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白忙一场:马腾兵败长安
公元194年,时已改元为兴平,又曰兴平元年。
这已经是李傕、郭汜执掌长安朝廷的第三个年头了。
公元193年刘虞死了,陶谦败了,但还没有死。
所以在公元194年的开始,陶谦的日子非常难过,因为他还是被曹操围在山东剡城,连徐州都回不了。
不过,陶谦还有一个还算坚实的后盾:公孙瓒。因为此时陶谦已经和公孙瓒结盟了。
公孙瓒所任命的青州刺史是田楷,而徐州距离青州比较近,所以陶谦就派使者向田楷求救,田楷接到求救信之后,就和平原相刘备一起点起兵马来救陶谦,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刘备其实是曹操的敌人。
刘备此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原相,但还有一千余人马,除此之外,刘备的军队里还有一些乌桓及胡人盟军,中间还夹杂着一些流民组成的队伍,成份相当复杂。
而且从这个记述可以看到,刘备之所以名动天下,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他军政才能都不突出,但确实比较会收买人心,还是小小的平原相的时候居然就有少数民族骑兵跟着他混。
刘备见到陶谦后,陶谦大概看到刘备的军队参差不齐,就拨了四千丹杨兵归刘备指挥。
陶谦如此给面子,刘备在此时做了一个颇令人深思的举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先主遂去楷归谦。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简单说来,就是刘备当时是公孙瓒部将,暂时归田楷领导。
田楷带着刘备一起来救公孙瓒的盟友陶谦,而陶谦比较器重小伙刘备,给了刘备四千人马。
然后刘备就反水了公孙瓒,与上司田楷说BYEBYE,然后从此跟着陶谦混。
而且陶谦为了鼓励刘备为他卖命,索性封刘备为豫州刺史,驻扎在小沛这个地方,而沛县,那是当年高祖刘邦的发家之地。
不管怎么说,陶谦对田楷和公孙瓒来说,虽然是盟友,但是也是外人,而此时田楷和刘备才是自己人。
可是现在刘备受了陶谦的拉拢,居然背叛了自己人而跟了外人。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仁人君子刘备曾经做过的事情。
当然在乱世这种事情很多人都做过,但是相比于臧洪和田畴,我们就知道刘备压根就不是真正的君子。
换句话说,真正的君子压根就当不了皇帝。
而且很多人说刘备一生孤穷,东飘西荡,但是我们考察了刘备的经历就可以发现,他的路其实走的比一般人都顺。
袁绍得到冀州花了多大力气?
曹操得到兗州又花了多大力气?
就是刘表得到荆州也是砍了好几十颗人头,还抵挡住了孙坚的进攻,又将袁术赶走!
可是刘备从平原相到豫州刺史,不过就是陶谦的一句话。
这样的路不顺,什么叫顺?!
而刘备最终一再将好局面弄砸,只能说,来的快去的也快,他的豫州、徐州都到手得太过容易,他自己又不读书才能欠缺,所以吃点亏也很正常。
田楷和刘备的救兵到了,曹操便意识到,他想一次性解决陶谦还不那么容易,说到底,他打的不是一个陶谦,背后还有一个公孙瓒,而公孙瓒刚刚杀了刘虞,和袁绍都打成平手,曹操还有些忌讳,加上军粮食尽,索性卖了刘备和田楷一个面子,带兵回兗州去了。
东边战事刚刚平息,西边的长安又出了些乱子。
这次挑事的是马腾。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世人老觉得刘备、诸葛亮、马超、马腾这些人都是完美君子。
但是史实可能会令这些人非常失望,这类记载以后还会有许多,现在,马腾的表现同样与君子二字相去甚远。
在公元194年,马腾有点私事想求李傕帮忙,但是被李傕拒绝了,于是马腾非常愤怒,就提兵要来长安攻打李傕。
史书上没写马腾想让李傕帮什么忙,很难说是史书记载者不知道是什么事,还是因为这事会影响马腾的名声,所以历史记录被销毁了,总之这事成了不解之谜。
但是如果允许大胆假设的话,那马腾所求的,无非也就是加官进爵,让他的地位大过他的老朋友韩遂,众所周知,韩遂此人堪称西凉叛军中的常青树,连续扳倒王国、边章,他却一直屹立不倒,而现在和马腾合伙开公司,韩遂还是一把手。
这是我能想出来的最合理的推测,至于对不对,我也不能保证,好在这事不影响后面的叙述,先表过不提。
马腾要与李傕打架,这毕竟是长安城,如果真的打起来,那又是天下大乱。
李傕和马腾都算是西凉军团中的人,他对马腾还有些忌惮,就用皇帝的名义派使者来找马腾劝和。
马腾性子上来了,却愣是没答应,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颇有当上袁术和袁绍的英姿。
马腾要和李傕打起来了,旁边有一个人肯定不会袖手旁观,这个人不用想就知道是韩遂。
首先,韩遂和马腾原来是一伙的,马腾有事,韩遂无论如何要过来瞅瞅是啥事。
第2,这是在长安边上,一旦马腾把李傕打败,就有可能入主长安号令天下,这样的事,韩遂不会让马腾一个人独享。
当然,韩遂提兵前来的借口也很冠冕堂皇,说是来帮马腾和李傕讲和。
可是韩遂的军队刚开到长安附近,就站在了马腾一方,看来他和马腾的革命友谊到目前为止还挺深厚。
《孙子兵法》的第十三篇的《用间篇》,以前读到的时候颇觉诧异,为什么“用间篇”也会被列入兵法中呢?
敌方有那么容易被收买吗?
一直到近两年我才想明白,之所以“用间篇”能名列《孙子兵法》,那当然是大有原因的。
简单地说,如果是太平时期,想用个间谍的确不大容易,因为国家稳定,这种事情一旦被发现就是死罪。
可是战争时期不一样,当敌人大军压境的时候,虽然还没打过来,但是胆小怕死的人就会开始给自己和家族准备后路,而最好的后路,就是和敌人勾结,这样如果已方打败了,他就能摇身一变而成为敌人的人,就可以保命甚至获得新的荣华富贵。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还是胆小的人多,而怕死的人就更多,所以只要运用得法,《用间篇》就大有用武之地。
刀兵一起,人心思乱。
所谓的乱世,并不仅仅只是兵荒马乱,更乱的其实是人的心。
现在的长安城里就是如此。
前文说过,在董卓执掌朝廷的时候,还非常重用蔡邕、王允、郑泰这一批名士文臣,这样都没有得到士大夫们的支持,而李傕、郭汜根本不把文臣放在眼里,重用的都是西凉军团系统的军将,自然非常不招人待见。
于是在马腾提兵要打长安的时候,长安城的内部也有很多人蠢蠢欲动。
《资治通鉴》记载: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谋使腾袭长安,己为内应,以诛傕等。
这里记载的明明白白,马腾开始要打长安为的只是他和李傕的私怨,而长安城中的种邵、马宇、刘范等人则借机行事,想依靠马腾来杀掉李傕。
先前要杀董卓的还是王允、黄琬、朱俊、皇甫嵩这批三公级别的人物,而此时要杀李傕、郭汜等人的,官职最大的就是一个谏议大夫,其他侍中、中郎将什么的明显都是打酱油的,由此也可见在李傕、郭汜的高压政.治下,文官集团现在的光景是如何惨淡。
在有内应的刺激下,韩遂、马腾都很振奋,于是勒兵抵达长安城附近的长平观。
马腾还没打进来,种邵、马宇等人的阴谋却泄露了,于是此次内应三人小组就如丧家之犬一般从长安逃到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没有了内应,那就只有硬上了。
李傕也调兵遣将,派了樊稠、郭汜和他的侄子李利共同出击马腾、韩遂。
而这一仗又让李傕、郭汜领导的政.府军打赢了,于是马腾、韩遂白忙活一场,退奔凉州而去。
马腾、韩遂逃就逃了,可是在槐里还有叛.乱三人小组,李傕、郭汜也没客气,继续勒兵去打槐里,将种邵、马宇、刘范一起处死。
种邵等人的结局说明,没有点谋略的文人,最好还是别沾政治,不信这句话的都没好结局。
李傕、郭汜打赢了这一仗,可是战后处理却很令人吃惊,他们没有穷凶极恶地去悬赏要马腾和韩遂的脑袋,却在收兵后不久就宣布赦免了马腾、韩遂等人。
更在公元194年的4月份,诏封马腾为安狄将军,封韩遂为安降将军。
至此,李傕、郭汜二人掌控的长安朝廷居然又和马腾、韩遂达成了谅解,这样一封官,便表明马腾和韩遂仍然是大汉的将军,就不再是叛军了。
李傕、郭汜为何会做出如此举动呢?
难道又是贾诩帮他们出的主意,想再次联合马腾、韩遂对抗关东的袁绍、袁术和曹操?
这样看似有道理,但其实也无必要,因为二袁、曹操、刘表、公孙瓒正自己打得不亦乐乎,哪里有心思管长安的这堆破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