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安县突围

第二十六章 安县突围

这儿猪肉便宜,决定买二头猪给军大战友们解解馋,问了老乡情况,带上银洋,由大队事务长带队来到山坳里,花五块大洋买了二头大肥猪,吆喝着把猪赶到住地,刚好大部队也到了。册县所在地因水中含有汞,不能饮用,饮用水要到山脚下一口水池去取。我们在水池边烧水、杀猪、烫毛,猪肚子一开堂,里面圆鼓鼓滚出六只小猪崽来,原来是一头大母猪!真是气死我们了,语言不通真害人!

事情反应到中队部,李指导员把我们给批评了一顿:“知识分子就是差劲,肥猪母猪分不清,只会读死书死读书,不接触实际就是不行……”我们自惭形秽,没敢出声。

猪是杀了,但没法子吃——那股泉水池由于部队人太多,已经见底。部队命令:只许做饭用水,其它不许用。后来把猪肉切成几大块,一个连队二块,大队部人少分一块,猪肉只好留到下一站再吃。

打前站的人半夜就出发,带上一块猪肉,走了几十里路,到了山脚下一个叫“锅底”的地方,旁边有条小河,河水清澈,我们就在这里埋锅做早饭。把猪肉重新烫毛、洗净,在一块大石上砍成大块的投入锅里煮,老班长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些野香料,和肉一熟,真是香气溢人。这时已经天亮了,我们趁闲洗脸抹操,个别会游泳的赤条条跳入水中,洗个痛快。老班长提醒说:不要浸久了冷水,会得风湿病。我们一笑置之,不以为然。

我们打前站的炊事班长姓魏,他常常说他是魏国的后代,我们问他是战国时期的魏国,还是三国时期的魏国,他也弄不清。他祖籍辽省辽县人,参加革命七八年了,受苦人出身,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他当年参军已30多岁,本可以不随军出关,但他坚决革命到底,从东北出关,参加平津战役、淮海战役,随大军横渡大江、进军大西南。

打前站他也强来,他说:“我没什么大本事,但能做好饭,让同志们去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我心里就舒坦。”言语朴素,充满革命真情。每到一处,起三更,睡半夜,最辛苦的就是他。

当我们醒来时他已把饭菜做好,开水爟满壶。行军天天背着几十斤的大锅,有时我们想替他“效劳”,他用手一挡,“你们有你们的事,各负其责,不得越位行事……”说得挺幽默。待我们像位慈祥的老爸。这是我接触的第二位老班长,一位可亲可敬的老战士——魏大忠。

今天打“牙祭”,有猪肉吃太好了,好久都没吃到肉,肚里早就没油了。每人一口缸肉,战时实行平均分配,想多要,没门!见了肉,大家也不管是猪婆肉还是好肉,先吃为快。等大部队一到,我们就出发。

我们穿山越林,走莽原,八十多里,下午三点左右到达兴镇。这里居民太少,少数房子安排校部、女中队、大队部住,其他同志只好“委屈”露宿。

2月22日到达安县城,这是一座古城,有几百户人家,范围不大,有上百年的历史。奇怪的是县城还有高大的城墙,都是用大块的青石砌成,全城有五个城门出入,城门都有两扇几千斤重的大木门,门上钉着许多铁铆儿,这么粗重的城门,远在弓箭时代还能发挥作用,到如今就难阻挡大炮的威力了。

军大四千多人从东门入城,直穿街道,路面用石块铺就,人行道也是石板铺成。房屋大都低矮,店铺都是木板的,有米面之类食品店,辣椒味甚重。这儿男男女女都抽旱烟,在一节小竹竿上有凿一个烟窝儿,装上一小撮烟丝,用火石取火点燃媒子,就火吸烟,啪嗒啪嗒地吸着,很像汉人吸水烟筒的样子。街上有专门的吸大烟馆,半开着门,不少人躺在那儿悠然自得地吸着大烟,屋里烟雾弥漫,烟客们似乎都忘记了一切烦恼。

我们住在城北头,部队都安排在城内居民家住。这儿是布依族、苗族聚居地,民风较淳朴,欢迎大军到他们家住,有的还主动让出大的房间来。我们为部队购买了面粉、大米,还有鸡蛋、猪肉、蔬菜。奇怪,这里新人民币、铜壳子都能使用,交易方便。

大家吃完晚饭,天快黑了,正准备休息,突然远处山间枪声大作,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枪声由远而近,情况有点不妙,这时校部通讯员快速通知各大队拔营出发,动作要快!幸好我们平时训练有素,动作利索,背包一打就集合出发。这时枪声、炮声(六0炮)渐向城里逼近,不好!是土匪围城。

由于当地只有少量作战部队难以御敌,我们军大都是学生兵,没有作战经验,也没有多少枪,只好命令军大学员跑步从北门突围,迅即折向西,沿兴义方向急走,前面不时传来“快快!不要掉队”的口令。天已漆黑,高一脚,低一脚,紧跟着前面的影子走,等到军校全部撤出安县时,只见安县城内已火光冲天,匪徒在行凶,人民群众又遭殃了。

我们因为不是作战部队,又没有多少武器,只好忍气吞声弃城而走,否则我们一定会杀他个回马枪,给匪徒一点厉害看看。事后得知,是反动残匪侦察得知我们不是作战部队,没有多少枪,所以敢偷袭县城,想消灭我们,可惜他们想得太美了。

当时由于敌情不明,我们没敢就地宿营,仍继续向兴义方向急走,为防不测,中队之间拉开一定距离,走到半夜,在一个叫野猪坑的山凹里露营,部队加强了警戒,在东西两个方向的道路上都设双岗哨,一明一暗。在一块篮球场大的空地上,除了校部有点灯光外,四周一片漆黑,一片寂静。

这真是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由于一口气走得急、走得远,大家都很疲劳,倒下就睡着了。第二天又马不停蹄走了一百多里,才休息,把女生们累苦了,虽然她们有一辆大马车,还配备了一个战斗班保护她们和伤病员,那些不是伤员的学员与我们男学员一样,为了不掉队,咬紧牙关坚持着,大家都很佩服她们顽强的意志。但也有个别的人看不起女中队,编了一个顺口溜:“冬瓜兵呀冬瓜兵,索拉兮索拉兮,一个坐上马,一个掉在后,真奇怪真奇怪。”顺口溜编得很蹩足,也不文明,后来杜政委在大会上批评了这种行为,女同胞才直了一口气。

杜政委批评道:“同志之间要相互鼓劲,相互帮助,绝不能相互讽刺打击!对女同学更应该多关心爱护才对。”

为了鼓舞士气,杜政委大声道:

“同志们,我们离南诏省不远了,现在南诏省的大将军深明大义,已经在春城起义了!投向了人民的怀抱,他已经准备了一百辆汽车迎接大军的到来。大家听了欢呼雀跃。后来并没有汽车来接我们,当时是为了鼓舞大家的斗志,是“望梅止渴”激励大家,提高行军的动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这七十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这七十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安县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