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战争趣闻

第九章 战争趣闻

第九章战争趣闻

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

在很多人印象中,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个个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日军中有一支以战斗力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师团。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文章《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中,曾详细描述了第四师团的各种逸事。有意思的是,这支著名的“弱旅”在战后竟保留了自己的番号,直到今天,日本陆上自卫队中仍编有第四师团这支部队。

大阪第四师团成立于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走商组成,是日军中的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这支部队下辖4个联队,配备了一流的武器装备。堪称日军“精锐”。然而它成立没多久,“窝囊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尤其是第四师团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

此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第四师团再没上过前线。不过。这并不等于它没有表现“勇敢”精神的机会。1933年,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结果和警察发生冲突,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警察所。

精训两年后,第四师团终于有了露脸的机会。1939年。苏联与日本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发生战争,关东军下令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阪、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仙台师团(即第二师团)接到命令后,强行军4天从海拉尔赶到诺门坎,抵达战场当天就投入战斗,但很快就被苏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与此相反,第四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不动。原因是动员令下达后,师团内的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满营都是因为五花八门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动的日军联队长在狂怒之下,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这才勉强组织好部队向前线进发。“联队长改行当大夫”的笑话也就此在日军中流传开来。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极怠工。从海拉尔到诺门坎只需要4天,第四师团却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员掉队。凑巧的是,第四师团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消息传来,掉队的第四师团官兵仿佛吃了大力丸一样迅速跟了上来,连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带病”赶赴前线,一边还在万分懊丧地抱怨居然没有机会打上一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返程的时候,齐装满员、精神饱满的第四师团,成了日军中最威武的部队,而率先赶到战场的第二师团却丢盔卸甲、伤兵满营。关东军负责新闻宣传的军官实在看不过去,提起笔把日军报纸呈上审查的《我无敌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新闻标题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我无伤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拐弯抹角地嘲讽了这支“软蛋”部队。

1942年4月,第四师团被调往菲律宾,参加对科雷吉尔要塞的最后攻击。这一仗第四师团一反常态地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任务,最终在巴丹半岛的美菲军全部投降。事后才知道这并不是第四师团的功劳,而是菲律宾的美菲军已被切断补给多日,靠“盐和青菜”活着已经好几个月了,一触即溃一点儿也不新鲜。此后,第四师团在日军战线后方不断调转,始终没有再参加大的战斗。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第四师团正在泰国的曼谷附近休整。与其他不肯接受战败命运的日军部队不同,第四师团的投降与回国进行得异常顺利。当全体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的第四师团官兵出现在日本港口时,本土那些营养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惊。统计下来,第四师团是日军南方军中战死最少、装备物资保留最完整的部队。美军对这个师团的评价是“爱好和平”。而第四师团回国后,也马上体现出这一特点来,回国后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军兵营前,整齐地摆开摊位,兜售起战争纪念品来。

英国伤兵藏身德军司令部4年未被发现

一名士兵在敌军司令部内安全隐藏4年竟未被发现,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这一幕却真的发生了。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英法联军节节败退,德军长驱直入法国境内。当时,在法国北部的柏脱兰村,有一个名叫梅尔蒙哥贝的寡妇,她的丈夫牺牲在抗击德军的战场上,两个孩子也在战争中丧生。1915年。1月15日,她在经过一片树林时,发现了一名负伤的英军士兵。这名士兵告诉她。他叫福勒,自己所在的部队被德军打散,他一人躲避在此。梅尔蒙哥贝意识到德军很快就会赶到这里,她毫不犹豫地将福勒带回家中藏匿起来。可没想到,德军占领村子后,竟将方面军司令部设在了她的家中。从此,梅尔蒙哥贝在德军的眼皮底下藏匿着福勒,并为保护福勒与德国人展开了长期而艰难的周旋。

梅尔蒙哥贝卧室里有一个储物柜,高和宽均为1.5米左右,当中有一块隔板,将柜子分成左右两部分,右侧分为若干个格,放置小件物品,左侧是挂衣物的,没有格。梅尔蒙哥贝将福勒安置左侧的空间里,这是她家能够藏人的唯一处所。她在柜子门上挖了一个半圆型的小洞,供福勒呼吸用,在紧急情况下也用它投送食物。由于梅尔蒙哥贝的卧室白天经常有德国人出入,福勒只能一动不动地半蹲半坐于柜子中,只有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能爬出柜子,伸展一下肢体。梅尔蒙哥贝一边为福勒疗伤,一边为福勒的食物而奔忙。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她经常故意将右侧柜门半开着。

果然,她的坦然做法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引起德国人的怀疑,中间只发生过一次险情。一次,一个德军少校看见柜子的左侧门从来没有打开过,很是好奇,想看看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于是,他趁梅尔蒙哥贝不注意,将钥匙拿在手里,向柜子走去。梅尔蒙哥贝回头看见了这一幕,不禁大吃一惊。她急中生智,大步抢在德军少校之前,迅速从柜顶上取下一张镶着银框的照片,紧紧地揽在怀里,气喘吁吁地说:“这是我女儿唯一的照片,谁也不能把它夺去!”德军少校并无夺取照片之意,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柜子顶上还有一张照片,连忙安慰她,表示绝不会夺取她的照片,并放弃了打开柜子的念头。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梅尔蒙哥贝藏匿英军士兵的事渐渐被一些村民听说,但没有一个人向德军告密――尽管告密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赏金。相反,他们轮流为福勒提供食物。这更加坚定了梅尔蒙哥贝将福勒隐藏到底的决心。

就这样,从1915年1月在树林里发现福勒,到1918年10月德军撤出柏脱兰村,福勒在柜子里整整藏了3年零9个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战后,梅尔蒙哥贝的事迹不胫而走,英法两国政府对此都十分重视,他们盛赞她的大无畏精神,颁给她荣誉爵位和一笔丰厚的奖金。福勒所在的英军部队长官还专门制作了一块银匾,上面镌刻着梅尔蒙哥贝藏匿英军士兵的事迹,亲自登门悬挂在她的房间里。如今,梅尔蒙哥贝所在的村子已成了法国的旅游胜地,她藏匿福勒的柜子则成了村中最著名的景点。

世界上战术技术最糟糕的空降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降作战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在战场上得到积极运用。当时的世界各军事强国均先后组建了空降兵,日本也于1940年建立了伞兵部队。但其组建后由于军事思想守旧,战术技术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在多次空降作战中不仅没有取得多大战果,反而事故频频,损失惨重,被德国军事专家评价为“世界上战术技术最糟糕的空降部队”。不久,这支颜面扫地的空降部队就在腊戌上演了它的谢幕演出。

1942年年初,日军以4个师团6.5万人和650多架飞机对缅甸发起了进攻,并于3月8日占领仰光,而后又兵分3路向曼德勒推进,对英国守军形成合围态势。3月10日,日军在东吁被疾驰增援的中国远征军先头200师迎头痛击,遭到“南洋开战以来”最惨重的损失。4月中旬,被日军合围在仁安羌的7000多人的英军被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救走。

恼羞成怒的日军决定不惜代价迅速击败当面中英军队,在正面进攻的同时集中精锐迅速攻占中、英军的深远后方腊戌,一举切断中国远征军的退路。为此,日本南方军总司令部和缅甸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命令日军五十六师团向腊戌迅速穿插,同时命令日军空降部队从马尼拉火速转进同古机场,随时准备实施空降作战。

为改变空降兵成立后十分逊色的空降战绩,担任此次作战的久米伞兵旅团很快制订了空降作战计划,野心勃勃的日军空降兵决心在腊戌创造出世界空降史上的一次奇迹。

4月28日,日军第五飞行师团长小烟英良中将接到命令,所属久米伞兵旅团于次日拂晓对腊戌实施空降作战。4月29日天色未明,首批担任空中掩护的零式战斗机进入跑道,随着3颗绿色信号弹从塔台腾空而起,一架接一架零式战斗机迅速升空。然而,这一天似乎注定是个出师不利的日子,两架返航的“百司”式侦察机在夜空中辨错了方向,与刚刚起飞的两架零式战斗机迎头相撞。当时就有两架飞机凌空爆炸,另外两架相撞后一同栽到机场上,顿时燃起冲天大火,殃及附近的警戒分队和场务人员一同葬身火海。一时间灭火车和救护车的警报声响成一片,整个机场乱成了一锅粥。

被意外事故惊呆了的小烟中将好不容易缓过神来,急忙指挥日军重新恢复秩序,但空降起飞时间却被延误了整整两个小时。心急如焚的小烟再次下令起飞。第一批装载伞兵的100架运输机这才相继升空。机群进入腊戌上空后,却发现整个空降地域到处都是白茫茫的雾障,除了黑色的山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由于大雾弥漫小烟只好下令取消原定的空降作战计划,命令部队立即返航。

不料在返航途中又人祸迭起。先是两架运输机在空中不慎“亲嘴“相撞。其中一架连人带机一头栽了下去,另一架撞伤后在空中拼死挣扎,机上人员一个个争相跳伞,纷纷扎到当地渺无人烟的“野人山”中,很快成为大自然的祭品。当机群飞临机场时,又有一架运输机不知何故突然起火。飞机在紧急迫降时发生爆炸,机组人员和所乘伞兵无一人幸存。到了傍晚,无功而返的伞兵们来到食堂吃饭,一架返航的战斗机又因机械故障冲出跑道,撞破围墙后一头扎进了伞兵军官食堂,又导致许多军官当场丧生。

一连串的事故挫折使日军空降兵名誉扫地。第五飞行师团长小烟中将在此后不久被迫引咎辞职,其空降兵建制不久也被取消,被改编成陆军常规的步兵部队。这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糟糕的空降兵部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历史上最长的一次战争

百年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地,于1337―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12世纪中,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12―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双方还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地区。佛兰德毛纺业主要依赖英国的原料,英国则从羊毛贸易中获取巨利。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绘画)反法政策。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是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触发战争。

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1340年,英法两国发生海战,法军战败。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1346年8月,双方在克雷西会战,英军大捷,乘胜进入诺曼底。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1356年9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1360年法国王子查理被迫签订屈辱的《布勒丁尼和约》,把加来及法国西南部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国。

1364年,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1380在位),为了夺回失地,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备战。1369年起连续发动攻势,几乎收复全部失地,1396年双方缔结20年停战协定。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后法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领兵进攻法国,10月占领法国北部。1420年.双方签订《特鲁瓦条约》,条约规定法国王太子的王位继承权转归英王亨利五世。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之女结婚。这项条约实际上将法国分为由亨利五世、勃艮第公爵和法国王太子查理分别统辖的3个部分。1422年法王查理六世与英王亨利五世先后去世,英方宣布由未满周岁的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在位)兼领法国国王。1428年10月,英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城,形势危急。法国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人。1429年,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解奥尔良城之围。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1435年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法王。1453年10月,驻波尔多英军投降,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至此,百年战争以法国的胜利而结束。

历史上最短的战争

英国与尚巴吉(现为坦桑尼亚的一部分)之间的战争,它发生在1896年8月27日,英国舰队向自封为尚吉巴的苏丹的哈里德发出最后通牒,要他出皇宫投降。上午9时02分英舰开始炮击,到9时40分哈里德出面投降,历时38分钟。

最高的战场

自1984年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在海拔6705.6米、温度达-60℃的克什米尔世申冰川上相互对峙。报告显示巴基斯坦每月花费58.8万美元,印度每月花费大约100万美元来供给冰川上的军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于化学武器最多的人数

在1915年11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化学武器导致的伤亡人数的确切数字还不能确定,但至少10万人死亡,90万人受伤。俄国军队由于防毒面具装备不足,导致5.6万人死亡,47、5万人受伤。

最大规模的空中战役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战役是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一1941年5月,英国为抗击德国空中进攻而进行的防空作战,史称不列颠之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独立的空中战役。

最大规模的海战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是莱特湾大海战。1944年10月,美国与日本在菲律宾群岛的莱特湾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最大规模的陆战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陆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8月―1943年2月,苏联与纳粹德国爆发了一场大会战。

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空战

世界航空史上真正的空战最早发生在1914年10月5日。法国飞行员约瑟夫弗朗茨和机械员兼观察员路易凯诺中士驾驶一架“瓦赞”式飞机,使用机枪击落了一架德国“阿维亚蒂克”双座侦察机。

一次性杀伤人最多的轰炸

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一架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区上空,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炸弹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广岛市的建筑全部倒塌,全市24.5万人口中有78150人当日死亡。截至2006年8月,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47787人。

世界最搞笑的战役

二战中期在中非,意大利军队500多人奉命防守一个野战机场。他们拥有坚固的混凝土永备工事,充足的弹药,甚至还得到了2门德国人支持的威力巨大的88炮和充足的弹药。而进攻方的英军只有400多人,甚至连像样的重武器都没有,英国指挥官对这次攻打基本不抱有希望,甚至已经作好了撤退的打算。但是奇怪的是进攻刚刚打响,意大利人就放弃了抵抗打出了白旗。当询问意大利军官为什么投降时,对方竟然气呼呼地说:“我们没有撬棍,没办法打开那些该死的弹药箱!”

唯一被坦克击沉的潜艇

在著名的“狼群“行动中,一艘德国U型潜艇击中了一艘盟军的运输船,这艘满载军用物资和炸药的运输船被击中后发生了大爆炸,各种东西被炸得漫天乱飞,兴奋的德军U型潜艇船长命令潜艇上浮观看自己的战绩,不幸的是一辆被炸飞到天上去的M4谢尔曼坦克正好掉下来把潜艇给砸沉了,并且这艘潜艇也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坦克击沉的潜艇。

战争中的鸽子

鸽子的飞行能力很强,它有神奇的定向能力和顽强的归巢性。经过专门训练的鸽子可以成为军鸽。军鸽的飞行速度更快,每小时可达100多公里;军鸽负重能力强,可负重30克,一天内飞行6~8小时;军鸽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甚至在受到鹰隼的攻击时,仍克服千难万险,忠诚笃实地完成任务。

在现代战争中,军鸽除用来通信联络之外,还可执行引导飞机、空中摄影、识别伪装、侦察敌情等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作战的美国远征军在一次激战之后,一部分士兵在阿哥尼前线掉队,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于是,他们放出经过训练的鸽子请求支援。敌军发现后,立即对它进行射击,鸽子不幸负伤。但它翻了一个筋斗,又直线升空,钻人云层,终于把要求援救的信及时送到了大本营。大本营立即派飞机空投粮食弹药,并轰炸敌人,使这支部队得以突围归来。后来,为奖励这只军鸽,大本营特向它颁发了后勤勋章。这只鸽子死后,被制成标本,陈列在华盛顿国立博物馆,参观者现在仍能看到它胸部的伤疤和那枚闪闪发光的勋章。

1943年11月18日,英国第五十六皇家步兵旅为迅速突破防守严密的德军防线,求空军支持。但是战事进展得异常顺利,德军的防御工事很快被突破,步兵迅速冲过了封锁地带。若空军按原定的时间和地区执行轰炸任务,就会误伤自己人。于是英国步兵旅马上放出军鸽送信,要求撤销空军支持。情报送到时,英国飞行员部已经坐进飞机座舱准备起飞了。从信中注明的时间上知道,军鸽在执行这次飞行10多公里的通信任务中,仅用了几分钟时间。英国伦敦市长为此专门授予这只军鸽一枚勋章、相当于维多利亚十字奖章的荣誉。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一名战士在前线忽然得了重病,急需到后方医院取药治疗。可是山高路远,来回得走两天,显然来不及。于是他们放4只军鸽去完成这个任务,半个小时之后,军鸽就把急需的药品带到了前线,使那名战士的病及时得到治疗,重新参加了战斗。

越南南方山多林密,地形复杂,侵越美军常遭到越南军队的偷袭。20世纪60年代,美军在越南南方把灵敏度很高的微型传感器拌在饲料里让军鸽吞入腹中。部队开进时,将鸽子放出,在行军队形的前后左右上空盘旋一有敌情,鸽子体内的传感器便将情报发回地面,美军指挥机构即根据这些情报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出击、或设伙、或规避,十分主动。

鹦鹉充当活“雷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还没有出现。德军拥有强大的空军,对英国进行了狂轰滥炸。使英国受到很大的损失。当时的防空火力还很落后,只要德国飞机一出现在目标区的上空,防御就来不及了。为了提前报警,提前发现敌机,英军想出了各种办法,但都不太理想。后来,他们发现鹦鹉具有灵敏的听觉,并且判断力很强,在远距离上就能听到并分辨出飞机的马达引擎声。于是,英国人立即挑选了一批体格好、接受力强的鹦鹉进行专门训练,使它们担负起防空警戒的任务。这些鹦鹉被放在预定地点,每当德军飞机飞近,鹦鹉就会很快飞回英军司令部报警,使英军有所准备,从而减少了伤亡和损失。

海豚“服役”

海豚是一种海生动物,似鱼非鱼,虽生活在水中却用肺呼吸。海豚非常机灵,它的许多奇妙特性一直是动物学家和仿生学家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海豚在国外又开始直接为海军服务,或者说,海豚已正式在海军服役。

海豚的听觉器官特别灵敏,英美等国家的海军就是利用这一点,在海豚的耳朵上安上一个用集成电路制成的增音器,使海豚的听觉能力再提高几十倍,以便让它侦察和监听来往舰船。海豚的教练员说:海豚比狗容易驯服,智慧比猩猩显得强些,更没有像训练其他动物所遇到的那么多麻烦。现在,海豚被训练担负的任务花样繁多,它可以带着炸药包或水雷直接去炸毁敌方舰船、码头和船坞,也可以刺杀敌方潜水员,保护自己的桥梁、港湾,为舰船导航,护送小型潜艇,救助海难人员,配合己方蛙人执行任务等。美国海军曾经训练成功一头代号为“间谍”的海豚。他们利用这头海豚,把一种微型探测仪秘密地吸附到停泊在某军港的一艘苏联核潜艇的底部。几个星期之后,又令它将这个探测仪收回来。有关这艘苏联核潜艇的燃料数据,便被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从而使美军成功地以海豚窃取了重要的军事情报。总之,海豚在海军的作战中用途广泛,确实可以称其为海军的“好士兵”。

潜艇上的鼠和

在潜艇发展史上,鼠和鸽曾起过特殊的作用。它们的任务分别是检测潜艇舱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和传送遇难求救信号。因为鼠对二氧化碳有敏感的生理反应,日本早期潜艇出航时,每次都要带几只小老鼠,潜航时经常注意观察它们,如果鼠的动作迟钝,说明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了,需要上浮进行通风换气。

在现代潜艇上,人们是用光干涉二氧化碳分析仪或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等先进仪表来监测舱室的空气成分的。但有的科学家仍认为,再精密的仪器也有疏漏,而有生命的动物监测与高技术仪器结合才更加可靠。潜艇上携带军鸽主要是用来做潜艇救难的通讯工具。当潜艇在水下发生故障时,把携带着求救信的军鸽放进一只特制的金属筒,再在筒内充入少量压缩空气,通过一个特殊装置,把鸽筒放漂到海面,靠筒内压力自动打开筒盖,鸽子就可以远走高飞,把求救信息传回潜艇基地。现代潜艇上的无线电信号浮标,可以说是以往信鸽漂浮装置的进一步发展。

一只小花猫酿成的战争悲剧

事情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军与德军交战的前沿阵地上。一天中午,天气晴朗,太阳把大地烤得暖烘烘的。突然间,一声巨响,法军前沿阵地上一个隐蔽的秘密指挥所被德军的炮弹炸得粉碎。浓烟之中,残缺不全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散在地上。地图、图文在燃烧。发报机旁,法国陆军部队的一位将军浑身是血,早已断气。原来,灾祸来自法军指挥所里的一只名贵的小花猫。这只小花猫就是那位被炸死的将军养的。每天中午,将军都要把小花猫放在伪装得十分严密的指挥所上面晒太阳。这一情况被对面德军阵地上的侦察参谋发现了,这个狡猾的德军参谋连续观察几天后认为,这是只家猫而不是野猫,并且是一只名贵的猫,这样名贵的花猫,一般下层军官是养不起的,所以,他断定,这里住着一些人,而且一定有大人物,这里很可能是法军的指挥所。于是,这个德军参谋向上级报告了自己的发现,法军指挥所便遭到了横祸。作为一名指挥员,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应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如何指挥部队去战胜敌人上,养猫取乐虽无可厚非,但在战场上则太不应该了。上面的故事,从表面上看,是花猫害死了将军,但实际上,是将军自己害了自己。

人鸟之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海军要在一个荒岛上建立情报基地。一天晚上,美军派出一个侦察小组悄悄登上小岛。岛上数以万计的信天翁被这些不速之客所惊动,它们排着阵势,狂鸣着,一齐向岸边挤来,把登陆的侦察兵一个个挤下海去。第二天,侦察小组又想冲上小岛,同样狼狈而归。

为此,美军司令部拟定了一个作战方案。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人鸟之战展开了。美军首先派出飞机对小岛进行轰炸,无数信天翁被炸死。大批部队和战车登陆后,由于鸟尸遍地,难以开进。更出乎意料的是,因为美军的轰炸,激怒了邻近几个岛上的信天翁,它们一批又一批地飞到这个岛上与人搏斗。美军花费了好大力气,最后还使用了毒气,才战胜信天翁,占领了这个岛。鸽子成为和平象征的来历

现在,在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鸽子是和平的象征。鸽子为什么会成为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一一和平的象征呢?这要从法国著名画家毕加索说起。

1940年8月的一天,德国法西斯军队攻占了巴黎,毕加索正忧郁地坐在自己的画室里,默默地祷告着战争早日结束,祈求着和平的早日到来。突然,邻居的米什老头捧着一只血淋淋的鸽子闯进屋来,向画家哭诉道:“毕加索先生,我求求您,给我画一只鸽子吧!”原来,米什老头的孙子在屋外逗着他饲养的鸽子玩,被一群法西斯匪徒活活地打死了,连鸽子也未能幸免。老头要求毕加索为他画一只鸽子,以纪念自己惨遭杀害的小孙子。毕加索一面劝慰痛哭流涕的老人,一面怀着极其悲愤沉痛的心情,倾注全部的爱憎、奋笔挥毫,为米什老人画了一幅《鸽子》。几年以后,法西斯德国战败了,法国人民向往的自由与和平又回到了身边,这幅画也得以在战乱中保存下来。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巨大灾难,使人类永远难以抚平心灵的创伤。饱尝战乱苦难的人民,一再从心底里发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呐喊。

1949年“世界和平大会”在巴黎召开。会议期间,毕加索把这幅饱含着人民对战争的血泪控诉寄托着人民的无限同情的《鸽子》,献给了和平大会。这幅画,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与人们向往和平的心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此,鸽子便成为和平的象征。

动物部队

自从有了战争,人类就想到了利用动物去对付自己的敌人,完成特殊的战斗任务。

首先登上人类战争舞台的是凶猛的野兽。传说,早在离现在大约五六千年的时候,汉族的祖先黄帝,就曾利用凶猛的野兽,打败过苗族首领蚩尤。当时,蚩尤常常带领部族侵占炎帝的地方,抢掠屠杀。炎帝为了保卫领土,起兵抵御。无奈蚩尤十分强悍,又有勇将夸父,力敌万夫,无人敢挡。并且,他们发现了铜矿,知道了炼铜方法,制造了许多铜质兵器,锐利无比。每次交战,蚩尤总是身披斑斓虎皮,头戴双角盔,手执铜刀,站在阵前,威风凛凛,宛如凶神恶煞一般。而炎帝兵士用的兵器只是石刀、石斧,交战不消几合,炎帝的军队便大败而逃,放弃国都曲阜,一直逃到涿鹿(现在河北省涿鹿县)去了。蚩尤乘胜率领如狼似虎的军队横冲直撞,为所欲为。黄帝急忙率领军队北上救援。黄帝派了许多勇敢的将士,把捕获的许多熊、罴、虎、貔训练了3个月,尔后让它们打头阵。黄帝调集军队,带上猛兽,直奔阪泉(在涿鹿东)。先将猛兽埋伏好,接着黄帝亲带精兵向蚩尤搦战。蚩尤因连打胜仗,正在志满意得,根本不把黄帝放在眼里,便带了夸父出来应战。双方一交手,黄帝诈败,率众飞奔后退。蚩尤不知是计,指挥全军奋力追赶,一直追至猛兽埋伏的地方。黄帝率兵纷纷躲入树林内,一声暗号,勇将应龙当先驱赶大队猛兽直扑过去。这些猛兽经过训练,前后整齐,进退有方,同时张牙舞爪,大肆咆哮,一齐扑上猛咬。蚩尤兵士被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溃逃,互相残杀。蚩尤镇压不住,只得跟着部下一齐逃跑。黄帝乘胜指挥全队跟着虎熊后面冲杀过去,大获全胜。

当然,服役时间最长、数量最多、贡献最大的是马、犬、象、骆驼以及鸽子等。它们中的大部分,至今仍在为人类的军事斗争服务。

“马假虎威"

在古代战场上,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聪明的军事家利用人、畜的恐惧心理。以虎、狮等猛兽凶恶的外貌威吓敌人,并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春秋时期,楚成王三十九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纠集陈、蔡等国军队入侵宋国。宋国小,无力抵御,就向晋国求援。晋文公重耳答应了宋国的要求。出兵抗击楚国联军的进攻。楚晋两军在城濮(今山东省西南临濮集)这个地方交战。这就是有名的晋楚“城濮之战”。双方摆开阵势后,晋国的司空胥臣看到楚国联军兵马众多,来势凶猛,决定用虎挫败敌军。可是,在当时战局紧张的情况下,哪里去找那么多老虎呢?胥臣叫士兵做了许多假虎皮,一个个蒙在战马的身上,用假虎去冒充真虎。当楚国联军的骑兵冲过来时,胥臣命令士兵赶着“猛虎队”冲了出来、出其不意地先向楚国联国中的陈国、蔡国的军队冲击。陈、蔡军中的战马看到一只只大“老虎”扑过来。吓得直往后退;士兵也怕被老虎吃掉,纷纷溃逃。与此同时,晋国的上军主将狐偃和下军主将栾书也用计打败了楚左军。“城濮之战”以晋胜楚败而告终。把战马蒙上虎皮,这当然不是胥臣的创造,在他之前已经有人用过这种方法。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国军队和宋国的军队都驻扎在郎地。公子偃把马蒙上虎皮,从雩门出击,把宋军打得大败。

唐代的朱滔围攻深州,背叛了朝廷的李维岳因田悦的援兵到了,就让部将王武俊以3000骑兵,排成方阵前进。朱滔在布帛上画许多狻猊,披在猛士身上,擂鼓呐喊中向敌阵,使敌人的战马受惊后大乱,因而打败了敌人,攻下了深州。

海豚动物福星

英国军队有一种古老传统,认为打仗靠运气。因此,在英军中都有一个主宰命运的特殊角色――动物福星,以示吉祥、走运。提起动物福星,这可是个举足轻重的神物,它不但在军中养尊处优,而且出席各种重要仪式。这也算动物部队的一个特殊兵种吧。

军中动物福星种类很多,而以狗为最受欢迎。据卡美尔着《动物英雄》一书记载,英军中除狗福星外,还有猫、山羊、小马、鹤、熊、鹿、骡、猴、猪、象、羚羊、蛇和鳄鱼等十几种动物。这些动物在各自部队中的地位都非常之高,理所当然地受到该部队至高无上的尊重和爱护。

英军著名的威尔斯兵团的福星是一头山羊。这头山羊不但是其部队福星,简直成了这个军队的灵魂。有一次威尔斯兵团的山羊病了,草料不食、滴水不进。上至指挥官,下至士兵,无不忧心忡忡,如丧考妣。军人们日以继夜轮流照看山羊,送餐喂药。羊儿稍好些,人们便奔走相告,鸥枪放炮加以祝贺,似乎全团得到了新生,上司也赶来参加庆祝活动。

英国皇家火枪团是一支英国王牌军,它以一头羚羊为福星,该团自从有羚羊入编以后,果然添喜减忧。几年来,无论演习还是训练,该团意外伤亡的数字大大减少,几次十分复杂的演习竟然全体无一伤亡,连上级也感到是个奇迹。1982年,这个团官兵有15名如愿以偿地找到了未婚妻,当他们结婚后,第一件事就是参拜福星羚羊,然后才去晋见长官。

英国第二十七突击队则以一头印度小象为军中福星。小象本来属于可驯的动物,再加上官兵精心调教,便十分聪明,除会很多动作外,最讨人喜欢的是它会行跪拜礼。每当长官、外宾来队,都要将此节目献上。小象听到军乐,便端庄凝重地走到与大队士兵相向而立的少数军官面前,先三点头,然后跪下、起来,直到军乐声停止或有人抚摸它为止。官兵以此为荣,把它当做全队的骄傲。

飞鸟防空兵

飞鸟与高速航行的飞机相撞,会像子弹一样击穿机身,使飞机坠毁。第一次鸟撞飞机造成飞行事故发生在1912年,现在全世界每年约发生1万起鸟撞飞机事件。军用飞机因其速度快,与鸟相撞的机会不仅多,而且损失惨重。据统计,荷兰空军1/3的事故是鸟造成的;美国空军的鸟撞飞机事件每年多达700多起。每年由此带来的修理费用和飞机停飞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亿至10亿美元,飞行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防止鸟对飞行的危害,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如在设计飞机时,对飞机的挡风玻璃、机身和发动机前沿等部位,考虑到预防与鸟相撞;清除机场周围的杂草、垃圾堆;控制草坪生长不超过10厘米;迁移机场附近的肉店、餐馆、居民区;排干池塘积水等。有的机场还使用鸣笛、施放恐吓弹、雇佣猎人枪杀或诱捕飞鸟等,但是收效都不大。喷气机依然容易把鸟吸人发动机,活塞式发动机飞机的挡风玻璃、机翼也常被鸟撞坏。

后来,加拿大首先把一种名叫游隼的猎鹰用来制伏鸟类,减少了鸟与飞机相撞事件。多伦多国际机场1976年鸟与飞机相撞事件有47起,使用游隼第二年只有22次,1978年减少到10次。尽管鸟类繁殖增加,近几年来仅有少量鸟撞飞机事件。这种方法,被荷兰、美国、英国等军队采用,效果极好。

如英国皇家空军在露西莫斯机场使用这种方法,鸟撞飞机事件几乎减少了一半。

现在,一些国家还根据飞鸟与高速飞机相撞会使飞机坠毁的道理,发展了“飞鸟防空兵”,在敌军可能空袭的重要军事目标的上空及其附近空域,放养大量飞鸟,利用这些“鸟兵”来阻击敌机。一些军事专家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鸟兵”所起的作用,比派机群迎击敌机更为有利。

军犬英勇献身

二战期间,为了对付德军坦克群,苏军专门建立了4个反坦克军犬连。每连编制126条受过训练的军犬。

作战时,反坦克军犬连预先进入伏击圈,当德军坦克驶近时,引导员将事先捆在军犬身上的炸药引信点燃后,及时向军犬发出指令,于是军犬直奔敌阵,卧于坦克底下,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德军300多辆坦克被炸。

有关资料表明,二战期间出现于战场的军犬达25万条之多,它们执行着探雷、警戒、传令、侦察和拉雪橇等多种任务,在战场上发挥了特殊作用。

信鸽生命救星

1942年夏天,英国一艘潜艇在大西洋上准备袭击德国巡洋舰,却被德国军舰发现,并遭到追击。潜到海中浓盐层下的潜艇被德国军舰投下的一串深水炸弹击中。沉到海底,艇内仅有28人幸存。艇长将指挥室里的一对信鸽装在一个特制密封舱内,然后通过鱼雷发射管将其发射出潜艇。关鸽子的密封舱从海底迅速漂到海面。密封舱盖是定时装置,时间一到就弹开,鸽子带着SOS紧急呼救信号,向英国潜艇基地方向飞去。其中一只中途迷航,可另一只鸽子成功了。

海底艇员最终获救。为感谢这只信鸽的救命之恩,英国水兵特意为其修建纪念碑,并保存至今。

鳄鱼克敌制胜

1945年2月,太平洋战争进入尾声。一天在孟加拉国湾兰里岛,英军包围了一支侵略缅甸的日军部队,走投无路的日军,企图从海上突围。

英军得知日军企图,立即派军舰封锁海面,1000多名日军被挤到一片齐腰深的沼泽地里动弹不得。

这一带沼泽地是鳄鱼巢穴,白天在英军猛烈炮火袭击下,这些鳄鱼都藏在水下。到了夜间,炮火停止轰击,沼泽地安静下来,潮水又刚退下去。日军企图爬到岸上寻觅食物,但却遭到水下鳄鱼攻击。水中士兵被鳄鱼咬得碎乱不堪,仅幸存20余名。这场混乱持续到天亮,当英军赶到现场一看,都惊呆了,没想到鳄鱼参战,帮助他们把日本兵给歼灭了。

鲸鱼冲撞雷阵

1942年6月10日,美国海军“蒙哥马利”号舰艇带着大批水雷,在汤加王国的汤加塔布岛周围布下水雷。

但此后仅一天,海上突然传来爆炸声,美国人以为他们布下的水雷,准是让敌军军舰触着了。可到了天亮,海面竟没有一艘军舰,却漂浮着数十条炸死的鲸鱼。

狼群另类温柔

1941年,7岁犹太小女孩米莎迪冯西卡的父母被纳粹抓走。小米莎于是开始了长达3000英里的寻亲历程,她几乎走遍了纳粹占领下的所有欧洲国家。

小米莎逃跑7个月后,在一座森林中遇上了一匹母狼。当时是1942年,小米莎刚从一户人家偷窃食品逃回森林中。小米莎从包里拿出一小片食物递给那匹饥饿的黄毛大狼。从那以后,她们就成了朋友。

海鸟生物警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前苏联中校斯罗夫早晨在港口散步。突然,他感到奇怪:刚才海鸟还是各自四散飞翔,现在为何突然都朝着港口方向飞,而且还在海面抢食鱼虾?

原来深海鱼群被德国潜艇推进器搅昏了,被赶到了海面上来,于是引起海鸟争食。苏军出动四艘猎潜艇,跟着海鸟指引的方向,搜索水下德国潜艇,并最终将德国潜艇炸沉。

战场上的勇士:狮子、鳄鱼和蜂群

人类利用动物参战,至少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历史记载,在同罗马人的战争中,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曾经在一次战役中向敌人放出了500只受过驯养训练的狮子。甚至,凶猛的鳄鱼也曾立过战功。罗马军队包围了一座希腊城市,被围困的希腊人发现敌人挖了地道,于是就把装有点燃了羽毛的大桶推入地道。尽管地道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焦糊味和烟雾,但罗马军队并未因此而停止前进。希腊人又把蜂箱塞进出入口,蜂群也不能使罗马军队后退。最后,当市民们把两条巨大的鳄鱼放入地道的时候,罗马军队彻底崩溃了,他们惊叫着皇惶涌出地道。波斯帝国的骆驼兵

公元前500多年,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就曾建立过一支“骆驼兵”,并在征伐中立下了战功。公元前549年,居鲁士开始西征吕底亚。公元前546年,两军位于撒尔迪斯之前。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以骑兵布阵迎敌,居鲁士则以载重的骆驼为前队。吕底亚的战马第一次见到骆驼这样的庞然大物,因为害怕不肯向前冲锋。无奈,吕底亚的骑士们只好下马作战,导致一场惨败。居鲁士率军攻占了撒尔迪斯,活捉了吕底亚王克洛伊索斯。

美军的“蝙蝠敢死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曾训练过一支蝙蝠“敢死队”,计划用于“轰炸”日本。当时,日军常用气球携带炸药飘过太平洋,袭击美国沿海。美国人就准备用“蝙蝠炸弹”去报复日本。他们把微型定时炸弹捆在训练过的蝙蝠身上,准备用飞机空投到日本。美军的计划是从飞机上用降落伞投下一个大圆筒,在大约300米高度上使圆筒自动打开,数千只蝙蝠就会飞出圆筒,扑向预定的城市,倒挂在屋檐下栖息,昼伏夜出,很难被人发现。美国人为此项计划耗费了200万美元。但日本投降了。敢死队英雄无用武之地。动物毕竟是动物,“蝙蝠炸弹”没有吓到日本人,倒使美国自己受了一场虚惊:一个带着微型定时炸弹的蝙蝠失去控制飞离基地,不知去向。训练人用侦测仪器紧张地寻找,终于在一座飞机库的房梁缝中找到了它,卸下了还在滴滴答答走动的定时炸弹引爆装置。

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军犬部队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最易训化的灵性动物。把狗训化为军犬上用于战争自古以来都有,今天古埃及的石碑上还残留着当年埃及军人在战场携带军犬的画面。古巴比伦人、埃及人、亚述人和罗马人,都曾很早将犬用于战争。由于军犬在战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在军队的训练体制中,设置了专门训练军犬的机构和专业人员编制。

公元16世纪,西班牙人在对付不可一世的法国军骑兵时,就使用了军犬。西班牙人在法军骑兵经过的路上埋伏披着铠甲的军犬,伺机攻击马队,打散马队的战斗队形,造成有利的进攻新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比、英、法等国都编有军犬勤务分队。当时,德军有3万军犬在军队中服役,其足迹踏遍整个欧洲,到达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犬数量剧增,同盟国和轴心国双方共有25万条军犬。美军以2万条军犬编成的“K-9部队”,配合各军兵种执行探雷、侦察、传令、警戒、放哨和拉雪橇等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大约有170个分队使用过军犬。当时有6万多条狗受过军犬中心学校的驯练。军犬的战绩辉煌,它们炸毁了300多辆坦克,传递了200万份情报,往火线运送了数千吨弹药,发现了400多万颗地雷,救出了60万负伤官兵。

猴子抗倭

我国的明朝时期,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在镇守我国福建沿海的福清县时,也曾让动物参战,并建立了一支特殊的“部队”――猴兵。

有一次,倭寇又来进犯。他们穷凶极恶地冲上岸来,并占领了一块不太大的地方,安营扎寨,准备与戚继光的人马拼一死战。

正当倭寇积极准备的时候,忽然,只见远处嬉嬉闹闹地跑过来一群猴子。这群猴子连蹦带跳,很快来到了倭寇的营寨跟前。这时候,倭寇才看清,在每个猴子的手里,各举着一支小火把。倭寇莫名其妙地正在发愣的时候,只见猴子们呼啦一下,钻进了倭寇刚刚搭好的营帐里。倭寇大惊失色,立刻大呼小叫地去追赶猴子。可是,已经晚了。倭寇的营帐里,此时已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了。

就在这时,戚继光率领着明朝兵马趁势杀来,倭寇措手不及,结果,死伤大半,剩下的慌忙逃向海边,跳上船,远远地逃去了。

原来,这些放火烧敌营的猴子,就是戚继光专门训练的猴兵。当时,戚继光在福清练兵的时候,附近山上时常有些好奇的猴子远远地观望。时间一长,猴子渐渐地学会了模仿士兵们的操练动作。戚继光发现以后,就决定把猴子“请”来,作来一种特殊的“部队”。专门训练它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和训练,这些猴子果然学会了许多动作,尤其是放火,是它们最拿手的“好戏”。于是,戚继光就利用这一特长,派出了他的“猴兵”,烧毁了敌营,并歼灭了大部分来犯的倭寇。在这次战斗中,猴子立下了一大功。

海豚间谍

冷战时期,有一次,美国情报部门想了解一艘苏联刚刚研制成功的核潜艇情况,于是,他们派出了一条海豚……

在风平浪静的一个苏军港湾里,刚刚下水不久的核潜艇平稳地停泊在严密的军港之中。周围除了有许多巡逻快艇以外,还安装了探测敌舰和潜水艇的雷达。一切都显得非常谨慎。

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此时,就在他们这艘核潜艇的底部,一个微型探测仪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几天以后,美国情报部门通过那个微型探测仪,已经把这艘核潜艇上的全部有关资料掌握了,他们再次派出了那条海豚。执行特殊任务的海豚飞快地向苏联军港游去。它巧妙地避开水下的雷群,悄悄地来到潜艇底部,摘下了那个吸附在潜艇上的探测仪,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游出了苏军的警戒区,顺利返回美国海军基地。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间谍”任务。

苍蝇窃听器

说到间谍,还有一种更不易被人们发现的动物间谍,那就是令人作呕的苍蝇。由于苍蝇体积小,又不易引人注意。因此,许多科学家就专门为苍蝇设计了一种超微型窃听器。这种窃听器,只有一枚大头针的针头那么大小,重量也很轻。把它安装在苍蝇的背上,经过简单的伪装,就很难被人发现。

把装有超微型窃听器的苍蝇放出去,使它飞进戒备森严的办公室或会议室,执行窃听任务。

苍蝇间谍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飞出去后,一去不复返型的。这种“间谍”都是一次性的。在放出去之前,就先给它们闻点神经毒气,使它们飞到目标之后,就立刻死去。以免它飞动时,翅膀的飞翔振动,影响窃听器的发射效果。另一种是飞出去以后,执行完任务还要再飞回来的。这种“间谍”是多次性的。它们飞出去以后,除了背上有一个窃听器以外,还有一个能够控制它飞行的无线电遥控装置。在无线电遥控器的指挥下,它能够准确地飞到目标,并能在任务完成后,飞回基地。这种“问谍”无疑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间谍了。

越战中的狐狸爆破手

越南战争中,美军有座弹药库,向其周围各个军事据点供应各种弹药。于是,炸毁这座弹药库成了越南军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弹药库是军事重地,美军设防极其严密。所以,越军爆破队几次行动均被发现、击败。这时,越南民兵派人支持,带来了几只他们训练有素的狐狸。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越军带着狐狸秘密潜伏到美军弹药库附近,把炸药捆在狐狸身上,拉燃导火索,狐狸没命地向弹药库冲去。防守弹药库的军犬发现它们,顿时大叫起来,美军士兵闻讯而来,但为时已晚。有的狐狸身上的炸药已经爆炸,引爆了库房。消息在美军中传开,美军官兵说,“越南的狐狸和越南人一样可怕”。

狗熊先遣队

美军在越南有个据点,控制着进出山区的道路。要拔掉该据点,越军当地的兵力不足。越军想出了一个点子,在进攻该据点前,把几只受过训的狗熊带到前沿阵地。

当这几只狗熊大摇大摆地走向美军据点时,美军士兵以为是附近山林里经常来据点寻吃的那几只狗熊,没有在意。狗熊越走越近,突然间,它们狂叫着猛扑美军士兵。美军士兵躲闪不及,被狗熊掌打嘴咬。据点里的士兵见状,急忙出来支援。正当美军士兵和几只狗熊扭作一团时,越军猛地发起攻击。最后,越军无一伤亡。只有两只狗熊负伤。从此以后,美军见到狗熊就提早开枪射击,因为那次战场通报太令人恐惧了。

朝鲜战争的一则秘闻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夕,西方面军一个德林软件公司已预测到:中国将出兵朝鲜,直接与美国作战。

在战争爆发前,德林公司集中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研究这个对美国决策有重大意义的课题:“美国出兵朝鲜,中国的态度将会如何?”战争爆发前8天,德林公司拿出了研究成果。并打算把这一成果卖给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价格为500万美元,相当于一架最先进的战斗机的价钱。研究的主要结论只有7个字:“中国将出兵朝鲜。”研究成果还附有380页的资料,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充分论证了中国绝不会坐视北朝鲜危机而不救,并断定一旦中国出兵,美国将会不光彩地被迫退出这场战争。可惜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的官员们却视之为无稽之谈。

直到美国在朝鲜大败退时,有人才想到德林公司的这个研究成果。当记者问及从朝鲜战场回来的麦克阿瑟将军对此看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我国最大的失策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美国军人的生命,却吝啬一架战斗机的代价。”

战争使他失去睡眠功能

印度巴利岛上有个叫基杜尔的男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民防队员奉命看守4名日本战俘,曾连续5天5夜没有合眼。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基杜尔竟失去了睡眠功能,至今从未睡过觉。每到夜深人静,他便去看皮影戏,阅读报刊,收听短波广播,学习英文、荷兰文,弹钢琴,玩吉他,以此打发漫长的黑夜。可是白天基杜尔照样到田里干活。他身体健壮,从未生过病。他有18个子女。许多心理学家和医生给他进行过药物治疗、理疗和中国的针灸治疗,巫婆神汉也为他念咒作“法”,但都未能奏效。

日本大将撞在炮口上

1942年12月18日,天气晴朗,我国驻守在大别山区的某高炮部队的几个炮兵,正在趁着好天气擦拭武器。因怕炮弹年久失效,想放几炮试试。正当他们摆好高射炮要放的时候,沿着长江飞来一架日军飞机,于是炮兵们就以这架飞机为目标,迅速开炮,一炮就把敌机击中了。说来也巧,乘坐这架飞机的是驻汉口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冢田攻大将,这日正由南京飞返汉口,同机11人全部丧生。这是我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击毙的日军陆军军阶最高的将领。

被地图愚弄的将军

地形图是部队行动的指南,尤其在生疏地区行军作战,更是一步也离不开它,不过,并非所有的地形图都像定义上所说的“是现地实际地形的有规律、按比例的缩小”,过于迷信它,就有可能铸成大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著名的加利波利战役中,指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的威廉伯德伍德将军,受领了从加韦佩岬的西海岸上行12英里建立滩头阵地的任务,这位将军对该地的全部地理知识,均来自从书店里买到的一张地图。他万万没有想到,地图竟然和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明明标的是一英里的海滩,实际却不足3/4英里,而且只有100英尺左右宽,两端被悬崖峭壁所阻塞。众多的部队,牲畜、炮和补给品,拥塞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结果乱成一团,被居高临下的土耳其军队打得狼狈不堪,伤亡惨重。

地图的变化,是永远落后于地形的实际变化的,这并不是说地图不可信,它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不容否定,但我们在利用地图的时候,不要忘记运用各种侦察手段来加以验证和补充。伯德伍德当然不会不懂得这个常识,遗憾的是他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抽签执行军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盟军从1940年5月27日开始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进行到6月2日黎明时分,还有4000多名英军留在阵地上,尽管当时有10万法军扼守防线来掩护他们,但由于阵地的不断缩小,这4000人都在德军中程炮射程之内,在德军的轰击下重伤员不断增多,撤走重伤员的工作也陷于停顿。

这时,英军指挥部发出命令,规定每100名伤员留一名医官和10名医务人员。其余的到防波堤去等候撤走。但谁也不愿留。怎么办呢?军队本来应当靠命令行事,但此时此地命令大约行不通了。于是这就发生了英国陆军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抽签活动:医务人员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上,一起放在帽子里,然后抽签决定谁走谁留。这对当时的英军士气实在是一个绝妙的写照。一位法国史学家叹道:在敦刻尔克之战中,“再没有比这一插曲令人伤心不已的了”。

以牙还牙的斯大林

1941年冬季的一天,苏联女游击队员卓娅在执行对包围莫斯科的德军实施的一次夜袭行动中,在莫斯科郊外不幸被德军B集团军的某步兵团俘获。在历经了一整夜的酷刑拷打后,于第二天凌晨被残忍地公开绞死示众。她当时年仅17岁。

此事立即传遍了整个莫斯科,也激怒了斯大林。他给当时的城防司令朱可夫大将下了一道斩钉截铁的命令:将德军这个步兵团的番号立即通报给所有的红军部队,在未来的作战中,只要俘虏了这个团的官兵,一律格杀勿论,不许接受投降。据说后来这个团的所有官兵除极少量外,都在战斗中被打死或被苏军俘获后就地枪决。

再有,苏德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国的第四号人物、党卫军头目希姆菜曾给派驻进攻部队中的党卫人员下过一道命令:对俘获的红军俘虏中的政治工作人员(连指导员以上军官),一经查明身份,立即就地枪决。斯大林得知此事后,愤怒异常,也给红军部队下了一道命令:对被抓获的德军俘虏中的党卫军人员,一经验明正身,立即就地正法。事情的发展就是这样,犯下残暴罪行的罪犯必将自食其果。

国旗也要“矮三分"

美军规定,停泊在港口的军用舰只或岸上的海军站每天上午8点升国旗,日落时听降旗号举行降旗仪式,届时所有在场官兵必须肃立,向国旗敬礼。凡看见或听到正在举行升、降旗仪式的过往舰艇都必须停机或减速航行,舰上的军官或舰长必须面向国旗立正敬礼,以表示对国旗的敬意。军舰出航时,军旗挂在钭桁的最顶端。在航行中,如与商船相遇时,商船应向军舰敬礼。

通常是,商船首先将国旗徐徐降至旗杆1/3处表示敬礼;军舰则将军旗降至旗杆1/3处表示答礼,并随即将旗升到顶端,表示礼毕;商船再将国旗升到原来的位置。但当舰上挂出一面蓝色十字的白色燕尾旗时,说明此舰上正在进行宗教活动,这面旗帜比国旗挂得更高。此时此刻,国旗的尊严在舰员的眼里也就“矮”了三分。当军舰穿过赤道时,按惯例要举行通过赤道仪式,舰上升起一面黑色底上画着白色骷髅的旗帜,这是传统的“海盗旗”,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不言而喻,此时此刻,国旗的尊严在舰员的心中也就不翼而飞了。

用人组字

每当在海外执行完任务的航空母舰返航时,都要在港口举行大型庆祝活动。这时,舰上的官兵都要着洁白的军服,在宽阔的航母甲板上,用人排列组合成各种各样的词语,如本舰舰名、标语、口号或其他最能表达官兵当时的心愿的话语,以此助兴。用人排成各种字样,原来只是美国许多大学的啦啦队在体育场看台上使用的一种助威方式。

据说,1933年,一所大学的啦啦队队长到海军航空母舰上服役,便将这种以人排列组合成字样的一种仪式带到了海军,从此成了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举行各种庆典时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式。从空中或从远处望去,在蔚蓝色的大海中,浮动着的航空母舰的甲板上,用人排列的各种白色字样,显得格外壮观,颇受人们的喜爱。

例如,朝鲜战争结束后,当时参战的美国海军“巴丹岛”号航母奉命回国,舰上官兵于航空母舰返航途中在甲板上排列出了一个箭头和英文单词“家”,表达了他们归心似箭的心情。再如,1961年,为了庆祝美国海军航空兵成立50周年,美国“无畏”号、“萨拉托加”号和“独立”号航空母舰上的水兵,在甲板上排出了“海军航空兵1911―1961”的字样,以示庆祝。。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军事常识大百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军事常识大百科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战争趣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