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浒传说续扯

四。水浒传说续扯

其一,水浒派别。

一部水浒,就是一部中国社会黑暗史。梁山上的办公室政治,也是自古论水浒这所津津乐道的部分。水浒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两位领导带小弟上山;两位领导带小弟斗争;胜利者大杀四方。从故事起源看,不像是取材自宋江等三十六人之事,倒更像是重构了瓦岗寨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梁山的派系有宋江系、晁盖系、降将系、杂鱼系,而降将系与宋江系的联系很紧密,这是宋江最终能夺权的原因。他们在排座次的时候闹得不可开交。而瓦岗寨恰巧也分为李密系、翟让系、降将系和杂鱼系。而降将系和李密系联系很紧密,这也是李密最终能夺权的原因。

并且,晁盖系大致有吴用、公孙胜、三阮、刘唐、林冲、老梁山等,与翟让系的徐世勣、贾雄、单雄信、翟弘、翟摩侯、王儒信、邴元真等类似,没有什么宏伟目标,只想聚啸山林、大碗喝酒而已。随着宋江系与李密系的上山与坐大,被迫相互对抗。同时,徐世勣(即徐茂公也)牛鼻子呼风唤雨,可对应公孙胜;单雄信神勇无敌,可对应豹子头;翟让系有一个军师,名叫贾雄,翟让对其非常信任,但他却为李密收买,当然对应吴用。

而宋江系第一号心腹是花荣,他是宋江的基友,为宋江两肋插刀,神箭之名广播;恰恰李密系第一号心腹是王伯当,他是李密的基友,为李密两肋插刀,也是以神箭传世,你说是巧也不巧?宋江系第一号打手是李逵;李密则引进了大莽汉程咬金上山。巧的是,两者都以三板斧与孟浪著称。

宋江逃亡于路收罗了郓城系、青州系、江州系等人马;李密逃亡也是于路收罗了济阳人王伯当,外黄人王当仁,韦城人周文举,雍丘人李公逸等。等到上山时,已与原领导平起平坐了。

宋江有更高的理想追求,想成就一番事业,在其领导下,梁山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一支义军;李密也是这样。宋江通过攻打隋军宋军,引进大量的降将,最终压制住了晁盖;李密也是这样。宋江最终清算了晁盖的势力,成为一山之主;李密也是这样。

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索超、水火二将等朝廷降将加盟后,增强了梁山实力,降将带入兵马是最多的,他们与宋江关系亲密。同样,秦琼、罗士信、裴仁基、裴行俨等朝廷降将加盟瓦岗后,大大增强了瓦岗的实力,他们与李密的关系亲密。这泥马你说水浒的作者没有参考瓦岗史,打死我也不信啊。正是瓦岗史在民间流传,融入了《大唐秦王词话》,《大宋宣和遗事》则提供了名单,所以在流传过程中,双方发生了分解、合流,最终成书的《说唐》,剔去了关于翟让的一切,而另一本《水浒》,则完整地讲解了响马传、强盗史。也是,唯有朝代末期、天下四分五裂时的瓦岗寨,才能有《水浒》中吞天喝地的气势;而真实历史里相对完整朝代的北宋的梁山,根本无法承载《水浒》的格局。

再回到梁山上。宋公明的暗夜碣石碑,就昭然若揭了。宋江系、晁盖系、降将系、杂鱼系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宋江系要抬举,但又不能被人说闲话;晁盖系要打压,但要装点门面;降将系以其实力与朝廷关系要重用;杂鱼系则可以忽略、随便牺牲。事实上108将排座次,均可按此规则罗列。像朱仝(地方小吏)、戴宗(专业人士),一个是小地方的都头、也没见什么本事,一个有独特技艺、但总体实力差的很,地位明显过高了。且对比一下黄信(地方小吏)、时迁(专业人士),一个上阵厮杀足以独当一面,一个空空之技无双,排名天差地远,似可以直接看穿宋江的机心。

其二,水浒评价。

自古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水浒》这部书,作为文学作品、文化象征,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意识形态、三观判断,则很糟糕。这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梁山好汉是108魔君,张天师多次强调“恐有利害,伤犯于人”,事实证明天师说的不错,108人中多是村霸土匪强盗。而开篇从高俅说起也是和第一回的魔君出走相互辉映,高俅的发迹正说明了“乱自上作”,而“乱”是谁?很难说不包括梁山好汉。

而好汉们做的坏事,决波难尽、罄竹难书。赚秦明上山杀了无数百姓,坑了秦明家小;孙二娘的包子铺俨然就是森罗地狱;张横的船上不知做了多少板刀面,下了多少馄饨;穆家哥俩儿也是一副蛮横惯了的样子;李逵更是在救宋江时对着百姓排头砍去。。。

如果说宋江是“正义”,完全可以对刚奸臣高俅童贯,然而为了招安大计,竟对高俅谄媚起来。实际上,宋江在意的更多是自己的名声罢了而非正义。这些所谓的“好汉”少有善终。宋江一心想报效那个昏暗的朝廷,却被朝廷赐死;李逵只想追随宋江,却被宋江毒杀;董平被砍成了两半。。。

说实话,梁山上108好汉,真正讨人喜欢的,没几个。矮脚虎王英,杀人家而凌人女;一丈青三娘,毁家尚伺身仇敌。都显得很奇葩。说武二郎豪气重,穿上死人的教团行头就不脱了;说鲁大师佛性高,与周通交往的过程也是很奇怪。

水浒有一种举世皆错的感觉,上层是坏人,乱自上作;底层是坏人,毫无底线;女人是坏人,寡廉少耻。。。这是一种末世感,仿佛人世间已经无药可救,需要来个惊天霹雳荡涤一切。我简直怀疑这是为金国残暴洗地的。。。而《水浒》意识在中国某些群体被推崇,实际上就是暴力崇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义气戟指、快活人生。。。这是一种反智的丛林社会主义、暴力为王情结。

这一奇怪的文化现象,说到底,还是中国人根子里的戾气在发酵。中国人总有一种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冲动,也许是中国自古生存资源竞争激烈,也许是中国自古人命贱不值钱。。。但是暴力这柄双刃剑,一旦端起,就很难放下了。毕竟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捷径,亚帝以剑解乱线团,就是这个意思。人是会上瘾的,有着简便方法,谁还会去考虑吃力不讨好的路。于是,在中华大地上,暴力之路愈演愈烈,周期律也是这种思想的滥觞。

实际上,暴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暴力只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就算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也不过是推迟了问题的爆发,并且问题会在暴力的滋养下越长越大,最终你会暴力不起,并且会被暴力。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暴力程度降低史。暴力肯定是不好的东西,这个从博弈论角度很容易证明,谁认为暴力就是好的,只要他被暴力一下就会改变观点了(你推崇的社会规则,起码得你代入任何角色都不吃亏吧)。但是,在网络键盘侠眼里却有另类解读,常怼曰“既然暴力是不好的,那你就不要用啊”,然后就是各种对“非暴力”主义的奇谈怪论。对此我的回答是:“暴力是不好的,我用暴力是不对的,但是,我为什么非要是对的?”

中国人推崇暴力的另一个角度就是,千方百计证明暴力是对的、好的。只不过这个任务太过艰巨,所以往往以暴力有好的、有坏的来代替。你的暴力是不好的,我的暴力自然是好的。所以我要以好的暴力来消灭你不好的暴力!这个就是中国生生不息的暴力逻辑!

其实谁都明白,赢的人要证明自己是好的、对方是坏的,实在是太过简单的一件事。这样的唯一后果,就是暴力不断,永远有人试图证明自己是好的、对手是坏的。而唯一的途径就是打败对手。(这实际上是一个怪圈,我要证明我的暴力是好的,我就必须用更大的暴力来消灭你。)这个也是中华历来周期律永世不绝的原因!

其实,“暴力是不好的”这个结论,并不影响使用暴力,唯一的后果就是使用暴力占不了道德制高点,只能被别人说。被别人说怎么啦?犯了错还说不得?让你在使用暴力前掂量掂量值不值,是不是更能规范暴力滥用?博弈论告诉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对手的道德上是及其愚蠢的行为。如果我们无法限制使用暴力,那么我们要保证使用暴力必须付出代价(哪怕是道义的代价)。这样才能降低社会总体暴力因素,推动社会向更文明的方向前进。

至于有人说,难道抵抗侵略的暴力也错了吗?这种论调不值一驳。正当防卫也是暴力呢。一切暴力都是错的,但基于受侵害时可以相对减免,仅此而已。你正当防卫的暴力也得上法庭,由法律宣布免责而已,并不是说暴力就是值得夸耀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宋逸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宋逸史
上一章下一章

四。水浒传说续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