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500年辉煌的山西晋商

第四节 500年辉煌的山西晋商

山西商人,尤其是首创中国历史上票号的山西票号商人,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山西商人的活跃,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到明代已在全国享有盛誉。清代初期,山西商人的货币经营资本逐步形成,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从南自**、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东起大坂、神户、长崎、仁川,西到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迹。有些商人甚至能用蒙古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俄语同北方少数民族和俄国人对答如流。可以说,从蒙古草原上的骆驼商队,到吴淞口正在出海的商船,都有山西人在计价核算,从呼伦贝尔的醋味,到贵州茅台的酒香,都有山西人在酿造叫卖。无怪有人说:“凡是有鸡鸣狗叫的地方,都有山西人”。山西商人活动过的地方遗址,至今到处可以看到:甘肃的老西庙、新疆的古城塔,昆明金殿的铜鼎、江苏扬州的亢园、安徽毫州的花戏楼,大都是山西商人创建的;安徽雉河集(涡阳)的山西会馆,曾经是捻军起义的发源地;著名的贵州茅台酒是1704年山西盐商雇杏花村汾酒厂工人和当地酿造工人共同首创的。以山西商人字号命名的城市街巷,至今犹存:张家口的日升昌巷、包头的复盛西巷、外蒙古科布多的大盛魁街、呼和浩特的定襄巷、宁武巷等等,无怪在东北流传着“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在内蒙流传着“先有复盛西,后有包头城”,在西北流传着“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的谚语。山西商人经商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确实是相当可观的。晋商家族文化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一、重视家规与家风在晋商大族中,有些家族兴盛时间较长,子弟有前途者多,而有些家族则衰败得快,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者重视家规家风,后者家规弛、家风差、败家子弟也多。二、学而优则商晋商家族有重学的一面,但他们具有以学保商,“学而优则商”的特点。如榆次车辋富商常氏,他们尊师重教,为子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但其目的不是“学而优则仕”,而是为常氏经商活动培养人才。九世常万已、常万达兄弟在就学时,学习成绩优良,但学成立后未去参加科考,而是随父亲常威到张家口经商。由于常氏兄弟有文化,经商多谋略,后来常万已创立“十大德’”,常万达创立“十大玉”商号,成为晋商中一支劲旅。三、婚姻多不幸清人纪昀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率二三年一归省,其常例也”(《阅微草堂笔记》)。走口外,赴蒙经商是晋商的重要活动地。清**规定,旅蒙商在蒙古地方贸易一律不准携带家眷,不得与蒙古妇女结婚同居。各晋商商号也规定:从业人员包括经理伙计,都不得在商号所在地携带妻子家眷和结婚纳妾。商号还规定,探亲分为十年、六年或三年一次,每次三到四个月。因此,从十一二岁入号,到六十岁退休,一生中只有十多次回家探亲。四、民宅建筑独具特色山西商人的民宅建筑,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如襄汾县的丁村民居、祁县的乔家堡和渠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太谷的三多堂、榆次的常家大院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详细情况请参阅太原道晋商文化之晋商大院。晋商家族由于历史与社会种种原因,其家族呈现出不同的风姿。从兴盛时间来看,尽管明清晋商称雄商界五个多世纪,但从家族个例来看,兴盛时间一般不超过二三百年。从地区来看,大商人家族明代多在山西南部,清代在山西中部。晋商成功之道:晋商精神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一、进取精神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山西商人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风险方面。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如山西商人在清代开辟了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戈壁大沙漠,到库伦,再至恰克图,进而深入俄境西伯利亚,又达欧洲腹地彼得堡、莫斯科的国际商路,这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清代兴起的又一条陆上国际商路。二、敬业精神敬业:是事业成功的源泉,而勤奋、刻苦、谨慎的作风,又是敬业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三、群体精神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晋商昔日的繁华有人说,凡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晋商。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更是叫人忆起了曾显赫一时的晋商。在晋商集中地――山西祁县,正是乔家、渠家这些当年的晋商望族,创造了历经几百年而不衰的中国商业史上的神话,也正是这些望族名商打破了“富不过三代”,这一中国古老俗话。中国几千年的王朝时代,相继出现了晋商、徽商、福建商、宁波商、山东商等十大商帮。其中,晋商以资本最雄厚、经营项目最多、活动区域最广、活跃时间最长而居群帮之首,鼎盛一时的晋商,其经营项目从葱蒜到绸缎,几乎百业俱全;足迹遍及中国大地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商路达万里之遥,款项汇通天下。鼎盛时,其拥有的资本甚至控制了中国北方的贸易和资金调度,还插足于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和贸易。在祁县,“渠半城”的渠家大院。这一中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长约百米,在这里或许更能让人明白什么才是庭院深深。玲珑剔透的汉白玉石雕栏杆、栩栩如生的鱼虫花鸟人物、自家的戏台……无不印证着当年主人的阔绰。晋商的辉煌长达近五百年,这在商业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有人认为晋商完全可以与威尼斯商人、犹太商人相媲美。但历史最终还是淹没了晋商创立的辉煌,冲淡了晋商衰落、屈辱、惨痛的记忆,留下的只是这几个孤零零的深宅大院。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在信息交流、观念更新、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上,东部沿海较中西部的优势逐渐显现。中国的经济重心也已逐步转向东部沿海。相应的,有所作为的中国商人也大多从东部沿海起家并逐步做大,而内陆经济以及内陆商人,其地位已相应地有所下降。从丝绸之路的衰败,到晋商的没落,历史沧桑,世事无常。汉唐的丝绸之路,明清的晋商,轮流辉煌于中国商业历史舞台之上,也都相继被后来者替代。后人也只能在前人留下的痕迹上,重温其繁华旧梦。李彦宏:互联网上的新晋商李彦宏,百度公司总裁,山西阳泉人。在网络世界里,李彦宏被誉为是中国的第二代网络英雄,由他发明并获得美国专利的“超链分析”技术被全球搜索引擎采用。1999年他回国创建百度,3年时间内将百度做成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去年其个人财富估值为20亿元人民币。8月5日,百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并成为上市当日收益最多的10大股票之一,受到了美国众多知名媒体的追捧。李彦宏讲,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自己身上继承着晋商非常明显的一些特征,比如勤奋、节俭等。但这些年他从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走入华尔街,又走到全世界精英的汇聚地――美国的硅谷,与本土的商人相比,就又多了一种弥足珍贵的文明经商之精神。百度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继承明清时代晋商优良传统的同时,吸收了外界更多的东西,又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从而成为新一代晋商用自己技术创业成功的榜样。百度在海外成功上市,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山西人的骄傲。在家乡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山西人的优缺点,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的,现在本土商人大都是依靠资源优势成就了自己的财富之梦,山西的经济还是粗犷型的,但除了煤,山西还应该有更好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别人模仿不了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晋商再次走向他的鼎盛时期。同时山西人也应该多走出去看看,只有走出去,才有可能学习、吸纳一切适合企业发展的先进知识,才能树立全新的观念。李彦宏更喜欢将自己定位于一个软件工程师,而不是企业家、总裁,他的人生目标也和硅谷的许多工程师一样,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能更好地方便人们的生活,而不是为了那些游戏般的财富数字。作为新当选的新晋商联合会副会长,李彦宏说他对新晋商的崛起,对山西的发展更有了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一方面他会利用自己有利的条件去宣传山西,宣传晋商;另一方面,山西的还比较落后,好多大的企业甚至连自己的网站都没有,还在靠参加会展的方式来推销自己产品。其实,在互联网上,一天24小时,只要需要人们可以随时打开你的网页,关注你的产品,所以李彦宏很愿意与山西的企业更多地交流,让他们很好地了解网络,让企业通过百度把自己产品的信息发布出去,为山西的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魅力中国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魅力中国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节 500年辉煌的山西晋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