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杨二过去之后发现其他人还没有吃完饭,杨二就准备把炒鸡蛋放下出去逛逛,但是李氏一看他炒鸡蛋没有吃完,连忙问道“怎么没有吃完,是身体不舒服还是不好吃?”
正值壮年的小伙子,即使不下地干活,也是很能吃的,怎么会连一盘炒鸡蛋加一碗面条都吃不完呢?也不怪李氏会担心了。
“没事的,娘。我只是有点事情要去找杨天去谈,所以吃得有点急,所以有点没胃口,我中午会多吃点的。”
杨二连忙解释,知道他娘的性子急,他要是不立马解释肯定就要去找村里的杨大夫了。
“那这鸡蛋我给你留着中午吃吧。”李氏想了想对儿子说道:“我们吃什么都行,鸡蛋还是都留给你补身子吧,快要考试了。”
“娘,这鸡蛋留到中午就不好吃了,你们吃了吧,我平时吃的就挺好了,不在乎这几天。”杨二只能耐心劝李氏。
李氏思考了一下“好,那我中午给你炖鸡吃。”
然后盯着杨二上下仔仔细细看了一圈,总觉得儿子这次回来之后好像瘦了,昨天晚上回来天太黑了都没有瞧清楚,现在一看果然清瘦不少,一定要给他补身子,要不怎么应付好几天的乡试。
杨二看了他爹一眼,发现他爹只顾着吃饭,就知道这件事他是不反对或是赞成的。他哥一向是听他娘的话,嫂子刚嫁进来没什么话语权,更不用说小妹了。
杨二就放弃了抵抗,“那您看着来吧,但是我平时在县里吃的挺好的,您真的不用担心,也不必要为了我再杀个鸡,毕竟家里现在都是老母鸡可以留着每天一个鸡蛋呢。”
李氏不以为意,根本不理会杨二的说法,摆了摆手说“你不用管了,去找杨天吧。”
“那我就先走了,爹娘你们接着吃饭吧。”对大哥点了点头,杨二转身出了门。往西一直走,看到了田里的新长出来的玉米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象,让人想要为此赋诗一首,可惜杨二心思完全没有在这上面。
虽然这些年入学之后简单地学了君子六艺,但只是能够鉴赏的程度。
至于琴棋书画这种东西,如果有那些大家族深厚的底蕴,就算没有天赋十几年学下来也可是说是有所小成了。
但是对于杨二这种寒门子弟来讲,琴棋都只是不需要的多余之事。
书法因为整天练习,所以杨二的字还拿的出手,但是在一众同窗之间并不出众。画技算是难得的消遣,不过只算得上自娱自乐之作。
早期在村里的私塾启蒙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条件接触到这些东西,只是一些蒙童,虽然开始练字了,也没有什么较高的要求。
直到后来去了县里的私塾,开始准备童生试的时候,才开始练字准备考试。
准备开始习字的时候,去书店里面翻遍了各种字帖,最后才选定了欧体进行练习,最开始柳先生向他推荐了欧体、颜体和柳体,最后他选择了欧体。
柳先生并没有干预他的选择,他也只是看着欧体最顺眼所以决定习欧体,毕竟将来自己看自己的字不顺眼那就根本坚持不下去,坚持了这将近10年,智能说略有小成,但是还没有脱离模仿阶段。
考上秀才进入县学,被李夫子收为弟子之后,夫子才针对性地教导他一些关于琴棋书画的知识。
但是这只是附带的知识,主要的还是以学习四书五经为主,所以并没有太大的长进。
手里捻着从路边拽的狗尾巴草,因为刚长出来所以十分脆弱,一捻籽就粘了一手。感到手里略微凸起的手感,杨二回过神来,拍了拍手,感觉出来也有一刻钟的时间,大家应该都吃完饭了。
杨二转身向东面走去,慢慢遇到了吃完早饭出来闲逛的长辈和孩子们,就跟大家打个招呼,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就走到了大伯家里。
刚走到门口,便看到大伯坐在门槛上抽烟,杨二就远远地打了声招呼,“大伯早,我来找杨天。”
“嗯,吃过饭了吗?杨天在他屋里呢。”杨国刚磕了磕烟杆,站起来招呼杨二。
“您坐,我吃过饭了,我就是找杨天聊聊什么时候回学里。”杨二赶忙劝到,看到大伯又重新坐下后,就进屋去找杨天了。
杨天是杨大伯的小儿子,比杨二还大两岁。当年杨二被杨大伯发现了读书的天赋,杨大伯就以为杨家要靠杨二来光宗耀祖了。
看着杨二小小年纪书确读的比他要大好几岁的人都好,加上时常听二弟在自己耳边炫耀,杨大伯极其羡慕。
然后把自己家里的三个儿子挨个测试了一下,都被说是天赋一般,但是看着小儿子只比杨二大两岁,说不定就开窍了,杨大伯就把自己幺儿送去和杨天一起读书。
不过杨天读书天赋真的一般,很符合他们杨家时代只会耕田的特点,跟杨二这个不像是杨家的人一比更是平凡,但是还是比杨大伯当年还好一些,杨国刚也坚持把他送了学堂。
虽然杨天自己也承认自己比较笨,但是杨天也是真的很喜欢在学堂的感觉。所以他一直努力读书,跟杨二比着真的算是拼尽全力了。
可是尽管如此,开窍这件事古往今来都很难,虽然跟杨二一起考的小三试,直到杨二考上了秀才,他还在挣扎。
尽管跟村里人比着这已是极大的荣耀,但是一旦身边有了一个比你强太多的人在,目标很容易就定的更高。
但是杨天过了县试之后终于感觉到了自己读书是有意义的,所以考完试之后就心里落下了一大块石头,然后考完当天就病倒了,高烧不退。一直烧了一天一夜才退烧,然后等到醒来,就感觉自己脑子里多了很多东西。
在自己脑子里面多处了一段记忆,仿佛跟着那个同样叫做杨天的人重新过了一生。那个在现代刚考上了圣思大学的杨天只是上了一学期的学,然后放假回家的路上就被车撞了。
他真的只是在想终于可以吃到妈妈做的美味的菜了,学校里的菜再好吃,一学期也吃得够腻了。
然后在过一个人迹稀少的十字路口的时候,等了一分钟都没有车过往,红灯还要40秒,杨天就干脆拉起箱子快速走过路口,很不幸地一辆车刚好窜出来,然后记忆就戛然而止。
接受完记忆之后,杨天一时有点不知道自己身处各地的感觉。仿佛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尤其是刚刚那个被车猛烈撞击到头部的感觉久久不散。
有些痛苦地捂住了脑袋,杨天静静地融合了一下自己两辈子的记忆。
融合了自己两辈子的记忆之后,杨天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才刚脱离高考,就又要重新来一遍了,我的老天呀,我这辈子是和考试离不开了吗?”
在上辈子,托了有一个大学国文教授的外婆带大的福,他的四书读的挺好的,理解也不错,五经虽然差一点,但是也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一个学了理科最终却被逼,好吧也是有点自愿地选了古代文学的专业。
虽然就上了一学期,但是刚修过《四书》精度这门课。他从小生活在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中,到了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就非要选理科来证明一下自己的独特。当然了,最后证明了,他果然是很独特地继承了这个家庭的基因,更喜欢古代文学。
这辈子可能是记忆不太稳定的原因,所以之前一直不适应古代的生活,脑子也有些浑浑噩噩的不太聪明。但是凭借着上辈子的些许记忆,走到了现在。既然已经有了上辈子的记忆,可能之后的科举道路会好走一些吧。
毕竟不考科举,自己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别的职业。如果这个家里锦衣玉食的话,可能他会混吃等死也说不定。但是现在家里这么穷,一大家子挤在一个院子里,连吃顿肉都是奢侈的,还是要努力奋斗呀。
现在凭借着上辈子的记忆,和不错的脑子,应该小三试是没什么问题的,剩下的阶段可以抱杨二堂弟的大腿呀。
从记忆里来看,这可是两辈子难得遇到的天才。既是神童,还没有伤仲永,虽然有一次的失利,但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来看,乡试完全不是问题呀。
在高烧醒来之后有了好的基础和现代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大腿的指导,他很快调整过来让自己适应了繁体字。虽然书法在古代不算好,但是应付童生试也足够了,于是杨天开窍了。在昌运八年通过了府试和院试,然后取得了科举考试的资格。
这次杨二来找杨天就是商量什么时候回县学里的事情的。因为马上就要乡试了,所以他们难得回来一趟,探望一下家人,也是准备一下盘缠。他们去到定州应该需要大约3天的时间,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所以要提前半个月出发,这次回来之后就准备出发去定州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