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对未知事物感到好奇是最好的品质
黎西是个活泼的孩子,他对身边所有的一切事物总是那么好奇,凡是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定会努力找到答案。由于他喜欢提问,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一个名为“WY”(中文意思为:为什么)的绰号呢!黎西还真是没有“辜负”这个外号,他就是有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儿。
黎西的父母很欣赏孩子这种凡事喜欢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而且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也在努力保护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
这天,黎西正在玩游戏,突然他对电脑内部的零件运作过程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他便开始“WY”了:“爸爸,电脑里面为什么要分硬件和软件?”“硬件是如何帮助电脑运作的呢?”……
面对黎西子弹式的发问,爸爸没有表现出丝毫不耐烦的神情,他笑着说:对未知事物感到好奇是最好的品质。我真喜欢你爱提问题。不过,关于电脑如何运作的问题,我不是特别清楚,我有个办法,我们一起来‘解剖’电脑如何?爸爸边说边指着一旁的旧电脑。
黎西高兴地欢呼道:“太棒了,我们一起来找答案!”
接下来的时间,爸爸和黎西把家里淘汰下来的386型电脑进行了一次“大手术”,而黎西的诸多问题也在此中找到了最生动、准确的答案。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敷衍甚至斥责,要换一种方式来回答孩子的问题,或是尽力引导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样无意识地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这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创造力的形成。
保持孩子好奇心的诀窍是大人要有童心,要换位思考。大人对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烦,是因为孩子问的问题,大人早就都知道了,站在大人的角度,没什么可问的。正如作家桑姆·金丽所说:“我们的眼睛变得只盯着追求的目标,以至于对眼前的玫瑰花也不惊奇。”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允许他提问。
其次,不要敷衍孩子,要给孩子好奇心的提问以满意的回答,如果不懂,就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另外,家长要学会说这样一句话:“我真喜欢你爱提问题”、有时对孩子的提问,还可以不马上提供答案,而是进一步提出一个疑问和悬念,激起他更强的好奇心。
再其次,允许孩子探索(拆东西)。家中如果有贵重东西,尽量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只要他给拆了,就千万不要责备他,否则对孩子的好奇心是致命的打击。
专家建议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下面是几点诀窍:
给孩子独立探索的空间。为孩子提供独自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游戏或其他创造性的活动中发挥无拘无束的想象。
孩子提出不该问的问题不要责备。如果孩子提出了超过他的年龄的问题,父母不要责备他们。父母要明白,他们随时都可能发现新大陆。他们更需要的是,如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心灵毫不拘束地奔驰。凡是最快乐、最具创造力、最有想象力的孩子,一定是来自于愿意和他们分享经验、分享想法的家庭。
不要随便给自己扣“坏孩子”的帽子
林子寒有个外号叫“健忘专家”,因为,她老是记不住东西,有些事情刚刚在她耳边说完,可是转眼她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子寒更是健忘得厉害。她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健忘症呢!
这天,数学老师刚在课堂上讲完一个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老师为了加强同学们的记忆,还特别举了好几个实例进行讲解。可是,到了写作业的时候,子寒却怎么也回忆不起老师交给的解题方法了。
回到家后,子寒心情很低落,她觉得自己要不就是脑子笨,要不就是有了健忘症。她待在屋里长吁短叹。妈妈看到孩子这般神情,便关心地问道:“怎么了?学习上有什么烦恼吗?”
子寒叹气道:“老师今天上午刚讲的应用题,现在我就记不住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就背会了,我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的,唉,我真是‘健忘专家’呀!”。
妈妈走到子寒身边,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膀鼓励道:“你记不住东西,也许是因为方法没有找对。所以,别着急,我们一起来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吧。要相信自己,不要随便就给自己扣上‘健忘专家’的帽子哦!”
子寒听罢妈妈的话,低落的情绪有了好转,接着她拿出课堂笔记认真地回忆起老师讲解的试题方法,妈妈也在一旁详细指导着。后来,子寒在妈妈的帮助下,渐渐学会了运用得当的记忆方法来帮助学习,“健忘专家”的帽子很快就摘掉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呢!
有些家长老是埋怨:“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是记不住东西呢?是不是记忆力有问题?”其实,父母要首先明确孩子记不住东西,并非他的记忆力比常人差,而很有可能是孩子运用的记忆方法不得当。
所以,当你的孩子为自己的记忆力烦恼时,家长首要的任务便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记忆氛围。人脑研究揭示:人的记忆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记不记得,就在于有无发挥的机会与信心。因此,当孩子一时记忆不好时,家长不要一味责怪孩子“笨”,这样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真的很“笨”,也就失去了记的兴趣。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进取的、有激励性的记忆氛围,任何时候都对孩子充满信心,以成功、赞赏的态度感染他,使他感到能记、爱记。
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培养良好的记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记忆时,以保持中等强度的焦虑为好,过高或过低的情绪都会影响记忆的效果。所以,当孩子进行记忆活动时,先要求他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如深呼吸、回忆“辉煌成就”、想高兴的事等,以愉快的心态去记,避免在紧张、担忧、恐惧、焦虑的情绪中记忆。
此外,最重要的便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下面给家长们提供一些有用的记忆方法:
1.理解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理解了再记,意味着把新的知识经验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系统中,即把新旧知识联系成一个新系统,从而能触类旁通,经久不忘。所以在记忆时,尽量先理解其本质内涵再记,必能易记、久记。
2.重复记忆。“重复是记忆之母”,经常复习能强化记忆。重复不是简单、机械的反复,而应该采取多样复习方式,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尽量避免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激起脑神经活动的积极性。如语文学习中几十遍的抄写、抄词,不如用默写、填词、分析、造句等多种方式来重复。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当天学习当天复习,即使使用几分钟也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记忆要及时复习,多次反复。
3.联系记忆。记忆时,将内容整理成可联系的东西,可增强记忆。应注意记忆时将视、听、读、写等联系起来,研究表明:只听能记15%,只看能记25%,既听且看,则能记65%;应加强左右脑的联系,即交替用左右脑,因为左右脑大致分管文理科学习,交替用可减少用脑疲劳,增强记忆效果。
应在平时多总结和运用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提高记忆效果。如记忆词汇时,把同义词与反义词、褒义词与贬义词结合起来对比识记,效果更好。
另外还有歌诀法、谐音法等很多的记忆方法,可鼓励、引导孩子在记忆时用心发现并加以运用,找到适用他自己的记忆方法。
专家建议
家长要注意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这也是增强其记忆力的好方法。记忆作为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健康的身体作基础。作为家长,一方面要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
另一方面家长要注意一些记忆卫生问题,如让孩子多吃一些鱼、瘦肉等富含蛋白质和蛋黄等富含乙酰胆碱的食物;在空气流通处记忆,以使大脑得到充分氧气;减少孩子与烟酒的接触;科学休息,减少记忆疲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