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虚张声势:韩浩力救夏侯
所以李傕、郭汜对马腾、韩遂采取安抚政策,与其说是为了联合他们对付关东诸侯,倒不如说李傕、郭汜二人胸无大志,根本就是为了苟安一时。
要知道,当时的李傕、郭汜已经和曹操、袁术、刘表、陶谦都结了盟,而且和公孙瓒和袁绍也有联系,他们还有汉献帝捏在手里,关东诸将已经没有理由再和西凉军团打仗,而且二袁、曹、公孙这些人也在互相吞并,这正是李傕、郭汜一举荡平马腾、韩遂二人统一长安以西的最佳时机,如果李傕、郭汜二人能成功,然后再灭掉汉中的张鲁和蜀地的刘焉,则李、郭二人还大有可为。
可是大历史的发展来看,李傕、郭汜在进入长安后,基本上就没有大的军事行为,很明显,他们已经被长安的灯红酒绿彻底征服,再也没有了当初“奉天子以征天下”的壮志豪情。
能享富贵而不被富贵迷惑本心,我们就可以想见当年刘邦需要何等的魄力了,而这,同样也是曹操的伟大之处。
长安之乱刚刚平息,东边的曹操不甘心父亲曹嵩被杀,又再次点起兵马来打陶谦,这次,他留下了荀彧和程昱守鄄城。
曹操的精锐青州兵在伟大统帅的指挥下,一路势如破竹,竟然打到了山东境内的琅琊和东海,东汉时候的琅琊大概在现在的山东临沂市附近,在地图上一看,发现已经靠近东海了。
而曹操的军队所到之处,也是烧杀抢掠,原因无它,父亲被杀,曹操此时已经杀红了眼。
前文说过,陶谦此时刚刚收拢了一个大将刘备。
可是在曹操一直打到东海的时候,刘备在做什么呢?
答案是刘备还没来得及出兵,或者说出兵了都没赶上和曹操交手。
不过刘备不用扫兴,因为曹操在从东海回军的时候,在剡城东边与刘备的军队正面打了一仗。
此仗毫无悬念,虽然刘备有关羽、张飞、赵云这些猛人,但是刘备的指挥才能显然欠佳,他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
比自己强的刘备都打输了,陶谦这时已经感到了害怕,他想弃徐州而逃去丹杨投奔袁术,名义上说,袁术毕竟还是陶谦的盟友。
但是就在这时,曹操的背后被人捅了一刀,这就是前文讲述臧洪事迹的时候所提到的张邈、张超兄弟联合陈宫、吕布背叛曹操的事件。
张邈、张超兄弟及陈宫的背叛,对曹操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抛却前文讲过的兄弟反目,而且陈宫也一度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此外,这个时候是曹操事业的黄金时期。
西边,他刚刚打败袁术巩固了兗州地盘,东边,陶谦、刘备组合已经被他打得一败涂地,只要再坚持一会,他就能拿下徐州,如果坐拥兗州、徐州二州,再向南打败袁术拿下扬州,然后开向荆州灭掉刘表,如此如此顺利,江东的孙策能不能成事都很难说,而曹操后来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也就不会打得那么辛苦了。
但是,这一切都被张邈、张超和陈宫弄毁了,他们的背后一刀,差点让曹操连老巢都被端掉了,了解到这里,我们或者就能明白曹操为什么会在攻下雍丘后杀掉张超和张邈的全家了。
虽然《三国演义》里说曹操是“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别人负曹操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后院起火,曹操也无心再管陶谦和刘备了,赶紧挥师回兗州。
前文说过,张邈、张超兄弟之所以背叛曹操,大多是因为袁绍一直让曹操杀张邈,而张邈也害怕曹操真的向他动手。
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张邈、张超最终下定了背叛曹操的决心,也与自己的野心有一定关系。
当局着迷,旁观着清。
当时张邈的陈留郡中有一个名叫高柔的人对同乡人说,“曹操虽然已经占据了兗州,但是他志在四方,肯定不会一直在兗州镇守,而张邈张大人据陈留这样的大郡,将来肯定会从中生乱,我们不如迁到别的地方避难,如何?”
乡人们都觉得当时曹操和张邈之间的关系正好,而高柔不过是一少年,都觉得这事不靠谱。
而这个高柔还有一个比较厉害的堂兄:即袁绍的女婿高干。
高干在冀州让高柔跟着他混,于是高柔就带着自己的家族迁到河北去了。
而没过多久,张邈果然背叛了曹操。
高柔的事情说明,张邈早在被陈宫游说之前,就隐隐约约有对曹操不利的念头了,虽然张邈也号称名士,但人无完人,他和曹操本来是地位相同的伙伴,而且曹操出身宦官,还没他根正苗红,可是曹操现在成了兗州刺史,已经变成了张邈的上司,可能也让张邈的自尊心受损。
曹操率军在外,而陈宫作为内应,找来了张邈、吕布两大强人,此时曹操走时留下的另外两名留守荀彧和程昱的立场就非常关键。
当吕布从张杨那里率兵向兗州挺进的时候,张邈派部下刘翊来向荀彧传话:“吕将军来这里,是要帮曹操去打陶谦的,你马上给他派发军粮。”
张邈这谎编得还可以,毕竟吕布是从张杨那里来的,而且张杨还是曹操的盟友,按说骗骗一般人也够了。
但是偏偏荀彧不是一般人,因为曹操打陶谦一帆风顺,哪里需要别人帮忙!
所以荀彧马上就感觉到大事不好,肯定是张邈这老小子勾结吕布要造.反了,荀彧立即召集本部兵马,勒兵守备,同时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回鄄城(当时曹操驻地,作为兗州首府)加强防线。
夏侯惇本来是在濮阳驻守,他一出来,就被吕布从后面占据了濮阳。
而且屋漏更逢连夜雨,就在夏侯惇刚刚到达兗州的时候,夜里夏侯惇又出了事。
到这里,我们顺便介绍一下曹操帐下的夏侯家族的第一猛将夏侯惇。
夏侯惇(?-220),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据说是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
但凡名将,小的时候一般性子都很烈,这夏侯惇也不例外。
在夏侯惇十四岁的时候,他拜了一个老师学习经史文章,当时有个人污辱了他的老师,夏侯惇于是小宇宙爆发,直接杀了污辱他老师的人,于是远近闻名,听说此事的人没有不害怕的。
说起来,夏侯惇其实从小就是个杀人犯,当年秦舞阳是十二岁当街杀人,而夏侯惇十四岁杀人,虽然差一点,也差不了许多。
这样的人,一般人自然是惹不起,不过却很对曹操的脾气,所以在曹操发达的过程中,夏侯惇的官也是一路高升,从司马升折冲校尉,到曹操任兗州刺史时,夏侯惇居然做到了东郡太守的职位。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东郡太守本来是曹操自己担任的,现在曹操高升一步,就把位置让给夏侯惇,从这个举动,便可以看出曹操是多么器重夏侯惇,基本上把他当作军团领袖来培养,可以说,曹操对夏侯惇的器重远远超过了曹仁、曹洪诸将。
在夏侯惇赶到鄄城的时候,吕布派人诈降,竟然进到夏侯惇军中将夏侯惇绑了起来作为人质,然后索要财宝。
如此一来,夏侯惇的军队便人心惶惶。
这件事情本来是吕布的好机会,如果诈降的人抓住夏侯惇就直接杀掉,然后吕布率军来攻,就可以里应外合一举打散夏侯惇的军队,只要打败了夏侯惇,那再攻鄄城就轻而易举,然后占据兗州,岂不是大事可成?
可惜有什么样的主将就有什么样的部将,吕布自己贪财,他派去诈降的人也是一路货色,抓住了夏侯惇居然只晓得索要财宝,不知道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强将手下无弱兵,夏侯惇虽然被擒,但是他有一员部将名叫韩浩,也很有手段。
韩浩在得知主将夏侯惇被绑架之后,就带兵来到夏侯惇的营门,召集军中大小将官开会,严令各部将官没有命令不得乱动一兵一卒,就这样避免了军队的混乱。
作了如此安排之后,韩浩带人进.入夏侯惇的房间,怒斥绑匪叛军道,“你们这些混帐,竟然敢绑架大将军,难道活得不耐烦了吗?我现在受命来捉拿你们,岂会因为一个将军的缘故,就放你们走呢?”
说到底,韩浩的意思就是,宁愿不要夏侯惇的命也要将绑匪拿下。
说完这番话之后,韩浩还向夏侯惇沧然泣下道,“我本来应该救大将军您的,可是国法俱在,我也没有办法了。”
说罢,韩浩下令众军士立刻向绑匪进攻。
这些叛军之所以绑了夏侯惇还不杀,图的就是几个小钱,可见领头的也无甚头脑,被韩浩这样一吓,居然跪地求饶:“我们根本不是想杀大将军,只是想挣点小钱花花,您老就放了我们吧!”
既然绑匪已经自动投降,夏侯惇也就脱离了危险,而那些叛军被韩浩一顿数落,当场全部杀死。
至此,一场可能导致夏侯惇将星陨落的绑架事件被韩浩完美地解决,在这场变故中,虽然表现最出色的是韩浩,但是韩浩出自夏侯惇的军营,也可见夏侯惇平日治军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