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一)缘起,(二)、纷争

楔子,(一)缘起,(二)、纷争

楔子

东海县位于长江入海口处。是一个县级市,是个人口大县。土地肥沃。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顺和镇是东海县辖区内的一个老镇。北靠通海河。一条大马路从镇边穿过,直通县城。水陆交通便利,所以老镇的经济比较发达,属于东海县的对外窗口镇。小镇的管理者也颇有魄力,将小镇管理得很兴旺。

南玻村是顺和镇的一个行政大村。全村共38个组,本文的主人公就就住在南玻村的8组。

老人已年过九旬,老伴也是八旬老人,老俩口身体很是硬朗。田里的事情全靠自己,完全不要子女帮忙。日子过得很舒心。平日里老伴还常常和邻里的老太打打牌,一群老太太常常为了几分钱的输赢争得面红耳赤。常常为某某人的一张牌出错了,导致自己输钱而互相埋怨。

就在这个富足、和谐的小村落里最近却因为一块土地的归属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一)缘起

农历春节刚过,乡村的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正月半之前农村很少有人外出。农村习俗一般是月半以后出门做事。出门以后就很少回家了,有些人整年都不回家。年头出去,年尾回来,经年轮回。

正月半前,大多数人是天天打牌,不管年轻的还是年长的都有自己的班子,每天生活都很有规律。上午买菜煮饭,每天十点半准时开饭。十一点半准时上场。晚上六点结束,天天如此。

一晃已是正月十二了,老人夫妻俩早早地吃了饭。正想去上场打牌,邻居小王夫妇俩来了。

看到小王夫妇来了,老俩口连忙把他们让进来,倒了杯茶,陪客人坐了下来。

老人就问小王:“大侄子,今天怎么有空来玩呀,下午没牌局呀。”

“老伯呀,今天我们是有事来找你的。”小王说。

老人连忙坐下来,对老伴说:“老伴呀,你和他们说一下,就说让他们另找人吧,今天没空去了。”

老伴应声出去了,于是老人就和小王聊起来。

小王说:“老伯呀,今天来是为田的事。”

“田?什么田呀?”老人问。

“就是以我以前给你的那块房地呀中。”小王说。

“哦,那房地怎么啦。”老人问。

“老伯呀,是这样的,现在不是我爸妈都去世了吗,早前为这块地没给我兄弟,弟媳一直有意见。矛盾一直到现在都没调解得了。”小王说。

“这我是知道的呀,你们兄弟没什么意见,但两个媳妇不和,这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是你媳妇当时把这块地送给我的原因吧。”老人说。

“就是,但现在不同了,原先爸妈在时,都靠我兄弟,田也由他们种,我也没什么意见。现在老人都去了,田还在他们手上,这有些不公平。应该我们俩兄弟平分才对呀。”小王说。

“嗯,说的也是,这田都给他是有些不公平。不说平分吧,也得再给一两亩给你们,才算合理。”老人说。

“就是这个理呀,可他就是不给呀,最近还放出话来,说是要想要地可以,得把爹妈的丧葬费给补上,还得将我的宅基地给他才可以商量。”小王说。

“哦,原来如此呀。那你让他说用了多少钱,然后平摊一下费用不就行了吗?”老人说。

“不行呀,他要我给你的那块宅基地呀。”小王说。

“他要宅基地干嘛呀,现在不是变成了小河了吗,又不好种地。”老人说。

“哎,别提了,他就是给我出难题,他认为你不会给我的,所以出了这个骚主意。想让我们先闹起来,然后让他们看热闹。”小王说。

“哦,这倒是,不过你那块宅基地我已养鱼了呀。这样好不好,我东边有块地,正好离你家也不远,我年纪也大了,孩子们也种不过来。我把那块地给你怎样?”老人想了想说。

小王媳妇连忙说:“行呀,你那块地虽然小点,不过离我家比较近,再说啦,他们只是想为难我们,以为我要不到地,也就不好和他们去要地了。”

“那好,就这样吧,那块地给你,等今年麦子收了下半年你就去种吧。”老人说。

“那就谢谢啦,我再和他们去说。”小王夫妇俩起身走了。

傍晚时分,老太太回来了,一边烧饭一边问老人:“下午小王他们来干嘛的呀?”

“哦,还没和你商量,我就作主了,你不会怪我吧。”老人说。

“什么事呀,你说说看。”老太太说。

老人就把下午小王夫妇俩为田的事和老太太说了。老太太沉吟了半晌,说:“哎,我就知道会来的,前几天已有人和我说了,小王他们到老二家去要地,老二媳妇不肯,说是先要让他们出这几年两个老人的费用,还得把给我们的那块宅基地给要回去,给他们,说是正好在他们家门口,给他们才行。”

“就是这件事,他们今天就是为这事来的。”老人说。

“你是不是说给了他呀。”老太太问。

“没有。我把我们东边那块地给了他们了,反正我们也没人种。”老人说。

“哎,他家老二哪里是要这块宅基地呀,他是以为我们不肯给他老大,才出了这个主意。没想到你这么爽快地给他了,他们还得吵呀,你看他那个老二媳妇,不是个省油灯呀。”老太太说。

“嗯,那就由他去了。”老人说。

“老头子,你有没有想过,你把那块地给他们了,我们就少了呀,以前得缴农业税,现在不缴了呀,就是不种政府也会给补贴呀。你看他老二媳妇会给他们地吗?才不呢。”老太太说。

不一会儿,饭已搞好了。老人拿出酒杯,开了一瓶啤酒。(老人开了个小店,经营些日用百货。)给老太和自己各倒了一杯。

老太太喝了一口,问:“哎,老头子,前几年我给孙子带孩子,你不是把我们的一块地给了建国吗。现在人家来向我们要地了,你也去把给他们的那块地给要回来,这样我们的总面积也没什么损失,你说是吧,再说啦,这几年国家给地里的钱是越来越多了,又不要缴费用。不种也没问题,你说是吧?”

老人想了想说:“嗯,有道理,反正是借给他种的,又没说给他,明天我去看看。”

吃好晚饭,两位老人说了会儿话就上床睡了。

(二)、纷争

第二天早晨,老人早早地起床了。匆匆吃好早饭,就向侄子建国家走去。

侄子建国家就住在老人家的东边。三层楼房,旁边还建有一排猪圈。一家三口,丈夫建国是木匠,妻子茹娟没什么手艺,平时就在家养猪,养了几十头猪。儿子职中毕业,已在昆山车床厂打工。平时就是夫妻俩在家。

小夫妻俩看到老人一大早就来到家里,很是纳闷,茹娟就问:“大伯呀,这么早到我家来,有什么事吗?”

“哦,大侄女呀,是有事呀,想和你们商量一下。”老人说。

这时正好建国从外面进来,就问:“有什么事呀?大伯,你说,没关系的。只要我能帮的,肯定会帮你的。”

“这就好,这就好,是这么回事。”老人坐了下来,说:“昨天小王夫妻俩到我家来,说是想要向他老二要父母的地。你也知道,他家老人的地都在老二家,现在老人都去世了,小王也想向老二要点地。可他老二说只要我把宅基地给他,他就同意让点地给小王,所以他们昨天到我家来了,说是要想要回他的宅基地,我就答应把东边的那块地给他了,你大妈回来后怪我给他了,说是当初小王的地给我家了,我才把东边的那块地让给你家种的,现在小王要地了,你大妈就让我也向你们要回我的那块地。不然我家的地就少了。所以就和你们商量来了。”

听了老人话,建国没说什么,茹娟开口了:“大伯呀,这不好吧,以前政府收农业税时你给我们种,田里的费用都是我们给缴的。你也知道,这几年田里根本没什么收入。现在不缴费用了,政府还有些补贴,你说你要地,恐怕不太好吧,你也得让我们再种几年,然后再给你好不好呀?”

老人听了茹娟的话,看了茹娟一眼,说:“哦,这我倒没想到呢,昨天小王来向我要地,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晚上你大妈说让我来要地,我以为你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呢,没想到你会这么说。那你说要怎么办才行呢?”

茹娟听了老人的话,脸色有些难看,说:“你实在要的话,那得垫点损失给我们,种了几年了,你哪怕贴点肥料钱也好呀。”

“那我先回去和你大妈商量一下。”说罢老人转身对建国说:“建国,我走啦,你和你媳妇再商量商量,我等你回音,知道吗?”

建国嗯了一声。低着头坐在一边没说话。

回到家里,老人把到建国家的结果告诉了老太,老太一听就来火了:“建国家的怎么这样呀,前几年要不是看他孩子小,收入少,我也不同意你给他家种呀,现在倒好,赖着不给了,倒成了他家的地了,这不行,得向他要,你不行我去。”

“我和建国说了,让他给我回音呢,你现在去干嘛呀,也许现在他们夫妇俩在吵架呢,刚才建国没说什么,只是他媳妇不肯呀。再说啦,建国也做不了主,催急了,于事无补。”老人说。

刚说完就看见建国他爸从门口匆匆地向东去了。

老人走出来向东看了看,只见建国邻居张婶骑着自行车从门前路过,看到老人在向东看,就问老人:“你刚才去建国家干嘛去了,你走后好像他们就吵了起来,这不,建国他爸也过去了。”

“是吗,这倒好,吵起来了,我刚才是去了,去向他们要地。昨天小王来向我要地了,我把东边的那块地给了小王,你大妈让我去把给建国种的那块地给要回来,这不,我刚才就是去要地的,没想到建国媳妇不肯。哎,怎么还吵起来了。真是的,我只是借给他种的,又没给他,借的东西要回来还不能呀。你说是吧?”

“哎,就是,这茹娟就是这样的,有点不上理的,你想向她要地,我看有难度。”张婶说。

“这有什么难的,我的地借给他种的,现在我要了,不是名正言顺的吗?”老人说。

“理是这个理,但得她和你讲理才行呀,如果她不给的话你还强行去种呀。”张婶笑了笑说。

“这有什么呀,我的地我还不能种呀,我就不信了。”老人脾气上来了。

看见老人有些来火,知道老人家也是个犟牛脾气,连忙说:“大伯,这个你看着办吧,我有事到河南边去一下。”说罢骑上车走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土地风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土地风波
上一章下一章

楔子,(一)缘起,(二)、纷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