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盏清茗酬知音

第三章 一盏清茗酬知音

纪匀和夫人迎出厅堂,纪无风刚好奔进门:“爹,娘。”

心瑶随后敛衽一礼:“纪伯父,夫人。”纪夫人拉了心瑶的手,赞道:“好个清秀利落的孩子,这就是心瑶吧?”

纪无风道:“看我给你们带回来的女儿不差吧?娘这回不要再念叨说家里清静了。”

纪匀捊须而笑,纪夫人嗔责道:“有你在哪里还清静得了?我带心瑶去竹苑,再吩咐厨子做几个好菜,今日也算纪府喜事。”说着便带着心瑶去了竹苑,一路上问些家世背景的话,见她语焉不详,也不由侧怜。冷眼旁观,愈觉得心瑶知书达礼,娴静可人,心中更添几分喜欢,竟真要认起心瑶作女儿来。

心瑶想着平素无风对自己的照顾和爱惜,心知推却不得,但只认纪夫人作干娘,于是纪府便多了个义女。纪匀知晓后也十分欢喜,着夫人将家传的碧玺珠串给了心瑶,又得知她爱看书,特意从竹苑新修了条小径到闲墨斋,方便她阅览。

反是纪无风对自己的升迁并无多大反应,照常应卯当值,空时便携了心瑶四处闲逛,似乎在他眼中升职加俸还抵不过一顿好酒,一盏清茗。

尹天城最大的酒家云中鹤,三月初三这天临近午时,掌柜罗其拿了算盘聚精会神的算着上午的流水,对店内店外的熙来攘往浑然不觉。殊不知光阴便在这断拔动的漆珠中悄然滑过,带动着命运之轮不再按既定的轨道合齿,牵动了无数人的未来。

拔下最后一粒算珠,他满意的点点头,在流水帐上记下数字。抬起头恰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精神一振,陪笑相迎:“纪…”

纪无风抬手按断罗其的话,笑道:“老规矩。”罗其了然,眼光扫过他身后,见还有一位相貌清俊的公子,眉目如画,神情淡然如水。不由心下暗忖,这等聪秀人物以前怎么没见过。但也不敢多问,将二人请上二楼雅座,哈腰道:“二位稍后片刻。”便辞身出去。

心瑶四顾打量一翻,酒楼共三分,底层供平常客官进餐所用,楼底有一巨石假山,流泉清幽,二楼西侧是厢房,东侧是一排木兰色绢丝竹屏隔开的数间雅阁,屏上绘了梅花,阁中桌椅由竹简拼成,别添几分雅致,三楼却全是封闭的房间了,有回旋木梯从楼道弯延而下,在楼道上可观全景。

纪无风看她的神色,笑问道:“如何?”心瑶点头:“还不差,能设计出如此模样,想必也是胸中有丘壑者所为。”复又看了看旁边的绢丝屏风:“但太过精致反而有些喧宾夺主了。”

纪无风摇头失笑:“依你的意思,不如撅个泥壶,汲溪水煮一盏山茶,用竹筒牛饮?”

心瑶故作正色道:“正是这样。否则怎能品出自然之味?”

“公子见解独特,芳菲今日受教了。”

心瑶闻声微震,抬眸望去,一个身着茜罗纱裙的清艳丽人款款而来,行之如柳扶春风,明花照水,一举手一投足自有倩雅风情,步摇生姿。

面前这女子,她也叫芳菲呢。

芳菲却只望着纪无风,美玉落冰声声入耳:“纪将军有些日子没来了吧?”明明只是平常寒喧之语,此时听她说来,却让人觉得是纪无风失约一般。

纪无风此刻却正经了:“最近公务是有些繁忙,这是心瑶,芳菲没见过的。”

芳菲这才转头看向心瑶,面有讶色:“这位妹妹我见过的。”

纪无风奇道:“你哪里看出她是女子?”

芳菲温婉而笑:“我只是觉得好像哪里见过一般,而且妹妹这相貌如果真是男儿,那这天下的男子岂不是无地自容了?”

心瑶微微抿嘴,此时已有小童将煮茶器具奉上,一套紫砂烟纹菱形茶具,玉瓷瓶中存着将要煮的茶叶,面如满月一般大的竹筒里盛了水泉,幽凉沉静。

芳菲取水置于砂炉中,炭火正旺,不时便有萦萦水气散绕开来。她将玉瓷瓶中的茶叶细细分在雪纸上,心瑶问道:“是松山普洱?”

芳菲嫣然,并未抬头:“还不到五年,但也已经是这里最好的了。”又将茶叶填进茶瓯,向心瑶道:“妹妹也爱茶?”

心瑶点头,想起自己开的那间茶馆,不知此时主人为谁。

炉中水已有嘶鸣之声,芳菲用铜壶汲水,冲入茶瓯中。热流将茶叶冲得旋转起来,茶香满室。她又用茶筅将浮叶摒除,不等瓯中茶叶静落,以青花瓷盖复于瓯上,将茶汤淋遍紫砂以凈茶具。

复又汲水再次注入瓯中,一个“普降甘霖”将茶汤倒入茶具。双手向纪无风和心瑶奉茶。

心瑶见杯中茶色褐红清亮,通透无一丝杂色,轻啜一口,齿颊生香,透入心肺。不由赞道:“好茶,好水,好手艺。”

纪无风喝茶时闭目静冥,听心瑶如此说,抬目望向芳菲:“芳菲姑娘的茶艺可是冠盖京华。来云中鹤品茶的,都是冲她这双手来。”顿了顿又戏谑道:“但若非她愿意,否则千金难求一茶啊。”

心瑶望着芳菲眼角的笑意,不由打趣道:“如此说来我还是沾了你的光呢。”

纪无风不想引出她这句话,亦不好驳辩,只得收声。

芳菲目光带过纪无风的神色,向心瑶笑道:“茶好不易,高山之泉更难得。綦山凤溪堪称天下第一醴泉。这水是掌柜的用空竹节接到山下来的。取水存于竹筒之中,既有泉之甘味亦有竹之清香,最是难得。我看妹妹如此爱茶,改日命人送到府上,自烹自饮也是一大乐事。”

心瑶也不推辞,颔首道:“如此谢过了。姑娘让人送到纪府便是。”

芳菲不再多言,起身告辞:“二位慢用,隔壁还有贵客等候,芳菲先行告辞。”

看她转到屏风后心瑶才收回视线,转而望向窗外,屋宇房舍鳞次栉比,街上有不少胡服装束的明艳少女,或商或游,为这汉都增添几许别样景致。

纪无风啜了口茶,问道:“是先回府还是继续游城?”

心瑶道:“游城吧,看你浑身的不自在。”纪无风气结:“连你也来打趣我。”心瑶调皮的扮了个笑容,一起步出云中鹤。

方才雅间的隔壁,一束若有所思的目光追随着二人身影。

两人停停走走,不多时来到饮马桥,桥呈拱形,共三个桥墩,拱长约三丈,桥身均用太湖石砌成,颜色玉白,据传夜下的饮马桥,可与月争辉,其景令人叹止。

桥面有两丈多阔,小商小贩往来不绝,多为走售的异族商人。纪无风见她饶有兴致的打量,便随口说道:“这些都是匈奴人,被柔然统治后有不少都往中原迁来,但不为我朝子民。”

心瑶淡淡看他一眼:“这里也有种族歧视?”

“并不是歧视,只是异族之人都不能信任而已。”

心瑶沉声道:“何谓异族?率土之滨,莫非臣民。既是天朝子民,都应该一视同仁。况且这些胡人亦是商贸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像丝绸之路…”

她咽下了下面的话,并不是要和无风争,而是她原就不是汉族,难免心中不豫。

纪无风反又来了兴趣:“你倒跟我较起真儿来了,丝绸之路是什么东西?”目光中有探究之色。

心瑶自悔失言,转而道:“打个比方而已,我的意思是国之根本是天下黎民。”

纪无风点头:“这话倒和我师傅说得一模一样。”

心瑶心知自己不过是借了前人言语,如今见有人亦有如此见地,不由好奇,追问道:“二师兄?”

纪无风正待回答,对面大街之上传来一阵惊呼声。心瑶探头一看,数十丈开外有几匹铁骑迎风驰来。为首的是一双骅骝骊驹齐驾并驱,一赤一缁甚是夺目。金络之上两个华衣少年神采飞扬,看模样似在赛马一般。

眼看距离越来越近,骑马之人却突然转向桥上冲来,丝毫没有勒马的意思,全然不在意桥上众多游人,心瑶不禁皱了眉:“什么人这么嚣张?”

话才落音,其中一匹堪堪避过挤作一团的游人,眨眼冲上饮马桥,猛一勒缰绳,马蹄长立,高声嘶鸣。

心瑶身边一个六七岁的孩童见那马威武,直吓得往人缝里钻,其中一个卖小玩的大汉大骂道:“贼娘**的,敢挤你大爷,滚远点。”

说着一脚踹在那小孩屁股上,可怜他瘦弱的小骨架哪里经得起这一踢?一个狗趴,就穿过桥阑的间缝扑出了栏杆,看到的人不免失声惊叫。

心瑶离那孩童最近,见他掉下桥,不及思考,跃过栏杆就向那小孩抓去。

此时另一匹俊马的主人也奔到桥上,勒了缰绳,马蹄仰起又稳稳落下,可见膂力非常。随后的几匹黄骠马才远远赶来。

赤色骅骝驹的主人是个身着赫赤窄袖武士服的清秀少年,面如晶玉修眉联娟。此时正含笑向骊驹的主人道:“十三哥,我的骑术不比你差吧。”

被唤作十三哥的玄色劲装少年卧眉一挑:“还不是我让着你。”忽而桥上一阵惊呼,接就着看见一抹淡蓝色身影跃过桥栏,不由诧意道:“他这是做什么?”

心瑶刚抓住小孩的衣角,发觉自己脚步下没了借力,无论如何,铁定是要掉进河里了,不由凤目一翻,暗叹晦气。

正在此时,自己腰上一轻,已落入一个陌生的怀抱。未及细想,三人翻腾了两周,稳稳落在船头,却是一艘及为华丽的水曲柳木青雀白鹄画舫。

他二人一抓一接不过眨眼间,待落了船,围观的游人都不禁拍掌高声叫好。“兄台,没事吧?”一个温润的声音响起。

纪匀和夫人迎出厅堂,纪无风刚好奔进门:“爹,娘。”

心瑶随后敛衽一礼:“纪伯父,夫人。”纪夫人拉了心瑶的手,赞道:“好个清秀利落的孩子,这就是心瑶吧?”

纪无风道:“看我给你们带回来的女儿不差吧?娘这回不要再念叨说家里清静了。”

纪匀捊须而笑,纪夫人嗔责道:“有你在哪里还清静得了?我带心瑶去竹苑,再吩咐厨子做几个好菜,今日也算纪府喜事。”说着便带着心瑶去了竹苑,一路上问些家世背景的话,见她语焉不详,也不由侧怜。冷眼旁观,愈觉得心瑶知书达礼,娴静可人,心中更添几分喜欢,竟真要认起心瑶作女儿来。

心瑶想着平素无风对自己的照顾和爱惜,心知推却不得,但只认纪夫人作干娘,于是纪府便多了个义女。纪匀知晓后也十分欢喜,着夫人将家传的碧玺珠串给了心瑶,又得知她爱看书,特意从竹苑新修了条小径到闲墨斋,方便她阅览。

反是纪无风对自己的升迁并无多大反应,照常应卯当值,空时便携了心瑶四处闲逛,似乎在他眼中升职加俸还抵不过一顿好酒,一盏清茗。

尹天城最大的酒家云中鹤,三月初三这天临近午时,掌柜罗其拿了算盘聚精会神的算着上午的流水,对店内店外的熙来攘往浑然不觉。殊不知光阴便在这断拔动的漆珠中悄然滑过,带动着命运之轮不再按既定的轨道合齿,牵动了无数人的未来。

拔下最后一粒算珠,他满意的点点头,在流水帐上记下数字。抬起头恰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精神一振,陪笑相迎:“纪…”

纪无风抬手按断罗其的话,笑道:“老规矩。”罗其了然,眼光扫过他身后,见还有一位相貌清俊的公子,眉目如画,神情淡然如水。不由心下暗忖,这等聪秀人物以前怎么没见过。但也不敢多问,将二人请上二楼雅座,哈腰道:“二位稍后片刻。”便辞身出去。

心瑶四顾打量一翻,酒楼共三分,底层供平常客官进餐所用,楼底有一巨石假山,流泉清幽,二楼西侧是厢房,东侧是一排木兰色绢丝竹屏隔开的数间雅阁,屏上绘了梅花,阁中桌椅由竹简拼成,别添几分雅致,三楼却全是封闭的房间了,有回旋木梯从楼道弯延而下,在楼道上可观全景。

纪无风看她的神色,笑问道:“如何?”心瑶点头:“还不差,能设计出如此模样,想必也是胸中有丘壑者所为。”复又看了看旁边的绢丝屏风:“但太过精致反而有些喧宾夺主了。”

纪无风摇头失笑:“依你的意思,不如撅个泥壶,汲溪水煮一盏山茶,用竹筒牛饮?”

心瑶故作正色道:“正是这样。否则怎能品出自然之味?”

“公子见解独特,芳菲今日受教了。”

心瑶闻声微震,抬眸望去,一个身着茜罗纱裙的清艳丽人款款而来,行之如柳扶春风,明花照水,一举手一投足自有倩雅风情,步摇生姿。

面前这女子,她也叫芳菲呢。

芳菲却只望着纪无风,美玉落冰声声入耳:“纪将军有些日子没来了吧?”明明只是平常寒喧之语,此时听她说来,却让人觉得是纪无风失约一般。

纪无风此刻却正经了:“最近公务是有些繁忙,这是心瑶,芳菲没见过的。”

芳菲这才转头看向心瑶,面有讶色:“这位妹妹我见过的。”

纪无风奇道:“你哪里看出她是女子?”

芳菲温婉而笑:“我只是觉得好像哪里见过一般,而且妹妹这相貌如果真是男儿,那这天下的男子岂不是无地自容了?”

心瑶微微抿嘴,此时已有小童将煮茶器具奉上,一套紫砂烟纹菱形茶具,玉瓷瓶中存着将要煮的茶叶,面如满月一般大的竹筒里盛了水泉,幽凉沉静。

芳菲取水置于砂炉中,炭火正旺,不时便有萦萦水气散绕开来。她将玉瓷瓶中的茶叶细细分在雪纸上,心瑶问道:“是松山普洱?”

芳菲嫣然,并未抬头:“还不到五年,但也已经是这里最好的了。”又将茶叶填进茶瓯,向心瑶道:“妹妹也爱茶?”

心瑶点头,想起自己开的那间茶馆,不知此时主人为谁。

炉中水已有嘶鸣之声,芳菲用铜壶汲水,冲入茶瓯中。热流将茶叶冲得旋转起来,茶香满室。她又用茶筅将浮叶摒除,不等瓯中茶叶静落,以青花瓷盖复于瓯上,将茶汤淋遍紫砂以凈茶具。

复又汲水再次注入瓯中,一个“普降甘霖”将茶汤倒入茶具。双手向纪无风和心瑶奉茶。

心瑶见杯中茶色褐红清亮,通透无一丝杂色,轻啜一口,齿颊生香,透入心肺。不由赞道:“好茶,好水,好手艺。”

纪无风喝茶时闭目静冥,听心瑶如此说,抬目望向芳菲:“芳菲姑娘的茶艺可是冠盖京华。来云中鹤品茶的,都是冲她这双手来。”顿了顿又戏谑道:“但若非她愿意,否则千金难求一茶啊。”

心瑶望着芳菲眼角的笑意,不由打趣道:“如此说来我还是沾了你的光呢。”

纪无风不想引出她这句话,亦不好驳辩,只得收声。

芳菲目光带过纪无风的神色,向心瑶笑道:“茶好不易,高山之泉更难得。綦山凤溪堪称天下第一醴泉。这水是掌柜的用空竹节接到山下来的。取水存于竹筒之中,既有泉之甘味亦有竹之清香,最是难得。我看妹妹如此爱茶,改日命人送到府上,自烹自饮也是一大乐事。”

心瑶也不推辞,颔首道:“如此谢过了。姑娘让人送到纪府便是。”

芳菲不再多言,起身告辞:“二位慢用,隔壁还有贵客等候,芳菲先行告辞。”

看她转到屏风后心瑶才收回视线,转而望向窗外,屋宇房舍鳞次栉比,街上有不少胡服装束的明艳少女,或商或游,为这汉都增添几许别样景致。

纪无风啜了口茶,问道:“是先回府还是继续游城?”

心瑶道:“游城吧,看你浑身的不自在。”纪无风气结:“连你也来打趣我。”心瑶调皮的扮了个笑容,一起步出云中鹤。

方才雅间的隔壁,一束若有所思的目光追随着二人身影。

两人停停走走,不多时来到饮马桥,桥呈拱形,共三个桥墩,拱长约三丈,桥身均用太湖石砌成,颜色玉白,据传夜下的饮马桥,可与月争辉,其景令人叹止。

桥面有两丈多阔,小商小贩往来不绝,多为走售的异族商人。纪无风见她饶有兴致的打量,便随口说道:“这些都是匈奴人,被柔然统治后有不少都往中原迁来,但不为我朝子民。”

心瑶淡淡看他一眼:“这里也有种族歧视?”

“并不是歧视,只是异族之人都不能信任而已。”

心瑶沉声道:“何谓异族?率土之滨,莫非臣民。既是天朝子民,都应该一视同仁。况且这些胡人亦是商贸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像丝绸之路…”

她咽下了下面的话,并不是要和无风争,而是她原就不是汉族,难免心中不豫。

纪无风反又来了兴趣:“你倒跟我较起真儿来了,丝绸之路是什么东西?”目光中有探究之色。

心瑶自悔失言,转而道:“打个比方而已,我的意思是国之根本是天下黎民。”

纪无风点头:“这话倒和我师傅说得一模一样。”

心瑶心知自己不过是借了前人言语,如今见有人亦有如此见地,不由好奇,追问道:“二师兄?”

纪无风正待回答,对面大街之上传来一阵惊呼声。心瑶探头一看,数十丈开外有几匹铁骑迎风驰来。为首的是一双骅骝骊驹齐驾并驱,一赤一缁甚是夺目。金络之上两个华衣少年神采飞扬,看模样似在赛马一般。

眼看距离越来越近,骑马之人却突然转向桥上冲来,丝毫没有勒马的意思,全然不在意桥上众多游人,心瑶不禁皱了眉:“什么人这么嚣张?”

话才落音,其中一匹堪堪避过挤作一团的游人,眨眼冲上饮马桥,猛一勒缰绳,马蹄长立,高声嘶鸣。

心瑶身边一个六七岁的孩童见那马威武,直吓得往人缝里钻,其中一个卖小玩的大汉大骂道:“贼娘**的,敢挤你大爷,滚远点。”

说着一脚踹在那小孩屁股上,可怜他瘦弱的小骨架哪里经得起这一踢?一个狗趴,就穿过桥阑的间缝扑出了栏杆,看到的人不免失声惊叫。

心瑶离那孩童最近,见他掉下桥,不及思考,跃过栏杆就向那小孩抓去。

此时另一匹俊马的主人也奔到桥上,勒了缰绳,马蹄仰起又稳稳落下,可见膂力非常。随后的几匹黄骠马才远远赶来。

赤色骅骝驹的主人是个身着赫赤窄袖武士服的清秀少年,面如晶玉修眉联娟。此时正含笑向骊驹的主人道:“十三哥,我的骑术不比你差吧。”

被唤作十三哥的玄色劲装少年卧眉一挑:“还不是我让着你。”忽而桥上一阵惊呼,接就着看见一抹淡蓝色身影跃过桥栏,不由诧意道:“他这是做什么?”

心瑶刚抓住小孩的衣角,发觉自己脚步下没了借力,无论如何,铁定是要掉进河里了,不由凤目一翻,暗叹晦气。

正在此时,自己腰上一轻,已落入一个陌生的怀抱。未及细想,三人翻腾了两周,稳稳落在船头,却是一艘及为华丽的水曲柳木青雀白鹄画舫。

他二人一抓一接不过眨眼间,待落了船,围观的游人都不禁拍掌高声叫好。“兄台,没事吧?”一个温润的声音响起。

纪匀和夫人迎出厅堂,纪无风刚好奔进门:“爹,娘。”

心瑶随后敛衽一礼:“纪伯父,夫人。”纪夫人拉了心瑶的手,赞道:“好个清秀利落的孩子,这就是心瑶吧?”

纪无风道:“看我给你们带回来的女儿不差吧?娘这回不要再念叨说家里清静了。”

纪匀捊须而笑,纪夫人嗔责道:“有你在哪里还清静得了?我带心瑶去竹苑,再吩咐厨子做几个好菜,今日也算纪府喜事。”说着便带着心瑶去了竹苑,一路上问些家世背景的话,见她语焉不详,也不由侧怜。冷眼旁观,愈觉得心瑶知书达礼,娴静可人,心中更添几分喜欢,竟真要认起心瑶作女儿来。

心瑶想着平素无风对自己的照顾和爱惜,心知推却不得,但只认纪夫人作干娘,于是纪府便多了个义女。纪匀知晓后也十分欢喜,着夫人将家传的碧玺珠串给了心瑶,又得知她爱看书,特意从竹苑新修了条小径到闲墨斋,方便她阅览。

反是纪无风对自己的升迁并无多大反应,照常应卯当值,空时便携了心瑶四处闲逛,似乎在他眼中升职加俸还抵不过一顿好酒,一盏清茗。

尹天城最大的酒家云中鹤,三月初三这天临近午时,掌柜罗其拿了算盘聚精会神的算着上午的流水,对店内店外的熙来攘往浑然不觉。殊不知光阴便在这断拔动的漆珠中悄然滑过,带动着命运之轮不再按既定的轨道合齿,牵动了无数人的未来。

拔下最后一粒算珠,他满意的点点头,在流水帐上记下数字。抬起头恰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精神一振,陪笑相迎:“纪…”

纪无风抬手按断罗其的话,笑道:“老规矩。”罗其了然,眼光扫过他身后,见还有一位相貌清俊的公子,眉目如画,神情淡然如水。不由心下暗忖,这等聪秀人物以前怎么没见过。但也不敢多问,将二人请上二楼雅座,哈腰道:“二位稍后片刻。”便辞身出去。

心瑶四顾打量一翻,酒楼共三分,底层供平常客官进餐所用,楼底有一巨石假山,流泉清幽,二楼西侧是厢房,东侧是一排木兰色绢丝竹屏隔开的数间雅阁,屏上绘了梅花,阁中桌椅由竹简拼成,别添几分雅致,三楼却全是封闭的房间了,有回旋木梯从楼道弯延而下,在楼道上可观全景。

纪无风看她的神色,笑问道:“如何?”心瑶点头:“还不差,能设计出如此模样,想必也是胸中有丘壑者所为。”复又看了看旁边的绢丝屏风:“但太过精致反而有些喧宾夺主了。”

纪无风摇头失笑:“依你的意思,不如撅个泥壶,汲溪水煮一盏山茶,用竹筒牛饮?”

心瑶故作正色道:“正是这样。否则怎能品出自然之味?”

“公子见解独特,芳菲今日受教了。”

心瑶闻声微震,抬眸望去,一个身着茜罗纱裙的清艳丽人款款而来,行之如柳扶春风,明花照水,一举手一投足自有倩雅风情,步摇生姿。

面前这女子,她也叫芳菲呢。

芳菲却只望着纪无风,美玉落冰声声入耳:“纪将军有些日子没来了吧?”明明只是平常寒喧之语,此时听她说来,却让人觉得是纪无风失约一般。

纪无风此刻却正经了:“最近公务是有些繁忙,这是心瑶,芳菲没见过的。”

芳菲这才转头看向心瑶,面有讶色:“这位妹妹我见过的。”

纪无风奇道:“你哪里看出她是女子?”

芳菲温婉而笑:“我只是觉得好像哪里见过一般,而且妹妹这相貌如果真是男儿,那这天下的男子岂不是无地自容了?”

心瑶微微抿嘴,此时已有小童将煮茶器具奉上,一套紫砂烟纹菱形茶具,玉瓷瓶中存着将要煮的茶叶,面如满月一般大的竹筒里盛了水泉,幽凉沉静。

芳菲取水置于砂炉中,炭火正旺,不时便有萦萦水气散绕开来。她将玉瓷瓶中的茶叶细细分在雪纸上,心瑶问道:“是松山普洱?”

芳菲嫣然,并未抬头:“还不到五年,但也已经是这里最好的了。”又将茶叶填进茶瓯,向心瑶道:“妹妹也爱茶?”

心瑶点头,想起自己开的那间茶馆,不知此时主人为谁。

炉中水已有嘶鸣之声,芳菲用铜壶汲水,冲入茶瓯中。热流将茶叶冲得旋转起来,茶香满室。她又用茶筅将浮叶摒除,不等瓯中茶叶静落,以青花瓷盖复于瓯上,将茶汤淋遍紫砂以凈茶具。

复又汲水再次注入瓯中,一个“普降甘霖”将茶汤倒入茶具。双手向纪无风和心瑶奉茶。

心瑶见杯中茶色褐红清亮,通透无一丝杂色,轻啜一口,齿颊生香,透入心肺。不由赞道:“好茶,好水,好手艺。”

纪无风喝茶时闭目静冥,听心瑶如此说,抬目望向芳菲:“芳菲姑娘的茶艺可是冠盖京华。来云中鹤品茶的,都是冲她这双手来。”顿了顿又戏谑道:“但若非她愿意,否则千金难求一茶啊。”

心瑶望着芳菲眼角的笑意,不由打趣道:“如此说来我还是沾了你的光呢。”

纪无风不想引出她这句话,亦不好驳辩,只得收声。

芳菲目光带过纪无风的神色,向心瑶笑道:“茶好不易,高山之泉更难得。綦山凤溪堪称天下第一醴泉。这水是掌柜的用空竹节接到山下来的。取水存于竹筒之中,既有泉之甘味亦有竹之清香,最是难得。我看妹妹如此爱茶,改日命人送到府上,自烹自饮也是一大乐事。”

心瑶也不推辞,颔首道:“如此谢过了。姑娘让人送到纪府便是。”

芳菲不再多言,起身告辞:“二位慢用,隔壁还有贵客等候,芳菲先行告辞。”

看她转到屏风后心瑶才收回视线,转而望向窗外,屋宇房舍鳞次栉比,街上有不少胡服装束的明艳少女,或商或游,为这汉都增添几许别样景致。

纪无风啜了口茶,问道:“是先回府还是继续游城?”

心瑶道:“游城吧,看你浑身的不自在。”纪无风气结:“连你也来打趣我。”心瑶调皮的扮了个笑容,一起步出云中鹤。

方才雅间的隔壁,一束若有所思的目光追随着二人身影。

两人停停走走,不多时来到饮马桥,桥呈拱形,共三个桥墩,拱长约三丈,桥身均用太湖石砌成,颜色玉白,据传夜下的饮马桥,可与月争辉,其景令人叹止。

桥面有两丈多阔,小商小贩往来不绝,多为走售的异族商人。纪无风见她饶有兴致的打量,便随口说道:“这些都是匈奴人,被柔然统治后有不少都往中原迁来,但不为我朝子民。”

心瑶淡淡看他一眼:“这里也有种族歧视?”

“并不是歧视,只是异族之人都不能信任而已。”

心瑶沉声道:“何谓异族?率土之滨,莫非臣民。既是天朝子民,都应该一视同仁。况且这些胡人亦是商贸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像丝绸之路…”

她咽下了下面的话,并不是要和无风争,而是她原就不是汉族,难免心中不豫。

纪无风反又来了兴趣:“你倒跟我较起真儿来了,丝绸之路是什么东西?”目光中有探究之色。

心瑶自悔失言,转而道:“打个比方而已,我的意思是国之根本是天下黎民。”

纪无风点头:“这话倒和我师傅说得一模一样。”

心瑶心知自己不过是借了前人言语,如今见有人亦有如此见地,不由好奇,追问道:“二师兄?”

纪无风正待回答,对面大街之上传来一阵惊呼声。心瑶探头一看,数十丈开外有几匹铁骑迎风驰来。为首的是一双骅骝骊驹齐驾并驱,一赤一缁甚是夺目。金络之上两个华衣少年神采飞扬,看模样似在赛马一般。

眼看距离越来越近,骑马之人却突然转向桥上冲来,丝毫没有勒马的意思,全然不在意桥上众多游人,心瑶不禁皱了眉:“什么人这么嚣张?”

话才落音,其中一匹堪堪避过挤作一团的游人,眨眼冲上饮马桥,猛一勒缰绳,马蹄长立,高声嘶鸣。

心瑶身边一个六七岁的孩童见那马威武,直吓得往人缝里钻,其中一个卖小玩的大汉大骂道:“贼娘**的,敢挤你大爷,滚远点。”

说着一脚踹在那小孩屁股上,可怜他瘦弱的小骨架哪里经得起这一踢?一个狗趴,就穿过桥阑的间缝扑出了栏杆,看到的人不免失声惊叫。

心瑶离那孩童最近,见他掉下桥,不及思考,跃过栏杆就向那小孩抓去。

此时另一匹俊马的主人也奔到桥上,勒了缰绳,马蹄仰起又稳稳落下,可见膂力非常。随后的几匹黄骠马才远远赶来。

赤色骅骝驹的主人是个身着赫赤窄袖武士服的清秀少年,面如晶玉修眉联娟。此时正含笑向骊驹的主人道:“十三哥,我的骑术不比你差吧。”

被唤作十三哥的玄色劲装少年卧眉一挑:“还不是我让着你。”忽而桥上一阵惊呼,接就着看见一抹淡蓝色身影跃过桥栏,不由诧意道:“他这是做什么?”

心瑶刚抓住小孩的衣角,发觉自己脚步下没了借力,无论如何,铁定是要掉进河里了,不由凤目一翻,暗叹晦气。

正在此时,自己腰上一轻,已落入一个陌生的怀抱。未及细想,三人翻腾了两周,稳稳落在船头,却是一艘及为华丽的水曲柳木青雀白鹄画舫。

他二人一抓一接不过眨眼间,待落了船,围观的游人都不禁拍掌高声叫好。“兄台,没事吧?”一个温润的声音响起。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流连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流连纪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一盏清茗酬知音

%