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习得性无助:困境要从内心突破
1953年,大学的所罗门·坎明和维恩把40只狗放在一个箱子里,用隔体将箱子分开两部分,隔体只有狗背高,然后从箱子底部对狗发出千百次电击。狗如果跳过隔体到另一边,就可以逃脱电击,在这个过程中狗都会反复的跳跃来躲避电击。
然后,实验人员进行“挫折”狗的跳脱实验,实验人员在狗跳入另一边时,也在另一边箱体内通电,狗触电后向这一边跳跃,但这一边也同时通电。狗开始时惨叫、发抖、畏缩,但10天至12天之后这些无法逃避电击的狗,已经不再反抗,也不再来回跳跃了,只是被动的等待电击。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习得的无助感”的实验,这一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此后,又有人做过一项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进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游到对面去。鲨鱼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都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
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每当玻璃出现裂缝时,实验人员马上加一块更厚的玻璃。
到了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了,好象它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而不再是可口的美味。
这时,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对那些美味的热带鱼视若无睹。
心理学家把这种屡遭挫折后形成的放弃行为称为习得性无助,即反复的失败可以使人出现绝望情绪,失去信心,学会无助。
不只是动物,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处于这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他们曾经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被“撞”怕了,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再去尝试,不再用曾经的热情去追求成功,而是自觉降低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经消失,他们已经习惯于自我设定的高度,不再去尝试冲刺新的高度。
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自我设限,是一种对自我能力、才智、外表、创意、体力及技巧的否定看法,它的真正危险在于阻挠人们获得成功的期望。人只要怀疑自己,就会强化其负面信念书,让人更加倾向于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抱怨“生意太难做”,或“我书读得太少”,或“我的经验不足”等消极的观点。
实际上,随着人的不断努力和条件的不断改变,原来的限制可能就会变成一扇虚掩的门。这时我们惟一需要突破的,就是观念,也就是自己的心理障碍。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身陷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如死灰,精神崩溃。如果当我们身处困境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使自己尽快从失意的泥沼中解脱出来,那么就可能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功者。
心理训练59: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心理枷锁”
美国作家罗杰·冯伊区在《当头棒喝》一书中列举了如下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心理枷锁”:
⑴正确答案。目前教育制度倾向于教导学生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因此,当得到一答案之后,就会停止追求其它的答案。这样的教育方式,影响人的面对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相对地影响到产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⑵追求合乎逻辑。在创造构想付诸实行时,逻辑思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要寻找灵感、创意时,过多的逻辑思维将使创造性思维发生“短路”现象。因为逻辑只能了解本质一致而无矛盾的事物,却无法开启人类探索的心灵,停止探索也就影响了创造力的产生。
⑶遵守规则。日常生活行为,常会依循一定的方向。而遵守规则行事的结果,常会忽略其它方式的可行性。因此,也就无从发现其它创新构想。
⑷实事求是。由于人们惯以实际的标准来衡量一件事物,因此无法脱离实际事物去想象、思维,一旦缺乏想象思维,创造也就无从产生。
⑸避免模棱两可。模棱两可的情况,经常会被否定。殊不知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常会刺激想象力,激发产生疑问,运用思考力去孕育新创意。
⑹犯错是坏事。在人类的观念中,总认为犯错是不好的。但在力求正确之前,总是要产生错误的。然后针对错误,加以修正改良。由此可见,犯错会刺激人去思考错误所在,也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
⑺游玩是无意义的。有人认为在严肃的工作气氛中才能办好一件事、想出构想,而把游玩当作无意义的活动。殊不知嬉戏的态度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因为它解除了防卫心理,打开了心理枷锁,不必墨守成规,而且不怕犯错,可以自由学习、想象,自然创造性的构想应运而出。
⑻这不是我的领域。就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而言,一旦划定范围,则足以导致封闭的态度,将自己枷锁在一狭小的领域中。对于其它领域的知识、无法触类旁通、寻求新创意或新见解。
⑼别傻了。通常傻子的行径和愚蠢的思想,迫使人思考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使视野大大扩展,激发出创造灵感。
⑽我没有创造力。凡对创造力深具信心的人,在创意萌芽阶段,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并反复思考自己拥有的知识,如此一来,创意也就产生了;反之,则会封闭自己的创造力,限制自己的思维、想象力。
每日检查自己,如果发现自己戴上了以上所列十种“枷锁”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就要打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