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世界名战

第六章 世界名战

第六章世界名战

武王伐纣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叫纣,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兴建宠丽的琼楼瑶台,整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和爱妃妲己以及贵族们宴饮酒池,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纣王就加重赋税,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百姓起来反抗,他就用重刑镇压。他设置了“炮烙”酷刑,把反对他的人绑在烧得通红的铜柱上活活烙死。叔父比干规劝他,他竟凶狠地挖出了比干的心。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动荡不安的社会像烧开了的水那样的沸腾。

这个时候,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首领周武王姬发正在积极策划灭商。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当商的军队主力远在东方作战,国内军事力量空虚之时,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300辆,虎贲(卫军)3000人,士卒4.5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

周文王在完成灭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称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热化,商纣饰过拒谏,肆意胡为,残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姜尚(姜子牙)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决定乘虚蹈隙,大举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

特洛伊战争

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麦尼劳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出宫去,恼怒的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迈西尼国王阿伽门农兴兵讨伐特洛伊。希腊联军的统帅阿喀琉斯和特洛伊年轻的国王赫克托耳逐渐在战争中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象,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做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老国王被杀死,海伦又被带回希腊,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

官渡之战

建安元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相继击败吕布、袁术等,占据兖、豫、徐州,逐步向黄河以北扩展势力。而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击灭幽州公孙瓒,拥有冀、青、并、幽州之地,凭恃地广兵多,急欲南征曹操,企图进占许都,夺取最高统治权。

建安五年正月,曹操趁袁绍决策迟疑之机,率师东征,一举击败联袁叛曹的刘备,俘其大将关羽。并派振威将军程昱率兵镇守鄄城,加强东线钳制力量,从而摆脱两面受敌的被动态势。随即率军速回官渡,以集中兵力对付袁绍的大举进攻。

二月,袁绍统10万步兵、1万骑兵,占据黎阻,进攻延津,并派大将颜良等围攻白马,以掩护其主力渡河南进。四月,曹操采用苟攸声东击西之计,率军赴延津渡口,佯示北渡,诱使袁绍分兵西向,趁机抄袭白马,击斩颜良,解白马之围,然后迁移当地民众,沿河西退。袁绍令主力渡河,亲率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和刘备率五六千骑兵追击曹军。曹操令部队抛弃物资,诱使袁军争相拾取,趁其混乱,以600余骑兵出击,斩文丑。同时,令于禁等率步骑5000人,自延津奔袭汲与获嘉(今河南新乡西),焚毁袁军30余屯,俘将20多人,歼敌数千。于禁趁势击破原武(今河南原阳)袁军营地。曹操鉴于敌众之势,主动回军官渡,欲再择战机。

八月,袁绍拒绝谋士沮授持久作战的建议,统大军自阳武(今原阳东南)推进至官渡,依托沙堆,东西屯营数十里。曹军接战失利,被迫收兵,深沟高垒,继续坚守拒敌。袁军垒土山、架高橹,猛射曹营,曹军将士皆蒙盾而行。曹操令赶制霹雳车,发石摧毁其橹楼。袁军又掘地道,曹军深挖长沟以拒之。两军对峙期间,曹操令部将曹仁率兵南下汝南,击败骚扰曹军后方的刘备,继而大破欲断曹军补给线的韩苟部于鸡洛山(今河南密县东北),又得司隶校尉钟繇自关中送来的战马2000多匹,曹军士气和战斗力得以巩固和增强。袁绍固执己见,一再拒绝分兵袭许都的建议,必欲从正面歼灭曹军。

此时,曹军粮将尽,士卒疲惫,曹操亦欲退守许都。谋臣荀域认为,曹军以弱敌强已至关键时刻,若退必为袁军所乘,袁军情势必将有变,切不可失去出奇制胜的良机。曹操采纳其建议,继续坚守待机,并派部将徐晃率部击故市(今郑州西北),截烧袁军数千车粮草,加紧准备决战。

十月,袁绍又遣淳于琼率兵万余护送军粮,至距袁军大营40里的鸟巢(今河南封丘西)。沮授建议增派将军蒋奇守护乌巢侧翼,以防曹军袭击,袁绍不许。谋士许攸、将军张台15又建议袭许,仍遭拒绝。此时,许攸闻其家属犯法下狱,愤然投奔曹操,献计偷袭乌巢。曹操留曹洪、苟攸等守官渡,亲率步骑5000人,打着袁军旗帜,携带柴草,连夜潜行,迅速赶到乌巢,立即围屯,纵火围攻,袁军一片惊乱。拂晓,淳于琼见曹兵不多,率部反扑。曹操挥军猛攻,迫其退缩营屯。此时,袁绍救援的骑兵已经逼近,曹操拒不分兵阻援,坚持集中兵力,一鼓作气,大破乌巢守军,继败援军,焚尽袁军粮秣,乘胜还师官渡。

袁绍获悉乌巢被袭,不纳张邰派重兵往援的建议,却强令张邰、高览等以主力攻官渡曹军大营,不克。至乌巢大败,袁绍军心震恐,激起内讧。张邰、高览见大势已去,焚毁战具,率部投降曹操。曹操乘势发起进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仅带800骑兵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大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企图一举扫灭南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挥师南征荆州割据者刘表。这时,刘表刚刚病死,继立的次子刘琮闻风丧胆,遣使请降。原来投靠刘表的刘备匆促南奔江陵,而被曹军轻骑大败于当阳长坂,备妻子人众辎重等多失散,后与刘表长子刘琦及所领万余人会合,退守夏口(今湖北汉口)。曹军进抵江陵,收降荆州七八万军队,总兵力达20余万,而号称80万大军。曹操送信给孙权,胁迫其投降,又顺流东下,直驰夏口,威胁刘备。此时,孙、刘形势至为危急,孙权派鲁肃进见刘备,刘备则派诸葛亮去游说孙权,共商联合抗曹大计。于是,孙权决定与刘备结盟,派遣大将周瑜、程普、鲁肃统领水军3万与刘备共御曹军。初次交锋,曹军失利,遂引船舰撤至北岸,屯于乌林(今湖北嘉鱼县西北)。周瑜等泊于南岸,两军隔江对峙。曹军长途跋涉,“远来疲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加之水土不服,军中已经流行疫病;荆州降卒“尚怀狐疑”(《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缺乏斗志,所以曹军人数虽众,士气却不高。又北人长于陆战,而不习水战,惧怕风浪颠簸,曹军竟用铁索将船舰捆在一起,如此固然使士兵免受晕船之苦,但船舰的行动也就非常不便。周瑜部将黄盖见曹军船舰相连,就建议用火攻。黄盖派人送信给曹操,诈称投降,随后用艨冲斗舰数十艘装载干草枯柴,灌上油膏,上面覆盖帷幕,乘着猛烈的东南风扬帆驰往北岸,一边让士卒高喊:“投降!投降!”曹军士兵都出来观看。待离曹军2里余,黄盖令一齐放起火来,火烈风猛,船飞如箭,撞向曹军船舰,曹军船舰顿时烈焰冲天,又迅速延烧到岸上营寨。周瑜等见北岸火起,立刻擂鼓过江,攻击曹军。曹军大溃,人马烧死、溺死者无数,其余退保南郡。刘备和周瑜又指挥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赶到江陵。赤壁一仗,使曹军遭到很大挫折,足见曹操尚未具备统一全国的力量,而骄傲轻敌,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刘备在赤壁之战中获利最大,占领荆州四郡,有了发展的基础;而孙权在解除来自北方的威胁后,政权更加巩固了。

淝水之战

建元十九年(383)前秦与东晋在淝水(淮水支流,在今安徽中部)一带进行的一次战役。从建元六年(370)至建元十二年(376),前秦先后攻灭了前燕、前凉和拓跋鲜卑所建的代国,实现北方的统一,并且还攻占了东晋的梁、益二州。这是前秦的极盛时期。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前秦王苻坚沾沾自喜,踌躇满志,企图进一步消灭东晋,统一全国。建元十四年(378),前秦首先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和彭城(今江苏徐州)向东晋发动进攻,揭开战争的序幕。建元十八年(382),苻坚提出亲率大军南征的主张,但多数大臣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极力加以劝阻。唯有那些别有用心的鲜卑、羌族贵族曲意迎合,怂恿苻坚出兵。苻坚听不进反对意见,他傲慢地说:“(东晋)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次年七月,苻坚下令大举南征,“遣征南苻融率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成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八月,在强敌进犯之际,东晋谢安从容部署抵抗事宜,派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领兵8万应战。双方投入的兵力极其悬殊,东晋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但是,这时东晋“君臣和睦,上下同心”(以上皆引自《晋书苻坚载记下》),内部矛盾趋于缓和,政局大体稳定。而且,由谢玄率领的北府兵是一支劲旅,主要由北方流民组成,他们有破国亡家之恨,斗志旺盛。相反,前秦统治阶级内部潜伏着严重的危机,鲜卑、羌族贵族心怀叵测,离心离德。由于连年用兵,前秦兵疲将倦,而临时被迫当兵的各族人民更不愿为前秦卖命。这些因素使东晋有可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十月,前秦攻克寿阳,晋军退守硖石,秦军扼守洛涧,企图切断晋军的救援。

苻坚赶到前线督战,他自恃兵多,派东晋降将朱序劝降,朱序却建议晋军宜乘秦军尚未集结,速战速决。于是谢玄派刘牢之统领北府精兵5000击溃洛涧的秦军,歼敌15000余人。苻坚登上寿阳城头观察形势,见晋军队伍严整,遥望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军,不禁大惊失色。晋军水陆并进,与秦军隔淝水对峙而阵。谢玄派人到秦军中,要求秦军稍向后移,以便晋军渡河决战。苻坚企图乘晋军半渡时加以攻击,遂同意退兵。秦军本是乌合之众,一退即不可止。朱序在阵后大声呼叫:“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阵脚大乱,将士溃散奔逃,自相践踏。晋军在谢玄等的指挥下渡河猛攻,势如破竹。秦军前锋统帅苻融死于乱军之中,苻坚也身中流矢,单骑逃回淮北。逃亡中的秦军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来了,昼夜不敢停息,死者十有七八。苻坚在洛阳收拾残兵,只有十几万人。淝水战后,鲜卑、羌族贵族都背叛了苻坚,前秦政权顷刻瓦解了。

君士坦丁堡战役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

15世纪初,衰落的拜占庭帝国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君士坦丁堡实际上已是一座孤城。1453年年初,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步兵7万多,骑兵2万多,战舰320艘,从海陆两面包围并企图占领君士坦丁堡,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一个海岬上,整个城市呈三角形,北面是金角湾,南面是马尔马拉海,沿海地区筑有防御工事,金角湾有两层城墙。城外是一条深100英尺的壕沟。城内驻军仅9000人左右,海上有一支由20多艘大帆船组成的舰队。

1453年4月6日,土耳其军队从西面发动对君士坦丁堡的强攻,他们用火炮、攻城锤和投石器猛烈破击城墙,并填平壕沟,架设云梯,还在城墙下挖掘坑道。君士坦丁堡军民在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帕莱奥古斯率领下顽强抵抗,粉碎了土军从西面的进攻。拜占庭帝国的海上援军也冲破了土耳其军在海峡上的封锁。穆罕默德二世改变进攻策略,他买通热那亚商人,假道热那亚人所控制的加拉太地区,潜入金角湾内,以便水陆夹击。他调动军队5万,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之间铺设一条长1.5公里的圆木滑行道,然后在一夜之间将80艘轻便帆船拖上海峡岸边,用人、畜和滑车拉过山头,再从斜坡上滑进金角湾。又在金角湾最窄处架设浮桥,在桥上配置了火炮。5月29日,土军从海陆两面对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一面在金角湾用火炮破坏防御工事和轰击防守船只;在西面,穆罕默德二世指挥数万军队从多处突入城堡。君士坦丁堡军民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城堡,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城堡最后失陷,延续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至此灭亡。此战是当时比较典型的一次要塞攻防战。

北美独立战争

1775―1783年,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谋求解放的革命战争。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即在这次战争中诞生。

这次战争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775~1778)军事行动主要在北部殖民地(1776年7月4日起为北部各州)境内展开。英军指挥部计划镇压当时革命运动中心东北部各州的抵抗,不使其向北部发展。英军约有3万人。美军指挥部计划加强对已控制领土的防御,并派兵去加拿大发动当地的反英起义。至1776年夏,华盛顿的军队、民军和志愿起义者的队伍获得数次重大胜利。在班克高地附近的一次激烈交战(1775年6月17日)中,他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解放了通往加拿大道路上的蒂康德罗加要塞和克朗波因特要塞,迫使英军于1776年3月17日放弃波士顿。但是,同年8月,英国w.郝将军指挥的军队在布鲁克林附近重创华盛顿的军队,并于9月15日占领纽约。12月,英军又在特伦顿近郊打败美军。虽然随后不久华盛顿解放了特伦顿,并在普林斯顿附近击溃英军一支部队(1777年1月3日),美军的处境仍然十分困难。因为美军当时的组织尚未健全,缺乏训练,而且武器、弹药和粮食均感不足。战略主动权操在英军手中。1777年9月,英军占领了美国首都费城,但W.郝将军未能发展既得的战果。10月,从加拿大前去与主力会合的英军重兵集团(6000人),在萨拉托加附近被华盛顿军队(1万人)合围,并于17日宣告投降。美国军队在萨拉托加附近的胜利改善了年轻共和国的国际地位。这次胜利极大地影响了欧洲各大国对交战双方的态度。1778年,美国同英国的竞争者法国(它在这之前已在物质上和军事上援助美国)订立了军事同盟,并取得了西班牙和荷兰的支持。1778年5月,由11艘作战舰艇和载有4000名官兵的运输船编成的分舰队在艾斯坚海军上将率领下从法国驶抵美国。

俄国的政策对美国国际地位的加强起了重大的作用。还在1775年秋,叶卡捷琳娜二世就已拒绝了英王乔治三世关于希望俄国派兵镇压北美殖民地独立斗争的请求。1780年,俄国宣布“武装中立”。这在客观上是对英国不利的。

1778年6月,接替w.郝将军英军司令职务的克林顿将军放弃了费城,把基本兵力集中到纽约附近,以防该城落~入法国分舰队手中。至战争第一个时期结束时,美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已大为好转。在陆上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双方在海上也展开了战斗。美国方面基本上是使用私掠船(私人武装船只)作战,力图阻止对方给英军输送援兵,并破坏英军的补给。1776―1777年期间,私掠船共截获809艘英国船只。这种私掠船不仅在北美沿海一带,而且在英国海岸附近活动,其中最大的一支私掠船队曲琼斯率领。此人后来成了闻名的美国船长。战争期间,私掠船数量达到两千艘之多。美国的正规舰队由于船舰数量较少,人员配备不全,在战争中反而未起多大作用。

在战争的第二个时期(1779―1783),战斗基本上在南部各州展开。克林顿制订了将华盛顿军队各个歼灭的计划。他仗恃南部贵族种植场主的支持,打算第一步先击溃南部各州的美军,然后粉碎北部各州的美军。1780年5月,英军(1.4万人)在查尔斯顿附近重创美军(约8000人),从而打开了进入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的通路。1780年8月,康华利将军指挥的南方英军集团在卡姆登附近取胜。由于政府采取了得到居民拥护的有力措施,由于任命了铁匠出身的天才将领格林为华盛顿军南方集团的司令官,才得以扭转战局。1781年1月和3月,英军先后在考盘司附近和吉尔福德附近受挫。格林将军十分巧妙地使正规军同起义队伍配合作战。至1781年夏季前,除几个港口以外,南部各州均获解放。康华利的英军集团和克林顿将军的部队只得分别龟缩在约克和纽约两个城市。华盛顿决定消灭康华利的军队,于是除留下部分兵力在纽约附近外,主要兵力和1780年开抵美国的罗森波将军的法军(联军总数为1.5万人)均由他率领开往约克城,并于9月26日包围该城。10月19日,康华利的军队(7000人)投降。法国海军在赢得这次胜利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康华利将军的军队投降后,战斗实际上已经停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于1783年9月3日在凡尔赛签订和约。根据这项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的结果是,推翻了殖民压迫,建立了独立的美国。

滑铁卢战役

1815年6月18日,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拿破仑一世的军队与英、荷、普联军在滑铁卢(比利时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处的居民点)进行的一次交战。

为了对抗反法同盟(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荷兰等国),拿破仑率12万法军进入比利时,企图在比境内将英军元帅惠灵顿率领的英荷联军及布吕歇尔元帅指挥的普鲁士下莱茵集团军各个击破。6月16日,拿破仑在利尼附近与普军交战,取得小胜,迫使普军向瓦夫勒撤退。格鲁希元帅指挥的步兵军(3.3万人)受命追歼普军,但行动不果断,使布吕歇尔的集团军趁机得以保存实力并与惠灵顿的集团军会合。格鲁希的军队未参加决战。这成了后来拿破仑失败的重要因素:原准备与一路敌军――英荷联军作战的拿破仑,将被迫与两路敌军同时作战。

6月17日日终前,拿破仑率法军主力(7.2万人,243门火炮)前出至贝尔阿利扬斯、罗索姆、普朗瑟努瓦地域。拿破仑确信格鲁希定能阻滞住布吕歇尔,没有急于向在滑铁卢以南有利地形设防的惠灵顿军队(6.8万人,159门火炮)发起攻击。6月18日11时,当普军前卫接近交战地点时,交战开始了。拿破仑决定对惠灵顿军队的左翼实施主要突击,以阻止普军与联军会合。法国雷耶军首先应对惠灵顿军队的右翼实施佯攻。但联军从战斗一开始就顽强抵抗,完全打乱了拿破仑的计划。雷耶开始用少量兵力发起攻击,尔后陆续将全军兵力投入战斗,直至日终未能获胜。对惠灵顿左翼的攻击于14时左右开始,进攻兵力是德尔隆军的4个师,各师均按营展开成大纵深的纵队。由于采用这种队形不能同时投入较多的力量发起攻击,而进攻部队在敌枪炮火力下伤亡惨重,所以攻击也未奏效。法军炮兵的射击效果很差,因为它配置的位置不当,距进攻纵队太远。下午,普军布吕歇尔的前卫抵达菲舍蒙地域,拿破仑被迫派洛博军1万人迎战普军,后又派部分近卫军前往支援。与此同时,拿破仑改变了主要突击方向,集中主要兵力攻击惠灵顿军队的中部。法军多次发起攻击,同样没有成功。拿破仑的重骑兵曾两度突入英军阵地,由于步兵未及时支援,被打退了。拿破仑遂把自己的预备队10个老近卫军营投入该阵地,最后一次试图突破敌军中央,结果又以失败告终。此时,普鲁士3个军(比洛军、皮尔希军、齐滕军)到来,兵力的对比已对盟军有利。盟军兵力计达13万人。晚8时,英荷联军主力从正面转入进攻,普军则突击法军右翼。法军支持不住,开始退却。退却很快变成了狼狈逃窜。

在滑铁卢交战中,法军损失了3.2万人和全部火炮,盟军伤亡2.3万人。拿破仑丢弃残军逃回巴黎,6月22日再度退位,后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美西战争

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为重新瓜分殖民领地而发动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美帝国主义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攫取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古巴和波多黎各)和太平洋海域(菲律宾)的有许多重要原料产地的殖民地,并使之成为向拉丁美洲和亚洲进一步扩张资本的前进基地。战争是在古巴(1895)和菲律宾(1896)举行反西班牙大模起义条件下爆发的,这些起义动摇了西班牙在这和些国家的殖民统治。美国政府为了拉拢古巴和菲律宾的起义军反对西班牙,曾伪善地许诺援助他们争取独立的斗争。西班牙拒绝美国要求它放弃古巴的最后通牒之后,美国不宣而战,于1898年4月22日向古巴和菲律宾海岸派遣分舰队,对西班牙开战。5月1日,美国分舰队(巡洋舰4艘,炮艇2艘)驶入马尼拉湾(吕宋岛),突然攻击西班牙分舰队(旧舰10艘),并将其歼灭。尔后,美国远征军(1.5万人)在海湾登陆,与菲律宾起义军(2.5万人)一起挫败了西班牙军(4.2万人)的抵抗。8月13日攻克马尼拉。与此同时,加勒比海海域的战斗正在进行。该海域是美西战争的主要战场。美国的2支分舰队(装甲舰4艘、装甲巡洋舰3艘、巡洋舰12艘、浅水重炮舰5艘)封锁了古巴。西班牙在古巴驻有20万军队和一支分舰队(装甲舰4艘、浅水重炮舰3艘)。此前,古巴西部已被古巴解放军占领。6月,封锁要塞城市圣地亚哥的美国远征军(1.8万人),在该城以东30公里处登陆。7月3日,西班牙分舰队试图突围未成,被歼灭。7月16日,美国远征军协同舰队,在起义军配合下占领了圣地亚哥要塞。8月初,西班牙在古巴的占领军被全歼。7~8月,美军占领波多黎各岛西部地区。由于继续作战前途无望,西班牙于8月12日签订停战协定。

南昌起义

1927年4月―7月,国民党内的蒋介石和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孙中山制定的革命政策,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为了反抗国民党主要当权者的屠杀政策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7月,中共中央委员会进行了改组,停止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组成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决定实行“民众武装暴动的新政策”。中共中央准备集聚自己能掌握的武装,联合同共产党尚有合作关系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重回广东,以实现土地革命,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再行新的北伐。

中共中央派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聂荣臻等到九江,与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二十四师师长的共产党员叶挺一起实施这一决策。李立三等到九江后,开会研究,认为张发奎不可能同共产党合作,并发现张已开始在第二方面军“清党”。李立三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集中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了的部队,在南昌独立举行起义,再向广东进军,恢复广东根据地,再行北伐的决策。中共中央批准这一建议,同时派周恩来、恽代英到南昌,与李立三、彭湃组成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以下简称前委),周恩来任书记,领导这次起义。

7月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前委正式成立。同时,谭平山、刘伯承等也赶到南昌。前委决定由周恩来、恽代英、叶挺负责组织驻南昌部队的起义工作;聂荣臻到马回岭组织领导第二十五师的起义工作;谭平山等负责筹备起义后革命委员会的组织工作。起义时间定于7月30日晚,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二十军,第十一军的第二十四师、第十师,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第七十五团,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公安局的保安队各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6日起,起义部队相继集中南昌。

此时,南昌市区的守军只有第五方面军各部的留守人员及第六军先头部队1个团共3000余人。兵力对比,起义军占绝对优势,举义成功有充分把握。就在起义工作紧张进行时,共产国际来电要中共中央慎重行事,如无成功把握,则不可起义。中共中央讨论了共产国际的指示,认为南昌起义有成功把握,即派张国焘前往南昌向前委传达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示。30日晨,张国焘赶到南昌,前委召开会议,除前委委员出席会议外,还有谭平山、叶挺、周逸群等参加了会议。会上,张国焘提出必须争取张发奎参加才可起义。他的主张受到周恩来和其他领导人的坚决反对。7月31日,前委决定8月1日凌晨起义。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起义开始。第二十军在贺龙、刘伯承的指挥下,先以一部兵力抢占旧藩台衙门附近的制高点鼓楼,掩护其主力从侧后突入守军指挥部,迫使守军缴械投降。第二十四师在叶挺指挥下,分别向松柏巷天主教堂、贡院、新老营房等处的守军发起突然进攻,全歼各处守军。同时,起义军还分别歼灭了百花洲、吕祖祠、高升巷、牛行车站等处的守军。战斗至拂晓胜利结束。起义军令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火炮数门、子弹70余万发。下午,驻马回岭的第二十五师大部,在聂荣臻和第七十三团团长周士第率领下,也按预定计划起义。并于次日开到南昌集中。8月1日上午,谭平山按前委指示,以国民党左派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召集在南昌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张发奎、贺龙、郭沫若、恽代英7人组成主席团,以宋庆龄等人的名义发表《中央委员宣言》,宣言号召一切革命者团结一致,继承孙总理的革命遗志。“共同努力为革命获一新根据地”,以“集中革命势力继续革命”。革命委员会任命了所属机关各委员会主席、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和保卫处长。并决定组成参谋团,刘伯承为参谋长。起义部队仍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贺龙兼代总指挥,叶挺兼代前敌总指挥;所属第十一军叶挺任代理军长,第二十军贺龙任军长,第九军朱德任副军长;前委任命聂荣臻、廖乾吾、朱克靖分别任第十一、第二十、第九军中共党代表。全军共2.3万人。

平型关战斗

9月21日,日军第五师团先以两个步兵营从浑源翻越高山南下,袭击守军第十七军侧背,23日占领团城口;再以第二十一旅由灵丘南进,从正面进攻平型关,遭守军第三十三军第七十三师抗击,24日又增兵猛攻。傅作义率预备军2个师增援,日军攻击受挫。八路军第一百一十五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奉命以一部袭击灵丘、涞源敌后,以主力3个团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有利地形伏击日军。9月25日,板垣师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和大批辎重车辆由灵丘向平型关前进,在预伏地区被歼千余人,汽车被毁百余辆。察哈尔派遣兵团以混成第十五、第二旅团东进策应,27日进击茹越口,守军第三十四军第二百零三旅坚决抵抗,旅长梁鉴堂阵亡,次日茹越口陷落。察哈尔派遣兵团进占繁峙,威胁平型关侧背。30日夜,平型关守军奉命撤向五台山。日军遂陷平型关,西进至代县。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和进攻战役(1942年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

苏军先后参加这次会战的有: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伏尔加河区舰队和斯大林格勒军级防空地域。

斯大林格勒州的劳动者给了军队大力支援。在斯大林格勒各接近地构筑了4道防御匦郭,即外层围郭、中层围郭、内层围郭和市区围郭。这些围郭在会战开始前虽未构筑完毕,但对城市防御起了不小作用。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员会和州党委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巩固民兵,加强城市消防,并使全州劳动者作好坚持敌后斗争的准备。

防御战役是在斯大林格勒的远接近地开始的。从7月17日起,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各前进支队在奇尔河、齐姆拉河一线对敌军进行激烈抵抗达6昼夜。这就迫使德军第六集团军展开一部分主力,从而赢得了改善基本地区防御的时间。7月23日,开始争夺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主要防御地带。德军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的苏军两翼实施包围突击将其合围,并进至卡拉奇地域,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但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的顽强防御和坦克第一、第四集团军各兵团的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至8月10日前,苏军退到顿河左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层围郭占领防御,阻止了德军前进。

8月19日,德军再度发起进攻,力图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实施突击以攻占斯大林格勒。8月23日,第六集团军坦克第十四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尔加河。德军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夺取该市。斯大林格勒军级防空地域各部队在抗击这一突击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日,德军航空兵出动飞机约2000架次,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狂轰滥炸。在该市上空的空中战斗中,苏军飞行员和高射炮手共击落敌机120架。苏军统帅部采取了消灭突至伏棚口河的德军集团的措施。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从其预备队中调来第二十四、第六十六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各集团军从北面对德军实施了翼侧反突击。这就把德军第六集团军一部分兵力引开,使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处境得以改善。德军被阻止于西北市郊。但是德军统帅部继续增加兵力,于8月初将意大利第八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投入交战,9月底又将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投入交战。而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则集中用于直接夺取城市。至9月底前,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B,集团军群编成内作战的德军兵力已达80多个师。德军的主要力量都转移到了斯大林格勒方向。德军统帅部力图在最短期限内攻占斯大林格勒。

9月12日,德军从西面和西南面也逼近了该市,此后城市防御即由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六十二集团军和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六十四集团军共同负责。市内展开了激烈巷战。这一期间,近卫第一集团军和第二十四、第六十六集团军于9月在该市以北几乎连续实施的反突击,给了斯大林格勒保卫者有力支援。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发动局部进攻战役的第五十七、第五十一集团军牵制了德军的重兵。9月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10月15日,德军在一个狭小地段突至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地域伏尔加河。11月11日,他们最后一次企图攻占该市,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了伏尔加河。但这已是德军最后一次得逞。

1942年11月18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防御阶段终于结束。这一阶段,法西斯德军死伤约70万人,损失火炮和追击炮2000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000余辆、作战飞机和运输机1400余架。希特勒统帅部企图迅速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和整个1942年夏秋战局计划均告破产。

苏军统帅部在防御战役过程中就制订了斯大林格勒反攻计划。大本营代表朱可夫大将和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对制订反攻计划起了重要作用。反攻的企图是:从谢拉菲莫维奇、克列茨卡亚两地域的顿河登陆场和从斯大林格勒以南的萨尔帕群湖地域分别实施突击,粉碎敌各突击集团两翼的掩护军队,并沿卡拉奇、苏维埃茨基向心方向发展进攻,围歼直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战的敌军主力。至11月中旬前,反攻准备完毕。

11月19日,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第六十五集团军实施突击,揭开了反攻的序幕。在步兵和坦克冲击之前进行了炮火准备。西南方面军坦克第五集团军和第二十一集团军各兵团在炮火支援下,近11时向纵深前进4~5公里。为完成突破,坦克第一、第二十六、第四军,近卫第三军和骑兵第八军先后在这一地区进入交战。至日终前,西南方面军已前进25~35公里。第六十五集团军因遭德军猛烈抵抗,仅前进3~5公里。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于11月20日开始进攻,第一日即突破德军防御,保障坦克第十三军、机械化第四军、骑兵第四军进入了突破口。两方面军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在战役纵深内行动,向卡拉奇、苏维埃茨基方向迅猛对进。同时,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域对罗马尼亚重兵集团的合围亦告完成,而近卫第一集团军、坦克第五集团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的骑兵军和步兵兵团向西南面和南面发展进攻,对整个德军斯大林格勒集团构成了合围的对外正面。随着天气好转,空军第十七、第十六、第八集团军的航空兵以及空军第二集团军一部兵力开始对苏军进行支援。

11月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快速兵团在卡拉奇、苏维埃茨基、马里诺夫卡地域会师,合围了德军第六集团军全部和坦克第四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另160多个独立部队,总计33万人。同日,德军拉斯波平斯卡亚集团投降。步兵兵团到达后构成了绵亘的合围对内正面。至11月30日前,苏军压缩合围圈,将敌占区缩小一半以上,但因兵力不足,未能从行进间分割和歼灭德军集团在1月22―25日的顽强战斗中,各兵团粉碎了德军在该线的抵抗。月26日晚,第二十一集团军在马马耶夫岗西北坡,与从斯大林格勒迎面进攻的第六十二集团军会师。德军集团被分割成两部分。1月31日,第六集团军南集群在保卢斯元帅率领下停止抵抗,2月2日,北集群投降。从1月10日一2月2日,顿河方面军共俘敌官兵9.1万人,德军在苏军进攻过程中被击毙约14万人。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具有重大军事政治意义。这次会战,对争得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是战胜德军的一个最重要阶段。

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全面内战。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推行侵略政策,立即出兵干涉。次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远东美海空军支援韩国军队作战,27日正式宣布武装介入,并命令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同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没有苏联和中国两个常任理事国参加的情况下,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南朝鲜以“必要的援助”。7月1日,美地面部队进入朝鲜。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包括美国等16个国家在内的“联合国军”,由美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任总司令(后由李奇微和克拉克相继接任)。朝鲜内战从此转化为国际战争。

战前,韩国有8个步兵师、1个步兵团以及支援部队和警察等约14万人。美军驻扎在日本的3个步兵师、1个装甲坦克师和空军第五航空队(飞机835架)以及美国第七舰队(舰只约300艘)随时准备支援伪军作战。朝鲜人民军编有10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和1个摩托车团,火炮迫击炮1600门,坦克258辆,作战飞机172架,兵力约15万人。至同年9月,朝鲜人民军在洛东江前线兵力达13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另2个装甲旅,约lO万人;“联合国军”有美国4个步兵师、1个陆战旅,英国1个步兵旅,韩国7个步兵师,总计约17.6万人。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双方兵力对比发生显著变化。1953年战争结束时,双方战场总兵力达300万人以上:朝中军队约180余万人,“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约120余万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军事常识大百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军事常识大百科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世界名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