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会做生意的人,在投资理财上有1%和你不同
许多人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很高。几乎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是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难道我们真的无财可理吗?
其实不然。一个人如何使用钱,包括赚钱、存钱和花钱,或许是检测他的才智高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我们在生活中既要开源,又要节流。为了获得独立,学会节俭和储蓄是必不可少的。有了积累之后,我们还要学会用钱。要把钱花在“点子”上,用金子生金子,让每一分钱都能发挥作用,这些都属于理财的范畴。对普通人来说,这也是最重要的一堂财富课。
★会做生意的人,对金钱的进出都会精打细算
精打细算,是致富的一个方面。看那些世界上的有钱人,因为他们最会挣钱,所以他们也是最会花钱的。精打细算,明白钱财该何去何归才是富人的看家本领。
在那些大赌场中,很多人随意地大笔挥霍,这些人不是真正懂得运用金钱的人。而那些真正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巨富的人,是不会把钱白白浪费在明知道是无底洞的地方的。
对于一个高财商的人来说,金钱的积累是从每一个硬币开始的。一个成功致富的人决不会因为一块硬币的钱少而放弃它。在他们心里,他们知道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获到更大的财富。
《塔木德》说:“赚钱不难,用钱不易。有钱是好事,但是要知道如何使用更好。”虽然拥有着惊人的财富,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随意地一掷千金。金钱对于他们是重要的工具,他们的理财观念是:花一块钱,就要发挥一块钱的100%的功效,换句通俗的话说,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花钱要花在刀刃上。
钱在商人的眼里就是资本,用金钱可以生金钱,所以他们对金钱的用法十分在意。他们主张把钱花在点子上,认为一分钱也有巨大的价值。
从小就教育孩子要重视钱的用处。投资好,眼光远,就会使财富越来越多。相反,如果不知道把钱用在合适的地方,就是富翁也会变成乞丐。下面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在一座豪华公寓里面,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中年妇女仿佛在争论着什么。只听到个中年妇女说道:“你还是再好好考虑考虑吧。毕竟孩子们刚刚从学校毕业,他们的经验还很少,咱们怎么能够让他们自己出去闯荡呢,况且还一下子把那么一大笔钱交给他们呢?”“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他们都已经超过20岁了,应该去历练一番了。想当初我还不到18岁便已经开始独自闯荡了,如果还让他们留在家里,会毁了他们的。”中年男人反驳道。这个中年男人就是美国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精明人富翁的亚蒙·科尔,而中年妇女则是他的妻子。
他们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叫哈基姆,今年23岁;女孩叫丽萨,今年21岁。今天晚上,两个人正在为是不是该让两个孩子出去历练而争论不休。作为母亲来说,虽然孩子已经成年,但毕竟一直在自己身边,没有什么生活的经验,始终放心不下。可是,科尔却不这样想,他觉得应该让孩子们尽快到社会上去磨练一下,否则将来是不可能有出息的。
夫妻俩最终谁都不能说服对方。于是,科尔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孩子留在家长身边,但是给他们每人一笔财产,让他们尝试着去管理,等过一阵子他们有了经验以后,再让他们单独出去闯荡。
第二天,科尔就将这个计划告诉了两个孩子。他给每个孩子10000美元,让他们自己试图去管理这些财产,到年底的时候,他再对两个人的成果进行考察。
平时科尔很少让孩子手中有大额的金钱。哈基姆和丽萨拿着这笔钱,心中感到莫名的兴奋,暗想:“哈,终于有了可以自己支配的钱。”从那天开始,两个人便按照父亲的指示开始了独立掌管财务的生活。日月如梭,一转眼便到了年底,而科尔考察的日期也渐渐接近了。可是哈基姆和丽萨却希望这一天晚点到来。原来,两个人不但没有让手中的金钱增值,甚至还损失了一大半。考核的时间如期而至了。这一天,科尔将两个孩子叫到身边,问道:“怎么样,孩子们,说说你们的财务状况吧?”科尔默默地看着这两个孩子。
哈基姆内疚地说:“对不起,爸爸,我并有能够管理好那笔钱。”随后,他将自己的财产情况告诉了科尔,丽萨也向父亲坦白了自己的情况。听完哈基姆和丽萨的话,科尔点了点头,说道:“孩子们,对于这一年的经历,你们肯定有很多感想吧?”哈基姆有些沮丧地说道:“是的,爸爸,将金钱管理好太难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常常会让我遭受莫名的损失。”听他说完,丽萨也在一旁点了点头。“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到底如何去好好利用它们呢?哈基姆,你是不是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购买了6000美元的股票?丽萨,你在拿到那笔钱的三个月里,你又曾拿出多少钱去购买了化妆品?”原来父亲对他们两个人的行踪了如指掌。
听了父亲的话,哈基姆和丽萨心头一惊。科尔告诉两个孩子说,有一句格言:花掉1美元,就要发挥1美元100%的功效,而且要把支出降到最低点。要求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学会投资,把钱花在点子上。
从科尔教导子女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金钱的利用十分谨慎。为了让利益最大化,他们要使每一分钱都发挥作用。我们还必须懂得爱惜钱财。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已有的钱财,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花费。之所以如此富有,正是因为他们为了降低成本、减少费用,常常对每一笔投资都精打细算,尽量做到让1美元的效用最大化。
的用钱原则就是这样,只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他们认为不该用的地方,是一块钱也不会花出去的。洛克菲勒说过:“对钱财必须具有爱惜之情,它才会聚集到你身边,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进你的口袋。”
富人之所以越来越富,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关键在于富人知道怎样去积累财富,知道怎样用积累的财富去为他赚更多的钱。所以,我们要想致富,就要先学会花钱,学会像一样把钱花到刀刃上。
★会做生意的人,从来不让自己的钱在账户上闲置
金钱是人类致富过程中追逐的首要目标。但是金钱不仅仅是目标,同时也是追逐本身的一种工具。倘若把金钱存进银行中不动,就如同把一把锋利的宝剑,被冰封在了山顶上,无人问津,那么这把宝剑的功力也就无法体现了。所以,真正的财富拥有者理智的面对金钱,他们完全的明白一个道理:金钱是身外物,不能沦为金钱的奴隶。获得金钱并且要成为金钱的主人,使它为自己的幸福体现价值。而把金钱放在银行里吹空调,则是在放弃他继续为自己创造价值的机会。
《塔木德》中描写:“一块沉入红海的金子和一块石头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不主张以储蓄的方式生利。他们不会允许自己的钱放在银行中让别人利用,相反,他们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金钱,尽最大限度地从银行中借贷金钱,让自己的生意越干越大。
井上夫人10年前结了婚。由于夫妻俩每月省吃俭用,所有银行存折中的数字直线上升,现在已经有2000多美元了。井上夫人时常向左邻右舍的太太们说:“如果没有储蓄,生活就等于失去了保障。”
后来,这个消息竟传到一位商人朋友富凯尔博士的耳朵里。他是井上夫人的朋友,他对井上夫人如此注重储蓄出乎意外地不欣赏,他讥讽道:“你看,没有储蓄,就会觉得生活上失去了保障,如此着重物质,成为物质的奴隶,人的尊严到哪儿去了呢?男人每天为了衣、食、住,在外面辛苦工作,女人则每天计算如何尽量克扣生活费,她存入银行,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去,还有什么意思呢?”
富凯尔博士继续说:“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富豪家族叫罗斯查德,这个家族自拿破仑时代起,就一直维持巨富的地位,你们日本人之中,能够找出一位世界上知名的富豪来吗?认为储蓄是生活上的安定保障,储蓄的钱越多,则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的程度就越高,如此累积下去,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这样,岂不是把有用的钱全部束之高阁,使自己赚大钱的才能无从发挥了吗?你再想想,哪有省吃俭用一辈子,在银行存了一生的钱,光靠利息滚利息而会成为世界上知名的富翁的?”
井上夫人问:“你的意思是反对储蓄了?”
“当然不是彻头彻尾的反对。”富凯尔博士解释道,“我反对的是,把储蓄变成嗜好,而忘记了等钱储蓄到了相当数目时可以提出来动动脑筋,活用这些钱,使它能赚到远比银行利息多得多的钱。另外,银行里的钱越存越多的时候,你们在心理上觉得相当有保障,便靠利息来补贴生活费,这就养成了依赖性而失去了冒险奋斗的精神。”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金钱是证明你的财富数量的重要依据。那么你有没有仔细想过什么是金钱,金钱对于你而言到底有什么意义?金钱简单的讲,就是货币。它具有流通的作用,然后为你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金钱的意义并不在于存着,看着,欣赏着,它的意义在于流通着,躺在银行中的结果只能是价值越来越低。
众所周知,来银行的原因,极大多数是为了申请借贷,而不是为了存取。难道没有钱吗?你大错特错了,的钱或许比某一家银行的固定资金还要多。那你或许疑问了:那为什么还是频繁地往银行借钱呢?那是因为他们都明白钱滚钱的道理,他只有放入更多的资金,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所以,除了把自己的钱投资在了生意中,还四处找银行借钱,就是想能够一次投入,赚得越多越好。
经商,很重要的秘方是不作存款。即使他们有钱也不会去考虑银行的那点微薄的利息。
在18世纪中期以前,许多热衷于放贷业务,就是把自己的钱放贷出去,从中赚取高利。到了19世纪后,直至现在,宁愿把自己的钱用于高回报率的投资或买卖,也不肯把钱存入银行
事实上,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的“不作存款”的秘诀,属于现代资金管理科学。俗语讲:“有钱不置半年闲”,无非就是告诉人们,钱离开了流通,就失去了它多半的意义。做生意时,要讲究自己的合理配置,要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利息的支出,使商品单位利润和总额利润都得到增加。
因为做生意是需要原始资金的,所以让金钱躺在银行中等待那点银行利润,不如大胆一搏,放在生意投资上。正确的生意投资,能够让小钱变成大钱,这远比让金钱存进银行要来得快,来得有意义。
很多人还存在这样一种片面的想法,他们觉得钱放在银行里是最保险的一种方式,只要慢慢攒,早晚有一天也能够成为一笔不小的存款。不可否认,存款或许是风险性最小的一种方式,可是风险小回报就小。而且银行本身不是保全公司,它不过也是一种盈利机构,它把众人存入的钱,高价借贷给那些聪明的商人,让聪明的商人再去赢得更多的钱。说白了就是,你拿你的钱让别人挣钱罢了。
这样吃亏的买卖,难道你还愿意把钱存入银行吗?如果你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现在还不晚,机会依然有很多,做一份适合你的财富计划吧,那么不久后的你便也是一名成功的金钱操纵者。
★会做生意的人,用大善良换大财
在一家建筑公司当焊工的小伙子小段,谈起外出务工生活,不禁连夸他现在打工的生意人:“真不错,这次回家,业主还没把工程款给单位,单位就先垫付了工资。要是没有这2000多元,你说这年怎么过?孩子开学的学杂费谁掏啊?”
小段没多提在外打工的艰辛,却充满了对一个向自己员工负责的生意人的感激。干活拿钱,本是天经地义,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在一些中小城市,还有大量的拖欠藏着掖着没有上报;而且,治理拖欠“顽疾”,目前主要还是靠政府下“猛药”。不敢设想,缺少了政府的严管猛催,拖欠病症会有多“顽”!因此,生意人必须有慈悲之心,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行为,只有这样,生意人形象才能够突出,最后对生意人的长远发展非常有益。
人们现在已经在反思生意人的本性与责任。进入市场经济后,有一句话很流行,几乎成了许多生意人的“圣经”,那就是“生意人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前不久,就有一位房地产界大老板公开声称:“我是一个商人,我不应该考虑穷人。如果考虑穷人,我作为一个生意人的管理者就是错误的。因为投资者是让我拿这个钱去赚钱,而不是去救济穷人。”理直气壮,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
这种“不考虑穷人”和社会的“赚钱”,能成为“真理”吗?虽然,一般说来,商人赚钱也属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人赚钱都要取之有道,不能不择手段,不能损人利已,不能危害社会。这里就有个社会责任问题。近些年来,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害消费者事件不断发生,“带血的煤”,有毒的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恶果。
一些商人赚钱的手是不干净的,甚至带有罪恶的血污。公众对此是很不满的。近来有一个对986家生意人的调查,请公众对这些生意人的社会责任打分,结果平均分不是80、90分,连70、60分都没有,而只有56.2分。这个不及格的严峻事实,表明生意人界亟需呼唤社会责任意识。
生意人社会责任,涉及股东利益、顾客权益、员工福利、纳税义务、环境保护、社会福利,以及公益事业等等方面。概括地讲,一个是法律层面的社会责任,生意人应遵法守纪,诚信经营,不亏待生意人员工,不给消费者添麻烦,不给社会制造灾难。一个是道德层面上的社会责任,向社会献爱心,积极回馈社会,关怀弱势群体,承担应当而且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具有正确的商业伦理和经营理念,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则十发重视员工的工资福利。他说:“大多数人都是靠工资生活的。他们生活的提高——即他们的工资增长率——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繁荣。作为领导者,雇主的目标应该是,比同行的任何一家生意人都能给工人更高的工资。”同时,基于对穷人的关怀,他也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是一个经营业绩和社会责任都得到公认的成功生意人家。
对比那种认为在赚钱中“考虑穷人”就是“错误”的论调,不能不惊叹我们的一些生意人经营者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严重缺失,竟不知脸红地把歪理当作真理。
当今,国际上正兴起生意人社会责任的浪潮,1997年制定了全球首个生意人社会责任标准SA800。欧美等发达国家常以这个标准,指责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生意人在劳工条件和劳工环境上存在诸多问题。我国不少生意人家把此看作是发达国家继反倾销、绿色壁垒之后,针对中国生意人发展的新型贸易壁垒。应当说,这些指责与作难,确有保护他们国内市场,构建“贸易壁垒”的意图在。但是,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强调生意人要有社会责任是对的,它与我国劳动法、工会法等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也是一致的,不应简单采取排斥态度。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考虑,承担社会责任应当是生意人的自觉追求。
生意人是要追求利润的,但生意人也是社会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应该有一种善心,理应对社会各相关利益方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除了看“能否提供合格产品”、“能否产生更多利税”等“经济表现”,还要看它是否按时支付工人工资,工作环境是否安全等“社会表现”。一个优秀的生意人必须在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等等。这样的生意人才是对社会负责的生意人,才会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履行社会责任、热心慈善事业不仅是社会对生意人的外在要求,也是一个生意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它能够增强生意人的市场竞争力,为生意人发展赢到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倡导生意人社会责任,并非简单地要求生意人做好事,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平衡发展的社会。生意人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从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服务、品牌、社会责任的战略竞争,通过引导生意人认识社会责任,体现对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关怀,使得生意人在自身竞争优势得到提升的同时,与社会产生良性互动。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生意人不可能永续经营,而一个缺少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生意人的社会,也不可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会做生意的人,是最优秀的财会专家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钱的富翁,他准备了一大袋的黄金放在床头,这样他每天睡觉时就能看到黄金,摸到黄金。但是有一天,他开始担心这袋黄金随时会被歹徒偷走,于是就跑到森林里,在一块大石头底下挖了一个大洞,把这袋黄金埋在洞里面。隔三差五地,这个富翁就会到森林里埋黄金的地方,看一看、摸一摸他心爱的这袋黄金。
可是有一天,一位歹徒尾随这位富翁,发现了这颗大石头底下的黄金,第二天就把这袋黄金给偷走了。富翁发觉自己埋藏已久的黄金被人偷走之后,非常伤心,正巧森林里有一位长者经过此地,他问了富翁伤心欲绝的原因之后,就对这位富翁说:“我有办法帮你把黄金找回来!”
说完,这位长者立刻拿起金色的油漆,把埋藏黄金的这颗大石头涂成黄金色,然后在上面写下了“一千两黄金”的字样。写完之后,森林长者告诉这位富翁:“从今天起,你又可以天天来这里看你的黄金了,而且再也不必担心这块大黄金被人偷走。”
富翁看了眼前的场景,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在聪明的生意人的眼里,如果金银财宝没有拿出来使用,如果不懂得怎样理财,那么藏在洞穴里的一千两黄金,与涂成黄金样的大石头就没什么两样。
因此,《塔木德》中这样描写:“一块沉入红海的金子和一块石头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作为商人的聪明的生意人不主张以储蓄的方式生利。他们不会允许自己的钱放在银行中让别人利用,相反,他们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金钱,尽最大限度地从银行中借贷金钱,让自己的生意越干越大。
如何把自己手中的钱用活,这是经商的一门大学问。一般来说,钱的使用方式有三种:一是现金的形式,现金最可靠,既不获利也不亏损;二是银行存款,这样可以获得利息;三是投资,这样具有风险。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呢?
聪明的生意人认为,攒钱是成不了富翁的。只有学会赚钱,才能变成富翁。聪明的生意人算过这样一笔帐,把钱存入银行,年息最多也不过10%左右。而把钱投入做生意或生产项目,如果利润回报率为10%,一年滚动周转4次,就可获得40%的增值。如果对市场走势观察分析准确的话,每次周转会盈利30%或更多些,那么一年滚动周转4次,所得的利润则超过100%了。所以,乃至普通百姓,一般不会把钱存入银行的。即使一时未寻到有利的投资目标,他们宁可手里拿着现金,等待投资时机。
下面是巴比伦最有钱人的故事。它看似简单平常,但是却隐藏着致富之道,这些原则到现在还是一样可以适用。
聪明的生意人阿卡德原来是做雕刻陶砖的工作。有一天,有一个有钱人欧格尼斯向他订购一块刻有法律条文的陶砖,欧格尼斯想要明天一早拿到这块陶砖。阿卡德说他愿意彻夜雕刻,到天亮时就可以完成,但是唯一的条件是欧格尼斯要告诉他致富的秘诀。欧格尼斯同意了这个条件。
到天亮时,阿卡德终于完成了陶砖的雕刻工作。欧格尼斯也实践了他的诺言,把致富的秘诀告诉了阿卡德。欧格尼斯说:致富的秘诀其实就是把你赚的钱中有一部分要存下来。
一年后,当欧格尼斯再来的时候,他问阿卡德是否有按照他的话去做,把赚来的钱省下十分之一。
阿卡德很骄傲地点了点头。欧格尼斯就问他:那存下来的钱,你如何使用的?阿卡德说他把钱给了砖匠阿卢玛,因为他要旅行到远地买菲利人稀有的珠宝,当他回来的时候,我们把这些珠宝卖很高的价格,然后平分这些钱。欧格尼斯责骂他说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为什么要信任砖匠的话呢?你的存款已经泡汤了!年轻人,你把你财富的树连根都拔掉了,下次你买珠宝应该自己去请教珠宝商,买羊毛去请教羊毛商,千万别和外行人做生意。
就如同欧格尼斯所说,砖匠阿鲁玛被菲利人骗了,买回来的竟然是些不值钱的玻璃,看起来像珠宝。
阿卡德再次下定决心存下所赚的钱的十分之一,当第二年,欧格尼斯再来的时候,他又询问阿卡德钱存的如何?
阿卡德回答说他把存下来的钱借给了铁匠去买青铜原料,然后每四个月付他一次租金。
欧格尼斯说:“很好,那么你如何使用赚来的租金呢?”
阿卡德说:“把赚来的租金拿来吃一顿丰富大餐,并买一件漂亮的衣服,还计划买一头驴子来骑。”
欧格尼斯笑了,说:“你把存下的钱所生的子息都吃掉了,你如何期望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能继续再为你工作,赚更多的钱呢?当你赚到足够的财富时,你才能尽情享用而无后顾之忧。”
又过了两年,欧格尼斯问阿卡德:“你是否达到你梦想中的财富了呢?”
阿卡德说:“还没有,但是我已经存下了一些钱,然后钱滚钱,钱又滚钱。”
阿格尼斯又问:“那你是否还向砖匠请教事情呢?”
阿卡德回答说:“有关造砖的工作请教他们能得到很好的建议”
欧格尼斯笑了,说:“你已经学会了致富的秘诀。首先你知道了把赚来的钱省下钱,其次,你学会了向内行的人请教意见,最后你学会了如何让钱为你工作,使钱继续赚钱。你已学会如何获得财富,保持财富和运用财富。”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聪明的生意人不仅拥有大量的财富,而且还长着一个最会赚钱的脑袋。他们懂得让自己的钱为自己赚更多的钱。
商人经商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地积累财富,进行扩大再生产,使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我们把钱攥在手里,只能等着贬值。商业是不断增值的过程,所以要让钱不停地多起来,就应该把尽可能多的钱为自己所用。
★会做生意的人,100%地发挥一毛钱的功用
从来不会因为所谓的面子,而做无用的“摆阔”。他们认为,钱用来消费,或许大把大把地花,能够买来快乐,买来舒服,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花得有价值。“当用则用,当省则省”才是正确的消费理念。
学会花钱,是致富的一个方面。看那些世界上的有钱人,因为他们最会挣钱,所以他们也是最会花钱的。精打细算,明白钱财该何去何归才是富人的看家本领。
在那些大赌场中,很多人随意地大笔挥霍,这些人不是真正懂得运用金钱的人。而那些真正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巨富的人,是不会把钱白白浪费在明知道是无底洞的地方的。
对于一个高财商的人来说,金钱的积累是从每一个硬币开始的。一个成功致富的人决不会因为一块硬币的钱少而放弃它。在他们心里,他们知道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获到更大的财富。
两个年轻人一起去找工作,一个是聪明人,一个是平庸的人。他们都怀着成功的愿望,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有一天,他们走在街上,同时看到一枚硬币躺在地上。那个平庸的人看也不看就走了过去,聪明人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前者对后者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笑他连一枚硬币都捡,真没出息。聪明人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自己身边溜走,真没出息。后来,两个人同时进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也很累,工资也低,平庸的人不屑一顾地走了,而聪明人却高兴地留了下来。两年后,两人又在街上相遇,聪明人已经成了老板,而平庸的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他对此无法理解,对聪明人说:“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如此快就发了财呢?”聪明人对他说:“因为我不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面走过去,我会珍惜每一分钱,而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又怎么会发财呢?”
平庸的人并非不在乎钱,只是眼睛总盯着大钱而对小钱弃之不理。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对金钱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对人生和事业的态度。一个人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不好高骛远,才能脚踏实地地为自己的前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成功的商人而言,他们的每一分钱或许都已经被安排好用场了,不会允许任何一个以钱生钱的机会溜掉。想知道一块钱有什么功用吗?你可以看看下面故事中的是怎样做的:
有一位大富豪走进一家银行。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贷款部营业员一边小心地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1美元。”
只借1美元!贷款部的营业员惊愕得张大了嘴巴。
“我只需要1美元,可以吗?”
贷款部营业员的脑筋高速运转起来,面前这人穿戴如此豪阔,为什么只借1美元?他是在试探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吧?便装出很高兴的样子说:“当然,只要有担保,无论借多少,我们都可以照办。”
“好吧。”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债券等放在柜台上:“这些做担保可以吗?”
营业员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
“是的,我只需要1美元,有问题吗?”
“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为6%,只要您付出了6%利息,且在一年后归还贷款,我们就把这些作担保的股票和证劵还给您。”
富豪走后,一直在一边旁观的银行经理怎么也弄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1美元呢?
他忍不住追了上去:“先生,对不起,能问你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我是这家银行的经理,我实在是弄不懂,你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您若要借30万元或是40万元的话,我们也乐意为您服务的。”
“好吧,我不妨把实情告诉你吧。我来这里办一件事,随身携带这些票券很不方便,便问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却都很昂贵。所以我就到贵行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了。由你们替我保管,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不过才6美分。”
银行经理如梦初醒,他十分钦佩这位生意人的做法,实在太高明了。
这就是,他们将精打细算运用到了极致。他们会珍视每一块钱,能不花的不花,能节省的节省,这实际上是积累和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你学会了吗?
学会理财,是成为有钱人的一个必要条件。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也是最会花钱的人。精打细算,不乱花钱,能够正确的管理自己的经济,这是有钱人的看家本领。
穷人之所以在经济上失败,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忽视了管理自己的经济的重要性。穷人或许在经济上的困窘,同时又找不到摆脱困窘的办法,所以穷人对于自己的处境很无奈,与此同时,他们又不愿意被别人看出没钱,因此穷人往往更容易摆阔。穷人越是没有钱,反而越是爱要面子,反而忽略了钱该怎么花。
当穷人面对一件商品时,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会较少地去考虑自己是否足以买下这件商品而不影响自己的生活,他们会屈从于虚荣而勉强买下商品。
于是,越是没钱的穷人,越不喜欢廉价的商品,即使商品的性能很好,也正符合他们的需要。于是越穷越摆阔,越摆阔就会越穷,形成了一个贫穷的恶性循环。
再看那些有钱人,他们知道钱究竟是如何运转的,他们对如何消费有着很明智的看法,对资金的来源和用途有着合理的规划,或许他们一次性得会花很多的钱,但是他们清楚这钱是如何花掉的,会换来什么样的享受。这种思维方式一个人的资金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
★会做生意的人,用投资的方式让自己的鹅多产金蛋
商业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所以要让钱不停地多起来,就应该把尽可能多的钱为自己所用。商人的经营原则就是:没有的时候就借,等你有钱了就可以还了,不敢借钱是永远不可能发财的。攒钱只会让人变得越来越贫穷,因为连他的思维也贫穷了;赚钱会让人富有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富人的思维。
“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这句话说明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借资金,借技术,借人才。因为这个世界早已为你准备好了一切有用的资源,你所要做的仅仅是把它们搜集起来,并用智慧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
生意人应该尽量贷款,借助银行的资金为自己办事。如果你不能借用别人的资金,做生意是极为困难的。借用资源是的拿手好戏,只要肯动动脑,总能够成功。
希尔顿从16岁就被迫离开家庭,经过17年的时间,他成长为身价5.7亿美元的富翁。他发财的秘诀就是借用资源经营,最后成为了全部资源的主人。
希尔顿年轻的时候特别想发财,可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一天,他正在街上走路,突然发现整个繁华的商业区居然只有一个饭店。他就想:我如果在这里建设一座高档次的旅店,生意肯定会兴隆。于是,他认真研究了一番,觉得位于这条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最适合做旅店用地。他调查清楚了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是一个叫老德米克的房地产商人之后,就去找他。老德米克给他开了个价,如果想买这块地皮就要希尔顿支付30万美元。希尔顿不置可否,却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给“他”的旅馆进行测算。其实,这不过是希尔顿假想的一个旅馆,他问按他设想的那个旅店需要多少钱,建筑师告诉他起码需要100万美元。当时的希尔顿只有5000美元,这离酒店需要的投资还相差甚远。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他却成功地用这些钱买下了一个旅馆,并不断地使之升值。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他找到了他的一个朋友,请他一起出资,两人凑了10万美元,开始建设这个旅馆。当然这点钱还不够购买地皮的,离他设想的那个旅馆还相差很远。希尔顿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签订了买卖土地的协议,土地出让费为30万美元。然而就在老德米克等着希尔顿如期付款的时候,希尔顿却对土地所有者老德米克说:“我想买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钱只够建造一般的旅馆,所以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借你的地。”
老德米克有点发火,不愿意再和希尔顿合作了。
但是,希尔顿却十分认真地说:“如果我可以只租借你的土地的话,我的租期为10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就请你收回你的土地和在我这块土地上所建造的饭店。”老德米克一听,转怒为喜,“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事,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没有了,却换来270万美元的未来收益和自己土地的所有权,还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饭店。”老德米克觉得自己有利可图,就欣然答应了。
这笔交易就这样谈成了。希尔顿第一年只需支付给老德米克3万美元,而不用一次性支付昂贵的30万美元。就是说,希尔顿只用了3万美元就拿到了应该用30万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权。这样希尔顿省下了27万美元,但是这与建造旅店需要的100万美元相比,还是差距很大。于是,希尔顿又找到老德米克,“我想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希望你能同意。”老德米克非常生气,可是又没有办法。只好听凭希尔顿的吩咐。
希尔顿拥有了土地使用权。利用这个使用权,希尔顿顺利地从银行获得了30万美元,加上他已经支付给老德米克的3万美元后剩下的7万美元,他就有了37万美元。可是这笔资金离100万美元还是相差得很远,于是他又找到一个土地开发商,请求他一起开发这个旅馆,这个开发商给了他20万美元,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随后,希尔顿旅店在资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况下开工了。
但是当旅店建设到了一半的时候,他的57万美元就已经全部用光了,希尔顿又陷入了困境。这时,他还是来找老德米克,如实介绍了资金上的困难,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资,把建了一半的建筑物继续完成。他说:“如果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拥有这个旅店,不过您应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您的租金最低不少于10万美元。”这个时候,老德米克已经被套牢了,如果他不答应,不但希尔顿的钱收不回来,自己的钱也一分都回不来了,他只好同意了。一年后,“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在他的潜心经营下,酒店的生意一直红红火火。他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时期。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希尔顿是用借的办法,用5000美元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他的宏伟计划。希尔顿这种借的本领不能不让人佩服。
做生意总是要有本钱的,但本钱总是有限的,连世界的首富也只不过拥有几百亿美元左右。但是一个企业,一年可做几十亿美元的生意,如果是大企业,一年要做几百亿美元的生意。因此,一个企业会不会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看它能否以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不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借用别人之“势”,巧借别人之“智”的高手。洛克菲勒也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人类自从走上文明之路开始,就一直在寻求着借势借力的办法。人类依靠自己聪明的头脑,使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的限度。其实,经商的道理也是一样。巧于“借力”,精于“借势”,是商人成功的一大诀窍。
★会做生意的人,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的身体与心灵
赚的钱属于谁不好定论,但是身体和心灵则是完完全全的属于自己,在创业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实自己的钱包,更不要亏待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寻找机会,让自己忙碌的创业生活更加缤纷多彩。
生活中没有快乐,人生就如小鸟失去了翅膀一样,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于蓝天。没有快乐,人生就会像花朵得不到阳光,失去娇艳和芬芳。智者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他们尽情地享受着生活赋予的点滴快乐;愚者总是忙忙碌碌地像陀螺一样,生活在压抑、烦躁之中,他们无法破译生活的真正意义,活得像一部会说话的机器毫无乐趣可言。智者和愚者同生活在一片天地中,却有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尤其是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里,每个人都面色凝置,步履匆匆。生活节奏每时每刻都在以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递增,人们像拉紧的弹簧一般无法松弛下来,即使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也无法放缓迈动的脚步,身不由己地被涌动的人流推着走。仔细想来,人们的这种匆忙,无非是为了追求到更多的金钱、名誉、更高的地位……得到这些后,便会感到一种成就感,感到快乐,但是,却往往是适得其反,人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在那如陀螺般的高速旋转中失去了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快乐。
智者在生活中知道给自己的心灵放假,使自己在充满喧嚣和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享受到快乐和轻松;愚者却像一张紧拉着弦的弓,无时不处在紧张之中,但这张弓可能在某一天会由于过度的紧拉而崩断。现在好多人,英年早逝或患病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有个心理医生,为他的病人讲了一个故事。
三个男人提着行李气喘吁吁地赶到火车站时,火车正鸣着长笛向外缓缓驶出,于是三个人急忙沿着站台追赶火车。其中两个人身强力壮,终于在千钧一发之际,跳上了最后一节车厢,最后一个人只好无奈地看着火车渐渐远去。
突然之间,没赶上火车的那个男人在站台上忍不住疯狂大笑起来。检票员不解地问他:“你怎么啦,没赶上火车,还哈哈大笑。”那人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道:“他们,他们是来送我的。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干什么的,不要忘记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更不要忘记人生的意义何在。千万不要忙昏了头,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那些为成功而成功的人就是这样一些忘记人生目的的人。他们不是一天一天把日子过好,而是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某个遥远而虚幻的目标,用日复一日的忙碌和沉重刻意去实践。这样活着就像是在偿还债务,哪里还有人生的乐趣可言。
在成功观念误导下,有些人陷入了人生追求的怪圈,忘记了人生的目的,陷入为成功而成功的怪圈。他们不知道忙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忙,只是一味地忙。
2009年“两会”过后,俞敏洪立刻马不停蹄地飞到加拿大与家人团聚。“没出息时,我给老婆做饭;有出息后,我给孩子们做饭。”谈到在海外定居的妻子和儿女时,俞敏洪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无论多么忙碌,他每个月都要抽出几天时间飞到温哥华,为家人做地道的中国菜,做一个标准的“家庭妇男”。
夫妻感情基础扎实,加上距离产生美,所以结婚近20年,俞敏洪还保留着初恋的激情,他经常给老婆写诗、写散文,新出的散文集《生命如一泓清泉》里,就收录着一篇感人至深的小文:《老婆的美丽背影》。
熟悉老俞的人都知道,这个表面看起来斯文儒雅的江南书生,实则是一个“冒险狂人”。尤其到了加拿大,他会带着孩子们到户外活动。
不久前,俞敏洪带着女儿从加拿大出发,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六旗公园游玩,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过山车,其中包括全世界最高的那座。当过山车在7秒钟内加速到每小时160公里,并呼啸着向126米的最高点冲去时,俞敏洪忍不住惊呼出来,他有着轻微的恐高症。在风驰电掣地倒滑回去之前,过山车在空中有一个长达6.5秒的失重状态,女儿喜欢玩,他就陪着女儿玩了一遍又一遍。
去年圣诞节,俞敏洪带家人到夏威夷度假,为了更好地安排行程,他在老婆孩子飞到夏威夷之前,先从中国飞到了夏威夷。到了酒店之后,俞敏洪才发现他早早就预定的海景房居然看不到海!一放下行李,他就要求酒店经理换房:“你看,我好不容易才来夏威夷一趟,花了那么多钱,就是为了请老婆来玩,让老婆以后对我好一点。今天又是圣诞节,如果我老婆来了,发现房间不好,她的心情就会不好;她的心情不好,我的心情就会不好。你也是个男人,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他希望,像个任劳任怨的骆驼那样,陪着亲爱的妻子儿女,走过长长的一生。
俞敏洪曾说,那些被我们撇在身后的青春岁月,已不经意的爬在我们的额前眼角,成了中年的别称。
创业的过程中,觉的从家到工作单位之间是一条艰辛的路。看着在这条路上同行的人们,每天行色匆匆,早出晚归,象一群勤劳的蜜蜂。特别是女人,漂亮的自行车后面没有一天利索过,不是蔬菜,就是米面。此时,生意人心中就有种说不出的酸楚,这条路上布满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啊!
这一天忙忙碌碌的为了啥?显然,自己找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看着左邻右舍无怨无悔的样子,反到觉得生活好象就应该是这样。
其实,在忙碌中享受生活,在忙碌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这就是有质量的生活。
忙碌能象财富,幸福那样享受吗?回答是肯定的。
美国有一位儿科医生,当她100岁时,仍然在她的岗位上忙碌着。她说:“只要有工作,我就感到其乐无穷”。或许,这就是享受忙碌的乐趣。
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过:“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美好的药”。
在人生中尽情的享受忙碌吧,忙碌让你精神焕发,魅力无穷。让你潇洒自信,思维活跃。忙碌让生命打磨得象钻石般熠熠发亮,迸射出迷人的光彩。
忙碌着是幸福的,当然也要注意节奏。
★会做生意的人,从不逃税合理避税
当今社会,很容易让人碰到许多法律底线崩溃的事情,经商的人会遭遇信用危机,一般人会有信任危机。但是,信守合同,遵守规则,严守法律,这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做到的。因此,无论时候,在经营过程中,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的底线,这是赚钱的最基本原则。
虽然你无比渴望财富,但是遵守法律是必需的。虽然每个人都想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赢得更多的利润,这需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下面让我们看看罗恩斯坦是如何巧妙地做到这一点的。
富翁罗恩斯坦的国籍是列支敦士登,但是他并非生来就是列支敦士登的国民,他的列支敦士登国籍是用钱买来的。他为什么要买此国籍呢?列支敦士登这个国家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税金特别低。这一特征对外国商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于是,为了赚钱,该国出售国籍,定价7000万元。获取该国国籍后,无论有多少收入,只要每年缴纳9万元税款就可以了。正因为如此,列支敦士登国便成为世界各国有钱人向往的理想国家。有钱的商人都极想购买该国的国籍,罗恩斯坦也不例外。
然而,这样的一个小国家也容纳不下太多的人,所以想买到该国国籍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难不倒机灵的罗恩斯坦。他利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购买到了列支敦士登国籍。他把自己的总公司设在列支敦士登国,办公室却设在纽约。在美国赚钱,却不用交纳美国各种的税款。只要一年向列支敦士登国交纳9万元就足够了。他是个合法的避税者,减少税金,获取了更大利润。罗恩斯坦经营的是“收据公司”,做收据的买卖可赚取10%的利润。在他的办公室里,只有他和他的女打字员两人,打字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好发给世界各地服饰用具厂商的申请书和收据。从实质上是说,罗恩斯坦的公司只是斯瓦罗斯基公司的代销公司,罗恩斯坦本人也只是一个代销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罗恩斯坦在整个生意过程中都没有触犯任何法律,虽然他“逃税”了,但是却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这就是的精明之处。
真正的生意人把守约当作不以对方行为为转移的份内事,他们中罕见偷税漏税之举,这为他们羸得了极大的商誉,带来了许多生意上的便利。另一方面,商人多是投机钻营的高手,如节税避税的高手,炒股倒汇的高手,这直接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在的护钱术中,他们主张守法,并且更善于用法,他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打一些“擦边球”,但是却严守法律的底线。是守法的楷模,但是在他们经营的思路中,只要在不改变法律的形式前提下,就可以变法律为我所用。
在现代社会中,有些钱是可以挣的,但也有一些钱是绝对不能挣的。因此,挣钱一定要在守法的前提下,不能越规,更不能去挣那些不合法的钱。
谈起世界上的富人,属于首富。庞大的财产遍布世界各地,如果按这些财产来收税,一定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好奇的读者一定会问:“作为世界第一商人的是怎样偷税漏税的呢?”这句话倘若被听到,一定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因为有句经商格言就是“绝不偷税漏税”。
在看来,交税是商人和国家之间订立的一种契约,既然是契约就要履行,偷税漏税是一种违约行为,违约是最不屑的。当然,每个人都希望多赚钱,少交税,我们需要做的是想巧妙的办法为自己合法减轻税金,而不是通过违法来获得暴利。
因此,在做生意时,会反复地计算这笔生意是否划算,尤其是计算扣除各种费用和税金之后的纯利润。一般来说,中国人说赚了50万,这其中一定包含税金在内。但是则不然,赚了50万就是指赚了50万的净利润,包括税金在内的话,可能是70~80万。
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瑞士人到海外旅行,为了不通过纳税入境,回来时他将一颗宝石藏在了鞋里,结果却被当地的海关查出没收了。一位同行的看到了这种情况,十分奇怪地问他:“你为何不依法纳税,堂堂正正地入境呢?”按照国际惯例,像宝石之类的装饰品的输入费,最多也不会超过8%,如果照纳输入费,就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国境,如果想在国内把宝石卖出的话,只要设法提价8%就可以了,这样简单的计算方法,小学生都会。所以,在这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他们会巧妙地提价,却绝对不会偷税漏税。
但是商人心里也清楚,依法纳税而不漏税,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谁不愿意自己多赚点钱,少交点税呢?为了合理地交出“税金”,不像一般的“聪明”人那样去偷税、漏税、逃税,而是想出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合理避税。
许多国外公司的经理,年薪很高,动辄几十万美元。在这点上就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做个“廉价”的经理,然后再通过福利等方式将因廉价而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这实际上就是“偷漏”了很大一部分的税,但这只不过是因为商人的精明而使其合法化罢了。
可见,在绝不偷漏税的前提下,努力减少成本并寻找“税轻”的方法,以增大利润,是每个商人的共同愿望,只不过是使用手段的合法与不合法的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