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抓住事物的本质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句话有个前提,那就是做事的方式要符合自然的规律。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花费了大量精力却没有获得成功,之所以如此,不在于他自己缺乏本领,往往是没有透过事物的假象避虚就实,扬长避短,使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有一家化纤厂,本来以生产人造棉见长,且设备和技术都很好。但他们看到当时市场上棉纱吃紧,而人造棉生产却竞争激烈,便主动放弃人造棉生产的改造提高,把人财物都投入到棉纺上。结果棉花市场老厂家原料吃紧,新转厂的企业更是无米下锅了。而此时,人造棉市场需求重又回升。这样一来,他们两头都没有抓住,整个企业从此一蹶不振了。在上面的事例中,市场上棉纱吃紧是虚,而本企业人造棉生产条件良好是实,生产的关键是要避虚就实,即发挥自己人造棉的生产优势打一场实力战,但企业负责人没有看到自己的实力,放弃生产人造棉而转头去生产自己不擅长的棉纱,这就注定要失败。由此可见,正确认识优势,发现不足,对于成功是多么重要啊。当然,对经济市场的观察要善于通过表面现象,而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即在虚假的现象之中,发现市场的潜力,找到突破点,要做到这一点,既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又要有丰富的想像力。许多人把想像力归于画家、音乐家等从事艺术的人才需要的一种能力,其实这种想法太片面了;要想干好任何一件事,充分发挥想像力是必不可少的。据说,英国和美国各有二家鞋厂都试图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岛屿开辟新市场。于是各自向该岛派去一名推销员作实地调查。这两位推销员到达后的第二天,各自向本厂发回一封电报。英国推销员的电报为:本岛无人穿鞋,我于明日乘首班飞机返回。美国推销员的电报为:好极了,该岛无人穿鞋,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我将驻在此地。面对同样的现实,两位推销员却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英国的推销员不能够避虚就实,墨守成规,认为不穿鞋的人便永远不会买鞋,结果使本厂坐失良机。而那位美国推销员却思路敏捷,想像力强。不穿鞋的人可以改变习惯,穿上鞋,而正因为他们从没买过鞋,所以正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大市场。结果,美国的鞋厂打赢了这场竞争,他们的销售量增长了17%。请看,识破假象对于商业竞争有多么大的影响。要识破假象就需要避虚就实,充分发挥想像力。这就好比给人的大脑插上翅膀,能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管理者要学会拒绝眼前利益,因为太贪图眼前的利益,拘泥于眼前的知识与情报,很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你见树而不见林,心里常想眼下有多少利益的话,会使你损失长远的好处。往往有很多事表面上看来是能获利的,但是整体看来却是损失。常言说得好:“因小失大。”假使你以单纯的想法自以为获利,等到后来,往往会发现其实是受到损失了。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有的人很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而违拗同事或后辈,行动经常很任性,利欲熏心,毫不考虑将来。这样的主管人选虽然一样有才能、一样有知识,但是因为只追逐眼前的利益,为眼前的情报所左右,最后会落得别人对他整个人格的印象都打了折扣。尤其是只知道追逐眼前对自己有利的情报,全神贯注于其上的人,在上司眼中看来,只不过是一个短视近利的人。这种人给上司的印象,就是不够格提拔为主管的人。有些人过于注重眼前的小利,是一种很不好的心态。这种人,往往很不容易保持人际关系的平衡。这种人认为事情对自己有利,就会去巴结有势力的上司,想借此占便宜。而一旦认为对他没有利益,就会弃之而去,而且反过来在背后恶言批评。尽管大家都明白办事要区分短视和远见很难,而这两者要运用起来却很难。短视的人视野很窄小,不能居于上位;而远视的人很容易脱离现实,也不太适合办事。做管理的人要懂得两者的平衡,并加以充分利用,这是必备的条件。管理常会碰到一些事情,几乎让人陷入绝境,无法挽回。这时你不妨用一句话来安慰和支持自己,这句话就是:“尽人事,乐天命。”也就是说,只要尽己之心,全力以赴,结果是否成功并不重要――就让命运之神去做安排吧!(1)化不可能为可能有一位艾先生,他是某贸易公司负责人了,其座右铭便是:“尽人事,乐天命。”艾先生原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因该社经营不善倒闭,他便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后来,他又被某广告公司网罗,从事编辑工作;不多久,又转到一家规模颇大的贸易公司,成为总务部门的正式职员。而后,因为颇具才干,很得主管赏识,便转调业务部经理一职,此后,便成了一位优秀的贸易从业人员。但是,艾先生对他先前的采访、撰稿工作一直不能忘情。有一段时间多才多艺的他,一连好几天守候在一个摄影棚里,目的只为和某艺人接近,好收集一些有关明星专辑的稿件资料。偏偏很不巧,就在艾先生准备出版某专辑的同时,该艺人所属的某电影公司也想出版一本纪念特刊,里头将安插一篇艾先生所写的有关该艺人的专访报导。于是,某艺人开始对艾先生采取拒绝的态度。接连下了好几天雨,该艺人的态度仍然坚决。艾先生忽然灵机一动,心想:“或许就只有这个办法,可以打动对方的心了。”因此,他决定冒着大雨,到该艺人的摄影棚前,坐在他经过的道路上等着。终于,这位艺人被艾先生的诚意感动了,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答应接受他的访问,并提供专辑的资料。于是,艾先生认为该艺人之所以能够回心转意,主要是自己具有这样的信念: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花的。从这以后,他就抱着这种信念处理任何事情,结果都能创下良好的成绩。“化不可能之事为可能”,这是你身处劣势时应持有的信心。(2)在交涉面临绝境时要及早补救在交涉时选择适当时机非常重要。如果无法找出适当时机,或者找到时机却不知利用,那么,交涉仍旧是要失败的。也就是说,你非但要能把握时机,还要积极将其化作行动,如此才有成功的希望。某电影公司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那是在某次出外景时,当天的拍摄地点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海边渔村。外景队提早两天到达拍摄电影的现场,公司宣传组组长和两个新闻单位的摄影记者一起前来,拍摄有关这部电影的一些精彩镜头。首先必须明白的是,每一家电影公司都希望通过记者所拍摄的照片能够将新影片信息刊载于报纸,或出现在其他传播媒体上,以达到该片的宣传效果。如果得罪了这些记者,那对电影的商业利益将形成致命的打击。但是,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当天晚上,大伙儿还未进餐之前,外景队队长对大家公布了一项决定:“今晚,协助此次外景拍摄的人要招待我们的女主角吃饭。为了让她能早点回来,以免耽误了拍摄的进度,我决定拜托一位摄影宣传记者和我一起陪同前往。至于其他的人就在此地用餐吧!”于是,外景队长就和记者、女明星三人结伴赴宴了。然而时间已过四个钟头,一直不见他们回来。留在宿舍里的其他记者们,就开始发牢骚了:“让我们跋山涉水,走了这么远的路来到这儿。这倒好!现在把我们冷落在一旁!”就在大伙怨声载道、恨得牙痒痒的时候,他们才喝得醉醺醺地回来了。抱怨之声仍然此起彼伏,甚至有怒气高涨的情势,因此激怒了外景队队长,他非常生气地喝叫一声:“有完没完!讨厌死了,想回去的人就回去好了!”记者团中的人被他这么一骂,大伙全都感情用事起来,最后一致决定:“回去!”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误会,却因处理不当,造成了一个更大的错误,最后,竟形成了不可挽救的局面。这种情形,在生意场上也经常会发生。以上述事件来说,检讨起来,一开始就应该好好安排、分配,找个公司里德高望重的人,留下来陪陪这些远来的客人。外景队队长没有这样做,这是第一个错误。既然说好了,吃过饭后,就要早点回来,结果超出了预定时间,理应真心诚意地向大家道歉。外景队队长非但不知理亏,还大吼大叫,把事情给整个弄拧了,此乃第二个严重错误。就因为这样,事情才发展至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在发现自己错误时,你一定要勇于认错,不可一味地执拗、意气用事;若能及早把握时机,向对方坦诚道歉,相信必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办事谋变要靠眼力,看出深层次的东西。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另一面,单凭表面所见遂下结论,常会产生很大的错误。平常随时都可能有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像是公司内、朋友间莫名奇妙的口角磨擦,以及平日的乖乖牌意外地变成问题的中心人物。仔细观察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可以发现其实是我们忽略了多方的了解观察,而单纯地以为某人就是什么样的人,等到出现问题时,才吃惊不已。在今后,每个人的价值观念都应多元化,要采取什么态度来接受事物才是正确的,会越来越难以判断了。比方说在公司里,传出有关某重要人物的谣言。像这种场合,这个恶意中伤的另一面是否有什么用意呢?传播谣言的人居心何在呢?谁会因此受益?谁会因此受损?这些问题都必须深入分析,不可单纯地相信谣言。不仅限于这些派系之争,看到任何一个现象时,不能不经思考就全盘接受,还必须考虑到其中的原因或是背景。假使不做深一层的考虑,只见到事情简单的表面就相信的话,必会引起很大的错误。对上司所说的话和前辈的行为,也都要有一种观念,那就是他们也有表里两面。有了这种观念的话,无论他们说什么,都要探究他们的内心。先考虑事情的另一面,遇到状况时便不会惊慌失措,而可以想出很好的解决方法。世上的事都是乍看单纯其实很复杂的。对别人所说的话如果全盘相信,那是很危险的,必须探究反面,而确定他真正的用意。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要你做一个怀疑心重而不信赖别人的人。信赖别人是必要的,但是不能用直线式的单纯想法去接受,而是要先探究事情的另一面之后,对于该信任的便信任。这也就是说,看到人的表面就相信他,或是看到事情的表面就骤下结论,这些都是太过单纯、头脑简单的人所为。你应该及早脱离这种直线式的思考,懂得如何看透现象的里层,如此才能应付往后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许多人办事,之所以一事无成,关键是在做事之前,对事情理解不够,犯下了一知半解的通病。知天晓地、知己晓彼是古代军事指挥家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知”作为制胜的一项本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深入观察来获得各种知识,而学习和观察的过程就是制敌取胜的过程。因此,许多成功人士就是知晓天文地理,旁通文史哲数的博学之才,他们的成功与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有着密切关系。要通晓天地万物,就必须真正下功夫去学习。中国古代有个笑话,说是有一个大财主,虽然富甲一方,但家里连着几代都没人识字,于是财主决定要让自己的儿子学会识字。他请了老师来教他的儿子。老师一开始就教孩子拿着笔描红,练习写字。写一画后,老师就告诉该子这是“一”字,写两画就告诉他说这是“二”字,写三画就告诉他说这是个“三”字。那孩子一下子恍然大悟,扔下笔,兴高采烈地跑到父亲面前说:“我学会识字了,我学会识字了。不用再麻烦先生来教,这样还得花不少酬金,请您将先生辞了吧。”财主很高兴,听了儿子的话,用钱财和礼物客气地辞退了老师。过了没多久,财主打算请一位姓万的亲戚来家吃酒,于是大早上就把儿子叫起来写请帖。时间过去很久了,请帖还没写完。财主沉不住气去催儿子。儿子很生气,对财主说:“天下姓氏多着呢,他干吗非得姓万?我从早上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画。”上面这个笑话中的财主儿子真是个活宝,但我们笑过之后,要仔细想想,是否自己身上也有这种不肯下功夫,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倾向。一切成功的取得,离开了对所追求目标的深刻了解都是不可能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知半解与一无所知同样有害,甚至害处更大。知的第二个内容就是要知晓人事。即具有识别人才和了解对手的能力。这一方面的能力则需要努力在实践中去体会。齐国北门有个看门人叫北郭骚,他织鱼网,捆草靶,织麻鞋,以此换钱养活老母亲;可是仍然吃不饱。他光着脚来见晏子,说要点东西以养活老母亲。晏子的仆人对晏子说:“这人可是齐国的贤者,他绝不愿意做天子的大臣,诸侯君主的朋友,从来不苟且取利,从来不害怕危难。今天到这里来乞讨是为了养活母亲,同时也是在教您做义事,必须给他东西。”晏子让仆人将自己的粮食和金钱送给他,北郭骚接受了粮食而还回了金钱。过了一段时间,齐国君主不信任晏子了,晏子只好离开齐都城,路过北门与北郭骚告别。北郭骚特地洗了澡再会见晏子,说:“先生做什么去呀?”晏子说:“齐君怀疑我不忠,我只好离开这里了。”北郭骚说:“先生请您好自为之吧!”晏子上车叹息道:“我的出走不是活该吗?我怎么就不这么不识人呢?”晏子走了以后,北郭骚召集朋友们告诉他们:“我曾经要晏子行义,因而向他乞讨过养亲的费用。我听说:‘人家帮你养活亲人,你应该帮人家排除危难。’现在晏子受到了齐君怀疑,我将以自己的生命来向齐君证明晏子的忠诚。”然后,北郭骚穿好衣服,戴上帽子,让他的朋友带着剑和竹篮子跟着他,来到齐君宫门前,要求门卫向齐君转达他的意见:“晏子是天下的贤人,他离开齐国,齐国必然会消亡,与其看着齐国消亡,不如先死了好,我以我的人头作证,晏子是忠于齐国的。”回过头来对他的明友说:“把我的头放在竹篮子里,送给门卫让他交给齐君。”然后拔剑自杀了。北郭骚的朋友割下他的头,放在竹篮中交给门卫,然后对围观的齐国人民说:“北郭先生为了齐国安全死了,我为北郭先生的忠义也应陪他去死。”也拔出剑来自杀了。齐国君主听说此事以后大惊失色,急忙跳上驿站的车亲自去追赶晏子,一直追到国境线上,才追上晏子,请他原谅回齐都。晏子没办法,只好回来。回齐都后,晏子听说北郭骚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证实晏子的忠诚,说:“我这次出走完全是应该的,因为我根本就不懂得识别人呀。”以上所说的知人的本领,除了知晓朋友之外,还包括知晓敌人和对手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百战不殆。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被封为滕王,他非常荒淫,身边许多官员的妻子都被他玷污了。他最常用的伎俩是假称王妃召唤某位夫人,然后人一到王府,他就强行无礼。有一天,崔简的妻子郑氏被王府召唤,想不去,又怕滕王的淫威;要是去肯定会受污辱。郑氏最后对丈夫说:“没关系,我有办法。”郑氏去了滕王府中门外的小阁楼,滕王正在阁楼内,见郑氏进来就想逼迫她。郑氏大声呼喊道:“大王岂能做出这等事,一定是奴才!”说着拿鞋底把滕王的头打破,还用手指把他的脸抓出了血。王妃听见动静出来,郑氏才得以回家。滕王感到羞惭极了,他十天不理政事。后来滕王出堂就座,崔简上前去谢罪。滕王面有愧色,只得将崔简夫妇调出王府。而那些曾被滕王污辱过的官员之妻对比之下,都个个自愧不如。郑氏面对滕王的淫威,没有屈服。但出于现实情况,又不能直截了当地揭穿滕王的无耻嘴脸。于是根据滕王可能采取的措施想出了这个既能保全自己贞节,又能给滕王一个退步的一举两得的计谋,圆满地处理了这件棘手的事情。可见,知人是知行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