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五倍子治疗银屑病

16.五倍子治疗银屑病

16.五倍子治疗银屑病

五倍子治疗银屑病

(录自《现代名中医银屑病治疗绝技》吴大真等主编)

杨桂芹、柳志浩、马晓红等医师(山东栖霞市人民医院,邮编:265300)外用五倍子,治疗急性期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良好,疗效确切。

方法:取五倍子100克在瓦片上煅后研末,取其粉末10克,在器皿中用醋调匀后涂于患处,每天2次,7天为1个疗程。

现代药理分析:五倍子内含五倍子鞣酸,有沉淀凝固蛋白质的作用,并有收敛、解毒、抗菌作用,能使斑丘疹表面上皮蛋白质凝固,同时皮损处血管被压迫,因此对银屑病局部用药时,使红色皮疹很快萎缩结痂,同时颜色变淡,范围变小,甚至消失,终止其演变,又由于其抗菌作用,对发生于上感之后病毒、细菌作为致病因素而引发者,对患处的微生物有直接杀灭作用,故此使皮损在短期内很快萎缩,结痂脱落,作用迅速,疗效可靠,且皮损处不易复发。

30例患者,其中,女18例,男12例,年龄28~65岁,病程1月余~5年余。结果:短者3天即可见效,长者4个疗程即可消失。30例全部治愈,随访5年无一例复发。

评注: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由于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西医至今无特效治疗办法。而中医旧时就有“内不治喘,外不治癣”的说法,所说的“癣”就是牛皮癣,被列为疑难病之一。而寻常型银屑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其皮损从发生到最后消退,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该病刚发作时可见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随后慢慢扩大或融合成片,呈现斑片状,边界清楚,鲜红或深红色,高出皮肤,底部浸润明显,斑片上面覆盖有银白色或灰白色的鳞屑,如刮去鳞屑,可见光滑的薄膜显露,再刮则出现多个细小出血点。上述鳞屑、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该病的三大临床特征,也称作银屑病三联征,对诊断该病意义重大。该病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头部,膝、肘关节伸侧,也可见于腰背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人反复挠抓,鳞屑脱落后不久再长出鳞屑,如此反复发作,每成慢性。

上文介绍的瓦片上煅可用砂锅煅,通常五倍子研末醋调后敷肚脐眼(神阙穴),有的介绍用自己的唾液调拌后敷,古今大量记载治疗自汗、盗汗、遗精等,也可以酌情用之。

谷铭三老中医以五倍子散(由五倍子面和高粱米组成)治疗乳核、体表肿瘤、无名肿瘤、无名肿块及骨关节滑囊炎等病。认为其具有收敛止渗、散结破瘀止痛的功效。其制用法是:取五倍子研细如粉状备用。用时依患部大小,先取适量的高粱米面打糊,待温后,调入五倍子粉呈稠粥状,外敷患部。干后起下再依前法(注:敷药前先在患部涂一些食用油,以防干燥不易起下)。除介绍三例外用五倍子散的殊效外,并指出:以此药配成散剂治疗乳核、体表肿瘤、无名肿块及骨关节滑囊炎确有较好疗效。

近年来,谷老的徒弟在五倍子散的基础上加大黄、黄柏、仙人掌外敷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所观察的病例中,有1例占位性病变消失,疗后生存53个月。有3例分别带瘤生存33个月,18个月,13个月,毫无症状。全部12例疗后中数平均生存期为8.84个月。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实践证明此方用于骨关节滑囊炎具有收敛止渗,加速渗液吸收的效果。用于瘀血、肿瘤、肿块等具有散结破瘀止痛的作用。从而扩大了五倍子的临床适用范围。(节录自“五倍子散的临床运用”一文,见《谷铭三治疗疑难病验案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古今单验方选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古今单验方选评
上一章下一章

16.五倍子治疗银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