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打破死板,学会适应情况
每个人都会身处不同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人的制约性很大。善于办事的人,必须打破死板,学会适应情况,以求稳中求胜。叔孙通最初穿雅洁的儒士服装去见汉王刘邦,没想到汉王十分厌恶他这种打扮。于是叔孙通立即更换了服装,穿着短衣,浑身上下是楚国的打扮。汉王见了大喜。当时叔孙通教一百多个弟子,他不讲别的,只讲旧时强盗、侠客、壮士怎么升官发财的故事。儒生们都纷纷抱怨。叔孙通听到后说:“你们发什么牢骚,你们难道能打仗吗?你们等着看我的吧,不要着急。”刘邦一伙,过去都是一些县乡小吏或贩夫走卒,刘邦就是一个小亭长,他最得意的三大“人杰”,萧何是一个县吏,韩信是一个游民,只有张良一人是贵族子弟,他手下的那些将军,大多是一些屠夫、吹鼓手之类的市井人物。因此,汉朝初建时,没什么规矩,群臣相聚,饮酒争功,狂呼乱叫,拔剑击柱,混乱不堪。于是,叔孙通杂采古礼和秦制,制定了以简易为特征的汉代礼仪,并建议刘邦采用。刘邦担心地问道:“这容易执行吗?”并要求叔孙通把他的学生们叫来演示了一遍。叔孙通那套礼仪,大体上就是由一个传令官喊一下,再由一个司令官引导一下,排列时分个文武,排个先后。至于穿什么衣,步子怎么走,手怎么放,几跪几叩头之类就没那么复杂了。刘邦一看,十分满意。后来文武百官上朝,就照此行礼,虽然简单,但也搞得一个个诚惶诚恐,让刘邦饱尝做皇帝的味道。叔孙通是儒生,而儒家在礼仪方面的讲究是非常之多的,有所谓“礼仪三千,威仪八百”之说,要学会这些东西,没有几年,十几年功夫,根本就不可能。叔孙通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改革教学内容,并制定新的礼仪,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聪明人。类似的事例说明,依据客观条件变化,利用思维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反之,也就成了人们常说的“腐儒”了。凡循规矩者,办事皆不成。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人脑子缺乏变通的意识。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战国时代,有施氏与孟氏两家邻居。施氏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学文,一个儿子学武。学文的儿子去游说鲁国的国君,阐明了以仁道治国的道理,鲁国国君重用了他。那个学武的儿子去了楚国,那时楚国正与外邦作战,见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就提升他为军官。施氏也因两个儿子显贵,满门荣耀。施氏的邻居孟氏也有两个儿子长大成人了。这两个儿子也是一个学文,一个学武。孟氏看见施氏的两个儿子都成才,就向施氏讨教。施氏向他说明了两个儿子的经历。孟氏回家以后,也向两个儿子传授机宜。于是,他那个学文的儿子就去了秦国,秦王当时正准备吞并各诸侯,对文道一点也听不进去,反而认为这是阻碍他的大业,就将这儿子砍掉了一只脚,逐出秦国。他学武的儿子到了赵国,赵国因为连年征战,民匮国乏,已经厌烦了战争,这个儿子的尚武精神引起了赵君的厌烦,砍掉了他的一只胳膊,也逐出了赵国。孟氏见邻居的两个儿子与自己的儿子一样,却形成两种结果,就去问施氏。施氏说:“大凡能把握时机的就能昌盛,而断送时机的就会灭亡。你的儿子们跟我的儿子们学问一样,但建立的功业却大不相同。原因是他们错过了时机,而非他们在方法上有什么错误。况且天下的道理并非永远是对的,天下的事情也非永远是错的。以前所用,今天或许就会被抛弃;今天被抛弃的,也许以后还会派上用场。这种用与不用,并无绝对的客观标准。一个人必须能够见机行事,懂得权衡变化,因为处世并无固定法则,这些都取决于智慧。假如智慧不足,即使拥有孔丘那么渊博的学问,拥有姜尚那么精湛的战术,也难保不遭遇挫败的。”孟家父子听完这番道理,顿时怒气全消,并说道:“我们懂这个道理了,请不必再说!”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因时过境迁,重走老路,而导致自己生活不幸的情况发生。曾经有这么一位妇女,50年代在大学读书时和一位男同学热恋了,但是后来这位男同学被划为右派,遣送到边疆劳动改造,他们的恋爱关系不得不中断了。20多年后他们又见面了,这位妇女早已有了丈夫和孩子,家庭生活是愉快而和睦的。但是当她看到这位昔日恋人至今还是孑然一身时,她被同情、追悔的心情支配着,和丈夫离了婚,和这位已经平反改正了的昔日恋人结了婚。但是,这种结合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幸福,她反而更加痛苦了,一方面,她背上了对不起原来的丈夫和孩子的“十字架”,这个“十字架”比她过去对昔日恋人的思念和负疚之情还要重许多倍;另一方面,她在重新结婚以后,发现这位昔日恋人的性格、气质等许多方面和青年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他们已经合不来了,但是这时,她已经是进退两难了。这种情况,反映了梦想和现实的矛盾。对逝去的爱情多少有点眷恋之情固然无可厚非,但是不珍惜现在的夫妻之爱、家庭之情就太不应该了。况且,对于“第三者”来说,如果是真正爱自己过去的恋人,也要珍视对方现在的家庭、长远的幸福,绝不能在旧情难忘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旧欢重拾。《傅雷家书》中说过:“过去的罗曼史,让他成为我们一个美好的回忆,作为一个终身怀念的梦,我认为是最明智的办法。”过去的毕竟过去了,失去的毕竟失去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才是现实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办任何事都是这样,都要从变化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依然按照过去的眼光、想法、办法来处理,必然要四面楚歌。所以,最好的出发点就是一切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