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的故事 智慧只能靠启迪

觉悟的故事 智慧只能靠启迪

觉悟的故事

智慧只能靠启迪

佛前一盏灯,

人间万盏灯。

心中一盏灯,

天上万盏灯。

心也不是心,

灯也不是灯。

心也就是心,

灯也就是灯。

坐禅没有用

怀让走进禅房时,马祖道一正在打坐。

这是佛教史上的两个著名人物。怀让是六祖惠能的法嗣之一,由于弘法的道场在南岳衡山,所以又叫南岳怀让。道一则是他的得意门生,不过这时入学不久。

因此,跟别人一样也坐禅。

其实这不奇怪。因为禅(Dhyana)又叫禅那,梵文的本义是静虑,英文通常翻译为Meditation,意思是沉思或者冥想,通俗地说就是发呆。

所以在一般人看来,心无旁骛呆如木鸡,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就是禅。

何况发呆也不错,至少没有乱七八糟的念头。运气好的话,还会有飘然欲仙或灵魂出窍的感觉,甚至产生灵感。哲学家和艺术家喜欢发呆,道理就在这里。佛门弟子往往都要学习打坐,原因也在这里。

可惜,这不是禅宗的禅。

老是傻乎乎地坐在那里,也成不了佛。

于是怀让问:年轻人,你坐禅,图什么?

道一说:成佛。

南岳怀让便找了块砖头,在墙上磨。

道一问:和尚磨砖干什么?

怀让说:做镜子。

道一说:磨砖岂能成镜?

怀让说: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道一问:那要怎么样?

怀让说:牛车不动,该打车,还是打牛?

道一答不上来。

怀让说:你自己好好想清楚,到底要干什么?

如果学禅,禅非坐卧。

如果学佛,佛无定相。

像你这样,不是学佛是杀佛。

马祖道一如醍醐灌顶,顿悟。

南岳怀让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参禅的目的是成佛。

那么,成佛是变成佛的样子吗?

不是。

没错,佛像是有样子的。有的坐着,叫坐佛;有的躺着,叫卧佛;当然还有站着的,叫立佛。一般人看到这些佛像,便以为成佛就是变成这个样子。

可惜错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都是佛的色身,不是法身。

色是表面现象,法才是内在本质。只见表面,不见本质,不但没有成佛,反倒是糊涂虫。

那么,佛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觉悟

实际上,佛是佛陀的简称,也是梵文Buddha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只不过,觉悟以后,他就不再是一般人,也不是众生了。这就叫弗。所以,汉字就写成了半边表示否定,半边表示是人的佛。

佛,是人,同时又非人。

当然,也不是神仙。

神是只有灵魂。

仙是肉体飞升。

佛是思想转变。

转变了,还是人。

关键,是觉悟。

佛教,就是主张觉悟的宗教。

觉悟也有三个要求:

自觉:自己觉悟。

觉他:让别人、让众生觉悟。

觉行圆满:无论所思和所得,度己和度人,自觉和觉他,思想和行为,都完美无缺。

三条都没有,是众生。

能够自觉的,是罗汉。

自觉觉他的,是菩萨。

全都做到的,是佛。

佛、菩萨、罗汉,是从高到低的三个果位。

果位,就是修成正果的不同境界。

境界高低,只看觉悟程度。

至于成佛的时候,以及成佛以后是什么样子,无关紧要。佛,可以有各种样子,还可以没有样子。

没有样子,也是样子。

这就叫佛无定相。

佛的法身没有样子,参禅就一定要打坐吗?

也不一定。

这就叫禅非坐卧。

佛无定相,就不要见样学样。

禅非坐卧,就不必死守戒律。

那该怎样?

禅宗的主张是: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句话的意思是:绕开繁文缛节,直截了当地指向心灵深处,发现每个人原本就有的佛性。

这就叫觉悟。

觉悟之时,也就成佛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打坐呢?

坐卧只是车,心灵才是牛。

但,如何让牛动起来,道一还是不清楚。

于是怀让对他说,明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微妙法门,就是种下了种子,需要的只是天泽。这里面没有成败得失。纠结成败得失,就见不到菩提智慧。

因此他的示法偈是: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

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这段话里面,三昧就是定,即专心致志。天泽则是雨露,是种子长成大树的条件。种子是佛性,没有雨露不能成长,所以佛家把佛祖和师父的教化叫做:

法雨

只不过,那法雨有时候是火。

本节故事见《五灯会元》卷三,法雨一词出自《妙法莲花经·普门品》,三昧的解释见《大智度论》

谁来点燃心中的灯

德山宣鉴是在瞬间开悟的。

宣鉴是惠能的六世法孙。简单地说,就是六祖惠能传法青原行思,青原行思传法石头希迁,石头希迁传法天皇道悟,天皇道悟传法龙潭崇信。龙潭崇信再传德山宣鉴,就是第六代,时间是在唐末。

不过,宣鉴原本是禅宗的反对派。

他说,我们出家人千辛万苦,皓首穷经,尚且不能修成正果,岭南那野蛮人(指六祖惠能)却胡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什么的,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

于是,宣鉴便挑了一担经书,去成都龙潭寺找崇信禅师辩论,扬言要直捣龙潭,剿灭禅宗。

然而走到半路,就挨了一棒。

当时,一位老太太在路边卖烧饼。

德山宣鉴上前施礼。

烧饼婆婆问:法师有什么事?

德山宣鉴说:买点心。

烧饼婆婆问:法师挑的是什么书?

德山宣鉴说:《金刚经》。

烧饼婆婆说:好好好!我有一问。答得上来,点心白送。答不上来,别处去买。

德山宣鉴想,我还怕你问?

于是说:请讲!

烧饼婆婆说:法师满腹经纶,想来应该知道《金刚经》上有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法师要点哪个心?

德山宣鉴瞠目结舌。

想想也是,一个烧饼婆婆的问题都回答不了,读那么多经书又有什么用?因此到了成都龙潭寺,来势汹汹的这位禅宗反对派,其实已经成了强弩之末。

不过,宣鉴进入大堂,还是雄赳赳气昂昂。

他大声嚷嚷说:贫僧久闻龙潭寺大名,不曾想今日来到此地,却是潭也不见,龙也不见。

崇信却一点都不生气。

他欠了欠身说:法师不是来了吗?

这话可以有两种理解。

比如,尽管敝寺没有潭也没有龙,法师却屈尊亲自来了,岂不是潭也有了,龙也有了?或者说:既然敝寺潭也不见,龙也不见,法师为什么还要来?

无论哪种,宣鉴都接不住招,只好行礼。

当然,他也留了下来。

某天晚上,宣鉴侍立在龙潭崇信身旁。崇信见天色已晚,便让他回房间去。当时夜深人静星月全无,宣鉴走出门外,忽然掉过头说:天太黑。

崇信便为他点燃了烛火。

宣鉴伸手去接。

崇信一口吹灭。

宣鉴顿时开悟,倒头便拜。

第二天,宣鉴当众一把火烧掉了随身携带的经书和笔记,彻底皈依了禅宗。后来,他成为禅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故事很多,将来还要再讲。

问题是,从点烛到吹火,不过片刻间简简单单两个动作,宣鉴怎么就觉悟了呢?

这就牵涉到一个概念:

传灯

传灯是概念也是仪式。因为在佛家看来,佛法就像灯火,可以照亮人心,照破黑暗,因此,他们把传法叫做传灯,把佛法相传称为如灯传照。传灯法会上,信众还会手捧莲花座灯互相传递,意在让慈光普照世间。

所以,崇信点燃烛火,就意味深长。

没错,他是在传灯。

不过,要理解这点,必须知道禅师传法跟数学老师上课完全不同。后者一是一,二是二。前者相反,一不是一,二不是二。禅师的动作说话都有言外之意,或者说都隐含着让人觉悟开窍的暗道机关。

发现暗道,触动机关,就会顷刻间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悟得禅意,心明眼亮。

这就叫:

禅机

不妨把前面的场景回放一下。

宣鉴说天太黑。

言外之意为:这世界太黑暗。

崇信点燃烛火。

言外之意为:佛法就是明灯。

那么,为什么又一口吹灭了呢?

不吹灭,就没有言外之意。

道理也很简单。宣鉴说天太黑,很可能只是在陈述事实。如果崇信为他点燃烛火之后,宣鉴接过来举着回房间去,便没有后面的戏,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禅机。

所以,必须吹灭,给他觉悟的机会。

有机会,才是禅机。

幸运的是,宣鉴开悟了。

这样一来,他说天太黑,才会有了这世界太黑暗的意思,点燃烛火也才意味着佛法就是明灯。而且更重要的是,宣鉴明白了这盏明灯原本就在自己心里,师父不过帮着点一下,所以还得吹灭。

烛火吹灭之际,便是心灯燃起之时。

没有这个觉悟,崇信也是枉费心机。

这就告诉我们:

机会都是自己抓住的。

因此,宣鉴心中那盏明灯,其实是自己点亮的。

但是没有崇信,就点不亮。

崇信不把那烛火吹灭,也不行。

自己的灯要别人来点,为了点灯又必须吹灯,这就是本案的奥秘所在。

当然,也是禅宗的智慧所在。

本节故事见《五灯会元》卷七

立地成佛

德山宣鉴皈依禅宗,是在唐末。

如果在唐初,他就没有这个运气了。那时禅宗还没兴起,佛教也不怎么受待见,尽管他们在魏晋南北朝也曾红火。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个和尚就差点被杀。

此人名叫法琳,得罪的是唐太宗。

据记载,唐太宗在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颁布命令,宣布道教的地位在佛教之上。这当然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因为被他们取代的隋是尊佛的,何况被道教尊为教主的老子据说还姓李,跟李唐算是一家人。

法琳却跳出来唱反调。

这和尚对唐太宗说,陛下的李氏出自鲜卑,与陇西李氏毫无关系,跟老子也八竿子打不着。大唐是胡人的王朝,应该尊奉胡人的宗教。何况鲜卑拓跋氏的血统比老子高贵多了,为什么要崇道抑佛呢?

法琳自以为得计,却没想到犯了大忌,李氏父子最痛恨的就是把他们看作胡人。勃然大怒的陛下将法琳打入死牢,下令说:口诵观音不是刀枪不入吗?那就让他在狱中好好念诵菩萨的圣号,七天之后再来试刀。

期满之日,执法官问:怎么样,念观音了吗?

法琳说:没有。贫僧不念观音。

执法官问:那你念什么?

法琳答:念陛下。

执法官说:你怎么念起陛下来?

法琳答:因为陛下就是观音。

太宗皇帝轻蔑地撇了撇嘴,将法琳流放到益州。

法琳死里逃生,佛教活下去却是问题。

问题有很多,比如僧尼见了皇帝不磕头,出家以后就不随父姓改姓释,不结婚更不生子,不纳税也不接受帝国的户籍管理,甚至还走来走去,号称游方。

这可真是无君无父,不忠不孝。

因此,不要说皇权政治容不得他们,就连许多主张儒家伦理的读书人都看不下去。而谁都知道,没有朝廷和知识界的宽容和支持,立足中华简直没门。

救得了佛教的,只有禅宗。

为什么呢?

因为禅宗认为,成佛就是觉悟。只要觉悟,任何人都可以成佛,与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无关,跟朝廷王法和伦理道德更没有冲突,帝国的统治者大可放心。

也就是说,禅宗绝不会添乱。

岂止不添乱,还能帮忙。

怎样帮忙呢?

把恶人变成善人。

前面说过,禅宗确立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与众生之间没有天堑。那么请问:这里说的佛性,恶棍和坏人有没有?

答案是有,因为匪贼也是众生。

更何况,如果都是圣人,普度就没有意义。

确实如此。事实上,度得了恶人才是真普度,容得下小人才是真宽容。所以,慈悲为怀不能看对象,普度众生不能设门槛,认定佛性当然也不能论善恶。

只要改邪归正,就能脱胎换骨。

而且门槛也低。

六祖惠能就说:

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换句话说,成佛只在刹那间。

比如弘忍的师父道信,当时在三祖僧璨门下不过是个沙弥,俗称小和尚,而且只有十四岁。然而仅仅只靠师父一句话,他就幡然醒悟,最后也修成正果。

僧璨问:你来学佛想要怎样呢?

道信说:求解脱。

僧璨问:谁捆住你了啊?

道信答:没有人捆住我。

僧璨说:没人捆你,要什么解脱?

道信大悟,于是入门。

如此说来,再苦再难也不要紧?

不要紧。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作恶多端也没关系?

没关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抱歉,才没那么简单呢!

许多自以为觉悟的,其实还在门外。

本节故事见《续高僧传》卷二十五,《五灯会元》卷一

本节引文见《六祖坛经·般若品》

袈裟拖在地上了

某天,雪峰山上来了一位比丘尼。

比丘尼就是尼姑。这位法号玄机的尼姑,是浙江温州人。她去雪峰山,是要挑战雪峰禅师的。

雪峰问:师太从哪里来?

玄机答:大日山。

雪峰问:日头出了吗?

玄机答:出了就会融化雪峰。

雪峰马上知道来者不善,却又只能忍住,因为这在禅门本是常态。而且,这种挑战不但考验禅师的智商和修为,也是启迪智慧的一种方式。

于是他换个话题说:敢问师太法号?

答:玄机。

雪峰又说:请问一天织多少布?

答:寸丝不挂。

说完,玄机便施礼告退。

在她看来,这次挑战自己已经完胜。雪峰禅师想在她法号上做文章,故意把玄机的机说成是织布机。可惜既然是玄机,当然就像菩提本无树,什么都没有啦!

哼哼,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那禅师也果然不再搭话,只是客客气气地礼送玄机下山。然而走出山门才三五步,他就突然叫了一声。

雪峰说:玄机师太!

玄机问:什么事?

雪峰说:袈裟拖在地上了。

玄机马上回头看。

于是雪峰说,呵呵呵,好一个寸丝不挂!

哈哈,寸丝不挂,却有袈裟。

四大皆空,透彻了悟,哪有那么容易!

想不通的就更多。

某天,有人来到临济义玄的佛堂。

临济义玄也是六祖惠能的六世法孙,只不过与德山宣鉴系统不同。德山宣鉴属于青原行思派系,临济义玄的祖师爷却是南岳怀让,也就是磨砖头的那个。

因此,义玄与宣鉴同辈,也齐名。

他俩的故事,后面都要再说。

现在先讲临济义玄遇到的那个人。

那人问:你这一堂僧人还看经吗?

临济义玄说:不看经。

那人又问:习禅吗?

临济义玄说:不习禅。

那人不懂:既不看经,又不习禅,都做什么?

临济义玄说:成佛呀!

那人完全傻掉了。

奇怪!不看经,不习禅,怎么成佛?

是的。不看经,不习禅,才能成佛。

这就是禅宗的观点。

为什么呢?

因为成佛是觉悟。

觉悟就是获得智慧,佛家叫:

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就是最高,正等正觉是绝对真理。

获得这种智慧和真理,就是佛。

那么,为什么不看经,不习禅?

因为智慧与知识有区别:

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

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

也就是说,知识可以共享和授受。它就像电脑里的数据,是可以录入的。一旦录入并且存储,你就拥有了这个知识,无论它是关于哪方面的。

而且,就算数据丢失,也能重新录入。

智慧却不能拷贝,永远属于每个人自己。哪怕最好的导师,也只能把学生变得有智慧。但即便如此,他的智慧跟你的智慧,也仍然是两回事。

而且,各归各,不能共享。

那么,怎样让学生获得智慧?

启迪

智慧只能启迪,它好比激活程序。程序被激活就叫觉悟,因此前提条件是那程序你自己有。这种自己原本就有,只是尚待激活的东西,在禅宗那里就叫佛性。

用哲学语言表述,则叫潜在可能性。

所以,获得智慧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潜质,二是需要启迪。龙潭崇信的点火吹灯也非有不可,因为程序不能自己激活,当然更不能自己没有。

正如惠能所说: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觉悟一定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难怪怀让不主张坐禅。禅只是车,心才是牛。牛不肯走,打车干什么?佛就在你心中,怎么不去找?哈哈当然了,牛若肯走,车也可坐,否则仍是没有觉悟。

觉悟之后,坐不坐就无所谓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牛都肯走,也并非所有的灯都点得亮。师父只能帮你点,不能帮你燃。能不能亮,要看情况。如果一点就亮,岂非满街都是菩萨?

咦!不是说众生皆有佛性吗?怎么会不亮?

因为佛性只是成佛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众生的心里也确实有灯盏,甚至有灯油,却未必有灯芯。没有灯芯便点不亮,这就是多数众生未能成佛的原因。

这根灯芯在佛家那里,就叫慧根。

启迪和慧根,缺一不可。

那么,有灯芯就点得亮吗?

也不一定。

灯芯如果湿了,也点不亮。

弄湿灯芯的叫执念,原因在执迷。

执就是执著,一根筋,认死理,死不开窍。比方说认准了参禅就要打坐,学佛就要读经,等等。

于是,执则迷,迷则不悟,叫:

执迷不悟

结论很简单:

你不成功,是没想通。

因此,觉悟在于破执。

只不过,破执很难,故事也多。

本节故事见《五灯会元》卷二及卷十一

本节引文见《六祖坛经·付嘱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觉悟的故事 智慧只能靠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