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杂牌军打败了中央军
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说:"四通控股的IT产业必须分出来。长远的计划是要用四通控股或其它资金,去找到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创建一个新的平台,然后把四通控股的IT业务买过来。对于四通控股现有的一些烂公司,史玉柱说要干掉,这是必要的,将来的新公司也不可能收购这些烂业务。晚掐死不如早掐死。"
这算是一次果断放弃。
——按客户的要求定价,打败不可挑战的产品
案例:杂牌军打败了中央军——奇瑞在自主开发上为什么出类拔萃?
一家地方小汽车公司打破了三大汽车骨干企业散布的神话
当年,外国汽车企业要进入中国必须寻找中国合作伙伴,而且持股不得超过50%,要合作就必须和国内所谓的汽车骨干企业("三大"等等)合作,"三大"坐吃外国人的技术,长达十八年,从未开发出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投入批量生产的新车型。
北京大学**管理学院的路风教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对此进行了揭露:
为了推卸责任,中国汽车产业散布过几个著名神话,除了上面提到的规模神话和产业集中度外,还有另一个已经变成陈词滥调的重要神话,即进行自主产品开发必须以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为前提条件。
例如,某中国汽车企业的一位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定程度也要有自己的独立发展。独立到什么程度要看市场。搞到50万辆,必然有开发能力。自己只有10万辆能力,就只配做小改进和国产化,根本开发不了新车型。"
另一家中国汽车企业的领导人也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汽车工业是一个规模化产业,只有到一定规模才能搞研发,做8万辆10万辆肯定和做100万辆是不一样的。现在国内企业之所以不能自主开发,关键还是一个规模问题,因为汽车工业需要规模来支撑。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发现在只是用吸收方式来解决国产化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
在2004年的两会上,一位汽车集团的领导又把门槛进一步抬高:借鉴国际汽车业品牌发展经验,一个成熟的汽车自主品牌的研发,一般要求企业达到200万辆的生产规模,10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入,10亿美元的运转费用,同时还需要8000到1万人的技术研发队伍,约30个实验室等。他强调,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生产规模不超过100万辆,资本投入和研发队伍就更无法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据此,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之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没有几代人、几十年的时间是很难实现的。另一位总经理说得更悬乎: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中国人控股并起主导地位的汽车企业一定会出现。前提是中国的汽车市场要达到1000万辆的保有量,市场稳定,产业基础完备。
三大汽车骨干企业散布的神话最终被一家地方小汽车公司打破了。这家公司就是奇瑞汽车公司。奇瑞汽车公司的经历是个传奇。
九十年代初,芜湖一家村办工厂一年就能造出几百台车,一个多亿的产值。这个现象引发了地方**干汽车的念头。
1995年,安徽芜湖地方**花了2980万美元,买下了英国福特的一条二手发动机生产线,自己动手干了起来,后来为了给发动机拓宽销售途径开始做车身厂、做整车,奇瑞就是这样起的家。合资轿车厂花100多亿元才能建设的生产线,奇瑞总投入17.5亿元就建成了。后来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用了七年的时间走过了别人几十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