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归而殊途!

第298章 归而殊途!

可以说百家争鸣中,没了子贡,儒家也便明珠蒙尘,翻不起任何涟漪!免不了兰生幽谷,樵夫束之为薪的悲惨结局。

孔子去世后,子贡还是以经商为业“好废举,与时转货赀;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着鬻财于曹、鲁之闲。”从这看来,无论是阿赐认识孔子之前还是当弟子的时候,仰或孔子去世之后,阿赐都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还记得孔子和弟子困于陈蔡之间,苦哈哈地饿了七天,孔子才让阿赐设法搞到一石米,为啥派阿赐出马?这是阿赐的逆天的沟通能力有关,更重要的是,阿赐这货是有钱人,听了我的课不花钱咋行?

花钱的事情,自然都交给了阿赐去干。现在看来,孔子弟子三千,除了要交学费之外,教育的赞助古代和现代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不是说过:“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

不仅仅是孔子的弟子,阿赐还充当了孔子的职业护卫和赞助人的角色。每次周游列国,阿赐除了经商之外,还送礼行贿打前站,“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为孔子去某国讲座做了良好的铺垫。正因有了这雄厚的财力,夫子的学说才畅行天下!“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于天下者,阿赐先后之也”。

阿赐非常注意维护孔子形象,《论语学而》记载子禽向阿赐询问:“子贡师兄,师尊这么周游列国,到别国后急匆匆地到处打听官场的是是非非,当地的政治情况成了咱们的必修课,这是师尊想重新翻盘,在这谋个官做做呢,还是想绞乱当地的政治,搞颜色革命,想乱政呢?”

阿赐回答:“小师弟啊,你想得太多了,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教导我们的都是礼乐治国,咋会乱政呢?”

孔子在世的时候,很多人就认为阿赐的能力超越孔子,这个时候,阿赐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阿赐表现出了一个职业护卫的良好操守,同时宣扬了孔子的儒家精神。

阿赐是孔门高足弟子,特别是他懂得向春秋列国的王公大人进行感情投资。这一招自古以来都很灵验,“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使他能与国君分庭抗礼,身价一下子就抬高了。当然作为师父的孔子,自然也名扬天下。

子贡不像其他商人那样,整天除了打算盘,几斤几两,肚子里面是没有啥文化滴,也见不到高大上的管理阶层,所以其他商人极少能走上层路线。子贡则专走上层路线,每次做起来了都不同凡响!

这一点,阿赐有点像傍大腕。如今的巨商大贾旅游出国,或到他国投资洽谈业务,都要和所在国的上层人物打交道;如果得到元首接见,事情就更加好办得多,至少不会吃亏!

毫无疑问,阿赐是聪明的。凭着同高层打交道这点,不但很好地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学说,还成功地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另一面——成为一代富商大贾,并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儒商鼻祖。

阿赐一家或官或商,由官到商,再由商到官,在反复变动,幼承家学,自然有较强烈的从政志向,他常问政于孔子,仕于鲁、卫,游说于齐、吴、越、晋诸国,被尊为纵横家的鼻祖。后来阿赐长期出任鲁、卫两国宰相,成为儒家第一代弟子中富贵贤德至功名的楷模。

阿赐在孔子面前花钱多,自然深得儒学真谛,不仅是政治才干出众的“大儒”,还是当时名高一时的“大商”。阿赐是孔门弟子中最富有的一位,与穷得没屁打的颜回形成了两个对比。

阿赐富可与诸侯分庭抗礼,其势力不可不谓强大,但他却并贪财,而是因势利导去宣扬儒学,为此前仆后继、不遗余力。当时,阿赐的声名大有超过孔子之势。当时鲁国叔孙武叔曾诋毁孔子。予贡辩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犰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鲁国还有一些大夫认为“阿赐贤于仲尼”。而阿赐却相当谦逊,他说:自己的那点学问本领掉渣得很,好比矮墙里面的内容,谁都能看到,但孔子的学问好比高墙内的风景,全挡在外面,没进去便不知道,只有入门了才知道什么叫高山景行!

孔子的弟子陈子禽谓阿赐日:“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阿赐日:“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子禽是孔子的小弟子,跟随孔子的时间少,大部分时间跟随阿赐学习,成为阿赐的尾巴,认为阿赐超越孔子的想法难免的。阿赐不仅批评了子禽,还阐述了孔子地位的伟大。谦虚的阿赐不但认为自己比不上师尊,甚至与同学颜回相比也差不少。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问阿赐:“汝与回也孰愈(谁更强些)”阿赐说:“赐也何敢望曰?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阿赐是孔子的死忠粉,一生追随、宣扬孔子。阿赐一些具代表性的儒家名言,如:“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等等,都是对孔子思想的阐释与发挥。

而孔子的不少名言,也是在回答阿赐提问或与他讨论学问时讲的。阿赐在奉行儒学仁爱思想以独善其身的同时,又能博施于民而兼济天下。他将仁爱、贤智、济世、巧辞融为一体,运用于儒商易货之中,成为儒商富首。开创华夏儒商文化之先河,成为一代儒商大能鼻祖。

万仞宫墙典故,出自阿赐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

鲁国的大夫孙武就公开在朝廷说:“阿赐贤于仲尼”。

究竟阿赐与颜回哪个强,世人有目共睹。阿赐与颜回比,就政事言,颜回要交白卷;就生存能力言,颜回连生计也几乎维持不下去,引经著典,皓首穷经颜回略强那么一点点!《论语》说他“屡空”,看来这货生活不能自理,断炊的事情家常便饭,而阿赐却是“家累千金”;论彰扬其师之美名,颜回更没有阿赐那样大气豪情。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子贡与勾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子贡与勾环
上一章下一章

第298章 归而殊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