本人对朋友买的东西,一般不问“这个多少钱?”因为这是失礼的。如果他告诉了你价钱,你马上说:“真便宜!”也是失礼的,因为日本人听了这句话,会觉得你把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力量看低了,他只会少花钱买廉价货。而中国人一般听了“真便宜”这句话,会觉得你在表扬他很精明,会买东西。如果听到朋友说“太贵!”反而会觉得自己太傻了,不会买东西,上当了。

3)受礼语。

中国人受礼往往表现出不好意思,说些“不敢当”、“太客气”之类的套话,并再三推却。等送礼人走后,才将礼物看个仔细。如果当着送礼人的面就拆开来细看,或表现出欣喜的神色,会被视为贪心。而欧美人于受礼时若不是对礼物当即表示赞赏及表示感谢的话,送礼者就认为这份礼物不受欢迎,或者对方不接受自己的情谊。所以,不管受礼者是否真正喜欢别人送的礼物,一般都要边看礼物边说些“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太好了,我很喜欢它”等有礼貌的话。

4)宴请语。

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主人宴请客人时,总会客气地说:“今天请各位吃便饭,没有什么菜,大家随意吃,随意吃!”这话,若对西方客人说,人家会觉得奇怪:既然没有什么菜,何必要请呢?甚至会怀疑主人故意怠慢。事实上却是满满一桌的美味佳肴、名酒,当他们一饱口福之余,心里还会纳闷:明明有这么多好菜名酒,却偏说:“没有什么菜”、“随意吃”,这在他们看来是不实事求是的。

敬茶、敬酒和敬烟,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也有不同之处:

主人问:“喝不喝茶?”

客人道:“不用了,不用了,马上走。”

主人说:“请吃糖。”

客人答:“不吃,不吃,不用客气。”

当真是不喝不吃?往往不是,而是客套,是为了不要给主人添麻烦的表示。而主人呢?为了当个好的主人,往往不管你喝不喝茶,都请你喝;不管你爱吃不爱吃一概都请你吃。在这样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习俗的基础上,敬酒也是如此,尽管客人一再谢绝,不能再斟了,可好客的主人还是一个劲地说:“斟满!斟满!”这跟欧美人的习惯完全相反。在西方,当有人请你赴宴时,主人一开始就会当众介绍:“这是本市最好的酒家做的最有名的饭菜。”在家里待客,就会说:“这是我太太(或厨师)最拿手的菜肴。”意在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诚意的款待,和中国的宴请语正好相反。

所以,一般欧美人说不喝不吃是真的,不是客套。如果说,他不想喝啤酒想喝咖啡,会对主人直说:“给我一杯咖啡好吗?”同样,主人有时会主动向你征询:“喝点什么饮料?”也不会有上述的劝酒劝茶的殷勤习惯。

以茶敬客,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习惯。一般以热茶、满茶敬客,而且给客人倒得越多越好。但日本人却喜欢喝温茶,一般以只倒八分满为最恭敬。日本人不用烟待客,即使自己吸烟时,也是只自己吸,不敬对方。而且,在吸烟时应先征得主人同意:“我可以抽一支烟吗?”以示尊重。这使刚到日本的、会吸烟的中国人很不自在。而中国人看到对方会吸烟,即使自己不吸烟,一般也会拿出好烟招待,而且会一支接一支地递过去。

送客时,在中国,主人总爱说“怠慢,怠慢”(意思:没有什么招待,对不起了)之类的话,即使自己对客人招待得已很周到也会这么说。欧美人在这种场合,却习惯说:“但愿你在我这里过得很愉快。”言下之意:“我已尽力招待你了”。

称赞(感谢)与反应的语言表达,受文化的影响很大。例如,在**、澳门、新加坡等地,同桌就餐或饮茶时,无论是谁给对方斟酒倒茶时,对方都会把手指弯曲,以几个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地叩打,以示感谢。据说,叩指礼是从华人叩头礼演化而来的,这一宴请礼仪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大城市的宴席上已流传开来。按照中国人的心理与习俗,在亲朋好友、家庭成员之间得到了帮助,一般很少说“谢谢”,说了反而有“见外了”之嫌。而"Thankyou”对英、美人来说,几乎是常挂嘴边。当客人们称赞你、感谢你的时候,只需用“Thankyou”作答,而且简单得体。

(5)禁忌语。

在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着一些禁忌语,虽无明文规定,但却已约定俗成。如在中国,除了对“死”一词的禁忌以外,亲朋相聚,吃水果时,可以说“吃梨”,但不可说“分梨”,也不可将梨切开,因为“分梨”的谐音是“分离”。向外国朋友用英文介绍中国菜时,也要注意忌讳。如作为菜肴的“鸡”,一般都说“chicken”,而不怎么说”henf母鸡)”,更不说“cock(公鸡)”,因为”Cock"在英语俗语中就是上海方言中“**”的意思,是不上台面的,所以必须忌讳。又如“海参”,英语至少有以下三种说法:

trepang

seacucumber

seaslug

对第种说法的释义,英、美人不大用;第种说法,他们听了会感到“恶心”;所以,一般采用第种解释,即海黄瓜。这样,就不至于影响他们的食欲。还有一种禁忌的原因是风俗。比如在中东国家,或对中东外宾,你不能用左手向他传递东西,更不能伸左手和他握手,因为中东人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如厕的,左手是不干净的手,这就是风俗所致。

(2)跨文化交谈中数词的运用。

在跨文化交谈中,要注意三种类型的数词运用:13、4和9、偶数。

1)13。

13.欧美文化认为它不吉利,对这个数词噤若寒蝉,他们尽量避免与13打交道。在荷兰,人们用“12号A”代替第13号房间或第13栋楼房;在英国的剧院里,找不到第13排和第13号座位;在法国巴黎的剧院,采用一种变通办法――在12与14之间开一条过道;美国一些影院虽有第13号座位,但票价减半仍无人光顾等等。这些国家的人,忌讳13个人外出旅行,更忌讳13个人共进晚餐。因此,为了尊重这些风俗习惯,22层楼高的上海大厦取消了13层楼的名称。同样,在上海的国际饭店、锦江饭店也找不到“13层”的标记,一般都采用12跳到14的办法。

欧美人忌讳13的原因有二:一是北欧神话中有这样的传说,有一次,天国为了追悼阵亡将士的英灵而举行宴会,出席者共12人,突然间凶神罗基也闯进来,他是第13者。事后在座的最高之神奥丁之子――光神鲍尔德因此遭到不幸,众天将也处处失利。二是与基督教创始人基督的最后晚餐有关。那次晚餐桌上,由于犹大(第13者)的出卖,耶稣被捕,而后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与此类似的是,有的西方人也忌。

特别是点烟时,当给第3人点烟时,他们往往会面呈难色,有的人甚至礼貌地拒绝。其历史渊源出在1899年的一次欧战中:晚上,许多士兵往往因为点火抽烟而暴露目标,而被对方击毙的多为点第3根烟的人。因此,认为给朋友点第3根烟是不吉利的,在西方已形成一种忌讳习俗,当遇上这一情况时,在点了第二根烟后,要不嫌麻烦,把火熄灭之后,重新给第3个宾客点上。

2)4和9。

日本人忌讳4和9,原因是日语发音中的“4”的发音同“死”相似,而“9”的发音与“苦”相近。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请客送礼时,都喜欢送3、5、7等奇数的礼物。难怪曾有一位高尔夫球生产商把4个球包装在一起对日本出口,结果遭致失败。

3)偶数。

与日本相反,中国人喜好偶数,喜欢成双成对。如“四大名旦”、“六喜丸子”、“八宝粥”、“十锦菜”、“十二生肖”等不胜枚举。以北京城门为例:“天安门一地安门”、“天坛一地坛”、“东直门一西直门”等都是成对地出现。又如宴会的座位也都是4、6、8、10、12个人一桌,上菜也多为4、8、10个等,农村中则有“四碗八碟”的习惯。

在中国文化中偶数给人以协调、庄重、平稳、安心的感觉。于是,在喜庆节日,互相赠送礼品都喜欢成双成对,认为偶数象征美满幸福,所以,我国民间热衷“六六大顺”,近年来更到处以“八八”象征兴旺大吉。就连中国的文学作品,凡是讴歌爱情的,多用双栖偶居动物作比,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要数“鸳鸯”。“鸳鸯”古称“匹鸟”,雌雄偶居不离,交颈而眠。

(3)跨文化交谈中的体语。

1)握手。

握手,是一种见面时表示友好的动作语言。但如果不了解其文化的含义,将会产生不友好的结果。如在泰国,握手礼只在**官员和学者、知识分子中流行,但男女之间是不许握手的。对于这一点,在***教盛行的国家则更严格。在巴基斯坦、英国等地,如果初次遇上女士,经人介绍后,她不主动伸手与你相握,你不要主动先伸手。否则,就等于强迫对方与你握手,自然就有不恭之嫌了。有时,甚至会受到“抗议”。

在俄罗斯,表示友好、欢迎的礼节除握手之外,还有吻手。这在前苏联十月革命前较为盛行,目前只在盛大的节日或隆重的场合,偶尔使用,而人们之间最常用的礼节是拥抱。尽管西方人对较熟悉的客人、朋友报之以拥抱、亲吻,但是其中方式也有差别:辈份高的人对辈份低的人,只吻后者的额头;反之,则吻后者的下颌。而辈份相同的朋友、亲人之间,只是以脸颊相贴,用手互拍后背。惟有情人之间,才能以嘴部亲吻。故而,东方人对此,应当慎加区别,切忌越度。

日本是以鞠躬代替握手的。鞠躬时头越低,越是表示有礼貌。不但在和熟人打招呼或告别时要鞠躬,而且在向对方表示感谢、致歉和提出要求时也要鞠躬。《现代》周刊调查了日本成年人鞠躬的次数。例如,某一个大制造厂业务部门的雇员,在一天里鞠躬竟达123次,在东京一家寺院里的僧侣说,平均每天他要鞠躬150次。长途列车上的列车员,每检查一张车票就要鞠一次躬,可见其每天鞠躬次数是何其多。而一家百货公司开电梯的姑娘.每天竞要鞠躬2500余次。《现代》周刊发现妇女比男子鞠躬的次数要多35%,在路上和邻近的街道上,当熟识的人走到20米以内时,就开始鞠躬。他们还计算妇女鞠躬所占的时间是1-4秒,比男子多0-5秒。

2)手势。

人们在交谈或讲话时,总离不开手势动作的配合,而同一个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所表示的语义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同一个意思,不同的文化又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如“手心朝下伸出向人招手”这一手势,在中国是表示“请人过来”的语义;而在英国是表示“再见”,他们要招呼人过来,是手心朝上的招手;而在日本,这一手势也许会遭人白眼,因为日本人是以此召唤狗的。中国竖起大拇指,指尖朝上,表示“好”与“妙”;西方人则把拇指朝下,表示“坏”与“差”。中国人用手指指自己鼻子,表示“我”;西方人大多数用手指指自己胸膛,才是表示“我”。又如,用手势来表示“自杀”的意思,在美国是用一只手指指着太阳穴;在日本是用手指向肚子;在新几内亚,则将手架在脖子上。

3)身体接触。

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触及,哪些部位是触摸的禁忌区,各种文化都有一定的规定。如在泰国,人们在公开场合互不接触身体,特别是头部,头部是神圣的,触及这个地方就是一种罪过。对***来说,耸肩是兄弟般关系的一种表示。在美国,对未婚的异性朋友,轻轻拍肩表示嬉戏和友谊,紧握和擦碰含义,一般是模糊的。在东方文化中,一般对不大熟悉的人,特别是异性,是忌讳身体接触的,不然,给人一种轻佻和对人不尊的感觉。

4)目光接触。

在人际交往中,目光接触的含义很深刻。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大约用30%――60%的时间跟别人以目传情。估计有10%~30%的目光占有大约1秒钟的时间。有关研究揭示出美国人运用目光接触的特点:

我们更倾向于在听讲时,而不是在说话时,来注视我们的传通伙伴。作为说话者,我们搜索词句,经常地看着空间,仿佛词句镌刻在外部什么地方似的。

我们从某一传通对象的信息中得益愈多,我们对他或她的注目就愈久。

我们力图跟别人建立联系的目光接触的数量,部分地取决于我们对其地位的感知。研究者声称,当跟某些被认为是地位高的人们讲话的时候,我们力图运用中等的乃至强烈程度的目光接触。但是当我们与一个地位低的人谈话时,就很少努力去保持目光接触了。

倘若有人盯视着我们一次长达十秒钟以上,我们就会感到十分不自在起来。“瞠目注视,以压倒对方的威风”是具有某些科学根据的。

5)微笑。

微笑,在绝大多数文化中,都是友好、礼貌的表示。例如,拥有100亿美元的美国企业家萨姆沃尔顿,每当他的一家新连锁店开张,他都要亲自率领全体员工举起右手宣读誓词:“我从今天起,只要顾客在我面前10米之内的地方出现,我都要迎着他的目光,朝他微笑,向他致敬。”

但在日本,微笑并不一定表示愉快,也可以表示尴尬或哀戚,甚至用微笑来掩饰愤怒和厌恶。1941年,日本特使与美国国务卿赫尔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之后,面带微笑,告辞而去。参加会谈的美方人员看到日本特使的愉悦神情,都认为未来的美日关系将是令人满意的。可不多久,就爆发了日机突袭珍珠港事件。如果当时的美国官员对所谓的“JAPANESESMILE”(日本式的微笑)有深切的了解,或许珍珠港事件就不会发生。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人人必懂的人脉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人人必懂的人脉学.
上一章下一章

39.国际交往中的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